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22500000007

第7章 她们(2)

越地人称呼女人,很有一点讲究。倘是婆婆、婶婶、嫂子,必把男人的大名小号作定语,顺福婆婆啦,阿贵婶天根嫂啦。只有叫姐,叫姨,才有幸冠以她本人的芳名,秀兰姐惠香姨什么的。约定俗成,一点含糊不得。

妙青婶是一例外。

按说,妙青婶该是妙青的妻。否,妙青婶的丈夫叫文康,妙青是妙青婶的名,文康的妻。但人们不叫她文康婶,却叫她妙青婶。

妙青婶和我家同一个大村,不一个小村有二三十年时间里叫做同一个大队不一个小队但是同一个姓,虽远了点,仍是族中人。又,妙青婶和我母亲的娘家都在奉化,又是相邻村。因着这一层关系,按说我也可以叫她阿姨。有一次我还真的这么叫她:妙青阿姨。她却唬下脸:不对,叫婶。我说:那年我们去外婆家过年,你喊我妈阿姐,所以我可以叫你姨。她说:在外婆家我们是亲戚,在这里是族中人,不一样。称呼人,宁可乱亲不能乱族,这是规矩。规矩你懂吗?我们是同族人,你得叫我婶。我说,那我叫你文康婶。她又不高兴了。不髙兴了好一会,才摩着我的头说:

还是叫我婶,妙青婶。待下次去你外婆家,再叫我姨吧。

于是我便这么叫,村里人也这么叫,破了村里称呼女人的例。但大家都惯了,不这么叫反而别扭,不这么叫她也不应。连有一次开斗争会,她也是对象之一,台上喊:文康老婆上来!她不应,也不上去。又叫:妙青,妙青婶!她便款款地上去,脸上还漫着笑容,仿佛不是去挨斗,而是上台去领奖。

妙青婶的命很苦。她丈夫文康是地主,土改后坐了两年班房,放出来不久就死去。妙青婶一直寡居,又没子女。她也是地主,或称地主婆。

我母亲说,妙青婶的地主有点委屈,全因她丈夫所累。文康的地并不算多,才只廿几亩,还差一大截。但他结怨多,给拉上了。相反,妙青婶的娘家倒是真正的大户人家,评个地主绰绰有余。因着她父亲人缘好,一辈子做好事、善事,所以土改时没受一点动弹,还成了民主人士。

妙青婶对此也直言不讳。一说到她丈夫被评为地主,就很是愤愤:

他也配?他也算是地主?我娘家才是呐!可我娘家偏不是!

这口气,仿佛地主最光荣。她娘家没评上很是冤枉,很该惋惜似的。

妙青婶在村里有个好名誉,固然因了她本人品质好,人缘不错,也得力于她丈夫劣迹昭著之故。文康是个浪荡子,吃喝嫖赌全占了。最不堪的是嫖,我们那里叫“偷老婆”的。村里不少有点姿色的都让他“偷”过。他还公开说:我只蘸点蜜,又不曾把蜂桶背去。嫖得多了,他就不会生育。被“偷”了老婆的男人自然愤怒、痛恨。只因他有钱有势,奈何他不得。但文康生前死后,人们都不曾迁怒于妙青婶。这并非人们“掌握政策”。通常的观念是:男人赚了不义之财,其妻也能分享好处;男人如果“偷老婆”嫖女人,其妻则是受害者,反值得同情。因此故,村里人始终没有歧视她。有时来了什么风头,也象征性地批她一下以作过场。还多次想“摘”她的“帽”,只是因为她自己说话不注意,才受到影响。

妙青婶说话的确没分寸。比如,她曾说:解放后什么都好,社会太平,也不愁土匪抢。就差一样,吃不饱饭。

又,说到村里哪个干部,她说:这人不错。虽是党员,却是个好人。

我母亲就说她:你怎么这么说话?至少不该到处说。这之后,妙青婶说话才小心一点,有些话也只对我母亲说。她放心我母亲。可已经迟了,好几次失去“摘帽”机会。

总算又来了一次机缘。

我们那里的风俗,很是看重祖宗祭祀。“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两千多年前那位至尊先圣的这一不朽训在我们那个古老的小山村里奇妙地衍化为“经书可以不读,祭祀不可不诚”。除了一般清明上坟之外,逢到三代以内死去的上辈的生死忌日,也必得在家里祭拜一番,谓之“做忌”,一直做到死者一百周年大忌后才作罢,算是祖先的灵魂升了天,做子孙的完成了最后的孝心。不管穷人富人,概莫能外,所不同的只是排场大小些罢了。这几乎成了我们村的村风。虽然几次作为四旧加以破除,总破不了,破了一阵又很快恢复至今仍如此,且更浓烈。

