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25500000023

第23章 谁让你做主(2)

胡二妹

胡二妹是胡一哥的妹妹,一位漂亮的山村姑娘。胡二妹的美是没有雕饰过的那种原生态的美,那种美会让你只专注了欣赏和呵护,而没有非分和邪念的蛊惑。胡二妹的周身散发着令人痴迷的野花般的体香,与你说话时嘴巴散出的味道都是清新绿色。

胡二妹被我看得不自然了,水灵灵的大眼睛忽闪着,说老师,干吗总看我啊。我笑了,说:“我不是看你,我是看到了久违了的美丽。”胡二妹说:“我不美,城里的女人才美哩。”我告诉她,她的美是天然的,城里女人的美是复制出来的。二妹听不明白,但是知道我是夸她,羞涩地笑了,白玉米一样的牙齿整洁饱满。在偏僻的山村,报社和杂志社在农民心中是很神圣的地方,从神圣的地方来的人也都是很神圣的人。二妹晚上竟然要以身相许,报答我对她哥哥的恩情。虽然二妹被我劝走了,二妹却哭了。

山村的早晨和它的夜晚一样的幽静,增加了的是更多的鸟鸣。村子脚下,一条山溪玉带般弯弯曲曲流向山外。我来到山溪边,看到了正在溪边洗衣服的二妹。二妹穿着件蓝底白花的夹袄,把长辫子盘在脑后,婀娜的身姿有节奏地轻盈晃动,莲藕般的手臂熟练地淘洗着衣物,衣物上的水珠珍珠般闪着光泽撒落溪水中。真美。二妹见到我,羞涩地笑笑。看得出,她还有些不高兴。我蹲下身子,捧起澄澈的溪水,痛痛快快地洗了脸。

多么柔顺的一条小溪啊。我蹲在二妹的身边。二妹递给我一条毛巾,拢拢额前的刘海,说:“要是遇到暴雨山洪,山溪跑起来吓人哩。”二妹告诉我,她父母因病去世得早,她是跟着哥哥长大的。哥哥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妹妹身上了,快三十的人,还没有张罗媳妇儿。二妹说:“她十岁那年夏天,山里下着暴雨,雷电满山地劈。她急病发烧,浑身烫得像刚烤出的山芋。哥背着她去镇上的医院。小溪已经变成了一条翻腾的青龙,木桥早被冲得没有了踪影。太危险了,她哭着劝哥哥不要去医院。哥哥把一根绳子系在腰间,另一头捆绑在溪边的一棵大树上,对妹妹说,待在家里只有等死,要死咱也死一块儿。哥哥紧紧地抱着二妹,不知被洪水冲倒了多少次,身上不知被山石磕碰划伤了多少处,终于渡过了山溪,把妹妹送到了医院。医生说:‘再晚一点,小姑娘的命就保不住了。’”

二妹说着显得很激动:“为了哥,我做什么都值。”二妹是在说昨晚的事吧。

我说:“就是为了报答哥哥,那样做也不值得。”

二妹认真起来,停下手中搓洗的衣物,说:“值得,咋不值得。我从来就没有看到过哥那么高兴。那天,哥拿着你们出的那本书,高兴得满村子跑,晚上请了全村的人到家里喝酒,哥给村里人读他印在书里的小说,哥从来不喝酒,那天他喝得都吐了,说你就是他的大恩人。”

我说:“我是编辑,就是专门负责给人看书稿的,这是我的工作。小说是你哥写的,那是你哥的本事。”

二妹说:“我哥说了,没有你的帮助,他长不了本事。”

我摸出手机,一点儿信号都没有。

二妹瞥了一眼我的手机,用手指着远处说:“那玩意儿在山下不好使,要打电话得到山头上去。”

我说:“那你哥是怎么接我的电话的?”

“也是要到山头接的。山顶有个看林的人,他手里有你拿的那种电话。我哥说老师要在电话里辅导哥写小说。哥就扛着一袋核桃去找看林的人,哥给你留的号码就是看林子那人的。”

是吗?怪不得每次给胡一哥打电话,都要等上好长时间。

我问:“看林子的人怎么通知你哥去听电话呢?”

二妹说:“看林子的人有个铜锣,他敲锣,我哥就知道了。”

我觉得挺有意思,用古老的击鼓传花的形式与现代化通讯方式融合到一起,显示出山民的智慧呢。

正说着话,隐约听到了咣咣的敲锣声。我问:“这是不是叫你哥哥呢?”

二妹收拾起洗好的衣物,撅起红润的小嘴,说:“不是。晌午,我给你擀豆面条吃。”

我回到院子里,看到蓝底白花的小袄在山间往山顶上移动。

二妹回到小院时,满脸的不高兴。我故意逗她:“二妹,是不是去会相好的了?”二妹杏眼一瞪:“呸,他才不是我的相好呢。”

不是相好,还跑那么远去看人家啊。

二妹用力地揉着面团,说:“自从看林的人让我哥听电话,他就提条件,要我也去陪他说话,他说,整天一个人,连说话的人都没有。”

我好像明白了,“刚才那锣声是叫你的?”

