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6000000020

第20章 结语

从族谱上追根溯源,顾氏虽然可以称得上名门之后,但是又像明代众多普通家族一样,他们已将读书科举看做振兴家族的主要手段,而数代的积累也成就了顾鼎臣的仕进之路。

尽管无法从显赫的远祖处继承相应的身份,顾氏子孙们却从身边长辈的言传身教中,体会到读书做事的精髓。雍里顾氏一门在顾鼎臣之前,并无任何官职,甚至大多数都是乡居的平民,然而在他们身上,却有着中国传统文化涵养出的品格。他们坚守着耕读传家的传统,以孝弟忠信教育子弟,以仁爱侠义对待乡里,在身份上,他们不是贵族和官员,但在实际上,却得到乡里的一致推服。

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顾鼎臣深受传统文化的教化。另外,家庭中兄弟,尤其是二哥,对他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大力支持,更使顾鼎臣将传统道德视为生命的真实体验,进而内化成其思想的基础,成为他所秉承的原则。

在顾鼎臣的一生当中,无论是读书进学,还是入朝为官,无不体现出强烈的传统士大夫理念,在给儿子的信中,顾鼎臣曾这样说:

读书以体认道理、变化气质为本,日用间遂能随事用得书著,后日推诸政事,皆是今日所读的方好,若只以此为媒利禄,窃名誉之资,便非好人。修身须先谨心,销存方便心,术端谨念念以济人利物为务,则天地鬼神自然呵护福禄,萃止灾祸,自远寿算自长。

这封信的写作时间,是顾鼎臣在世宗的要求下,从家乡起程回京的路上,此时的顾鼎臣虽然在朝中为官已经十余年,但一直被冷落忽视。多年宦海沉浮,见惯了武宗朝“小人道长,君子道消”的现实,顾鼎臣不可谓不深谙其中之奥妙,但此时的他,仍教导儿子要以“正心诚意修身”为读书做人的目的,可见他对于传统的体认,是真切而内在的。

对于传统士大夫来说,其理想是不因现实情况而改变的,但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同样是考量一个士大夫能力的重要方面,孔子所说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即是指士大夫与现实的协调。顾鼎臣同样如此,经过了武宗朝的冷遇,又看到世宗朝初时,由于争大礼所形成的派系斗争,这样的朝廷,明显不符合顾鼎臣入仕的理想,于是他萌生退意,以省墓养病为由回乡,并希望借此远离朝廷。然而,传统士大夫仍以建功立业作为人生的第一要义,所以在友人的鼓励下,顾鼎臣又能遽然而起,决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顾鼎臣以经筵讲师的身份回京,成为面见皇上机会最多,最有可能将意见传达给皇上,也最有可能得到皇上宠信的人之一。事实上,当时“大礼议”的两派,都不约而同地将经筵作为自己的阵地,利用各种机会,向世宗或直接或含蓄地讽谏或者迎合,这就是蒋德景所说的“各掺一味以献者”,而作为深受世宗尊重的经筵讲师,顾鼎臣却始终保持着中正平和的态度,紧紧把握如何成为明君这一原则,来劝诫引导世宗。

事实上,世宗既然已经入继大统,无论从什么方面来说,已经具有皇位的合法性,而此时再纠缠于此合法性是继统还是继嗣,无疑都是儒家传统中所批评的“攻乎异端”的表现。整个武宗朝,各种政务已经荒废,对于此时的明王朝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振奋中兴,而不是对既成事实争论不休。甚至可以说,在世宗“大礼议”中争论的双方,难免都会存在有个人的私心,无论争名还是逐利,都已经偏离了大臣的职责。

顾鼎臣在讲筵中,以修身为基础,将“仁”贯穿整个经典解读,没有私意扰乱其本心,没有巧言取媚于当朝,体现了一个士大夫的良苦用心,在纷乱复杂的朝局下,更显得弥足珍贵。

对于经典的认信,是顾鼎臣不同于其他朝臣的地方,也正是由于此点,顾鼎臣才得到世宗的提拔。也许世宗并没有给予顾鼎臣如同其他“大礼议”新贵一样的荣宠,但始终尊敬信任,将之作为正直的老师。顾鼎臣也一直努力实践着一个士大夫应尽的职责,与当时的同僚相比较,顾鼎臣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无意于争论无谓的是非对错,而更加关注江南赋役改革、修筑江南废堕的城池等实际性事业。这些事业是顾鼎臣对于经典的信仰落实到现实中的具体行为体现,同时,也恰恰是古代经典所培育出的传统士大夫所应具备的基本品格。

