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91100000027

第27章 佛教人物(8)

咸亨五年(674):

年四十岁。五月,偕大乘灯诣中印度。先到那烂陀,次上耆阇崛山,至王舍城,往大觉寺。北行至薜舍离,又西北行至拘尸城。又西北行至劫比罗伐窣堵。又西行至僧迦施国(玄奘称之为劫比他国),顺路过曲女城。又东南行至婆罗痆斯,途经钵逻耶伽。

上元二年(675),义净四十一岁。自此至光宅元年(684),义净五十岁。在这九年间:

义净住那烂陀寺(当时仍然是全印最高学府),学习佛典。在这里遇到的唐朝僧人,有玄照、佛陀达摩、僧哲、慧轮、道琳、智弘、无行等。上距玄奘初抵那烂陀寺之年(贞观五年,631)四十四年。玄奘当时那烂陀寺好像只有他一个中国留学生。将近半个世纪之后,中国留学生竟然增加了这样多。可见中印文化交流关系大大地提高了一步。

义净在这里,受学于宝师子。又曾往距此约两驿处的羝罗荼寺,问学于智月;还有可能至南印度某地,问学于呾他揭多揭婆。

垂拱元年(685):

年五十一岁。离那烂陀寺东归。冬,自耽摩立底登舶,携梵本三藏五十余万颂。

垂拱二年(686):

年五十二岁。春初,到羯荼国,在这里遇到了道琳和智弘。停此至冬,复泛舶南行。

垂拱三年(687):

年五十三岁。船行一月许,抵末罗瑜,再往佛逝,停于此处。

垂拱四年(688):

年五十四岁。留室利佛逝,请学于佛逝国名僧释迦鸡栗底。

永嘉元年(689):

年五十五岁。七月二十日回到广州,邀贞固等往佛逝襄助译事。十一月一日,偕贞固、怀业、道宏、法朗,回到佛逝。

载初元年(690):

年五十六岁。留室利佛逝译经。

天授二年(691):

年五十七岁。撰成《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抟》等。五月十五日,遣大津归唐,携回两传及新译经论十卷,并请朝廷于西方造寺。

天授三年,如意元年,长寿元年(692)至长寿二年(693):

年五十八岁,五十九岁,停佛逝。

长寿三年(694),五月改元延载:

年六十岁。偕贞固、道宏回到广州。

证圣元年(695),改元天册万岁和万岁登封:

年六十一岁。五月,回到洛阳。武后亲迎于上东门外。先后住于佛授记寺和大福先寺,译经。

万岁登封元年(696)至圣历二年(699):

年六十二,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岁,在洛阳共实叉难陀等译《华严经》。

圣历三年(700)至长安三年(703):

年六十六岁至六十九岁,在洛阳长安译经。

长安四年(704):

年七十岁。赴少林寺。重结戒坛。

自此至先天一年(713),义净年七十九岁逝世,朝廷屡改年号,屡换帝王,义净或译经或陪侍朝廷。本岁,义净不愈,欲归齐州,未果。正月十七日,示寂于大荐福寺译经院。

义净的生平大略即如上述。

我现在对与义净有关的一些问题分门别类做一点简略的叙述和评论。

第一,义净出游的动机

根据法显和玄奘的例子——其实所有的赴西天求经的中国僧人,莫不有各自的动机——义净的出游也绝不是为出游而出游,而是有十分明确的目的的。这种目的都是与当时佛教在中国传布和发展的情况密切相连的。佛教发展到某一阶段,出现了什么问题,一般庸僧是不会感觉到的。但是有识的高僧,出于对宗教的虔诚,由于自己的敏感,往往深切感知,而企图有以改变之,改变之方无他,只有到佛国去探求根源,寻觅妙方。法显是如此,玄奘是如此,义净也是如此。试将三人对比一下,是颇有意义的。

《法显传》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于是,遂以弘始元年……至天竺寻求戒律。”法显出游的目的非常明确:寻求戒律。至于玄奘,《慈恩传》卷一说:“法师既遍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义,各擅宗途,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即今之《瑜伽师地论》也。”玄奘出游的目的也是非常明确的:寻求义理。他在印度时曾因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未竟,推迟了会见戒日王的时间。关于显、奘二公,我在上面已经谈过了。这种缺什么就补什么的现象,在文化交流中屡见不鲜,是含有深刻的意义的。