妙青婶家尤重这一规矩。她丈夫吃喝嫖赌都会,但对做忌却很虔诚。而且传说他做忌的日子必不“偷”老婆。有次土匪绑“肉票”,村里抓去不少人,文康和他一位堂弟文坤也在内,而且作为富户,“票价”最高。文康脑子活络,能说会道。他摸准那土匪头子既迷信又孝心的心态,便说那天正好是他娘忌日,他不在家祭拜实在是大不孝,还不如一枪崩了他痛快。那番表白很让土匪头子感动。加上文康一表人材,很讨那位妖冶风骚的“压寨夫人”的欢心,也帮着说情。结果,居然在别人都在押,而且后来都付了不少“票”的情况下,独独放了他,还让他白吃了几顿好菜好饭。这之后他对祭祀更虔心。连后来坐牢时也常常嘱咐去探监的妻子别忘了做忌祭拜。

不想就因为这祭拜,使妙青婶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那年,上面派来一个工作组,要破这旧风俗。但这习俗太深,到底难破。当时吃食堂,家家不开灶起火,但家家照常祭祖拜宗,把食堂打来的饭菜做忌。工作组想找一个典型,看看哪家不搞或少搞这迷信活动的,作为榜样带动全村。于是挨家挨户排队摸底,先党员、干部、成分好的,再一般社员。可找来找去,只找到两个人不做忌,一个是傻子,另一个是光棍。傻子当然不典型。光棍是外来户,可以算一个。可是问他为什么这么进步,他却呜呜地哭得伤心:

我两岁就死了爹娘,我怎知道他们的生日死日?我怎么祭拜啊!呜呜······

这当然又不能作典型了。

忽有人说,再一户便只有妙青婶了。

工作组不信,一户地主家,从来最迷信,如今这么进步?可能吗?但上调下查,左察右访,都确证自从文康死后,妙青婶就不再祭拜做忌。什么原因,妙青婶自己缄口不说,也无人知晓。来问过我母亲大家都知道我母亲和妙青婶的关系我母亲也说不知道。她确实不知道,还为此而奇怪。最后人们普遍猜测准因为她是地主,才不敢。村干部们也这么认为。

这很犯难了工作组。这女人的确不做忌,不管动机如何,总是村里惟一的;可偏又是地主婆。但不管怎样,总比傻子、孤儿典型吧?至于地主婆,也无妨,宣统皇帝都特赦了呢!工作组请示上级后终于决定:摘了妙青婶地主的帽子,成为“摘帽地主”。

本来人们对此也不当一回事,可让人奇怪的是没多久,妙青婶又恢复了做忌!

而且既不是在清明节,也不是在文康的生死忌日,是在一个平常的晚上,有人看见她在文康的坟头祭拜,还听到她的哭声。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妙青婶“摘帽地主”的帽子摘下,重新戴上地主的帽。当然人们也没说她不好,人们都理解:妙青婶原来只是想图个好印象,想摘帽,达到摘帽目的后又恢复做忌。当然对此猜测也有人怀疑,尤其是我母亲,她知道妙青婶本来就不在乎摘帽不摘帽。可既然这样,那她开头几年不做忌不祭拜又作何解释?

这几乎成了一个谜。

终于有一天,母亲知道了谜底。

那是妙青婶告诉我母亲的。当然是偷偷的。她说前些年不做忌是文康嘱托的。文康临死前,似想说什么,但又说不出话。妙青婶对丈夫说:

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你走后我会给你做忌的,你放心吧!文康却摇摇头。浑浊的眼珠转向隔壁,挣扎了半晌,才咬着牙关,勉力吐出最后的话:我死后要不要祭拜,就看隔壁文坤家,如果他家平安顺利,就不必做忌;如果文坤家遭难遇灾,就到我坟头祭拜。

从此妙青婶就没做忌。直到这次文坤死后第二天,她才到丈夫坟头去祭拜。

母亲跟我说这事时,很显得神秘。可我还是不明白,妙青婶做不做忌怎么会和文坤连在一起?我这一问,母亲忽然一脸的惊恐,不肯再说。但越这样,我越好奇,越想问个究竟。母亲又更不敢说,我又越想弄清楚。最后我声言如果她不说我便去问妙青婶时,母亲才真正慌了,这才告诉我内中的缘由。

