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6000000001

第1章 绪论(1)

一、研究缘由

对很多人来说,“顾鼎臣”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作为明代孝宗朝的状元、武宗朝的良臣、世宗朝的宠臣,可以说,历史给了顾鼎臣很大的机会来立身扬名,他却在历史的流逝中,渐渐被人忘却。

相较目前学术界对明朝经济及赋役改革问题和明世宗“大礼议”问题的关注,曾主张清理土地积弊,并在“大礼议”问题保持特有态度和行为的顾鼎臣却鲜见论及。究其原因,主要应有以下几点:

首先,《明实录》对顾鼎臣的考语是:“然其在政府充位而已。”清修《明史》则评价其“素柔媚,不能有为,充位而已”;甚至在笔记小说中,他也以“事业毫无闻”的形象出现。这些史书的记载,不能不为后世了解顾鼎臣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而一个柔媚平庸的朝臣,显然不具备研究的价值。

其次,无论是赋役改革,还是修筑昆山城,顾鼎臣都作为幕后支持者的身份出现。限于礼部尚书的身份,顾鼎臣虽然得到世宗的信任与重用,却始终无法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世宗所赐“经纬首选”的银印,恰好表明其身份是经纬之臣,只能通过上疏和与各方面协调来推动政策施行。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身在幕后的参与者很容易被忽视,尽管做了大量努力,顾鼎臣在整个事件中的作用和意义仍容易被研究者忽视或者轻视。

最后,顾鼎臣曾于嘉靖十年(1531)上《步虚词》,因为世宗对道教斋醮的偏好,加之严嵩、夏言等佞臣都因青词得幸,所以《步虚词》使顾鼎臣被划归于严嵩之流,获得“青词邀宠”的名声。《明史》中有“词臣以青词结主知,由鼎臣倡也”,顾鼎臣被认为是始作俑者,因而受到后人不公正的评价。基于以上原因,在后人眼里,顾鼎臣基本上就是一个谄媚无能的人物,历史长河将其湮灭,也无可厚非。

而在顾鼎臣的家乡苏州,顾鼎臣却得到当地人民永远的纪念。苏州沧浪亭《吴郡五百名贤传赞》称赞其“泽被东南,功存桑梓;救时良相,名炳青史”。在民间至今流传着有关顾鼎臣的众多故事、戏剧、评弹,苏州人往往从小听着顾鼎臣的故事长大,可谓耳熟能详。在这些故事中,顾鼎臣或者聪明睿智,或者带有神性光辉,甚至被认为是文曲星下凡,再或者被塑造成一个忠厚且智谋的长者。

顾鼎臣同时代的人,也不吝于将各种美誉加诸其身。如嘉靖朝大学士翟銮称他“嘉靖中兴相业者,当有所归”;蒋德景引孟子语赞曰“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而公鼎则认为其“导之中和,以成嘉靖平明之治”等,认为其“中正平和”,成“平明之治”,当嘉靖朝政争之时,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苏州向来是出产状元的地区,顾鼎臣在其中不算最有文采的,更不算最功名显赫的,但恰恰在自古以来如此之多的状元之中,偏顾鼎臣受到了百姓的认可与爱戴,这是无法以巧合而轻率下结论的。而正史与民间评价的截然不同,其关注点的大相径庭,则又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顾鼎臣湮没于历史之中,难道“中正平和”恰是“庸碌无为”的同义词?

怀着对这些矛盾的思考,笔者踏上对顾鼎臣的研究之路,在顾鼎臣看似平庸的表象之下,挖掘出众多未被了解的历史史实。事实上,顾鼎臣在世宗“大礼议”之争后,仕途上一直平步青云,由翰林讲臣身份入阁;卒于任上之前,他一直荣宠不衰,身后也被世宗怀念;顾鼎臣深受世宗信任,以至于在世宗南巡期间,由他留守京师辅佐太子,被给予极大的权力;作为经筵讲师,他言辞犀利,不教条、不避讳,敢于向世宗提出劝诫,却又因此深受赏识;在事功上,他促成了欧阳铎江南赋役改革的实施,推动了昆山城的修筑加固,因此受到桑梓百姓的爱戴;在家族方面,他给顾氏家族带来了莫大的荣誉,为顾氏的兴旺发展奠定基础,而他的宗族思想也影响了顾氏包括修谱、修祠、义田等宗族建设各方面的进行。

