登陆注册
19978500000110

第110章 王廷相变法

“陛下,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谨身殿大学士谢迁求见。”这时候王岳走了进来,虽然觉得殿内的气氛有些奇怪,不过还是出声说了一句。

“来的倒是正好,这下四位阁老都到齐了,让他们进来吧。”郑德抬眼望了他一眼,摆了摆手吩咐了一声。

“臣李东阳(谢迁)见过陛下。”

李东阳、谢迁二人进来之后,瞥了一眼一旁的王璟、王鏊二人,显然也未了到二人会在这。毕竟两人身为此次恩科会试的主考官,吃住都必须在贡院那头待着,不过倒也没有多想,赶紧行礼道。

“两位阁老都坐吧。”

待二人落座之后,郑德望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四位阁老,又将刚才对王璟、王鏊说过的话对李东阳、谢迁二人说了一遍。

话毕,二人也是陷入了深思之中。毕竟皇上这个想法也实在太过于惊世骇俗了一点。虽然有利于大明江山社稷,可毕竟是有违祖制的事情,也不知会在朝中掀起怎样的风浪,令这四人一时也是不敢多说什么。

望着沉默的四人,郑德追问了一句,“怎么都不说话了,对于此事你们倒是给个态度啊?”

他是豁出去了也不再顾忌那么多,想要从这四人当中得到一个确切的答复,反正横竖都是一刀,早点得到一个结果也还开启下一步的计划。

见其余三位阁老的目光皆望向自己,这时候李东阳也是知道自己不能再保持沉默了,沉吟着询问了一句,“陛下,何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又该让学校中的先生教些什么呢?”

不得不说李东阳的问题的确问到了点子上了。

“所谓基础教育分为礼、乐、御、书、数五门功课,其中主修书、数两门功课,书包括书法、识文断字之类的,数包括学数字、算术之类的,这是学生今后中考以及高考必考之科目。辅修礼、乐、御,教人学礼、学乐以及骑马之类的,在今后的生活之中都能够用的到东西,但不要求考试,但一定要学习。这就是九年基础教育必须学习的东西,然后四年的中等教育,加入经史子集以及地理堪舆等,让学生们开拓眼界明白我们身处于何种世界。至于高等教育则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专业,毕业之后就可以更好的从事某种职业。”

郑德扫了四人一眼,“当然这只是朕的初步设想,有许多还未来得及完善的地方需要在今后慢慢完善,不知诸卿的意见如何?”

四人闻言也是明白了皇帝显然谋划这件事情已经许久了,不过随即又否定了这个想法。毕竟这件事情显然也不是眼前这位少年天子能够想出来的,毕竟眼界和见识就是有一个很大的局限性。他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瞟了一眼坐在不远处的王廷相,显然这份功劳又自然而然地归功到了这位的头上了。

当然也不能说这事了就没有王廷相什么功劳,毕竟这事儿他和皇帝的确是谋划了许久的事情。只不过和他们想象中的不一样,真正起头的正是他们认为不可能的郑德,后前者才是真正的从旁协助。

所以后来的人便阴差阳错的将这段从正德元年起开始持续的改革称之为“王廷相变法”,显然是将郑德主导的这一份主要功劳给张冠李戴给了王廷相。毕竟打死后人也不相信这种改革措施,是一个长在深宫之中的少年天子能够想出来的,也只有王廷相这位志在改革的官员符合这个条件。

当然后者即使临终之时也是打死都不承认的,而且还屡次出言辩解将此事归功于正德皇帝,当然这种事情也是越描越黑的。这下又成为了史学家佐证为何最后这个媲美“商鞅变法”的“王廷相变法”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此不愿树大招风的性格岂能够不成功?这样矢志不渝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拍马屁,将功劳归功于皇帝又其能够不得到后者的鼎力支持?

当然对于此事郑德也是至始至终知道的,并且是默认了此事。本来他的性格也是不喜欢张扬,而且这种事情太过于离奇不仅不好解释,即使解释也没有任何相信。再者这种事情即使成就了王廷相,却也永远绕不开他的存在,就像当年秦孝公之于商鞅一样,又何必再去争些什么虚名?

