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27800000027

第27章 做人智慧(1)

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①。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②。

其在道也,日余食赘行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译文

踮起脚尖是站立不稳的,故意跨大步是走不远的。

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其见识不明;自以为是的人,看不清是非。

自我炫耀的是显不出功劳的;自高自大的是不长久的。

从道的观点来看,这些东西像多余的饭、累赘的事,只会让人厌恶。

有道的人是不会这样的。

注释

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企,踮起脚跟。跨,伸开过大的步子。

踮起脚跟不能久立,跨步过大无法远行。

“跨”不是跨越,是两腿左右分开站立。《庄子·秋水》说井底之蛙把两腿分开站立。目的是想霸占的地盘大一点,但只能占左右,前后占不着了。“跨者不行”是说,分腿站立想占得地方大点,但迈不开步走不了了,前面占不着了。老子举这两个例子是要说明得与失的关系,证明想得不得反而有失的道理。

②“自见者不明”四句谓,自以为明者不明白,自以为是者不正确,自己夸耀者必然无功,自高自傲者不会长进。

③其在道也,就道而言。余食,残食。行,通“形”。赘形,赘瘤。

解析

老子主要解释了合乎“道德”和不合“道德”的不同,又表明了不合“道德”的结果。老子认为,人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遵循自然大道,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不使行为和结果太过偏离、太过对立,矛盾太过尖锐。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用脚尖是难以站立的,这是人的身体结构决定的。身体的全部重力都落到了两只脚上,所以脚长得厚实、宽阔,足以支撑起沉重的身躯,而一旦改变这种平衡,将全身的重力都集中到脚尖上,是无法承担这一重任的,因为脚尖太瘦弱,它根本没有能力完成这一任务,如果我们硬要将这一重任强加给它,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也就是所谓的不合“道德”。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其目的是为了站得高看得远,但脚尖不堪重负,所以只能是事与愿违,其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人的思想和行为违背了大道,其结果必然失败。同理,跨的意思是三步并作两步地走,这种走法是不科学的,因为一条腿抬起来还没有等落下就要走第二步,这怎么可能行走。跨者是为了快才跨,但就这么一跨就走不了路了。跨是情绪焦躁的表现。由此可见,急于求成、焦急烦躁办不成事。跨这一动作本身也没有错,关键在于我们的动作和行为是否能达到目的,如果不能达到目的就是违背自然规律,就是违背大道和大德的行为,自然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和渴望的结果。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强调指出不合道德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既然是“曲则全”,那么不故意去表现、张扬自己是比较明智的行为;自以为是的人是无法彰显自己的能力和优势的;自我炫耀是没有什么功劳可言的;自高自大是不能长久的。

总之,以上的行为和结果恰恰是背道而驰,这根本不是我们期望得到的结果。老子形容这些行为是残羹赘瘤,是令人作呕的东西。

可见,做人不能太虚荣、太张扬、太妄自尊大。

老子作为一个几千年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对现代人依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故事

祢衡恃才傲物

祢衡,字正平,游历到曹操所在的许都时,恃才傲物,对人褒贬过分,见到自以为不如自己的人就不搭理,所以人们都厌恶他。当时只有做少府的孔融欣赏他的才能,向曹操力荐,但祢衡不肯主动拜见曹操。

曹操也久已听说祢衡轻狂,曾评说许都没有“人物”。

原来,祢衡到许都以后,有人问他现在许都哪些人还算人才?他说,孔文举即孔融、杨德祖即杨修还勉强算个人物,其余都是庸碌之辈。有人故意指名道姓让他谈谈对曹操、荀彧的看法,祢衡认为他们仪容还不错,可以借他们的面孔去吊丧。荡寇将军赵稚长肚子大,能吃肉,祢衡认为他可以做监厨请客之事。