一直以来,有关赋役改革的呼声就存在于朝廷之中,特别是世宗在“大礼议”中提拔的一大批地方性的官员,他们同样有着对地方赋役改革的要求。但直至嘉靖十六年(1537),江南赋役改革的步伐,才在顾鼎臣一再敦促下,开始蹒跚起步。诚然,赋役制度的改变,关系重大,盘根错节,复杂异常,即使在世宗对顾鼎臣信任异常的情况下,也一直迁延了数十年才得以实施。而当时,曾上疏要求世宗进行赋税改革的官员不仅有顾鼎臣,还包括张璁、桂萼等“大礼议”新贵,试想,既然赋税制度改革,得到如此多的朝中重臣的认同,为何会仍然迁延不决,顾鼎臣为何仍显得那么势单力孤呢?

顾鼎臣上疏要求改革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张璁和桂萼的支持,这一方面由于顾鼎臣与张璁交恶,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朝中大臣,对于改革的决心并没有大到抛弃个人恩怨的地步。而与张、桂二人主张大于实践的事实相比,顾鼎臣始终是在实际行动上支持赋役改革的。

对于昆山筑城更是如此,由于倭寇在当时仅仅为隐疾,并未形成较大的势力,因此对江南沿海诸城修筑城防设施,被认为是迂腐而不切合实际的。如果没有顾鼎臣事无巨细地筹划,昆山城是无法修筑成功的,而顾鼎臣去世后,其他城防建设也无疾而终,最终导致了在倭寇进犯时的措手不及。

更值得注意的是,筑造昆山城的资金,大部分并未出自朝廷和乡民,而出自于地方官库的清查,如果没有筑城,此项金银也将被地方官员挥霍和贪污。实际上,顾鼎臣筑城的考虑,一方面源于对匪寇的忧患意识,另一方面,对地方官员铺张浪费的节制则更加重要。尽管筑城在当时并不能给顾鼎臣带来更大的事功,甚至可能会得到中央政府的误解和地方官员的怨恨,但在传统士大夫看来,真正的事功不在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而在于内省自身的考量。

回顾《明史》及《明实录》对顾鼎臣的记载,都仅仅提及顾鼎臣监国之事,而不见赋役改革和筑城,从而得出顾鼎臣“充位无为”的评价。除了顾鼎臣不是两事的直接参与者的原因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由于改革和筑城的重点地区都在苏州,而以顾鼎臣的家乡昆山为主,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看做是顾鼎臣对于自己家乡的偏私,而无法计入其功绩之中。

不可否认,顾鼎臣确实更注重其家乡的各项建设,但这并不能抹杀事物本身的意义。对于一个传统士大夫而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阶梯性的理想,《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可见,理想的实现有一个时间先后,并根据能力的大小而逐一执行。如果上一理想无法达到,那就努力利用当前的条件,做好当前的目标。

从顾鼎臣在赋役制度改革和筑城的做法来看,他是希望以家乡昆山为典范,再逐一外扩到其他的地区,也就是说,是以昆山为重点,再逐一扩展至苏州府其他地区,继而兼顾江南其他沿海城市。这恰恰是传统士大夫由内而外,区分轻重缓急的行事方式的集中表现。

在修身和治国之间,是传统士大夫的齐家理想,在顾鼎臣身上同样有所体现。在论文中已经论证过,顾鼎臣对宗法制发表意见,主要是着眼于家族建设,在建设的实践中,也投入较大心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终顾鼎臣一生,他一直在努力践履着传统士大夫的人生理想。在君主无道之时,甘于平淡;在朝政混乱之中,有所坚守。对待皇帝,努力劝诫其保持有中正平和的本性;对待同僚,不随波逐流、哗众取宠、结党营私;对待桑梓,甘愿做幕后英雄,保障事情成功;对待家人,反复提醒不能仗势欺人,善待乡邻;对待儿孙,更谆谆教导读书做人的道理。这一切,都彰显了顾鼎臣作为一个传统士大夫的宝贵品格,而与目前现有对其的评价显得大相径庭。

以现代学术的眼光来看,顾鼎臣既算不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也算不上限制皇帝专制,不属于现代史学讨论的范畴,所以被现代史学所忽视。而顾鼎臣上疏要求进行江南赋役改革,回到朝廷讲解《洪范》支持嘉靖皇帝,最后支持昆山的筑城,这些事迹往往就因此不被彰显。

