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22500000019

第19章 魔洞

他终于答应了妻女的请求,到西湖风景区去游玩一次。

说是“终于”,有点好笑,但却是真的。回到这座号称“人间天堂”的城市已经近两年了,但严格地说起来,他正儿八经地去风景区游玩还不满10次,而且这10次大多是刚回来那一阵去的,仿佛是要弥补他去西北20年中对故乡城市的思念才这么频繁地去的。这后来至今便很少去了。这原因是什么?是由于工作忙吗?固然有一点,这二年他在新单位,可以说得上是全心全意的,尽管不曾讨什么好;但即使这样,也不至于连去玩一玩的工夫都没有吧?那么,到底为了什么呢?他连自己也说不清。

你应该去走走啊!散散心。妻说。她总是这么说,多次劝导他:你这样可不对,这种精神状态,好像越来越不适应了。

妻说得不错。他自己也感到,确实不适应了,而且越来越甚。但这不适应是一种异化,还是异化了的再“正化”过来?妻没说,他也说不清。

爸,星期天,你就带我去玩一次吧!带我去,好不好?

女儿说,几乎是恳求。他真正动心了。真的,女儿长这么大,他作父亲的可不曾出过多少力。她出生时,他一直在西北,二三年才回家一次,照妻的说法,他还不曾见过女儿换尿布他回来探亲,女儿已经不用尿布了。现在,凭女儿这句话,他也不能再拂逆她的心了。

去哪里?黄龙洞吧!这是他提议的。女儿很赞同,爸爸内行,到底是杭州人。可不,一般外地人游杭州,总是看三潭啦,花港啦,再不就是灵隐岳坟六和塔。其实那不是看风景,那是看人赶热闹,是感觉不到杭州的内在韵味的。真正的杭州人总是跑植物园龙井初阳山或黄龙洞紫云洞,那才是看风景,不,是体味风景可两年来,我也未去过黄龙洞,说明我也外行了?他这么想。小时候,黄龙洞是城市的边缘,门口便是稻田、村庄,很荒凉,但却很有点趣味。特别是夏天,可是乘凉避暑的好地方。而现在,那里几乎成了市中心,从他家的翠苑新村到黄龙洞有五站公共汽车的路,就像乡下人进城似的。这变化有多大?

这不,果然变了。他们是从后门的山上进去的,这是女儿提议的。那里全是修长的竹林。小时候,他常在这里捉迷藏、玩蛐蛐,到了晚上,一般人都不敢来,现在却是人流如织。后门也设了门岗,买票。上次,大概是五六年前吧,黄龙洞只是大门买门票,现在却把后门山上那一大批竹木都用围墙围了起来。曾有人调侃,说应该把白堤苏堤和湖滨都围起来,看西湖也收门票,那才好呢。

女儿抢先一步跑到售票口去了。他远远望过去,牌子上写着价钱,门票3元。太贵了!他甚至想回转身,另寻游玩处。却听见有人说:先生,你这相真好,福相,我给你看一下吧!他回转头,见是一个黑脸汉子,原来是看相的。他好奇地问:好什么?五岳起角,你会有好运,出人头地,看相的说。女儿连忙走过来,爸,我们进去!抓过他的衣角就走进岗门。

爸,你不应该和他搭讪,那些看相的,他说你几句好话,你便上了当,他缠住你付钱。女儿说,朝门岗的收票人招招手,进去了。

女儿到底长大了,虽然只有13岁,很懂事,只是很会花钱,派头大。刚才3元一张门票,他都想却步,她却毫不犹豫地进去了,这就是一个证明。女儿和他很亲热,但父女俩也常常发生分歧,都是因为小事,但他总觉得不可想象。比如有一次,他看见车棚里一排自行车倒了,想帮着扶起来,女儿说,不能扶,你去扶了,做了好事,别人会说是你碰倒的,你就吃力不讨好了。他听了很是惊讶,他不敢相信真会这样,他更不敢相信这话是出自13岁的少先队中队委员之口。他告诉妻,妻说女儿说得对,女儿长大了。妻说他才像个乡下人,不懂。不单妻,单位里的人都这么说他。