自然现在的众人都还不知道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发生的事情,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做的每一个决定会对后世产生怎样的一个影响。对于他们而言,现在只不过是在普普通通的商议一件国是而已,虽然这件国是有些特殊,甚至影响也是颇为深远。

“俗话说‘不学无以明理,不学无以兴国’,陛下,臣身为礼部尚书愿意做此事。”见李东阳举棋不定,一旁的王璟却突然站出来将此事应承了下来。

三人闻言倒是没有想到这位入阁之后一向表现颇为低调的阁老,会在李东阳、谢迁二人还未表态的时候站出来支持皇帝的主张。不过从他清澈坚定的眼神可以看出,这位倒也不是为了顺着皇帝的心意溜须拍马才这样做的,倒是有自己的一番想法在其中。

郑德本以为自己又要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倒是没有想到这位自己亲手送入内阁的阁老会站出来声援自己,不过想到他简介当中“重视教育”一栏以及“守正不阿”的评价,他随即释然了。也知道这位只是秉持着自己的本心就事论事,并没有为了博得自己的欢心而特意为之,也证明了自己的确没有看错人。

见其余三位阁老还是一脸犹豫不决的模样,郑德颇觉得失望,也懒得和他们多言了,“这事儿就今后归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王璟接手,并直接对朕负责此事,任何人没有朕的允许不得插手此事。”

看到皇上是铁了心要办此事了,李东阳也是忍不住暗叹一声,朝野上下恐怕又要掀起一股风波了!

抬头看到谢迁蠢蠢欲动的模样,他顿时感觉不好。毕竟皇上对谢迁不满已经是朝中大臣众所周知的事情。若是在此刻出言,恐怕正好给了郑德一个将他赶回老家的借口,而这显然是他不愿意看到的,赶紧起身行礼道,“臣等告退!”

这是强拉着四人离开啊!颇有当年万安这位“万岁阁老”的意味。

一旁的谢迁等人也只能无奈的跟着退了出去,望着四人离去的身影,郑德看着看着却突然说了一句,“对了,李东阳、谢迁这两位阁老前来所谓何事,怎么什么都不说就突然又走了?”

在一旁的王廷相闻言也是一愣,不过随即也是乐了,还真是这样!

……

“首辅大人,你故意的吧!”

当四人退出去之后,谢迁气呼呼的对李东阳怒吼了一句,随后气呼呼头也不回的甩手就走了。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王鏊也是忍不住摇了摇头,回头朝李东阳拱手道,“首辅大人,于乔就是这个性子,还望您都包涵一二!”

李东阳对此却并没有上心,摆了摆手,“老夫明白,济之不用多心,这事儿我的确也有没有做好的地方。”

王鏊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也的确不知该说什么。毕竟今日皇上提出的这件事情从出发点来讲的确对大明江山有利有弊,而身为内阁首辅的李东阳却在这最后没有任何的坚持,也的确实在太不应该了,也令他颇觉得有些失望。

他觉得再待下去也是显得颇为的尴尬,倒不如先行离去,所以说了一句,“那下官就先行告辞了。”

李东阳点了点头,“济之若是有事,就先去忙吧!”

王鏊拱手一礼便离去了,现场只剩下了王璟与李东阳,后者回头望了一眼前者,缓缓开口说了一句,“莒南,今日这事儿做的有些莽撞了。”

王璟倒不像谢迁、王鏊二人那般在京师之中一路顺风顺水的青云直上,外放为官多年什么事情没有经历过,早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对于刚才的李东阳对于谢迁的维护之意自然是看在眼里的。对于李东阳反倒是觉得比以前更觉得亲近了许多,毕竟有这样维护下属的上司,至少不用担心被人背后捅刀子。

而现在对于李东阳的关心,也是明白他话里的意思。毕竟科举制度乃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这事儿可不论什么对错,完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恐怕今日之后难免陷入众矢之的,。即使有皇帝在背后撑腰,可也不能面面俱到,在朝中举步维艰是可以预见的。

“能够为天下百姓做些份内之事,璟无怨无悔。”

