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82400000024

第24章

在翻阅了大量资料之后,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每个传销团伙都是口号狂,他们把一切概念都标语化、口号化,比如干行业的“四大快”、“五大保障”和“六大杀手”,走在路上“四不谈”,奋斗过程“过三关”,成就事业的“黄金定律”、“六大心态”,与人相处的“三多三宝”,违反纪律的“三大御令杀无赦”……这些口号听着响亮,说着豪迈,带着一股不容质疑的傲慢劲儿,最大的用处就是把人脑格式化,让成员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永远不会东想西想。

这些东西粗暴、野蛮、不讲道理,只适合对付丛林中的野蛮人。我对此比较偏激,甚至会反对李约瑟提出的“中国四大发明”,觉得无论如何也该把豆腐算进去——它总比指南针重要吧?也不认可梁启超提出的“四大文明古国”,总觉得这提法过于粗糙;至于“四大美女”、“四大名著”,以及更多的响亮口号,在我看来都是经不起推敲的野蛮统计,可人们大多都奉之为金科玉律,极少有人能清醒地思考和辨析。

在传销团伙中,与生活相关的口号都没什么人性,比如另外一个著名的“三多”:泪水多、汗水多、苦水多。“汗水多”是胡说,传销者大多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既不劳动也不锻炼,除了年轻小伙子的脚汗,别无出汗之处。泪水和苦水倒是真的,在团伙中待上几个月,基本上就和所有亲戚朋友都断绝了关系。当年的爱侣,此时的冤家;昔日的密友,今朝的仇敌,发短信没人回,打电话没人接,更别提理解和倾诉了,午夜梦回之时,传销者思此及彼,见残月如伤,寒星似泪,一时悲从中来,忍不住就会做长夜嘤嘤之哭。此痛无人知,此恨无处诉,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第二天肿着眼皮醒来,还得强作积极,读《羊皮卷》,背《业务洽谈》,用弱不禁风的身体扛着重若千钧的梦,用屈原投江的心情抱着一戳就破的事业,此中孤愤不可言说,汉语中有个词早就为他们准备好了,叫做“活该”。

同样没人性的还有“过三关”,面子关解释过了,另外两关是行动关和冷水关。行动关指的是真抓实干,不能只看着别人赚钱,心动就要行动,必须拉下面子、抛开良心,去蒙、去骗,掘地三尺也要把亲朋好友骗来。更残忍的是冷水关,我们体系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哪怕地冻三尺,也只能用冷水洗衣服洗菜,女性月经期间也不例外。

上饶的冬天很冷,那水我试过,冰凉刺骨,我人老皮厚还扛得住,年轻人几乎个个手上都有冻疮,郑杰的十根手指全部冻肿,小琳更厉害,手指头全跟胡萝卜似的,颜色青黑,多处冻裂,右拇指靠近指甲处裂了一道筷子粗的伤口,深几见骨,四周的皮肉全冻成深红色,看了触目惊心。我们相处二十多天,我陪她买过三次冻伤药,可从来没见好转。她还勤快,总抢着干活,有次我站在旁边看她洗菜,水很冷,洗一会儿她就拿出手来哈气,我想帮忙,她不让,那时房间里有一副黄色的橡胶手套,我说那你把手套戴上吧,她摇头:“手套是洗衣服的,不能拿来洗菜。”不知什么时候把伤口划破了,菜叶上淋漓的血,我心中暴怒,低着嗓子骂她:“你傻呀,戴个手套能怎么了?怎么能这么死板?我告诉你,疼可是你自己的,没人替你疼!”她转身微笑,大声回答:“我这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值!”

我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始终在想: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才会使一个人如此麻木,又如此疯狂?

一月九号上午,李新鹏和小琳带我去见了一位女老总,名字叫丁可,郑州人,大约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生得白皙丰满,鼻翼两侧有几颗淡淡的雀斑,看着很是妩媚,说起话来慢声细气的,自有一股温柔贤淑的味道。

这堂课除了分享成功经验,主要讲行业的“四条出路”,丁总这样开场:“哥你知道,国家引进这行业,主要是想培养一批可以跟外国竞争的、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商人,所以给我们制定了四大快、五大保障,还有三笔财富、五大学科,如果发展顺利,两年半的时间就可以成功,哥我问你,成功以后又怎么样呢?”

这话问到我心里去了:“是啊,又怎么样呢?”