义净怎样呢?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到了唐代,从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发展阶段来看,已经到了融合的高级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基本上已经形成。但是,在佛教内部,戒律废弛,纲纪不整的现象也出现了。僧人中的害群之马,也所在多有。“律宗”虽已形成,但在这个宗的内部,对戒律条文的解释也时有矛盾。义净西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到西方去寻求戒律的真相。他在印度和室利佛逝时,对梵文佛典广为搜罗,重点似在律部,特别是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在回国后十多年的翻译活动中,他翻译的经很多。从量的方面来看,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占有很大的比重,可见他译经重点之所在。此外,他在室利佛逝撰成后先派人送回国的《南海寄归内法传》,着重介绍印度的僧伽制度和具体的戒条,更可见他对律的关心。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他关心律和法显的关心律,外表相似,实有不同。时代变了,佛教发展的阶段变了,因此对律的要求,也必然随之而变。我们可以说,义净是在比法显更高一层的水平上,关心佛典律部的搜求与翻译。

第二,赴印道路问题

从中国僧人赴印的途径上,我们可以窥知在不同时期中西交通道路变动以及盛衰消长的情况。讲到交通,当然以陆路为早。但是从古代人类文化传播的情况来看,海路的兴起也不会太晚。专就中国的中西交通情况而论,后汉时期,正史上已经有明确的海路通往西方的记载。《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中那一段有名的记载,就是最可靠的证据。从印度佛教入中国的具体的历史情况来看,我们很难截然分为陆路交通时代和海路交通时代。总的情况是,始终以陆路为主,海路也很早就被利用。几乎每一个时代都是海陆并举,只是有所偏重而已。

可是,根据我个人的看法,到了义净时代,似乎是一个转折点。姑以法显、玄奘和义净的出行路线为例,加以对比,加以说明。法显是陆去海归,玄奘是陆去陆归,义净是海去海归,这一个简单的事实,颇可以说明一些重要问题。义净是在公元671年去国,上距玄奘之死(664)仅有七年,距玄奘去国之年(627)仅四十四年。在这不能算太长的时期内,中印交通道路似乎发生了巨变,海路显然占了上风。不但中印交通路线起了变化,连整个的中国通向西方——包括西亚、非洲和欧洲——的海上交通也大大地改变了。这并不等于说,陆路交通就被弃置不用了。否,在这个时期,甚至在这以后很长的时期内,仍然有不少中国僧人从陆路到印度去的。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是西藏尼泊尔赴印道路的开辟。这个问题我在上面已经谈到过,这里不再重复,参阅上面《唐初中印交通年表》一节。

第三,义净译经情况

我在上面第一条中已经涉及这个问题。我现在专就义净的译经工作加以补充。我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他所译的佛典一一列出,我仅举其荦荦大者。义净译经的数量是很大的。《开元录》卷九说他翻译和撰述的书共六十一部二百三十九卷。卢璨为他撰写的《塔铭》说,义净“前后所翻经一○七部,都四百二十八卷,并敕编入一切经目”。这两个说法矛盾很大。再加上《贞元录》的说法,都不相同。所有这些说法,同现存的实际数目,都不符合,可见义净的著译都有很多佚失了。

义净译经的范围很广,大乘、小乘和密宗的经典都有。最有影响的当推《华严经》与《金光明经》。用力最勤的则是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现存的也最多。顺便说一句,义净还著有一卷《梵语千字文》,是使用中国《千字文》的形式,写出了一批习见的梵语单词,供初学者学习梵语之用。关于这部书是否真为义净所著,学者们之间是有争议的。但是,无论如何,对当时初学梵语的学者来说,它不失为一部有用的书。

第四,义净译经的技巧

我在上面玄奘一节中曾经说到,中国的译经史,从译文和原文的关系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直译——意译——意直兼有。这仿佛合乎黑格尔正题——反题——合题的三段式。玄奘是第三阶段的代表,是中国译经史上的集大成者,是一座高峰。义净仅晚于玄奘几十年,是玄奘同时代的人,应该说是属于同一阶段。事实上,从义净的译风来看,尽管与玄奘不完全相同,他确实应该归入第三阶段的。他在玄奘这一座高山之下、之旁,继承玄奘的衣钵,戛戛乎其难哉!