她说,文康和文坤是同一太公的堂兄弟。从来文康都待文坤很好。如果说文康待人不好,但尚有一个人好的话,那就是文坤。可是土改后,文坤为了保住自己,就揭发文康,最致命的一着是说那次被土匪绑票是文康和匪首勾结的,要不然他怎么能安然提前而归?就因为这事文康被判了刑。文坤却只评了大佃农。从此两家就结了仇。

母亲说了这段历史,尚未再作解释,我就明白了。我仿佛听到临死前的文康在喊叫:如果有鬼的话,我变鬼也要去作祟文坤;既有鬼,便得祭祀;不然便没有鬼,就不必祭拜!······而现在,文坤死了,而且死于非命,那不就是文康的鬼在报复他,作祟他吗?

悟出这一点我真是惊恐万分。这恐惧超过我从小听大人讲的鬼怪传说和老师说的不怕鬼的故事。因为眼下所发生的事直接和我周围的人联在一起,而且又是我那么熟悉的妙青婶!文坤的死又是那么神秘。他在浅滩边摸鱼,手伸进一个洞里,被什么咬住,拖出来见是一条蛇,不痛不痒,可三天后他便死了。这蛇岂非是文康变的?想到这一点我真的变得疑神疑鬼,以至有很长一段时期我看见水蛇甚至黄鳝都要怀疑是哪个鬼变的;每次走过文康或文坤的坟旁也总是远远躲开。与此同时,我心中又播下了强烈的道德的种子:做人是不能做坏事的,做了坏事伤了阴骘是要遭报应的。

那件事对我少年心灵的冲击实在太大了,而更难受的是不能跟任何人说。这是母亲死死叮嘱的,说要是让人知道是会害了妙青婶的。这就更增添了恐怖感。我甚至感到妙青婶也变得可怕,不像以前那样可亲可爱。当然,最让我好奇又最令我关注的是文坤一家的命运。

文坤是大佃农,土改后属于富裕中农,照当时人们的说法是“中农的大哥,富农的大侄”,不算敌人。可后来重新划分阶级队伍时,大佃农归人敌人阵营,.算是“富农的阿弟,中农的小叔”了。好在文坤巳死,剩下孤儿寡妇,也没人去难为他们。文坤的儿子阿春大我三岁,早早下田干活,早早长大成人,后来又早早结婚,早早生了孩子,算得上平安顺利。

随着我年龄增大,慢慢冲淡了对那件事的恐惧感。我想,这终究是迷信。文坤被蛇咬也算不了多么稀奇。蛇嘛本来就要咬人的。被蛇咬死虽是非正常死亡,但其实又是正常的。意外事故固然意外,从根本上说又是正常的。人被蛇咬死是正常的,人把蛇咬死才是稀罕。再说,作为个人来说是非正常的,但从整个人生整个社会来说又是正常的。不是说了:墨水也会淹死人,喝口凉水也会呛死。更何况文坤毕竟也老了,不被蛇咬死,也会在哪一天以某种方式离开这个世界的······

然而,尽管理智上这么想,但我意识深处那个神秘的念头却总是抹不了。直到我离开故乡,仍常常会下意识地想起这两户人家。每逢老家有人来城里,我总要问:妙青婶有没有做忌祭拜?文坤一家好吗?常常问得不知内情的家乡人瞠目以对。他们说妙青婶做不做忌谁知道?至于文坤一家倒是很好。文坤的妻子虽然老了,但很健朗;阿春则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很结实,三斧头都敲不倒。后来我又得知,妙青婶和阿春娘都摘了帽,是全国统一摘的。妙青婶也很身健,自己还会种责任田。阿春家日子也过得和满,祖孙三代其乐融融。我听了心里很高兴。看来这两家的宿怨该结束了。我意识深处多年的积疑也终于消除了。

但过后不久,我却被一个消息震住了:文坤的儿子阿春死了!

消息是我们村的村长上城来时告诉我的。他说起这事也极为悲伤,而且充满一种责任感:

唉!四十岁的人居然生了癌!刚刚可以过好日子了,却死了!怎么有这么坏的癌?脑癌!头肿得像果桶,痛起来满地打滚,往冷水缸里浸泡。他自己死了倒也算了,是他命薄,可留下一家人咋办?他老婆带了一个小孩再嫁了,剩下两个小孩甩给了阿春娘,这日子咋过?村里再照顾,也不能全包下来啊!我听得怔怔的。第一个反应便是问妙青婶怎样了。

她啊?她才过得好呐!村长说。她不但摘了帽那是全国都摘的,不希罕她还是三老呐!

