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7600000011

第11章 很远的远

文/李良旭

很远的远,究竟有多远,恐怕从来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人们常爱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比喻双方的亲密。原来是,只要心与心相近,虽然两人相隔天涯,也仿佛近在咫尺,从此不再感到遥远。但是,如果双方貌合神离,尽管近在咫尺,却也仿佛相隔天涯海角。原来是,很远的远,有时,并不是以距离来衡量的,心与心的距离,才是尘世间相隔最远的距离。

很远的远,一直是尘世间芸芸众生所十分向往和追求的方向。于是,向着前方,向着那片虚幻缥缈的海市蜃楼似的一个叫“远”的地方,大步地向前追赶。一路上,须臾不敢停留,唯恐自己稍微怠慢下来,别人就追赶了上去,自己就落后了。就这样,向着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个叫“远”的方向追赶、追赶、再追赶,成为人人奋勇争先的目标。

可是,无论我们追赶了多久、多么漫长,却常常感到人生苦短,力不从心,永远无法追赶上那个叫“远”的地方。忽然间,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一种悲天悯人的苦楚袭上心头。原来,那远永远不会有尽头,永远不会有岸边。从此,感到人生没有了色彩,生活没有了明媚。甚至,以为看破了红尘,以为过尽了千帆。

我也摆脱不了这种落入俗套的窠臼。一直在努力,在坚持,在路上,甚至不敢有任何的懈怠。为了心中那些一个个叫“远”的目标,也一直使出浑身解数在追赶。可是,尽管我百般努力,百折不挠,一路追将过去,却总感觉前面是一片山重水复,迢迢渺渺。远,总是看不清,摸不着。那个很远的远究竟在哪里?我常常用力向前眺望着。看到的,却是白茫茫、雾蒙蒙的一片。根本看不到那个叫“远”的地方。

为了排遣郁积在心中的苦闷,前几天,我回了趟乡下。偏僻的乡下,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浮躁,显得十分安静。一路上,看到的是青山依依、农舍点点;听到的是田地里滚滚麦浪发出的沙沙声和小河潺潺的流水声。

乡下的二舅正在田地里劳作。听到我的呼喊声,二舅抬起头,看见是我回来了,急忙停下手中的活,惊喜地说道,外甥回来了,走,回家去!我笑道,不用忙,时间还早着哩,就在田里,看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二舅见我一再坚持,就不再推让,一脸笑容地说道,你好不容易回趟老家,哪能让你随便下地干活呢?要不,你就陪我说说话,干完手上的这点活,我们再回家去。

于是,我站在一旁,边陪着二舅干活,边和二舅说着话。我说,二舅,这几年,你们生活过得怎么样?二舅笑道,现在的生活好多了,与过去相比,简直有着天地之别。现在,国家的政策好,吃穿都不用愁了,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不偷懒,路子就更活了。这不,村子里年轻的后生们大多出去打工去了,剩下的多是一些妇女、老人和孩子。农民的各种基本生活保障也很好,病了,有合作医疗;老了,还有基本生活费,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没有比的。

没想到,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见过多少世面的二舅说起话来还挺精辟的。我指着远处村里那幢幢崭新的三层楼房,有的还是乡间别墅,说道,二舅,您家里盖房子了吗?二舅笑着回答道,还没有,暂时还没有这个打算,现在的五间大瓦房,住得还挺舒服的,待两个孩子大学毕业了,负担减轻了,再考虑这个问题也不迟。

我低声地问道,村子里的许多乡亲家里都盖上楼房、别墅,您看了,心里不失落、难过吗?

二舅直起腰来,望着眼前那些楼房、别墅,爽朗地笑道,这有什么失落、难过的,每一个家庭情况是不一样的,草有草的活法,花有花的姿态,只要我自己过得快乐、惬意就行了。我只以我现在的生活为圆点,回过头,向后看,就这样,由远而近,一路看过来,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于是,心里面就感到,这日子是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盼头、越来越有信心了。

我忽然感到,二舅的一番话,竟说出了郁积在我心中很久的困惑。我一直想知道很远的远究竟有多远,这种念头时时在我脑海里盘旋,以至于常常陷入一种无可名状的烦躁、郁闷中。原来,换个角度,向后看,很远的远,才看得那么的清晰、明亮和美好。那由远而近的距离,就是自己所走过的路。这条路,从遥远的起点,一步一步地走过来,或笔直、或蜿蜒、或坎坷,但无论什么样的路,那可是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这一路上,有过欢笑,有过眼泪,有过痛苦,那是以自己生命的姿势开放,冷暖自知,一点点、一滴滴,都有着它的温暖和回味。这样看着远,才发现,这日子,是一天天地锦绣、一天天地明媚起来的。这样一看,于是,才会更加充满信心、力量和勇气地走下去。这样走下去,才不会烦躁、郁闷和苦恼,很远的远才会知道有多远。

很远的远,一直向前看,是一种远。这种远,山重水复,迢迢邈邈,一望没有尽头;很远的远,向后看,也是一种远。这种远,一马平川,看得清清楚楚。原来是,方向一变,生活的色彩全变了。