见王璟语气坚定,李东阳也知道这种人就像茅坑里的石头,认定的事情绝不愿意改变,性格和谢迁倒是有的一拼。而且这种事儿也是无法去评判对错,但对于这种极有原则的人他却是极为欣赏。

所以虽然前者违背了他的意愿,在没有得到自己的允许情况之下站出来应下了此事。但他却并没有恼羞成怒,也不会因此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之类的,若是王璟今后真的遇到了什么难处,他也会在暗中尽可能的帮衬一二。

若是郑德知道了李东阳的这番想法,肯定会得意自己的确找了一个挺好的内阁首辅。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原则的一个人,但或许这种人却是目前最适合担任这个职务的,毕竟和事老在很多时候却是最好能够左右两边利益的中间人,尤其是在矛盾激化的时候。

同类推荐
  • 热河惊变:大清王朝的历史拐点

    热河惊变:大清王朝的历史拐点

    三百年前的一个夏日,在蛮荒四散荒草疯长的燕山丛地,康熙大帝御鞭指处,一座神奇的皇家山水宫苑傲然出世。本书自避署山庄营建前的大背景起笔,踏寻康熙大帝当年的心路历程,粗心勾勒出大清帝国一幅幅尘封百年的历史画面……
  • 匪豪

    匪豪

    一个是文科才俊,一个是理工废渣;一个是销售精英,一个是IT宅男;一个是高富帅,一个是路人甲。在现实社会里阴差阳错成为一对好基友的两个小伙伴,意外的穿越到后赵邺都,他们二人将在这个五胡乱华、率兽食人的时代怎样卑微的生存下去?一个攀附世家,一个沉沦下流;一个扶摇直上,一个默默耕耘。看穿越者如何卷入波谲云诡的世家争斗;看扶犁黑手怎样在门阀政治中分庭抗礼。看鲜卑匈奴羯氐羌五胡如何相继更替,看晋室北伐怎样功败垂成,看谢安高卧东山,看王羲之挥洒自如,看尽东晋名士的“魏晋风流”,看冉闵杀胡,看王猛扪虱而谈,看桓温英器雄豪,随慕容垂忍辱负重,解读英雄不一样的人生。(写书是一件很孤独的事,希望大家多点击,多收藏,多推荐。保证不坑)
  • 王逸在明清

    王逸在明清

    本是军人的王逸因执行任务遇上狼群,与头狼拼斗时,掉下山涯,便穿到了明末,崇祯皇帝刚登基的时候,且看他如何在这个朝代,焕发人生的光芒。
  • 北大荒传奇之大荒枭雄

    北大荒传奇之大荒枭雄

    在我国东北解放前的几十年时间里,美丽富饶的白山黑水曾屡遭蹂躏。先是日俄战争,老毛子和小鬼子在中国打,接着就是日本鬼子的侵略。家国破碎,民不聊生,社会呈现极度的动荡不安。于是,一些人啸聚而起,占山为王,竖起绿林的旗号。峰山必有匪,草莽出英雄。一时间,泥沙俱下,匪患遍地,关东的山川大地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故事以浓郁的东北乡音以及胡子奇崛的切口生动再现了北大荒的秀美山川、风土人情、胡匪耻辱的血污以及北大荒人艰苦创业、不畏强暴、英勇抗日的不朽传奇。
  • 黄陵文典(黄帝祭祀卷)

    黄陵文典(黄帝祭祀卷)

    公元2008年4月4日,时值戊子年清明佳节。由黄帝故里黄陵县组织编纂、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历史文化系列丛书—《黄陵文典》1—16卷
热门推荐
  • 药王美食家

    药王美食家

    范勇激活了美食系统,开了一间美食店,这只是一件小事。重要的是,张大爷来吃了几次,嗯,老年痴呆症好像好了。高先生多年的肩周炎,来吃了几次,似乎也好了。小敏脸上长痘痘?嗯,自从吃了神奇小笼包,脸都变光滑了。susan呢?没有痘痘,没有肩周炎,但是,她瘦了!冯大导演来光顾过几次后,被眼尖的记者拍到,他脸上的白斑竟然褪得几乎看不到了!这真是一间神奇的美食店!
  • 中外帝王未解之谜