如果我们认真考察嘉靖初年的政局,就会发现当时最为重要的政治问题在于如何确立新的皇权合法性,从而稳定从武宗过世之后混乱的朝局。与议礼派和保守派相对比,我们就能发现顾鼎臣所为与当时的政治要求完全吻合,也就是一方面从理论上对于嘉靖皇帝的权力进行合法性的论证,另一方面通过对于改革地方弊政从而稳定地方政府,这一切都是顾鼎臣对于嘉靖初年政局清晰判断所做出的回应。因此,必须承认顾鼎臣作为一个老成持重的政治人物,从维护实际的政治稳定出发,所作出的上疏与侍讲都是对此的实际行动。

而晚年对于昆山筑城的关注,恰恰也表现出其对于地方安全的关心,而这也是一位远见的政治家所做出的重要功绩。这一功绩使其在抵抗倭寇入侵后,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感戴,从而上疏嘉靖皇帝要求为其立祠纪念。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顾鼎臣的研究,恰恰是对于我们现代史学研究的某种反思,顾鼎臣这一形象对于以往的史学研究而言,无疑是一块鸡肋,当我们抛开现代史学的束缚的时候——抛开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限制皇权专制的依赖,就会发现历史不同的面貌,这一历史面貌远不是对于现代研究的回声,而是更加直接地切入了历史的本来真实。只有对于历史本来面貌的认知,才能真正对于我们理解古典社会有所益助。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顾鼎臣稳健而又中庸的政治理念的时候,才能理解为何嘉靖王朝能够逐渐走向政治性的稳定和社会的真正繁荣,而这一定能够给予我们对于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社会有所启迪。

在本书结束之时,笔者不禁感叹: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材料,而不加以论证分析,又将有多少像顾鼎臣这样看似平庸无能的人,永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定义往往轻而易举,但事实却复杂得多,不由得现在的历史研究者不小心对待,仔细求证,认真探索。

同类推荐
  • 大唐鬼才:李贺传

    大唐鬼才:李贺传

    这是一部在结构上不同寻常的人物传记作品。作者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解构传主的一生,而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着重写了李贺参加河南府试得隽、举进士因讳遭毁、任职奉礼郎等决定人生命运和走向的关键节点和重大事件;下篇以李商隐为向导,通过对李贺姐姐的走访,引出李贺的外貌长相、个性特征,进而系统地追溯出其家世背景、成长环境、人生际遇、命运结局等。作者把李贺生平事迹、性格命运同介绍李贺诗歌的名篇佳作紧密结合,在诗歌中寻找重要的人物或事件,更着重分析了李贺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才华,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李贺的天纵奇才和悲惨命运。作品语言优美,充满感情,深具画面感。
  •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华文明史上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圣贤哲人,其作为、其思想、其成就一直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不仅为华夏各民族所尊崇,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亦有重要地位。组编《中国古代圣人传》一书,旨在为进一步传播、交流、弘扬华夏文明做贡献。
  • 荣格心里的象征与信仰

    荣格心里的象征与信仰

    本书对荣格生平及思想进行了精心梳理,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极富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宗教情怀的思想家。他卓越的思想及其丰富的人生,向人们展示出他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他为人类的思想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金丝小巷忘年交

    金丝小巷忘年交

    范玮丽作为杨宪益最后三年生活的亲历者,记录下了与杨宪益在金丝小巷的相处经历,金丝小巷忘年交主要介绍了杨宪益的生活情况及杨宪益对往事的回忆,用细节展现杨宪益的真实性格与为人品格,并融入了范玮丽与杨宪益作为忘年交的深厚情谊。
  • 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孝庄文皇后:一个女人的史诗。海兰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董鄂妃:风流只向一人说。香妃:老去的传说。西太后慈禧:红妆照汗青。婉容:末代皇后。
热门推荐
  • 保镖的特殊任务

    保镖的特殊任务

    已经不是保镖的周星被师父安排到了学校读书,同时也给他安排了一个特殊任务。保护学校里的一对姐妹花,故事从一辆列车上开始...
  • 重生之国民女神

    重生之国民女神

    安歌是华夏最顶级的影后,却在最辉煌的时候被人害死。睁开眼不是新生,而是重生回到了十年前她刚进娱乐圈的时候,于是安歌带着影后系统,用超高的颜值,开挂的情商,一路虐死各种渣,打倒各种婊……唯一的遗憾就是得了重度洁癖症的她以为这辈子会孤独终老时,出现了一个霸道总裁看上了她欲对她“潜规则”……“听说你想对我潜规则?”安歌高冷的看着某人危险的问道。傅墨立马痴情的捧着自己的心向女神证明自己的清白:“我怎么敢潜规则你,我明明是想被你潜规则!”“……”人生赢家,表里不一的总裁VS重生大开金手指,妖孽心机女神。
  • 黑暗领主