同类推荐
  • 荷塘

    荷塘

    《荷塘》是梁必文步入生命之秋后出的又一本诗集,字里行间已没有了年轻气盛时的外露与浮躁,代之的是内敛与平和,追求的是一种诗的静美的诗思。
  • 从世俗中来,到灵魂里去

    从世俗中来,到灵魂里去

    本书为“中国人文讲演丛书”之一,以学术的普及为旨归,以思想的撒播为内涵,以学术的讲演为形式,搭建人文、经济、管理、法律各平台,再现国内一流学者的学术讲演现场。
  • 曾阅散文集

    曾阅散文集

    《曾阅散文集》共分为六卷,主要内容包括:遥远的认识、走山、岁末水仙录、我是蔡其矫、罗兰印象、闲游记微、我与诗人同种花等。
  • 好一束美丽的红杜鹃

    好一束美丽的红杜鹃

    “以咋该咋派文学”的派性宗旨是:客家人写的和写客家人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散文、小说。所有述写客家人生活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装进这个箩筐,不论他是客家人还是非客家人。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本书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的教师合作完成。封面署名的排列顺序,以各位教师所撰写的《作品导读》的字数多少为依据。参与编写工作的教师,大多拥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具备学术研究的深厚实力。同时又都是在一线从事教学的骨干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在本教材的篇目编选和导读写作等方面,能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体会融入其中。
热门推荐
  • 最短最长的恋歌

    最短最长的恋歌

    这是一首短暂恋歌,却拥有最长久的期限。 这是一首短暂的恋歌,却演绎最长久的浪漫。这是一首短暂的恋歌,却散发最长久的温暖。 这是一首短暂的恋歌,却弥漫最长久的感动。这是一首短促的恋歌,却又情深而绵长,在这个夏天为你唱响。
  • 双面伊人

    双面伊人

    一场故意沉默的婚姻,一个神出鬼没的丈夫,一个神经过敏的妻子。当腹黑女遇上闷骚男,当无奈遇上不可控,当老男人遇上小女人,当“双面人”遇上“妄想症”……嘭!全醒了!
  • 九天遥

    九天遥

    盘古开天,神魔大战,血火燎天,绵延千年。自此浩土九洲,涌现无数修道修仙门派,当昆仑,太虚已成为传说,曾傲世六界的大魔帝却在星河暗影中酝酿滔天巨事...命运叵测,天地法则,曾是神界战神的慕容雪因触怒天帝,被剥夺神力,打入凡间。且看慕容雪一朝觉醒,诛仙灭神,纵横宇内...
  • 枳空之冠圣

    枳空之冠圣

    “如果我的出现只是一个意外的巧合,那麽世界也许不会喧腾。如果不是手中执起命运之匙,也许我的世界不会因此精彩。”
  • 风雪伴君眠

    风雪伴君眠

    她一直记得,那人在她耳边低语:“待我君临天下,便以江山为聘,许你一世安乐,如何?”只是,她那时从未知晓,这世上,会有一人,愿为她角逐天下。如若时光不曾辜负,且与他穷尽眼中欢意。罢了,此生负他太多,但求来世,远离朝堂,生于寻常人家。年岁正好,与他携手,漫步于风雪,直至白头……
  • 真灵魔变

    真灵魔变

    这是一个肉弱强食的世界,这里是强者的世界,想要在这个世界上活的有尊严,那就变强吧,这是一个修仙者,妖兽的世界
  • 失去信任的婚姻

    失去信任的婚姻

    当人们的婚姻充满背叛与欺骗。我们还如何相信婚姻是爱情的终点。想尽办法维护的婚姻却在不断变质。欺骗,背叛,当婚姻没有了感情的基础,我们还剩下了什么?
  • 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国改革开放中由政府主导而形成的区域发展梯度现象有力地显示出,政府的决策和发展战略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影响与作用。在整个国家层面的改革和开放进入攻坚阶段的条件下,在政府提出了诸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崛起”等具体的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看待区域开放、制度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三个层面之间的链条联系亦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 权谋天下:帝姬难为

    权谋天下:帝姬难为

    16岁生日的这天,她最崇拜的大将军却送给了她一份血淋淋的“生日礼物”——她父王的项上人头!两个曾经围着她团团转的男人联手葬送了她的全部荣华!一夜之间,国破家亡!当她从高位跌落谷底,在谷底拼命挣扎,有些真相才渐渐拨云见日。复仇的火种,就此点燃了与生俱来的力量……火凤涅槃,就在她披荆斩棘,君临天下之时,却意识到命运的齿轮早就在她与他之间悄然转动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八荒蛮帝

    八荒蛮帝

    前世她是被人操纵无法反抗的木偶,这世她是身无斗气遭人唾弃的废物。但是这一世她一定不会再成为任人操纵的木偶,也不会再成为世人唾弃的废物,她一定会造就属于她的神话。废物?你见过毫无斗气却一脚踹飞斗者的废物吗?你见过把丹药当糖豆吃的废物吗?你见过招一招手就有千军万马的魔兽军团的废物吗?身负上古血脉,她是定数中最大的变数。“天道不公,焚天如何?人道不平,杀尽如何?”铁血长枪,征战蛮荒,累累白骨方能造就帝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