丁总微微一笑,腮边出现了一个可爱的小酒窝:“国家早就想到这一步了!到时候啊,你看,你钱也赚到了,本事也学到了,你说国家会放着你这样的人才不用吗?到时候啊,你是块砖,嗯,国家就把你放在砖上;你是块瓦,就把你放在瓦上;你是根大梁,就把你放在屋顶上,一句话,量材施用嘛。”

这是第一条出路:当官。根据丁总的解释,只要我从行业中干出来,不需要任何考试,立马就能取得公务员资格,还不是一般的公务员,从办事员到科长再到县长,想当多大的官就给我多大的帽子。至于单位,更是不在话下,如果我想当法官,那就去法院;想当警察,就去公安局;如果我什么都不想干,只想吃一碗安闲的老爷饭,没关系,有的是不干活、只拿钱的闲差,只要我开了口,国家肯定够意思,没个不答应的。

我越听越怒,一股不平之气油然而生,想当年我也算名牌大学毕业,找个工作差点没把我愁死,连事业单位都进不去,吃了一箩筐的闭门羹,最后只有灰溜溜地进公司打工。还有那些清华北大的高材生、留英留美的洋博士,找份工作都难如登天,本科生掏粪,硕士生杀猪,博士生一看不好,撒丫子回去读博士后了。正所谓“毕业就是失业,海归就是海待”,长八条腿的精英都为生计发愁,没想到国家竟会如此“偏心”,谁都不疼,偏偏只疼这些没知识、没文化的传销者,真是令人火冒三丈,恨不能当街怒吼他姥姥的。

第二条出路是经商。丁总娓娓道来:“如果你不想当官,只想回家支援家乡建设,国家当然也会大力支持你啦,如果你没有资金,国家给你无息贷款;如果你没有厂房,国家批地给你建厂;还有机器设备啦,人才啦,缺什么国家就给你什么!哥你想啊,你从行业里干出来,钱已经有了,身边还有一群有能力的事业伙伴,再加上国家的大力支持,什么生意不能做?做什么不赚钱?”

我咂舌不已,丁总笑靥如花,脸上的小酒窝分外迷人:“如果你既不想从政也不想经商,只想出国深造,那国家也会大力支持你,你在国外留学期间,一切费用都由国家承担!”

我举手提问:“据我所知,国外留学有两种费用:一是学费,二是生活费。如果是去顶尖的大学,比如美国哈佛,几年读下来,至少也得几十万美金,丁总,你说国家是出学费呢,还是出生活费呢,还是两样都出?”

她愣住了,半天答不上来,旁边的李新鹏坐立不安,看看我又看看她,急得直在凳子上磨屁股,我心想这场合不能闹僵,赶紧给她找台阶下:“要我说,肯定是只出学费,我干行业已经赚到钱了,国家凭什么还帮我掏生活费?”丁总点头:“嗯,哥你说的有道理,不过具体情况呢,我也不是很清楚。”

说着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这大概是个信号,李新鹏两脚一站,恭恭敬敬地递上他的签名本,我眼尖,看到本子里夹着一张硬币大小的纸片,丁总双手接过,在纸片上刷刷地写字,看这意思是要下课了,我心中疑惑:不是有四条出路吗?这才讲了三条,第四条呢?赶紧向她请教,丁总眉头一皱:“不是都讲完了吗?”我说第四条还没讲呢,她不信,掰着手指头数:“第一条,做官;第二条,经商;第三条,留学。咦,是啊,第四条呢?”我心想你问我我问谁去,丁总倒很实在:“这第四条出路,嗯,我也不太清楚,这样吧,你先回去,等我问清楚了,一定给你打电话。”我唯唯称是,丁总接过我的本子,潦潦草草地写下赠言:成功贵在坚持!!!

写完后起身相送,一路都在说着鼓励的话,下楼时我回头看了一眼,只见丁总俏生生地伫立门口,目光坚定,白衣如雪,小酒窝中装满了自信,似乎已经为明天做好了一切准备:为官则兼济天下,经商则造福一方,至不济也可以出国溜达一圈,然后带着满肚子的洋学问笑傲江湖。

“第四条出路”始终没有定论,丁总也不讲信用,一直没给我打电话,我有惑难解,只好到处请教各位老总,有的答案十分深奥难测,比如那位眉间宽广的杨总:“哥,假设两年之后你上了高业,成功出局,你还会不会再从头来一次?会不会再吃一遍苦,再受一遍罪?”我说当然不会,她一拍掌:“对呀,这就是第四条出路!”我回去想了一夜,始终不明白这是条什么样的路,只好继续请教,那位热爱麻袋的龙经理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其实出路不止四条,十条、二十条也有!你熬出来了,成功了,想干什么不行啊?”

后来我离开上饶,查阅了大量资料,也接触了多位曾经的传销者,提到这“四条出路”,他们都是一脸茫然之色,都说没听过,估计是这个“河南体系”独创的武功。反传销人士叶飘零告诉我:这套理论创立于二〇〇四年,最开始没有这么多出路,只有两条:一是做官,可以到金水桥前拍照留念;二是成为新一代的高科技经济人才,全面接管中国的经济实体。后来不知道怎么传歪了,连祖师级的他都搞不清楚这第四条出路究竟走向何方。

“四条出路”的说法极其荒唐,却还是有很多人深信不疑。后来我又见到那位唱衰GDP的张总,他这么教育我:“阿里巴巴的马云马总,知道吧?国美的黄光裕黄总,知道吧?都是连锁销售培养出来的!我告诉你吧,行业里出去的人才多着呢,你不知道就是了!”我没有反驳,只是默默地在心里吹了句牛,心想黄光裕我不了解,马云倒是见过几次,虽然没有深谈,但至少可以断定他不是干传销起家的。

后来我报案端掉了这个团伙,在上饶市的派出所里,我问那位热爱麻袋的龙师父:“你真的相信国家会让你做官?会出钱让你到国外留学?”他点点头又摇摇头:“我一开始相信,后来也不太信。”我说你自己都不信,为什么还要那么教我?你怎么想的?他叹了一声:“咳,当时那种情况,对吧?我怎么想的?我就想……哎呀,那么多人都相信,你也应该相信,对吧?”