以上种种事实,都表明顾鼎臣并非碌碌无为、随波逐流之人,因而非常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笔者希望通过客观扎实的史料梳理,将顾鼎臣置于原本的历史语境之中,尽力揭示每个历史细节所能指代的含义,从而能够考察其行为真实的历史作用与影响。通过对顾鼎臣的个案研究,试图对明代中期的政治与历史有更加客观、深入的认识。

在逐步研究的过程中,笔者越来越发现顾鼎臣在言论和行动上,表现出一种不计较个人名利的超脱,同时也交集着一种积极关心家族、桑梓乃至国家现实的使命感。而这两方面表现的融合统一,恰恰是中国传统士大夫修齐治平精神思想的表现与实践。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重要过渡时期。明代世家大族衰落,科举繁盛,商品经济发展,传统士大夫的伦理观念在社会变革前开始出现动摇和衰落。顾鼎臣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仍旧坚持着士大夫的传统精神修养与抱负,在当时的政治与历史环境下显得尤为格格不入,根本得不到当时及今日历史研究者的同情与肯定。

从这个角度出发,对顾鼎臣的研究则更加具有典型价值。顾鼎臣的家庭属于世家旁支,家族中仍保持着对传统价值的坚持,而其本人又属于新兴科举新贵,在传统家庭和科举进学两方面的教育背景下,顾鼎臣可谓具有双重身份。这两层身份将如何统一,如何指导其在朝中的言行,是贯穿顾鼎臣研究的整条线索。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是传统士大夫对于入世和出世的普遍看法。顾鼎臣的一生,也恰好十分巧合地经历了消极避世和积极用世的两个阶段。对这两个阶段进行分析,又可以进一步认识在政治环境变化时,传统士大夫如何协调理想与现实、情操与事功、国家利益与个人声名之间的关系。

在顾鼎臣政治生涯中,在其平步青云的十余年中,发生的最重要的历史事件莫过于“大礼议”。有关“大礼议”的历史解释,大体可以划分为典型两种:其一,为历史进步说,即从经济发展的视角,认为“大礼议”是新势力革新落后迂腐旧势力,给明朝带来了进一步繁盛;其二,为封建君主专制说,则从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立场,对中国古代皇权政治历史进行批评。此观点将中国历代王朝视为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而对皇权的批判便具有先天的合法性。对于“大礼议”,此观点的秉持者对世宗的批评尤甚,认为世宗此举充分显示出君主专制的倾向,从而进一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当时“大礼议”的支持派,也被认为是居心叵测、欺下媚上的小人,同样受到了严厉的道德指责。

这两种观点,无一例外受到“五四”以来的西方现代学术思潮影响。事实上,中国传统政治的复杂性就在于此,它一方面以“修身”为最基本要求,强调士大夫所具有的道德性;而另一方面,又以政治事功为目的,强调最终的结果。换言之,即要求目的与手段的统一,这是判断士大夫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作为古代史的研究者,我们同样不可忽视这样的评判标准,才能更客观真实地看待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

二、研究回顾

顾鼎臣作为嘉靖时期的阁臣,但其政治生涯却橫跨孝宗、武宗、世宗三朝,最终得到世宗皇帝的信任,屡经言官弹劾而始终荣宠不衰。在其六十八年的生涯中,既在庙堂上以精彩的经筵讲授博得世宗的赏识,也因为家乡昆山修筑城垣获得百姓的称赞;曾上疏世宗皇帝要求进行土地清丈,也支持过欧阳铎、王仪等人在江南进行赋役制度改革。此外,顾鼎臣的宗族思想亦是顾氏宗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

(一)顾鼎臣相关研究

在寻找相关研究著作时,笔者首先关注的是有关顾鼎臣的专题研究论文与专著,遗憾的是,这方面的研究仍相当的单薄。以顾鼎臣为主要内容的专著至今未见,以其为主题的研究性的论文同样罕见。

关于顾鼎臣个人的文章,大体以介绍顾鼎臣为主,如杨瑞庆《清官顾鼎臣》,介绍了顾鼎臣生平,顾氏祠堂的现状,并从减免税赋、筑城抗寇、仗义公断三个方面介绍了顾鼎臣对昆山百姓的贡献,因为顾氏祠堂中所立曹端《官箴》中“公生明廉生威”的两块碑石,将顾鼎臣认定为清正廉洁的清官形象。但事实上,在顾鼎臣生平事迹中,关于廉洁的历史记载并不多,在其文章也没有叙述详细。同时,其用苏州评弹《顾鼎臣》故事来讲述顾鼎臣的贡献,缺乏确实的史实依据,这并不可取。

