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53000000002

第2章 前言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它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发展、人才培养起过巨大的作用。

岳麓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具有神奇色彩的岳麓山下,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至今已有一千零三十年。期间讲习绵延,弦歌不断,一直是湖南的最高学府,湘楚人才的摇篮。在有关资料所列的世界万.所大学中,其历史悠久仅次于摩洛哥加鲁因大学。

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南宋初年,理学进入繁荣时期,人才辈出,学派林立,理学家纷纷以创办或主持书院为契机进行讲学和传播学术思想,岳麓书院成为重要理学学派之一——湖湘学派的主要活动基地。

湖湘学派的教育思想是培养人才,传道济民,重义利之辨,济经世之要。宋代金兵入侵中原,湖湘学派反对主和,岳麓学子荷戈登陴,死者十九,表现了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

岳麓书院自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天下。北宋真宗皇帝召见山长周式,颁书赐额,书院闻名于世,有“潇湘洙泗”之誉。南宋时期,张栻主教书院,朱熹两度讲学,书院盛极一时,一大批学术“巨子”及抗金名将从岳麓书院走向社会。明代中后期岳麓书院再度中兴,明世宗御赐“敬一箴”,王阳明心学及东林学派在此传播和交流。明清之际著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王夫之求学于此,书院之盛,名噪一时。清代朝廷对岳麓书院则更加重视,康熙御赐“学达性天”额,乾隆御赐“道南正脉”额。著名学者王文清、罗典、贺长龄、欧阳厚均、王先谦等先后在此执教或讲学,求学士子络绎不绝,书院教育达到鼎盛,培养出一批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著名生徒。晚清以后,这里不断涌现重要的人才群体,其中最著名的有鸦片战争后出现的以陶澍、贺长龄、魏源为代表的改良派人才群,咸丰、同治年间出现的以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胡林翼等为代表的中兴将相人才群,戊戌变法期间出现的以谭嗣同、梁启超、唐才常为代表的维新变法派人才群,以及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出现的以蔡锷、陈天华、程潜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人才群。

为适应社会需要,清末书院进行学制改革,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校训。一九一六年至一九一九年间,毛泽东数次寓居书院半学斋,从事革命活动,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与此同时大批师生投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蔡和森、邓中夏、何叔衡、李达、罗章龙等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和中国工农红军的著名将领;谢觉哉、何长工、袁任远、周小舟等成为著名的政界新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岳麓书院在长达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几度兴衰,也曾经官学化,但传道济民、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和重践履、务实行的优良学风,以及捍卫民族利益的爱国精神,却成为湖湘文化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及近现代历史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部章回小说是湖南俊彦一千多年来叱咤风云的历史画卷,取材于《二十五史》、《资治通鉴》、《中国通史》、《中华全史》、《湖南通史》、《湖南大学校史》、《岳麓书院志》、《岳麓书院山长考》等专著。笔者选取其中有益于后世的传说故事,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采用文学的表现形式,以岳麓书院为背景,以“传道济民”、“经世致用”为红线,按时间先后顺序,将其串联演绎成篇,献给读者。旨在通过对湖南人才群的事迹描写和性格刻画,从社会功用的角度对湖湘文化作一次新的诠释。

谨以此书献给岳麓千千万万学子、湖湘文化先驱者以及为国捐躯或事功卓著现已谢世的先辈们!

赵世荣

二OO六年季春于长沙执中斋

同类推荐
  • 屠基达自传

    屠基达自传

    《屠基达自传》汇集了大量由屠基达本人亲自撰写的珍贵文稿,其中包括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资料、回忆、纪念文字等,内容丰富、精彩,情感真挚动人。从叙述的内容中,我们不但可以认识屠基达,认识中国的一位歼击机设计师,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新中国航空工业艰难曲折、不断前进的发展历程。 这对我们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人们来说,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曼德拉:风雨中抱紧自由