祢衡对曹操不恭并辱及荀彧与赵稚长的话传到曹操的耳朵里,因祢衡是当代名士,曹操不愿杀他,但不能容忍他诬蔑自己,便想羞辱祢衡。

于是下令任命祢衡做一个鼓吏,即一个演奏鼓的乐工。这对自命不凡的祢衡来说的确是难以接受的侮辱。

曹操还想当众羞辱祢衡。在一次大朝会之后,他大宴宾客,并命击鼓为乐。按规矩,鼓吏来击鼓前都要换新衣服,祢衡却只穿平时衣裳,演奏鼓曲叫《渔阳三挝》,音律节拍激越动听,当场听到的人都为之激昂感慨。因祢衡没有换新衣服,在场的有关官员呵斥他,祢衡竟当着曹操和宾客的面,一件一件脱下身上的衣服,最后脱得精光,裸体而立,然后才慢慢穿上为他准备的新衣裤,重新击鼓奏《渔阳三挝》,而且面色从容,毫无愧色。

曹操尴尬不已,对众人说道:“本想羞辱祢衡,没料到反被他羞辱了!”

向曹操推荐祢衡的孔融,私下责备祢衡,并要他向曹操道歉。祢衡答应了。但祢衡没有进见曹操,却手持三尺长的手杖,坐在大营前敲着地面一件事一件事地数落曹操。

即使这样,曹操仍不肯杀祢衡,而是让人准备了三匹快马和两个骑手。当时,曹操明白地向孔融表露了自己的想法:“祢衡这个狂徒,太放肆了,我杀他易于反掌,但此人远近闻名,我杀了他,人们就会说我曹操不能容人,这样会毁了我的声誉,我准备把他送给刘表,看他对祢衡如何。”

于是祢衡被两个骑士押送给刘表。曹操事先派人在许昌城南释亭为祢衡饯行,这些人事先约好,祢衡来了谁也不起身说话,想以此再侮辱一下祢衡。没料到祢衡来到后,见状大哭。这些人怔住,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我走出了静得可怕的坟墓,来到了都不会说话的死人堆里,所以悲伤而哭。”然后驰骋而去。

坐守荆州的刘表及其手下官员也久仰祢衡大名,他们见祢衡被曹操送来,自然早已识破了曹操借刀杀人之计,反而对祢衡热情礼遇。但祢衡轻狂之性不改,又冲撞了刘表。刘表知道江夏太守黄祖为人心胸狭窄,脾气暴躁,也学曹操的借刀杀人之计,将祢衡送到黄祖那里。

黄祖的儿子黄射一向仰慕祢衡之名,和祢衡交好。黄祖起初也因坐中有祢衡这样的名士而自豪。一次黄射大宴宾客,恰逢有人献鹦鹉,黄射举酒请祢衡当场做赋,祢衡援笔即书,文不加点,而且辞采华丽,这就是祢衡传世名作《鹦鹉赋》。但果然不出曹操和刘表所料,祢衡终因口舌而惹杀身之祸。

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黄祖在舰船上大宴宾客,祢衡言语不恭,使黄祖难堪,便当众呵斥祢衡。祢衡反唇相讥,黄祖大怒,命人拉下去挞笞。祢衡破口大骂,黄祖怒不可遏,便下令将祢衡杀死。黄射闻讯来救,但已经晚了。事后黄祖也后悔自己替曹操、刘表负上杀死名士的恶名,下令厚葬祢衡,祢衡时年二十六岁。

练武术的窍门

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

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武术方面的窍门。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按他们的想像,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不解。

大师从他们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众人看去,桶里划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划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这样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2.大巧若拙

原文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①。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译文

非常直的好像弯曲,非常灵巧的好像愚拙,非常善辩的好像结巴。

注释

①屈,弯曲。抽,笨抽。辩,善于言辞。讷,拙于言辞。三句谓,最直者好似弯曲,最巧者好似笨拙,最善辩者好似口讷。

解析

“大巧若拙”,意思是说最大的灵巧好像是笨拙的一样,老子比较憎恶机巧,在他看来,是机巧把人类从朴素引向奢华。综观老子的思想,我们不难发现,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事事,无为只是果皮,而无不为才是果实的真正内核。老子主张要像柔水一样与世无争,但并不是说要任人宰割,而是没人能与之争的不争。机巧也是如此,它本身并没有变,只是披了一件笨拙的外衣,这样的外衣有利于保护自己。