其实说起来,连他自己都有这么一种感觉,一种什么都陌生什么都不可理解的感觉。这感觉从他办调动起就露出端倪。这到底是我变了?还是这故乡城市变了?这很像当年去西北时,开头几年,不,应该说是好长一段时期,他在那边也习惯不了、适应不了。后来不知不觉地习惯了适应了。这次他回故乡,也有这么一种感觉。那次去办调动手续时,那个一口金华义乌口音的青年人一副很傲然很居高临下的样子,不屑一顾地把他的调动表一甩,说是不行,还差一个什么单位的章未盖。接着又说了一番大话空话,说什么杭州城市人口很多控制很严之类。他是把我当做乡下人异地人了吧?他想。心里窝了气,忍不住说:我本来就是杭州人啊!要不是当年报名去支边去西北,我还办什么调动?那人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我是武义人,现在便是杭州人了。难道杭州便是你的?我爷爷也是杭州人,当年抗战时省政府迁到浙南才在那里安家。你呢?我看到你的表格中好像你父亲是山东南下的吧?他被说得一个倒憋气。

生活就是这样,苍狗白云,变化多幻,让人猜不透。有一次一个朋友告诉他一个哭笑不得的故事。那朋友当年应该去北大荒支边,由于老家是浙西山区,求远房叔叔伯伯接收,回原籍插队,当然是寄人篱下的。后来在那里落户,结婚生孩子。近年有了规定,知青在乡下结婚的本人不能回城,但可以让一个子女回杭州落籍,只要城里有接收的亲戚。于是又托城里的弟弟。弟媳有怨言,多个人自然不便,好在兄弟到底骨肉,把侄儿接收下来,这次是儿子在城里寄人篱下了。当时他听了这个故事,直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小说构思。看来生活中到处都是小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小说的人物啊!

爸,那边的山陡吗?可有这样的风景?

女儿在问。他这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已进入一个长廊小径。水泥的石阶,两边全是毛竹,看不到天空,的确很是幽静。但和那边的山能比吗?从心里说,他真的喜欢上了那边。那才叫山,那才叫风景。一望几百里甚至几千里盘垣不断的山岭,就像一望几千里的沙漠一样,那才是一种独特的美,一种永恒的崇高的美,一种赤裸裸的坦荡荡的美。即使显出浄狞、零乱,也是那样地真诚,毫不掩盖。决不像这里所谓的回廊四转,曲径通幽,躲躲闪闪,忸忸怩怩。连那里的树也是那么挺拔,矗天而立,不像这里,要么垂柳依依,要么七叉八蕻。这就像两地的人的区别。那边的人总是直来直去,那么粗鲁,但又那么坦荡可爱。他当年去时也曾感到不习惯,而眼下却正好是反过来了,这里的一切才是和他格格不入,这才是他两年来最苦恼的事。为此,他在单位里也总是搞不好关系。而别人也怪,相互间都是矛盾重重,一转背便说坏话,可碰在一起却又是和气亲昵得让人感动,确实让他不可理解。当然不可理解的事多了。单位里一架程控电话,一天到晚都没有空闲,多少人都可以随便打长途,长途中都在谈个人的生意,什么价什么价的,谁都知道谁都不说。他实在感到看不下去,有一次向领导反映,于是那电话锁了起来,于是人人都背后骂他,有的还公开对他说:我们这还不是为了发展国家的邮电事业作贡献?后来却是好多人都知道了账号,索性到自己家里打公家账号的长途,更方便了。还有一次,单位要去兄弟部门办件事,领导得知他正好有个中学同学在那里,便派他去。他按规定开了正式介绍信,盖了公章,觉得公对公更正当。可找到少年同学,见了介绍信,却说:你是公事,那就公办,不行,叫别的人来办。他好说歹说好一阵,同学才说,看在你的面上,我帮了你。他闹了个懵里懵懂的。以前总是以为介绍信吃得开,现在却反而倒过来了!他实在想不透。

你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妻说,换了我是你同学,也是这样的。妻为他的奇怪而感到奇怪。既是公家的事,人家帮了你,连人情都没有;你托了人,却不是你自己的事,人家干嘛帮呢?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这、这、这怎么正常?这也是正常?他问。妻见他那副痛苦得不可自拔的神情,便诱发性地开导他:你不是说过一次进澡堂的笑话吗?