石雨《状元宰相顾鼎臣》从顾鼎臣所撰《状元图考》收录至明万历四十一年,认为作者应该为多人,而现代突出顾鼎臣则是因为其名气较大。同时,也介绍了顾鼎臣在民间文学中的形象,和正史中的形象,并简述了顾鼎臣江南赋税改革及筑城事迹,认为明史“素柔媚,充位而已”的评论有失公允,是一篇较为严谨的介绍性文字。

佚名的《出身低微的状元宰相——顾鼎臣》是一篇较为详细的介绍顾鼎臣的文章,其包括了顾鼎臣的生平、正史评价、少时故事、考场故事、青词结主、功绩等,从丈量田亩、裁减江南赋税、请求纾民解困、修筑城池四个方面对顾鼎臣进行评价,认为其是一位能关心百姓困苦、关心朝政大事的好官吏,同样较为严谨。

星华的《被戏剧化了的顾鼎臣》介绍了有关顾鼎臣身世的传说,认为是其具有传奇性、戏剧性的经历,成就了顾鼎臣能在市井文化中广为流传,但其所依据的仍是市井传说,正史中无载,真伪不可辨。

在研究中有部分涉及顾鼎臣的著作则较为分散,涉及经筵研究、青词研究、苏州文人文学研究、明清望族研究、及以顾鼎臣为作者的作品研究等方面。

顾鼎臣是世宗初期著名的经筵讲官之一,他往往在对明代经筵进行研究的论著中被提及。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为朱鸿林先生的《嘉靖皇帝与其经筵讲官的互动》,将顾鼎臣专门提出一节《成功的经筵讲师——顾鼎臣》进行论述。在此节中,朱鸿林先生对顾鼎臣讲筵过程进行梳理,指出了作为经筵讲师,顾鼎臣具有灵活的头脑和自信而谦虚的态度,既不盲目追随传统的评注,敢于大胆创新,同时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学术功底。在讲筵中,他往往能运用各种技巧,给世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他的讲筵内容,又往往和平中正,对世宗既有所劝诫,又有所启发。所以,世宗对顾鼎臣的讲筵大加赞赏,并对其信任和宠爱。

朱鸿林先生详细提出了顾鼎臣在进讲《尚书?洪范》时对蔡传的质疑,及由此引发的后续事件。世宗因为对顾鼎臣质疑经典的行为感到不安,进而向杨一清和桂萼求证。朱鸿林先生认为,尽管杨一清和桂萼都表达了对经典的支持,但顾鼎臣敢于挑战经典的行为和在此事件中表现出的谦虚态度,显然让世宗对他产生了勤学好思的印象,进而对顾鼎臣格外的信任。朱鸿林先生的论证严谨而丰富,给予笔者很大的启发。

而史载顾鼎臣得宠的主要原因青词研究方面,则有南炳文的《嘉靖青词》,长虹的《青词琐谈》,张泽洪的《道教斋醮史上的青词》等论文,但其中,大多延续明史顾鼎臣以青词结主的结论,对其多有批判。

作为苏州众多状元中的一员,在对苏州文人文学的研究中,顾鼎臣或多或少都被涉及。较为详细的主要有复旦大学博士朱焱炜的《明清苏州状元文学研究》,其中将顾鼎臣任性情而必以规矩的为人之道,印证他的为文之道。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注意到顾鼎臣为明朝苏州状元中唯一写过散曲并流传下来者,但其文仅就文学角度分析,仍过于简略。苏州大学博士王文荣的《明清江南文人结社研究》通过史料,提及顾鼎臣创立文社名邑社,其友方鹏等同样在内,但没有对嘉靖初年,顾鼎臣回乡丁忧时,其思想转变与文社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

顾氏作为明代昆山望族,在明清望族研究中,常有涉及,其中较为重要的著作有吴仁安的《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该书史料丰富,内容详尽,对顾鼎臣家族做了系统而简要的梳理,惜乎顾鼎臣并非作者关注重点,因此,使人有意犹未尽之意。

相关论文中有范金民的《明清江南望族的谱系——读〈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对吴仁安先生论著进行评述,并将顾鼎臣家族定义为江南向上层流动的家族。