“大辩若讷”和“大巧若拙”道理相同,讲的也是生存的技巧和策略,其主要特点就是将自己高明的面目掩藏起来,装出一副软弱、低能、愚笨、木讷的样子给人看,而不是表现出强硬和锋芒毕露,这是十分睿智的处世方略。老子反对张扬,在他看来,当强壮者、富足者、当权者刻意炫耀自己的权位和财富时,那他的财富和地位就已经岌岌可危了。

故事

高洋深藏不露

东魏丞相高欢的长子叫高澄,聪明俊秀,父亲高欢非常喜爱并看重他,大臣们也都依附他的门下,没有不畏惧他的。

高欢的次子叫高洋,沉稳机敏,城府很深,外表不动声色,内心却明察秋毫。他善于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不肯说出自己的见解。他经常说自己见解浅陋,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表示顺从,所以高欢很看不起他,即使家里亲近之人也都认为高洋不如高澄。

高澄继承王位后,高洋因为是次子,被高澄所猜疑。高洋的夫人李氏长得貌美,在公开的宴会场所,李氏都显得比高澄的夫人漂亮许多,高澄对此更为不满。高洋常常为李氏购买一些服饰珠宝,有稍好一点的,高澄就强令取走,李氏很生气,有时就不给他。高洋笑着说:“这些东西还可以再去买,兄弟既然需要,我们怎么能吝惜呢?”高澄有时感到惭愧,就不索要了,即使接收下来,也不让夫人佩戴。

高洋每天上朝回来,总是关门闭户,一个人静坐着,即使面对着妻子和子女,也能一整天不说一句话。有时他赤着脚又跑又跳,李氏问他缘故,他回答说:“我这是逗你玩儿呢。”这大概是他锻炼身体却不肯说出来。他的寝室里到夜晚时有神光出现,将屋子里的一切照得清清楚楚。

李氏很惊奇,将此事告诉了高洋,高洋说:“千万别告诉别人。”从此之后,他只和李氏同寝,侍卫人员都被勒令通到门外。

高澄在晋阳被人刺杀后,秘不发丧,之后消息渐渐泄露出来,东魏皇帝暗地里对左右人说:“大将军之死,好像是天意,大权应该归回皇室了。”

高洋要赶赴晋阳时,亲自到昭阳殿下数十步的地方站立,而卫士站在台阶上的有二百多人,都挽着衣袖手持利刃,如临大敌。高洋让主事的人传奏,声称一定要到晋阳去。言罢,再拜而出。

魏帝神色大变,目送高洋说:“此人好像不能容我,我不知何日就会死去。”等高洋到了并州,慰问那里的将士,言辞诚恳实在。众人都很欢喜,说:“谁说高洋不如高澄。”

后来,高洋迫使魏帝禅位,自己成为北齐的开国皇帝。

因多疑而丧失机会

1803年,年轻的美国发明家富尔顿,在塞纳河上建造了一艘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这年8月,当他获悉拿破仑要过英吉利海峡对英作战时,富尔顿兴致勃勃地前来推销自己新产品蒸汽动力船,若不是他在滔滔不绝中失口说错了一句话,拿破仑说不定会采纳他的建议。果真如此,拿破仑的后半生及法国的历史可能要重写。

当时,拿破仑的海军已堪称庞大,只是舰船大都是木质构的,航行基本上靠风帆作动力。而他的对手英国人,却早用上了蒸汽驱动船,这使拿破仑与英军统帅纳尔逊对阵时,常感到英雄气短。他已经听说富尔顿的蒸汽船在塞纳河上演时出了洋相,但这种全新动力的海上装置还是让拿破仑很感趣。

富尔顿滔滔不绝地说:“一台20马力的蒸汽机可以抵上20面鼓满的风帆,陛下的舰队再也不必呆在港口里等待天气出航,到时,不要说是纳尔逊,就是兔子,也跑不过下,等到您旗开得胜的时候,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高大的人……”富尔顿一不留神说走了嘴,触到了拿破仑最忌讳的身材高矮问题。这就好比当着秃子说灯亮,刚才还在认真倾听的拿破仑顿时沉了脸,他截住富尔顿的话头说:“你只说船快,却只是字不提铁板、蒸汽机和煤的重量,我不说你是个骗子,你也是个十足的傻瓜!”