什么三老?我问。

三老嘛就是老干部老革命老党员。凡是解放前参加革命对革命有贡献的,占到其中之一的,就可算三老,每年能享受政府补贴。

妙青婶怎么成了三老之一?

你也怪了?连我当时都奇怪呐!村长说。其实村里人也都不相信,那是上面笃下来的。前几年中央有个老干部退下来后,重游四明山革命老区。他向陪同的市县领导打听一个人。说是当年被敌人追捕,负了伤,逃到我们村后山上,被一个妇女救起,藏在山洞里,每天送饭送菜,救了他一条命。七查八访,原来就是妙青婶。

我说:这事可是谁都不知道的啊!

就是嘛!一般人都不相信,一个地主婆救了一个共产党,怎么回事?县里来的人问她,报道组记者采访她,问她当时怎么想的。她说我也不晓得那人是共产党国民党,我只看他受了伤,就得救他。我也问过她:后来你知道了,怎不说?特别是解放后,说了有好处的。她说:这有什么好说的?况且,让人家知道,一个妇道人家照顾一个大男人,还能说得清?她说尤其不能让她丈夫知道当年文康自己“偷”老婆,却又总怕妙青婶和别的男人亲近。 我冷不丁又问村长:她还做不做忌?

做忌?你问这干什么?哦,你是想到当年那次做忌风波?村长感叹道。其实嘛,现在村里准不做?连我这村长也不例外。这是风俗,在乡随俗嘛!

我再次问妙青婶做不做忌。

你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村长说。那妙青婶真有点怪:前些年她又不做忌了,可现在又常常去文康坟头祭拜你别说她迷信,觉悟不高,她思想才好呐!政府每年给她的三老津贴她死活不要,说是给村里。我说这钱村里怎么能“贪污”?她说,那就以村里名义转补给阿春娘。

我惊住了!

村长又说:其实你也应该知道,妙青婶一家和文坤家一直有仇。前些天她对我说她只对我一个人说:文坤人不好,当年是诬陷了文康。但她又叮嘱我,说她将来百年以后,不要将她和丈夫合葬,她要一个人独葬,她说这是她多年以来的心愿。

这是为什么?我问。

这我也弄不清楚了。村长说。她只说文康坏,她一直恨他。可我奇怪的是她为什么忽然又去祭拜文康?那天我还真问她。她说她不是去祭拜,她是去求那个死鬼,再不要作祟人家了,已经作祟得够了她居然认为阿春的死,是文康的鬼在作怪你看你看,这个妙青婶,她又是这么迷信,真让人不明白!

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但我心里却什么都明白了。

同类推荐
  • 公案奇局

    公案奇局

    选编者主要从三言二拍中辑录了有关古代诉讼官司题材的短篇小说17篇,其中不乏脍炙人口、在中国小说史很有影响的篇目,如《错斩崔宁》《沈小官一鸟害七命》《李公佐巧解梦中言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等,故事曲折生动,扣人心弦,生动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有较强的可读性。
  • 凡尔纳科幻故事精选(下)

    凡尔纳科幻故事精选(下)

    "儒勒·凡尔纳,出生于1828年2月,逝世于1905年3月。19世纪法国科幻小说大师,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他一生写了上百部(篇)科学幻想小说,其中长篇小说就达64部,总字数达到七八百万字。人们曾高度评价:“凡尔纳是科学界的文学家,又是文学界的科学家。”他的作品流传甚广。
  • 悉尼阳光下的梦魇

    悉尼阳光下的梦魇

    苏磊,北京人,大学毕业后,去悉尼投奔大哥苏光,准备就读悉尼大学MBA。他是第一次离开家里,也是第一次出国。可是,说好到机场接他的大哥却没有出现。苏磊在机场生生等了五个钟头,最后只得打电话给早来澳洲几年的发小杨成,请他来接。两人匆匆赶到大哥家公寓,却发现大哥家被抄家似的翻得挖地三尺,闻讯赶来的大哥的干女儿菲比和她的母亲宋美洁也都一筹莫展,随后,又赶来了苏光多年的同事付小民和大学同学江汉。很快苏光的尸体在海边发现,警方也成立了专案组介入调查。就在警探罗杰斯和玛吉·梁他们去寻找最后一个在中国城见到苏光的目击证人时,中餐馆的老板刘大江,即目击证人被杀死在西北某社区的公共停车场内。
  • 终身监禁