进澡堂的故事,是他亲身经历过的,曾当做笑话讲给妻听过。有一次他去澡堂洗澡,买好票后,铺位巳满,服务员叫他等一下,待有人走后留出铺位给他,他就等人。这么大的一个厅堂全是赤条条洗好澡的人,一排排一丝不挂全躺在各自的铺位上。他站在厅中间,越看心里越不自然,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自然。以前自己和这些人一样赤条条地躺在铺位上可是从来没有这种感觉,很自在;可今天自己穿着衣服,却总感到难为情,好像这些赤条条的人们的目光都异样地看着他,仿佛这些人都穿着衣服,而惟独他一个人一丝不挂似的。他越想越可怕,要不是刚好有人离开空出一个铺位让给他,他真的会逃离出去的。可是,待到他脱了衣服,和大家一样赤条条的时候,刚才那种感觉却倏然消失了。

你不是说你当时怀疑你的心态不正常吗?妻说。其实是正常的心态,一点不奇怪,人总是随大势的。不是有句名言吗?人是社会的人。你现在也一样。人人都脱光了衣服,你却穿着衣服,这和你脱光了衣服站在一群穿着衣服的人中间是一样的。妻感叹地说,你啊!四十多岁的人了,连这点起码的道理都不懂,还这么幼稚。

是啊!四十多的人了!应该是不惑了。但不惑什么呢?他又糊涂了,他总觉得反而越来越困惑了。当然,他对自己还是有数的,自己是怎样一个人,他明白。我们是最优秀的,这是哪一位作家写在哪一本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的题目。他读后很是感慨,很有共鸣。是的,我们这一代人,四十岁上下的这一辈,说得上是承前启后,老一辈的好的传统早巳不知不觉地溶在血液里了,而年轻人敢想敢说敢创新的精神也接受得了,不保守又不盲目,稳重又有现代意识。拿他来说吧!从小在城里,后来又到了西北,后来又上大学,进研究所,现在又调回来,总体上是很顺利的。而这总体的大的顺利中,又时时伴随着小的坎坷和艰辛曲折。应该说,这种大的顺利和小的坎坷的结合,才是最理想的人生道路。小的坎坷是经历,人生什么经历都有,那是一种很珍贵的体验,吃得了苦,才做得成事,也真是这样,他对自己充满信心。如果说在西北时还有两地分居家庭顾虑的话,那么调回来以后,他是什么后顾之忧都没有了。更何况碰到这么个年代,应该说是可以发挥个人的能力的,他真想好好地干一番事业,但谁知道却又是另一番境况。眼下这境况怎么说呢?很难说。用妻的话说,是你自己的心态没有调准。

心态怎么调准呢?和那次澡堂里一样吗?

茂林修竹,石阶小径之后,前面是一个新辟的天地。女儿唱着跳着走在前面,不时回过头来介绍一下这里的景致,看来她是挺内行的。我来过多次了,女儿说。爸,前面是仿古园,有好多景观呢!果然,传来一阵锣鼓声。这是个园中之园,两个古装打扮的女子迎候在院门口,看见进进出出的人,便作个万福的作揖状。园内,新造了不少房子,完全是仿古的。他记得早年这里是道士们住的地方,现在改建了鳞次栉比的一排建筑,都是店面,也是仿古的,越道竹编,龙泓茶庄,王星记扇子,张小泉剪刀,景宜陶瓷,以及云锦楼,碧云轩,绮霞阁,益善堂之类,令人目不暇接。店铺的营业员也一律是古装打扮,可能是明装,也可能是宋装,反正和中国的戏曲一样,清代以前都可以用明代服装代替的。眼下这氛围,真让人仿佛置身于宋明年代。两边长廊中间,搭了一个固定的戏台。正在演越剧折子戏《碧玉簪》,阿林娘正在扭来扭去地唱那段心肝肉手背肉手心肉。听的人也不少,大多是老太婆妇女们,个个张着嘴,很欣赏的样子。但他却感到一阵肉麻,这连他自己也奇怪。早年他也很喜欢越剧的,柔柔的,觉得有感情。可去了西北以后,他听惯了秦腔、梆子戏,那才有味儿呢!那才是关外汉子的心声呢!和越剧比起来,一个是哼,一个却是吼,吼出一种生命的力,听了让人的血液都会沸腾起来。

爸,你想听吗?女儿在问他。你呢?他问。我不想听。女儿说,听了难过,打瞌睡。爸,你看,那边还有几个外国人在听呢!爸,外国人也听得懂越剧?