也许,拿破仑拒绝富尔顿的理由有很多,但这个理由却是最体现他性格特征的一个。

1812年,英国人购买了富尔顿的轮船专利,19世纪40年代,船侧轮桨逐渐被更先进的船尾螺旋桨取代,英国的海上霸权以它的船坚炮利得到了巩固,而法国则被远远地甩到了后面。

后来的军事评论家这样说道:如果拿破仑当时稍微动一下脑筋,接受富尔顿的建议,用强大的蒸汽机舰队打败英国,那么,19世纪以后的欧洲整个历史,将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甚至可以说,正是拿破仑的“精明”,才不相信“军舰没有帆能航行”,所以把富尔顿当成了骗子,没有把握住发展舰队的机会,这导致了后来的失败。如果他聪明些,欧洲的现存状态和格局就可能完全不同了。

同类推荐
  •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仙道家、是纵横家的鼻祖,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透晓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是先秦最神秘的真实历史人物。历史上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有了纵横家的深谋,兵家的锐利,法家的霸道,儒家的刚柔并济,道家的待机而动。是古今中外领导者、财富人物、外交家、谈判家、企业高管、营销专家的枕边书。习之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时遇明主可兼济天下求富贵。不得时可逍遥一生。
  • 周易雅正

    周易雅正

    本书系作者经过二十年研究,彻悟易学原委后对《周易》做的白话注解。作者指出《周易》以奇卦为经、偶卦为纬,每两卦为一对,编织了一个立体章回式结构,是周公旦借卜辞形式记录文武二王开国事迹,用来教诲后世的著作。其中,上经是写周武王的业绩,下经是写周文王的故事,乾坤既济未济四卦分别为上下经的概论。全书抓住此线索,逐字逐句进行白话解读,条理清晰,了无阙疑,再现了这部传世奇书的本义。
  • 老子处世绝学

    老子处世绝学

    老子说“绝学无忧”,就是说有一种非常绝妙的学问让人无忧无虑,那就是简单充实而无所不在的快乐主义。老子是一位快乐主义者,他公然说:“我,愚人之心也。”承认自己是个大傻瓜。我们学老子什么?一是学老子的阴柔,二是学老子的快乐主义。这两大绝学都是老子取法自然千锤百炼的人生成功大法术。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每天一句尼采的咒语

    每天一句尼采的咒语

    本书精选尼采经典话语,这些“咒语”体现了尼采的深邃思想或精彩见解,反映了尼采的风格和个性,从各方面探讨了世界、人生与心灵的诸多问题。翻开《每天1句尼采的咒语》,每一句尼采“咒语”都能让你有所顿悟。
热门推荐
  • 空山之恋

    空山之恋

    一段奇缘两个不惑之年的男女迸发出了一段真挚的爱情故事,这段爱情故事只是开始了起点,但足以让人为之感慨,因为他们都是社会上最普通的一份子,且看他们的作为普通人的伟大爱情故事。
  • 贴身保镖:我的千金大小姐

    贴身保镖:我的千金大小姐

    他本是三十一世纪的杀手之王,却在完成一次特殊的任务后,穿越到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个落后的时代,他可以随心所欲,不过,为了满足某人的愿望,他转职当起了保镖……有了超级杀手的经验,这世上又还有哪个杀手,能够对他所保护的人下手呢?
  • 极品山贼劫天下