    曼德拉:风雨中抱紧自由

    纳尔逊·曼德拉,世界上最著名的囚犯、领导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国父”、名满天下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主、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曼德拉为了推翻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进行了长达50余年的斗争。1964年,他被南非政府以“高级叛国罪”关进罗本岛监狱。27年牢狱生涯不改他反种族主义、建立平等自由新南非的信念。最终,他从阶下囚一跃而成为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为南非开创了一个焕然一新的局面。
  • 麦克斯韦 罗蒙诺索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麦克斯韦 罗蒙诺索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李平、翁有利编著的《麦克斯韦 罗蒙诺索夫》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麦克斯韦 罗蒙诺索夫》对麦克斯韦、罗蒙诺索夫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武将世家,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热门推荐
  • 三生之傲骨寒梅

    三生之傲骨寒梅

    三生指的是猴子一生,从一只猴子转世为人历经不同的两世人生的总称,这本书主要讲述自九十年代以来农村的乡土人情和主人公的励志故事。
  • 锦织

    锦织

    梁婉清自穿越那日起,就注定再无安生的日子。身边的丫环要害她,继母排挤她,庶姐庶妹们欲除之而后快。更有上一辈的前仇旧恨......梁婉清一叉腰,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 讽刺笑话俱乐部(都市超级幽默)

    讽刺笑话俱乐部(都市超级幽默)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我们许多人总是在推迟我们的快乐——无限期地推迟。 只要你打开本书,不论是信手翻阅,还是仔细阅读,你可以马上开心地笑起来。
  • 不可思议的圣遗物

    不可思议的圣遗物

    废土,荒兽,异虫,噬人的植物。人类失去了一切!只能在危险的夹缝之中生存。突兀之间出现在残存许久的古代遗迹之中的圣遗物,给予了人类活下去的资本。“我以圣遗物之躯再次重生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杀掉还身为人类的自己。”PS:本书关键词自攻自受,萝莉养成,相信我,内容其实很严肃…大概……
  • 末世之陆地巡洋舰

    末世之陆地巡洋舰

    X病毒爆发,不但世界上将近四分之三的人类已经彻底的成为了恐怖的丧尸,而且更加可怕的是,那因为基因突变而比丧尸更加可怕的变异体恐怖怪兽。杀戮,经过了无尽的杀戮,在疯狂之中不断地提升,和唯一的依靠陆地巡洋舰一起,走向那进化的终极。想要活命吗?好吧,随我来吧,和我的陆地巡洋舰签订契约,这样的话,你不但从此以后立即就可以得到在这末世之中存活的能力,而且可能还可以活的更加的滋润!什么?你说代价?也没什么啦,只是签订了契约从此以后成为我最忠心不二的仆人罢了,与丢掉性命比起来,这个代价真的很微不足道,不是吗?
  • 末世观察者日记

    末世观察者日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当世界进入末法时代,天灾面前,富人穷人一视同仁;天塌下来,高个矮个一同赴死:生死抉择,首长百姓一样犹豫:丧尸面前,美丽丑陋一样美味:食物面前,强者弱者一样折腰......末世来临,这世界变的好快!末世来临,这世界一点没变!我是观察者,我来带领你们观察另一个宇宙末世到来的一切......
  • 流水逐桃花

    流水逐桃花

    王言尔最近有些迷惑,这街上的男子见自己怎么就绕道了,还有那姑娘怎么都用看下三流的眼色看自己?嗯,那鲁知府家的公子鲁谦棋是个断袖?这,虽然我平时与他走近了些,但我不是啊!“姑娘,你信我!”
  • 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

    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

    《十一五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是一本文学评论写作的入门教材,全书分理论篇、实践篇、欣赏篇三部分。理论篇介绍了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理论;实践篇精选了全国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评论写作部分的试题材料六篇进行解析,配以范文和学生的优秀考场文章;欣赏篇精选了111篇中外文学评论名篇,并配以导读。通过《十一五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的学习,学生可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掌握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方法,开阔学术眼界,提升文学素养,并通过具体的实践练习提高文学评论写作能力。
  • 素心佛餐:最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素心佛餐:最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有一种心灵修行在日常的一日三餐中,圣雄甘地唯一的生活方式,智者,因斯坦最终的生命境界,最适宜21世纪环保法则的健康法则和人生法则,最博大深刻的佛教文化在最简单易行的佛餐方式中
  • 阿毗昙甘露味论

    阿毗昙甘露味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