但是,义净毕竟是义净,他也是身手不凡的。他在这个第三阶段上创造出来了自己独特译风。1931年,在克什米尔的基尔基特(Gilgit,现在属于巴基斯坦)地区,一个牧童在一座古塔里发现了一批佛经残卷,是写在白桦树皮上的。写的时间是六七世纪。写的是《根本说一切有部律》(M lasarv stiv davinayavastu)。残卷刚发现时就流失了一些,剩下的由印度梵文学者Nalinakasha Dutt校订出版:Gilgit Manus,Srinagar-Kashmir,ed. by Dr. Nalinaksha Dutt,with the assistance of V. Pandit shiv Nath Shastri。一些残卷流落到意大利,也出版了一些。

1950年,我写过一篇短文《记根本说一切有部律梵文原本的发现》。我觉得,梵本写的时间几乎正是义净在印度留学的时候,义净所搜求到的梵本,即使同Gilgit残卷不能完全相同,但也所差无几。因此,把义净译文拿来同Gilgit残卷对比,其结果必然是可靠的,我在这篇短文中,就把义净译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同梵本(M lasarv stiv davinaya-bhaisajyavastu)拿来对比。我只选了一段,但是局部可以反映整体,从这一段中得出来的结论,能够适用于全书。我对比的结果是,义净的译文确实忠于原文,但与玄奘的忠实又稍有不同。大概因为是律部,叙述多于理论,从而译文容易流畅易读。玄奘翻译的多是理论,读起来有点费劲。总之,义净属于玄奘所代表的中国翻译史的第三个阶段——合题阶段,是毫无问题的。但这只限于散文部分,一到韵文部分,情况就完全不同。在这里,义净颇多删节。如果没有梵本可资对比,这一点是无从知道的。

第五,义净在印度的影响

虽然义净在国外待的时间比玄奘还要长许多年,但是他在印度的影响,却远远比不上玄奘。义净的影响主要来自他的两部著作,一部是《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部是《南海寄归内法传》。前者有法国学者沙畹(E. Chavannes)和英国学者S. Beal的摘录和择要,后来又出了印度学者Latika Lahiri(罗喜瑞)的全译本(英文)。后者有日本学者高楠顺次郎的英译本。义净在印度的影响既然是通过学术著作,所以几乎是仅限于学术界,没有像玄奘那样妇孺皆知。

第六,义净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

在中国众多的和尚中到印度取经去而复归且翻译又卓有贡献者,只有三人,义净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点我在上面已经谈过。他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就奠基于此。他是法显、玄奘与他自己三峰鼎立中的一峰。

义净就介绍到这里。

同类推荐
  •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对于主持人而言,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堪称主持人最重要的“武器”。从逻辑层面来研究主持人语言,既将此类研究大大推向深入,同时也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无疑具有开拓意义。此外,主持人队伍曰益壮大,对这一群体的管理也越来越成为“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既熟悉主持工作又精通管理,还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人来攻克。
  •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两会, 聚焦民生新常态。城镇化规模持续扩大对房价有何影响?高房价还能持续多久?看病难、看病贵能否缓解?实体经济持续衰退,哪些领域值得投资跟进?
  • 电视采访

    电视采访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本书紧贴国内外形势,围绕气候变化涉及的自然科学、国际政治和国内政策选择等领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重大影响,阐述了低碳经济和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主要国家温室气体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着眼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碳排放格局,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对策建议。
  • 陈力丹自选集

    陈力丹自选集

    学科的研究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服务于国家的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的,但在观念上要明白,学科并不是为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而存在的,它是人类对自身活动的一种思维方面的把握,没有功利目的。黑格尔在谈到美学时说过一段话:“科学,作为服从于其他部门的思考,也是可以用来实现特殊目的,作为偶然手段的;在这种场合,就不是从它本身而是从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从另一方面看,科学也可以脱离它的从属地位,上升到自由的独立的地位,达到真理,在这种地位,只实现它自己所特有的目的。”这个道理,恐怕新闻传播学也不例外。
  • 大托铺的笑话

    大托铺的笑话

    “百家小集”为系列小开本的思想随笔类图书,选取人文社科类学者或文化大碗为作者,但不排除有思想的作家随笔类文字。邀请不同知识背景和口味的人为主编,每人编一辑。《二一六年后平反》是知名出版家、历史学者钟叔河的自选集,收入了他从1992年到2007年间的历史、文化散文四十来篇。
热门推荐
  • 无敌救世主