他笑笑,回答不出来。

女儿牵着他的手,离开那仿古园,又拾级往里走,经过一个月洞门,那才是真正的黄龙洞内景。这里基本上保留着原状,没什么大变,只是几个服务人员也是一律古装打扮。正厅是环翠堂,两边刻满对联。旁边是一排回廊,一潭水池,假石垒起来的山洞。虽然游人不少,但有的在一个叫香雪亭的亭子里聊天,或者在旁边的茶室喝茶,再不就是在那块刻着“有龙则灵”四个字的岩石前拍照留影,显得很有秩序,给人一种幽雅的感觉。他心里也感到一阵畅快。

走过一条人工搭出来的山洞,弯弯曲曲的像是捉迷藏。好不容易钻出洞口,忽然有个小个子闪到他面前,用那种半生不熟的本地普通话问他:大哥,茶叶要吗?说着变戏法似的从身后的挎包里抽出几包茶叶来。正宗龙井,特级的,便宜点卖给你,30元。

他一看,茶叶袋上果然写着“龙井、特级”的字样。但他不相信这么便宜,据他所知,特级龙井起码是这个数的五倍。

不瞒你大哥,是偷来的。我是茶场工人,你看工作证。那人亮了亮证件。

他惊讶地注视着那人,居然承认是自己偷来的!他脑子里本能地跳出一个问号,如何对待这个小偷?倒把买茶叶的事丢在一边。抓住他?还是去报告这里的工作人员?他还没有想定,却被随后从洞里钻出来的女儿拉住了。爸,我们走,别理他。又对那人说:我们是本地人,还想骗我们!走出一段路,女儿说:爸,全是假的,茶叶是假的,茶场工人也是假的,还有假工作证,都是骗人的!

你怎么知道?他尚未反应过来。女儿说:我当然知道,报上登的,我们老师也说过。我们语文老师说,中国字词义丰富。她举“假”字为例,就有多种意思。她说报上常说的假酒假烟假皮鞋是不准确的,应该说是假茅台假云烟假名牌皮鞋,酒还是酒,烟还是烟,皮鞋还是皮鞋,差一点罢了。可那骗子兜售的茶叶,有些是假龙井,有些却是假茶叶,因为里面装的根本不是茶叶,而是树叶茅草!

他听得呆了,女儿说的像是给他上了一课。我还不如女儿知道的多,他想,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儿。

爸,我们去听音乐。女儿说,把手一指。果然,一阵悠扬的音乐声传来,父女俩转了个弯,便来到一个八角亭前。八角亭叫长乐亭,筑在一个山洞前,这洞才是真正的黄龙大仙洞。亭子里坐着六七个乐师,一个个头戴方帽,古装服饰,分别操着笛子、二胡、扬琴、琵琶等乐器。亭子前挂着一块牌子,“古乐演奏”四个大字,下面则是演奏时间,隔半小时一次。

这一次演奏一开始,马上吸引了整个园子里的游人,纷纷围过来。由于就在山洞口,那音乐声仿佛经过天然的扩音器,引起一种绝妙的音响效果。悠悠的,厚厚的,整个园林弥漫开一层又一层奇妙无比的音乐声。

首先演奏的是改编成江南丝竹调的《春江花月夜》,像是一阵阵波浪,漾开来,漾开来。啊!多少年未听到这正宗的江南丝竹乐曲了!他从小就喜欢江南丝竹,中学时就参加过学校的国乐合奏队,还到少年宫去演出过。他拉的是二胡,刘天华的阿炳的,都学过。后来到了西北,听到的都是那苍凉的西北民歌,充满一种悲壮感崇高感,他很喜欢。但他仍未忘记那轻松欢乐喜庆的江南丝竹,也时时放录音带。但总比不上眼下这样亲耳听到乐队演奏,尤其在这个神奇的天然的古洞前。这古洞,少年时他曾来玩,尤其是夏天,很阴凉,听着洞里喊叫,便能引来很长很长的回声。那时他和小伙伴们是把这古洞看作魔洞的。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魔洞可是一点也没有变,而且是如此奇妙如此别出心裁而又合理地被利用起来。

他就这样微闭着双眼,痴痴地靠在洞口的石柱旁,听着那美妙的音乐,他真有点陶醉了。女儿则是坐在亭左边的一块石头上,也听得很投入。

就这样又听了两个曲子,《梁祝》和《十面埋伏》,前者很抒情,后者则热闹,让人进入截然不同的两个境界。音乐声停下来,乐师们稍作休息,但听众们却仍然围看着,没有散去。望着这些乐师,他心里充满一种感激之情,是他们给了他如此好的享受,但他又有点遗憾,没有听到那首《梅花三弄》,那是江南丝竹调中最有名的,也是他最喜欢的。他忍不住轻轻地问一位正在调琴的乐师,下面还奏不奏《梅花三弄》?