同类推荐
  • 路上的风景

    路上的风景

    本书作者执拗地炼字、炼句、炼意,已有了自己的风格,语言如急雨洗过的白杨,意象如朗月照彻的清潭。
  • 画在京西古道

    画在京西古道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刊发在文学刊物及报刊中的散文作品,全书分为行走、记忆、大医、印象、人生、纽带六个部分,在文中,作者以简洁的文字、犀利的笔触,描写了生活和工作中的美好,抨击了社会中的丑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两情久长时·浓情卷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两情久长时·浓情卷

    亲情是与生俱来、恒久不变的一种情感,也是人世间最无私、最崇高的情感,更是人们渴求无偿付出的一种高尚品质。本书精选了包括许地山、郁达夫、庐隐、柔石、梁遇春以及托尔斯泰、萧伯纳、罗素、尼采、泰戈尔等二十多位中外著名作家的亲情散文,所选作家都以自己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够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情实感,并将他们的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章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内容更加艺术化和人性化。
  • 一个人流浪

    一个人流浪

    20世纪90年代,那是诗歌盛行的年代,诗歌的重要性似乎和金钱差不多比肩齐高。年轻人爱诗,越朦胧越好。年轻人甚至把诗歌看成是感情丰富细腻的替身。一首好诗成就多少美好姻缘,这样的故事随处可见。
  • 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论

    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论

    本书以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剧作家、出版家、戏曲导演李渔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学思想中的审美文化做了9个方面的专题研究,揭示了李渔在中国审美历史上应有的地位、意义和价值,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书将转换研究视角,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切入,进一步全面地认识和客观地评价李渔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在中国审美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意义和价值,从而作一种崭新的揭示、剖析与阐述,以期更加纵深而全面地把握李渔的文学思想。
热门推荐
  • 九劫帝途

    九劫帝途

    大道无边,无尽帝途,玄天三千九百界,吾只取一界,还世界无尽道途。掌生死,去七情,断六缘,大道者无穷孤寂,愿世人能活的愉快。
  • 客窗闲话续集

    客窗闲话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魅男神宠溺她

    邪魅男神宠溺她

    内容是简梓熙是个孤儿,但是她有个当演员的梦想,她不管自己是孤儿,用自己的实力当上了很红的明星,在一次拍摄中的男主角告诉她,他喜欢她,一场甜蜜的爱情故事即将开始
  • 非常琳妹妹

    非常琳妹妹

    《非常琳妹妹》讲述小主人公在完成作文作业时无意中得到了一个妹妹,这对“非常兄妹”间发生了一系列让人快乐,让人烦恼的事。
  • 骂人的艺术

    骂人的艺术

    散文集,收有《巴西木》、《借光》、《观鱼》等30余篇随笔散文。
  • 原来木已成舟

    原来木已成舟

    原来曾经走过千山万水蓦然回首那人早在灯火阑珊处……桥边第一次的长篇,不求情节有多跌宕~不求故事有多精彩,只想将所有的爱恨细细讲述……最近事情好多好多~韩语日语交替学着,各种专业课排山倒海~桥边仍在努力!请支持~~
  • 无丧区

    无丧区

    “我叫刘念,想到无丧区,跟我走吧!”世界各地爆发未知病毒,丧尸之灾席卷全球,各类精英汇聚一地,开辟无丧区,以期这里可以成为人类最终的避难所,可惜生存之路如此艰难,又有多少人可以成为最终的幸存者。这里没有异能或者超能力,只有一群在末世中拼死求生的普通人……
  • 魔王狂妃

    魔王狂妃

    华夏苏家家主苏浅汐一朝穿越,重生为将军府大小姐,不曾想竟背负废物灾星之骂名!未婚夫被抢,妹妹下毒陷害,人人轻贱。当将军府小姐变为世家家主,当懦弱胆小的她变成狂傲腹黑的她,一切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且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傲视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封界之旅

    封界之旅

    当你走出这个世界,你会发现原来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在等你,当你走出这个更大的世界呢?是否还会有一个更大更大的世界呢?
  • 成功可以复制(MBook随身读)

    成功可以复制(MBook随身读)

    本书通过美国至世界各地的最杰出人物的个人奋斗事例,结合了马登非凡的成功学原理,告诉人们:年轻人面对的首要问题,不是抱怨自己一无所有,而是应该从思维、个性和品德等诸多方面锻造成功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即自身的内在资本;同时,应该建立勤奋的工作习惯、诚实信用的可靠人格、明智合理的做事方式,并且不断地激发自己的心理潜能,这样才能最终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