    终身监禁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哪里是天堂

    哪里是天堂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热门推荐
  • 《校花的兵王杀手》

    《校花的兵王杀手》

    蒙面白衣,一手飞刀,纵横天下,杀界称王!离开盛女村,杨小坏狂邪都市,暧昧迭连,少妇,御姐,女王纷纷乞求贴身保护;狂揍恶富帅,强吻美富白,杨小坏霸气侧漏,勇做现代劫富济贫的侠客。【此文严重小白,yy,热血,更是猥琐至极,请卫道士慎入!】
  • 重生开心农场

    重生开心农场

    2012年,她只是个外企白领,每日过着朝九晚五忙碌的生活。看透了人与人的尔虞我诈,人情冷漠。1999年,刚进入大学的她,拥有了未来的记忆,当生活不再为生存奔波,她该如何面对感情,面对完全不同的人生。重生带给她意外的惊喜,拥有了作弊器能否过的潇洒。只是有时候再大的作弊器,面对感情的时候也是无奈的。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洗剑天涯

    洗剑天涯

    矫矫青霜剑,翩翩美少年。九州风云起,执酒笑苍天。请静下心来,一杯茶,一本书,戒浮戒躁。
  • PROTAGORAS

    PROTAGOR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怎样才能用好、管好高校的资产,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我们选择了占高校资产比重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固定资产的基本内涵和性质探源为始,首先,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及管理内容;其次,从作为国有资产或股东资产的角度、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角度和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定位进行探讨;最后,结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践,着重对高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产权管理和资产评估等工作的实施,以及绩效考评体系和法律体系的构建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如何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科学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法律体系。
  • 异世流氓军官

    异世流氓军官

    这条路不知道要走多久,也不知道前途有多凶险,但是只要迈出了第一步,便总能走出最后一步。新的安慈兰大陆的传奇,在这一天揭开了!
  • 封天仙尊

    封天仙尊

    三十三重天仙界,九十九重魔神台。上古之后,仙门破碎,世间再无仙气流传,从此亿万年,再也无人能证仙道。草根少年得神剑传承,但在一次意外中,神剑受损,于是乎,从上古之时就被封印在剑中的仙佛妖魔顺势破封而出。天下水火,群魔乱舞。少年苏辰,妄图以凡人之躯重开仙路,镇压妖魔。
  • 鬼约入局

    鬼约入局

    乔家安作为一个妇科毕业生,一直觉得自己上半辈子就该靠脸吃饭,可结果,她靠的却是脸上那双能见鬼的眼。凭借这个软实力,乔家安成了公安局里的犯罪心理咨询师,并且混的如鱼得水。直到某天局里来了个刚正不阿的美男上司,她才意识到自己的好日子是要到头了。站在局里最舒服的办公室里,乔家安看着新来的上司,诚恳解释道:“我真的不是走后门,我一直是靠实力说话的。”上司托着腮:“嗯?说说看?”乔家安咽了咽口水:“有人和你说过没,我能见鬼。”上司瞧着她,笑的十分勾人:“哦,我也能,还有别的吗?”乔家安震惊,半响,她耷拉着眼,苦声道:“要不?您潜规则我?”上司挑挑眉:“嗯?这个可以考虑。”
  • 凤囚仙

    凤囚仙

    囚仙,求仙,这世上没有真正的生,也没有所谓的死,或许当她踏入修仙之途时就已经知道了。她天生无心,为修仙所生,因天道而杀,她从来都不需要理由去杀人,一切行动皆由好奇的情绪驱使,永远温和干净的笑容,谈笑间,妖魔灰飞烟灭。本源世界的大乱掀起了一股重生热潮,原本的修仙之道被打乱,这个世界,将被洗牌。
  • 邪凤逆天之毒妃称霸

    邪凤逆天之毒妃称霸

    她是站在巅峰的王,杀伐果断,冷酷无情,沾染得满手鲜血。他是一国皇子,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专情如一。她是黑暗主宰的转世,他是高高在上的帝君。一场跨越绝对身份的爱情、一个步步为营的天大阴谋、一次次的背叛……“唯有魔,不能成神!”【设定修改中,本书不会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