王广成的《望族与昆山县域社会的变迁(1368-1911)》,将顾鼎臣家族定义为由农民、小商人等平民家庭上升为科举家族。同时对顾氏家族的藏书进行了归纳。

以顾鼎臣为作者的相关研究论文则有赵钱的《明代内府刻本〈赐号太和先生相赞〉》,此文对这部中国明代乃至中国古代所传至今的最大的一部雕版画册进行介绍,同时对润笔的顾鼎臣进行介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顾鼎臣进行研究,或者在著录将顾鼎臣作为一部分的研究数量不多且较为零散。同时,大部分研究都仅本于史料对顾鼎臣的评价,在涉及自身论著内容时顺带提及,内容简略。尽管有部分研究能突破史料的负面评价,也失在考证不详,严谨度不够。可以说,顾鼎臣研究仍属一个新鲜的领域,而鲜有人涉及。

同时,由于本书的目的是以人物揭示历史变迁,涉及内容包括制度史、思想史、经济史、城防等各部分内容,因此,以顾鼎臣经历为线索,笔者又将重点放在搜集对其经历中所涉及各领域,如经筵、嘉靖初年的赋役改革,以及宗族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二)顾鼎臣与经筵的相关研究

顾鼎臣出身科举,后任翰林院侍读编修侍讲,最后进入内阁。从其三十三岁进入翰林院至六十八岁去世,顾鼎臣的政治生涯与翰林院的工作密切相关。通过对翰林院的研究的回顾,可以了解顾鼎臣所处的翰林院及其社会与政治功能。其中,关文发、颜广文的《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一书,将明代的翰林制度的源源、结构、职权、任选及翰林与内阁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对嘉靖六年(1527),由汪佃事件引起的翰林院整顿也有详细的记载。孙力楠的《论明代翰林院》也同样对明代翰林制度进行梳理。华中师范大学的吴琦、唐金英师徒二人则考察翰林院的政治与社会功能,其在《明代翰林院的政治功能》中,认为翰林院对高层政治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也有其消极面,如翰林的经历使其在入阁时,已久染官场习气,常结成朋党卷入酷烈的党争之中。这些都使笔者得以系统、清晰地形成与明代翰林院相关的背景知识,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便利。

入阁作为顾鼎臣晚期政治地位达到顶峰的一个标志,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明代的内阁制相关论著,同样丰富了作者的知识背景。在这方面有林延清的《嘉靖帝对内阁的强化、完善与控制》,认为嘉靖帝即位后,为巩固和加强君主专制,大力整顿和强化内阁;提高其地位和权限,使明代内阁制度进入了其发展的鼎盛期,对明朝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田澍的《嘉靖前期内阁改革述论》,认为内阁是明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世宗即位之初,随社会政治的渐进,内阁制度也发生了巨变。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5)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金庸传

    金庸传

    金庸的笔下世界道尽人生真义,金庸的现实世界写尽人生传奇,金庸迷倒了天下华人!有人说:有井的地方就有柳永的词,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却不知他的人生比他的小说更精彩。他经历过寻梦的困惑与执着,经历过打拼的挫败与辉煌,经历过情感的失意与恬淡。最后,他如同一个历经世事的大侠,看淡了时间的风云变幻,放下名利,成为一个传奇。他赤手空拳闯荡香江,用一支妙笔写出了一片锦绣人生。他有过他的青春梦想,有过他的美丽初恋 ,今天我们再次提及,不愿它成为一段被掩埋的故事。本书以金庸的人生故事为主线,结合他的经典作品与经典人物,为读者展示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武侠大师。
  •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 谁与争锋:审视当代中国富豪的创富奥秘

    谁与争锋:审视当代中国富豪的创富奥秘

    本书的内容包括透过风险抓住创富的机遇、用创新激发创富的活力、用“苦心+实干”夯实成功创富的基石、用科学的管理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羽翼、凭智谋财,拓宽创富大道、借势经营,迅速壮大自身的创富实力、以多元化培植多个财富生长点、把资本运营作为财富增长的杠杆、跨国经营,企业崛起的必由之路、以人为本,构筑创造财富的天梯、追求独到的领导风格与个人魅力、用企业文化凝聚创富合力三、当代中国富豪中的巾帼英雄、当代中国富豪的创富领地、知本创业:知识分子的财富之路、当代中国富豪愈来愈年轻等详细内容。
  • 临夏人物志

    临夏人物志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事劳动局主办: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记述了临夏古今历史名人、革命英烈、文化、教育、艺术、体育、工匠以及“河州三马”等各族各界人物。
热门推荐
  • 家有魔宝