    黑暗领主

    一场噩梦让人类迎来了一个黑暗的时代。而陈晞的人生也自此改变。残暴嗜血的怪虫,危机四伏的迷雾之都,扭曲人性的异族神教徒……且看他如何在这条充斥着绝望和杀戮的道路上力挽狂澜!“并不是不怕死,只是骨子里深刻着一股不服输的劲。”
  • 高调CEO的无情冷妻

    高调CEO的无情冷妻

    “爱你……就像呼吸……叫我怎么……怎么停下来。”看着眼前的虚无,撑着冰冷的窗户一字一句说的艰难。眼泪从她绝美惊艳的眼里落下来,她时常一个人在回忆,回忆曾经与他的一切美好,她总是努力的想要记住爱人的脸,可是她看不见了,即使拼命的想要记住,还是觉得他的样子模糊。她的痛苦和无奈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睁大了什么也看不见的双眼,默默地等待,或许他永远都不会再来了,原来她伤他是这样的深。她在等待死亡,等待解脱,等待他回心转意,等待她所期待的一切一切;而他像生命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她的影子一样,将她遗忘在角落。只是他们总是不记得那一份沉重的爱是需要彼此来唤醒的,他们的生命里已经不容许任何的错过。
  • 女人养颜调养食谱

    女人养颜调养食谱

    《女人养颜调养食谱》从饮食角度,教你如何通过合理的膳食达到内调的目的,使容颜柔嫩细腻。炒菜、炖品、滚汤等,营养与美味兼备。本书图文并茂,科学实用,方便易学。
  • 奉旨护花

    奉旨护花

    圣旨到:奉天承运,村长诏曰,燕京现有娇花一朵,已处在风口浪尖,特命桃花村秦朗于今日起前去保护,若能完成,赏萝莉、女神、冰山、御姐等各一枚,需要自己提取并教育,钦此;轻轻的,你来了,被我悄悄的踩,我挥一挥拳头,送你见西天的如来……
  •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钱学森之问,使得教育的问题更加凸显。如何站在历史、人生和全球的高度,找准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下一个热点问题。作者基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和案例,结合我国当下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和普遍认识,结合自身理工科学术背景,采用工程过程、方法,结合人从婴幼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提出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主要目标、体系框架、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在教育工程中的作用,并对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 剑三:逍遥游

    剑三:逍遥游

    第一眼看到他,她就觉得他是有故事的人。静谧的苗疆清晨,有早起的鸟儿在林中嬉戏,震得山中树叶轻晃,洒落一地露珠,宛如下过一场夜雨。而他就躺在这渗人的凉意中,衣摆沾了血气,修长的指节握着不知什么物件,侧脸割开朦胧的雾气,清晰得映入她的心里。只一眼,便记了一辈子。万般执念,不过水月镜花。此去经年,能与谁共饮共醉逍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御甲师星空

    御甲师星空

    一个善良的人,突然被一个充满杀戮的组织选中,你会如何选择?将杀手们都感化成慈善家?不行,你不是牧师!让自己也变成杀人狂魔?也不行,那样就太没个性了。一个封闭的房间里,所有人都睡着了,只有你是清醒的。空气越来越少,你是要和大家一样,闭上眼睛在梦中无知的死去?还是把所有人都叫醒,和你一起等死?你要记住,有时候杀人,其实是为了救人。-------------------------这本小说应该会是越到后面越好吧.不好看你劈了我!!!!
  • 弑天亡徒风流记

    弑天亡徒风流记

    人间世界,由你主宰,福兮祸兮?邪龙再侵,胜兮败兮?林枫为了提升实力下山历练去了,在山下他的种种艳遇,种种惊险,他的命运又会如何呢?在都市中,他拳打豪门高富帅,脚踢官门富二代。他追校花,泡老师,都御姐。纵横情场,称霸战场!“林枫潇洒一转身,校花萝莉都倾心,林枫向天一声吼,天地为之抖一抖!”“元芳你怎么看?”“我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