那乐师睨了他一眼,没有回答,但似乎又咕哝了一句什么,旁边又一位乐师笑笑,朝他投来轻藐的目光,他讨了个没趣,自嘲地笑笑,准备离去。这时,他看见亭子下面走过来三个人,来到亭子边,和乐师说着什么。看那三个人的打扮,显然是华侨或港澳人或台湾人。他也不去注意,正想叫女儿一起离开。可乐队却又重新演奏起来,他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哦!是《梅花三弄》!悠扬的笛子开始,荡人心弦,接着其他乐器也分别奏起来,洞口又回响起欢快激越的共鸣。乐师们也好像特别认真,个个脸上漾着微笑,连刚才对他很不友好的乐师此刻也沉醉在乐曲中。他心里热呼呼,甜滋滋的,更涌上一股激动。浑身觉得舒畅。他陶醉了,仿佛过了好久,一弄、二弄、三弄,那熟悉优美的乐曲似乎变得很长,反反复复地流泻着,他渴望着永远流下去,流下去。

音乐声戛然而止,但洞里的回声还在流荡。好久,才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他这才清醒过来,也激动地鼓起了掌。那三个华侨或台湾人或港澳客又走到亭子边和乐师们握手,表示感谢。他也感动了,刚才的不快情绪早已消失。他甚至也想走过去感激那些乐师,尽管刚才他们理都不理他。这没有什么,人家不理我,但又满足了不知是华侨或港澳人或台湾人反正都是同胞客人的要求,这是完全应该的!这些客人当然比我重要了,如果倒过来,那才不应该呢!

他这么想着,心里感到无比的舒畅、和顺。这是好久没有过的感觉。他忽然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亭子里的乐师们在收拾乐器,脱卸戏装、互相说笑着,围看的游客也陆陆续续地离开。

爸,我们走吧!女儿说。

走出不远,他又回头望望八角亭,望望那古洞,很深情的,似乎有点恋恋不舍。

爸,今天我们运气好,听到了压轴戏《梅花三弄》。女儿边走边说,很内行的样子。那曲子一般不大肯演奏的。今天我们是靠了三个台湾人的力道呢!

哦,是这样的?他听了也很高兴,看来,我们今天很值得的啰?

最合算的当然是他们啰!女儿说。200元,6个人,一只曲子每人三四十元的外快。

外快?你说谁?

台湾人的小费啊!

小费?

点歌嘛!当然要小费了!我看见的,塞给他们200元。他心里骤然一沉。

爸,你怎么啦?走啊!女儿来拉他的手。

他感到脚也有点沉。

你怎么啦爸爸,有什么不高兴的?又不是让你付小费,我们不是很合算吗?女儿神秘地说。爸,今天够值得了,我们还省下6元钱呐!

他站住,诧异地望着女儿。

刚才我们从后门进来,管门的是我幼儿园同学的妈妈,我每次来都用不着买票呢!

他惊住了。许久,才对女儿说,你去补票!

女儿也一愣。

你不去?我去买票!他拔腿朝前走。

前面,已到大门口。

爸,哪有出来时买票的!女儿拉住他。那不给人家笑话死了?你看!

果然,进出大门的人中,已有好多双目光投在这一对拉拉扯扯的父女身上。他突然发现人们的目光有点异样,好像在哪里看到过······不,他又感到异样的是自己,就像那次在澡堂里

他感到一阵眩晕。他想赶快逃离这个魔洞······

同类推荐
  • 终须梦

    终须梦

    《终须梦》四卷十八回,卷首目录题“弥坚堂主人编次”,内封右栏署“步月主人订”。弥堂主人的姓名履历均不详,步月主人亦未详为何人。《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将此书归入乾隆、嘉庆间才子佳人类小说。描写主人公康梦鹤与平娘历经坎坷终修成后果的感情纠葛。
  • 异度学园

    异度学园

    主人公陈子绡是个从小就能看到鬼的灵异少年,这本书是讲陈子绡爆笑的高中生活。虽然每天都能见鬼,而且成绩不好,但是他和那帮有着各种缺点的朋友们,却依旧热爱生活,在种种奇怪恐怖的事件中,挥洒着属于他们的乐观青春。
  • 幸福就像躲猫猫

    幸福就像躲猫猫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北京户口

    北京户口

    本书选入了作家王昕朋2011—2012年在《星火》发表的中篇小说《北京户口》、《红豆》发表的中篇小说《胡老板进京》、《刘大胖进京》。《北京户口》先后被《中华文学选刊》、《红旗文摘》转载。《胡老板进京》被《北京作家》转载。《北京户口》关注生活在北京的农民工后代的生存身份认同问题,因为没有户口,学习成绩再好也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小说发表后曾产生较大反响。《胡老板进京》写的是外地老板进京跑项目、拉关系,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腐败问题,符合中央正在整治的“四风”问题的主题。
  • 那些人性深处的秘密