    家有魔宝

    什么?没听错吧!你说偶怀孕了?拜托,人家还是黄花闺女好不好。我又不是女娲,可以自行造人!好吧,就当我悲剧了,那能否告诉我孩他爹是谁?魔君大人,不要这样,到歹等咱验了DNA再说。这位神仙哥哥,虽然你貌美如花,可想当我孩子的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还有ABC各位美男,请不要总是为我的娃挣来抢去,其实娃她娘也很迷人的…………爹不亲娘不爱平凡又鸭蛋的大二女生刘欣欣同学,因一场诡异的孕事被卷进了错综纷杂的魔仙之争,从而走上不可知的飘渺之旅,且看鸭蛋壳里是怎么孵出白天鹅的。
  • 太岁奇案

    太岁奇案

    本书为著名故事作家李洪文先生的传奇故事集。本书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里面有令人欲罢不能的悬疑,有叫人瞠目结舌的惊险,有抽丝剥茧般的探案侦破,还有使人振聋发聩般的历史纪实……作者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读者一定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入佳境,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当您掩卷深思时,方能领悟到故事艺术的魅力所在。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能使你得到教益和快乐。
  • 域解

    域解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解析世界,解析力强便能了解世界更多,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或是得到所追求的成果。我们会把解析出来的东西赋予一个我们能够理解的名字,而对于没能够解析出来的东西,我们会给它取名为神。在整个宇宙之中,随着不断的解析,那些神在一个一个的消失着,最后,全宇宙只剩下了三个神,宇宙三神,域神、无域神、破。但是,解析并没有停止,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终极目标,还在不断的寻找着解析宇宙三神的方法,甚至,已经有人找到了可行的方法。解析了宇宙三神,便是解析了全宇宙,解析了全宇宙便是解析了万事万物,解析了万事万物便可实现终极目标。这一天,艾力得到了地球的星核,掌控了地球,走上了解析宇宙的道路。
  • 妃谋天下

    妃谋天下

    新皇登基之日,便是初云身死之时。双手双脚被废、脸被划烂,她恨得人还只是自己的亲妹妹初浅,而不是那个男人!即使她被万人唾骂、臭名远播,也在一直等着他,等他带她母仪天下,直到妹妹初浅在她耳边揭开真相……原来,一切都是利用,背叛、虚伪、阴谋!再世重生,她已幡然醒悟,上一世她被利用、被践踏,这一世,独孤初阳温暖了她的心,但何尝又不是一个漩涡……
  • 我们青春不约在人间

    我们青春不约在人间

    我们青春不约在人间是不是名字有点怪怪的呢,诶其实吖,都是差不多的啦,就是后来会穿越男主带着女主装逼带她飞有一点点玛丽苏和狗血和虐,嘿嘿。青春这个浪漫又懵懂的季节我们一起见证
  • 腹黑男神VS呆萌千金

    腹黑男神VS呆萌千金

    意外误闯男厕,呆萌的她遇见腹黑的他,两人皆有着出色的外表,令人羡慕的家世背景,他腹黑,她呆萌。再次相遇,两人成为欢喜冤家,一路斗志斗勇、打打闹闹,殊不知两人早已互相喜欢,当与她关系不凡的他出现时,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喜欢她,并展开一段搞笑的爱之旅。下面介绍一下我们两只萌宠小编:玥玥·妖妖各位读者行行好,多给我们投些票票,咱们两个小编还是新手,还在累计经验之中,望看完小说后多多评价,一定会多多改正·····(呆萌脸)
  • 御定奇门宝鉴

    御定奇门宝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留东外史续集

    留东外史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看透人心:一分钟细节读心术

    看透人心:一分钟细节读心术

    你无法保守内心秘密,肢体语言可透露情感;着装能表达思想与性情,个性体现于衣着中;三句话大多不离本意,听弦外音,可知其意;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透过偏好可探知性格;习惯可以决定性格,从个性习惯能洞察人心;运用察言观色的技巧,于细微处快速识人心。
  • 至尊毒妃:邪王滚一边

    至尊毒妃:邪王滚一边

    【力荐新文《毒逆苍穹:王牌枭后pk绝世冷帝》~】她,21世纪黑道无上女王,一朝重生,竟然变成了白痴废材?呵呵,很好,就让姐一个一个来收拾你们。废材是吧?先拖出去胖揍一顿!白痴是吧?毁你丫的容让你精神紊乱!她说:凡是能用拳头解决的问题,通通不是事!他,大陆上人见人敬,人见人尊的北帝亦是无极暗渊的暗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杀戮果断,翻手云覆手雨,唯我独尊。直到他遇见她……“你以为你逃得了?”“我有过说要逃吗?”他为她撒下天罗地网,宠她入骨,无处可逃……【男主高冷专情,与女主斗智斗勇,谁征服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