    中外帝王未解之谜

    帝王们的性情、脾气、性格、才华、手腕也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有明君、暴君、昏君、庸君……他们的兴趣、爱好更是五花八门、光怪陆离,有喜欢做和尚的君主,有喜欢当木匠的皇帝,有喜欢吟诗作赋的皇帝,有喜欢书法绘画的皇帝,当然也有以杀人、折磨人为乐的帝王……他们之中有可恨、可耻之人,也有可爱、可怜之人,当然他们也是神秘不可莫测之人。
  • 黄瓜架下的童话城堡

    黄瓜架下的童话城堡

    这本寓言集,收录了作者根据近年来发表的童话寓言习作中,精选了百余篇。作者本着“有趣、有益”为创作理念,同时努力实践了“童话中有寓言,寓言中有童话”的美学追求,并将“童话”、“寓言”这两个概念融合在了创作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十分适合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的阅读。
  • 暗夜迷情

    暗夜迷情

    神都洛阳接连发生与生死簿有关的三桩人命案,安排新年庆典的鸿胪寺主管一死一病,狄仁杰临危受命,接管了新年庆典事宜,并且帮助新任大理寺卿曾泰开始对命案的调查。与此同时,被贬戍边的李元芳和流放犯狄景辉在横渡黄河时,巧遇突厥王子并闯入一个荒郊宅院,碰到了一对古怪的父女,竟是新任狄仁杰卫士长沈槐的亲戚。经过一番离奇曲折,洛阳的杀人案在突厥王子的帮助下告破。李元芳一行也...
  • 腹黑总裁狠狠爱

    腹黑总裁狠狠爱

    渣男和绿茶婊苟且,于是她失去了一个男友,一个好友。他乐大少在不恰当的时候、不恰当的地点,却偏偏出现了!“顾茶沫,只能我来欺负!”乐大少信誓旦旦的宣誓。熟料,走了一个暗恋,来了一个明恋!怎么谁都盯着他乐少的菜?“顾茶沫,以后你只能听我的!”她轻描淡写看他一眼。霸道的不行,那就来点温柔的,“沫沫,你愿不愿意陪我慢慢到老?”她莞尔一笑,“乐大少,请您高台贵手!”哪里出错了?宠得不够?爱得不够?莫非方法不对?容他想想!“顾茶沫请嫁给我!”蒋少当众告爱。半路竟然咬出个程咬金,去他的什么方法,“顾茶沫你注定是我乐大少的人!”
  • 神月世界

    神月世界

    现实与虚拟交替,文明与文明的碰撞,不一样的游戏,不一样的旅程。
  • 星耀记

    星耀记

    一个逆穿越的故事,一个热血少年的崛起史。
  • 别停下生命的脚步(人生励志卷)

    别停下生命的脚步(人生励志卷)

    本书讲述的是人生的梦想与追求,生命的感悟与思考,人生的启迪与智慧。本卷中所精选的一篇篇华美文章,是作者用自己敏锐的目光捕捉生命的雨丝,用丰富的内心去感悟生活的真谛,用美丽的情怀追忆岁月的风尘,用睿智的大脑思考未来的命运。
  • 对不起但是我爱你

    对不起但是我爱你

    “宝贝儿.叫...舅舅”夏沫拉着儿子和女儿小小的手.沐沐宝贝瞪着漂亮的大眼睛看着站在麻麻对面的和哥哥长得一摸一样的叔叔.妈妈你当我们傻吗?吴世勋黑着脸.看着对面冷着脸演戏的小女人气得说不出话来.女人.带着我的球跑.也要问问我同不同意.!
  • 婚情告急:Boss的新妻

    婚情告急:Boss的新妻

    精明干练的她,年方二九却顶着恨嫁剩女的帽子,功成名就的他,已过而立直奔不惑的二手男,却顶着钻石王老五的桂冠。擒贼先擒王,上心先上人,这不是女剩斗士与金龟婿之间的博弈,而是一场注定爱恨纠缠翻云覆雨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