    那些人性深处的秘密

    她更是将其以惊人的美丽呈现给了我!一刹那,我觉得自己幸福极了……居然傻傻的笑了,她看到了,白了我一眼。转身准备离开。我低下头,心底竟然有些痛起来……
热门推荐
  • 狼孩历险记

    狼孩历险记

    《狼孩历险记》是语文新课标指定的阅读书目中得一本,描写了一个叫毛克利的男婴被遗失在印度西奥尼山的美丽丛林中,由狼群抚养成长,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幼小的毛克利,受到猴子的绑架、老虎的恐吓、人类的进攻……他猎杀动物、探寻宝藏、学习动物的习性……最后与大红狗展开了一场恶斗……
  • 婚意绵绵,婚路漫漫

    婚意绵绵,婚路漫漫

    他是商业巨子,才思敏捷,呼风唤雨。她是地产千金,天生媚骨,眉眼生花。商业联姻,将两个完全陌生的人绑在了一起,从此,他们的人生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向暖从未想过,自己这个名义上的丈夫有一天居然会对她说这样的话,“向暖,我们生个孩子吧。”她无意撞见他心中的秘密,他红眼嘶吼,“向暖,咱们离婚,带上你的一切,有多远,滚多远。”千言万语,只剩一句,“可是夏景衍,我爱你。”时过境迁,当他们都不在是最初的样子,他幡然醒悟,“向暖,回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美女等等我

    美女等等我

    一个退役的雇佣兵厌倦了杀戮的生活,回归到大都市想要过平凡人的生活,不料却被卷入了一场家族的权力争斗之中,在解决这些麻烦的同时,形形色色的美女也主动投怀送抱,搞得主角应接不暇,人的命运无法设定,人的生活多姿多彩,看主角怎样在这个花花世界中生存
  • 若得安稳,谁愿颠沛流离

    若得安稳,谁愿颠沛流离

    诺诺以前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佳成,我们能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相爱,没有束缚,这样承载了爱的飞翔便永不下坠。
  • 非常肉贩

    非常肉贩

    刘邦大学毕业了,但他只是草根一族,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坚强的他决定接过父母的生意,从一名猪肉贩子做起,改变人们对猪肉饮食的传统观念,在众多美女的帮助下,逐步建立起闻名世界的猪肉帝国……
  • 百异中学

    百异中学

    百柯的惊险奇遇。
  • 王妃太彪悍:鬼帝hoid不住

    王妃太彪悍:鬼帝hoid不住

    现代第一佣兵女杀手夜觉奇葩穿越,好心地救了一个家伙,对他实施过''非礼''之后,竟然还赖着不走了。尼玛,他竟然是鬼帝哦。。。。。But,虽然他在别人眼中多厉害,多冷淡,但是,在她这里就只有乖乖的了。(啊哈哈哈哈哈。作者狂笑中)鬼帝宠她,那叫个一塌糊涂啊。。。。。
  • 2号地铁谋杀案

    2号地铁谋杀案

    某天晚上,地铁上发现一具女性尸体,刑警大队队长夏子成和副队长钟明月两人怀着复杂的心情前去调查。
  • 百年古尸的报复

    百年古尸的报复

    偶然的机会,我和死党王大胆闯进了一座古墓,墓室里的尸体居然是一具百年不腐的绝色女尸,本以为能淘些东西发财的我们大失所望。在回归的途中大胆贪图那具女尸的美色找了个借口偷偷回去把她背了回家!要知道,这种绝色女尸都是身前被剥皮后拘魂的怨尸!谁敢打扰她们,就要被她们残酷报复!大胆的肆意妄为随之招来了一系列的报复……
  • 驭夫成仙:上神不要跑

    驭夫成仙:上神不要跑

    “我需要你解毒!”男子霸道地抵着她的下巴,气息灼热。盛天骄心里叫苦不迭,自己一介凡人,怎么就惹上这个仙界大BOSS了!可为嘛解毒之前还得先修仙?修仙?!!行,那就修吧!可她却是极品杂灵根废材体质……这……体质是天生的,总不能怪她吧?一句话简介:有强悍变态的男主做靠山,废材也要纵横修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