    无敌救世主

    一个二十一世纪地球上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干不好,做任何事情都慢吞吞的手残死宅男,莫名其妙的被玩弄了自己人生一辈子的老天爷随手扔到了一个狼头人、狗头人、牛头人等怪物横行,人类社会地位猪狗不如的诡异异世界。经过一连翻与自己身体里觉醒的小萝莉随身系统无比搞笑的日常后,靠着强大无比的随身系统帮助,猪脚死宅男蜕变成为救世主主角,带领异世界被压迫的可怜兮兮滴人类们,走上了打倒一切压迫不服,异族同性男神统统打倒,异性女神统统推倒的潇洒无敌人生路。
  • 大法医

    大法医

    法医,可从来不是单纯的解剖尸体那么简单。破案,也不是那么简单。我是墨子轩。我是大法医!
  • 天才毒妃之驭兽大小姐

    天才毒妃之驭兽大小姐

    她本是华夏的杀手之王,杀伐果断,无心无情,因在乎唯一的妹妹而跳下落日峰,一朝穿越,魂归异世,成为白家的丑女大小姐,世人皆笑她是丑女,却不知伪装下的绝世容颜。他,是异世的战神王爷,却身重奇毒,药不离身,更被断言只能在活三年,一道圣旨白府丑女指婚给还剩三年寿命的战神王爷,··········看她,他们丑女配药罐,珠联璧合,谱写一世一双人完美人生。
  • 帝国:第三剑客

    帝国:第三剑客

    江湖之士,偶然之间卷入帝国纷争,刀光剑影,笑对平生。纷繁复杂的身世勾起过往残忍的回忆,一切都源于那不经意的邂逅。白衣翻飞,她是浴血纷争的帝国第三剑客;庙堂之上,他是权倾天下的帝国皇子。一把血玉匙,掀起惊涛骇浪。谁知命运的齿轮总在不停的转动,时光浸染倾城的血泪,江湖与皇庭,终究是两个不相干的地方。剑客,以剑为生,杀人见血,莫道无情。“原来,我终究只是一个江湖人,一个剑客。”她如是说。完美的结局勾勒江湖盛世,天地云烟也不过是浮影萍踪,流落笑容的星辰是最美丽的夜景。与你,抛弃一切的一切,在梦里,只愿远走天涯,在漫漫红尘路上纵横苍穹。剑撩行云,断肠人,独揽青天。逍遥一世,不枉此生看尽云烟。
  • 徐氏笔精

    徐氏笔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主角抹杀者

    主角抹杀者

    艾青本是一个注定被人摆布一生的贫寒少年。“既然我不是主角,那就去抹杀主角!”完美融合T病毒的爱丽丝?杀掉!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孙悟空?杀掉!咒怨中神灵一般的伽椰子?杀掉!看艾青抹杀主角,成就大道!
  • 无限裂殖

    无限裂殖

    一个孤儿,一个研究员,一次实验,一辈子的风云。
  • 后顾之忧

    后顾之忧

    班车从城里出发,走了两个小时才到这座郊县县城。沿着新中路向左,转入新西路,尽头便是一座军营;继续向左拐,穿过一片小树林,再沿着一条干涸了多年的满是白沙和大块鹅卵石……
  • 凶兆:黑白照片

    凶兆:黑白照片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张诡异的黑白分离照从天而降,永晨最好的朋友在最近的几天内出车祸死亡,是意外还是诅咒?顾月妍自从搬入学校宿舍之后,寝室室友接二连三的遭遇不测,这到底是为什么?一位老师的自杀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市二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还是一些不为人知的隐情在被黑暗慢慢的掩盖?和黑子一模一样的少年禹立钰的突然出现,给扑朔迷离的案情增添了什么样的难度......
  • 焚玉之旅

    焚玉之旅

    天空突然飘落雪花的那天,大海被冰封了。如海啸般的魔兽群,从海面踏冰而来。魔兽灾厄过后,大国的军团和各地的能人异士,纷纷踏上了遍布秘宝的暗黑大陆。数名怀揣着各自愿望的年轻人先后结识,准备向暗黑大陆发起挑战。秘玉,魔兽,各国军团,蒸汽机械……幻境,秘境,魔境……一路上艰难险阻,他们在旅途之中,渐渐逼近了十年前魔兽灾厄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