    极品山贼劫天下

    一不小心穿越了!唉!没办法!狗血事情年年有,只是今年特别多!既来之则安之吧!可当刘梦清醒以后才发现自己竟成了败军的将军,被身边仅有的二十几个溃兵抬着向大山里跑!老天呐!你让我穿了也就算了,这又何必呢?!进山就进山吧!好歹还可以当个山大王!杀杀人!放放火!倒也逍遥!然后发展发展势力呀!要挟要谢皇帝呀!统一统一中原什么的!没办法!谁让山贼是很有前途的职业呢?
  • 星宸坠

    星宸坠

    既然世界抛弃我,我不惜背叛整个世界,成疯成魔又如何?翻手为云日月隐,天地独尊星宸坠。
  • 武道之无尽轮回

    武道之无尽轮回

    三千世界炼此身,六道轮回我为尊!三国、风云、聊斋、封神……这些世界中都有我的踪迹,当历史变成传说,当传说凝成神话,我依旧在茫茫武道之路上前行,直到成为永恒……书友群:164692113。。。。。新书上传,书名---崛起诸天。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 女侠,你节操掉了

    女侠,你节操掉了

    除了作为史上最没有节操最彪悍的女侠,柳瑾瑜还有着严重的恋兄情结。无奈命运却为她安排了两位兄长。义兄与她青梅竹马,却被迫分离。师兄与她情深意重,却背负仇恨。除此之外,白白嫩嫩任推到的小师弟似乎也不错。嗯……看无节操侠女怎么闯荡江湖,搅乱皇宫,与心爱的他双宿双飞。PS:欢萌文,无节操。
  • 凤缘孽:宫姻艳戮

    凤缘孽:宫姻艳戮

    一个原本无缘皇宫的绝色女子,却为复仇而来。她恨却又生爱……却不料,她竟然对这个多情的皇上,动了真心。他的多情,他的威严,他的一颦一笑。都另她无法抗拒。明知道是冤孽,却不能自控。若非如此,她真想要他的命,给姊姊复仇。然而,摆在面前的是残酷的宫斗,生死尚不能定,复仇之路艰辛无比!究竟是该放弃情爱,甚至生命,又或者妥协、认命?姊姊的性命岂能枉死……于是美艳成了她最锋利的武器,她要得到这个风流不羁的帝王恩宠,她要在这深宫里只手遮天,她更要那些曾经害死姐姐的罪人血债血偿。尔虞我诈的深宫,或许容不得真挚的情谊,美艳下隐藏着怎样残酷的杀戮?难道只有蛇蝎心肠的女子才能笑到最后?孰对孰错?只因身在皇宫!~~~~~~~~~~~~~~~~~~~~~~~~~~~~~~~~~~~~~~~~~~~~~~~~~某fay是红袖的新人,需要大家多多支持。不管亲们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都请留下你们宝贵的意见!你们是某fay前进的动力。谢谢~~~~鞠躬!另:新坑的地址:http://novel.hongxiu.com/a/201468/《凤缘孽:银乱后宫》某fay时间有限,更新稍慢,但会努力跟上滴……
  • 神策天道

    神策天道

    佛道、儒道、仙道、魔道,诸道皆修!大道三千,殊途同归,不成圣,终究蝼蚁而已!
  • 胭脂醉

    胭脂醉

    "腻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矫揉造作,厌了六朝金粉的绮丽韶华,南来的风落尽了繁花,唯独绽放在辛酸与痛楚中的那朵奇葩。她,出身卑贱却走进将相帝王家。她,沦落青楼却将旧主恩情牵挂。暮然回首,耳边那一句句的海誓山盟在岁月里崩塌,蹙眉追忆,枕边那一幕幕的温情被时光摧垮。
  • 妃你不可:病太子偏宠煞妃

    妃你不可:病太子偏宠煞妃

    她是煞星,出生便克死生母,众人避之唯恐不及,却坐上太子妃之位,且无人嫉妒。他是病种,三岁便浑身毒疮,无人想要靠近一步,却坐上了太子宝座,且无人争夺。可为啥米,洞房之夜两人同罩大红盖头,咦,盖头下竟是绝色啊!原来丑蛋成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