“是,叫我哥叫我的锣点不一样,你听不出来,哥也不知道。”

这个看林人倒蛮有意思啊。

二妹脸红了,说:“看林人不老实,有时就搂住我亲我的脸,还动手摸我的胸脯。为了哥,我忍了。”

吃过饭,我与胡家兄妹告别,又听到山头传来阵阵铜锣声。走出胡家兄妹的视线后,我拐道走向山头,我要去会会这个看林人。

看林人

我决定去会会这个看林子的人。爬上山头,我已经汗流浃背,两腿就不像是我的了,不听使唤,挪不动地方。我只好坐在石头上喘粗气。

山下没风,山上的风就大了,还凉。汗湿的衣服贴在身上,风一过如贴了冰。从山顶向下望去,围在山脚下的不只是胡一哥他们的村子,还零星散落着七八个,村子都不大,十几户人家的样子。过了晌午,山阴面的村子着了重彩一般,墨绿厚重;山阳面的村子打了亮色,明媚娇艳。看林人每天有这般好风景陪伴,我心生羡慕了。

山顶两间简易的红砖瓦房,房子四周还扎上了围栏,围栏内种着好几样蔬菜,能看出每块菜地都是经过精心修整的,疏密有致。

看林人听到了外面的动静,推开木板拼凑的屋门,走了出来。

“你是谁啊,干吗?”问话的人中等年纪,稍微有点谢顶,长得不像我想象的那么恶劣,看上去还蛮忠厚的。

我说:“我是杂志社的记者,出差路过,来看看。”

看林人有些生疑:“到这大山沟里出差?”

我拿出记者证给他看。他仔细地看过,递还给我:“刘记者,屋里坐吧。”

屋里的光线很好,收拾得也挺利落,看得出主人对生活的认真态度。

“喝茶。我姓幺,叫我老幺就行。”

这个姓很少见,老幺叫着也别扭。

我递给老幺一支烟:“就你一个人在这山上住?”

老幺点燃了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又长长地吐出,说:“原先还有媳妇儿,跑了。”

“生活条件艰苦。”我说。

“能算艰苦?住在山上,四季可以种瓜种菜,林子里可以采蘑菇,采山珍。野兔山鸡有的是。白天看风景,晚上搂着女人摸着女人的奶子睡觉,公家给发钱,多自在。你说,能算艰苦?”

我也点燃烟。老幺说:“一个人长年累月地在山上生活,最渴望的就是与人交流。我那媳妇儿也是村里的美人儿,跟了我也是她们家的福分,找个公家人,吃公家饭的,容易?她家连彩礼都没要,上赶着把姑娘嫁给我哩。你喝茶,喝茶。”我端起豁了边的碗,抿了一口。清新微苦。

老幺说:“这是山上自产的茶,清火去热,滋肝养肺。前年,来了一个放蜂的南方人,说话疙里疙瘩的,脸长得白。那小子还会做饭,把各种野菜炒得喷喷香。熟悉了,来往也就密了,那小子知道外面不少新鲜事,就把我媳妇儿听迷糊了。我下山去镇上办了两天生活,回到屋里,放蜂的人和我媳妇儿都不见了。给我的屋里留下了两罐蜂蜜。没有了女人的日子,还真他妈的不太好受。”

我看到墙上的那面锅盖大小的铜锣。“听村民说,你的锣敲得很地道。”

老幺又警觉起来:“你怎么知道?他们说啥了?”

我说:“八拐村的胡一哥说你敲锣告诉他听电话,他挺感谢你啊。”

老幺笑了,说:“这里八九个村子,就我这儿有信号。”

我看到木板拼成的桌子上,放着一部样式过时的手机和一堆电池。

“我们这里没有电,每次去镇上办生活,都要充好几块电池,够用十天半个月的。胡一哥可是用我电话最多、通话时间最长的。”

我说:“胡一哥是我们杂志社重点培养的作者,是个业余作家。”

老幺说:“是吗?怪不得每次来听电话都听他说一些稀奇古怪的词。敢情他还会写书,不简单啊。”

是啊:“胡一哥是很有发展前途的,现在已经是你们县作家协会的会员了,是个成大事的人。你也算是为作家的成长助了一臂之力啊。”

“是啊是啊!我最佩服有学问的人。你说,要是我也有学问,知道的事多,我媳妇儿会跟放蜂的跑了?”

我又递给老幺一支烟:“点上。老幺啊,听群众反映,你的锣声好像还招呼其他的事啊。”

老么怔了一下,说:“记者同志,你不会是来采访这个的吧?”

我说:”不,是胡一哥是我们重点关注的作者,对他家里的情况我们比较关心。听到些反映,来了解了解。”

老幺说:“我看胡二妹对他哥真是尽了心,就对二妹说,我可以让她哥来听电话,但是二妹有空也要来陪我说说话,我是敲锣招呼过几次胡二妹,可我就是让她陪我说说话,没有别的意思。”

“真的吗,老幺?好像不只是聊聊天儿说说话吧。”

“老幺脸红了,那天我是多喝了点酒,对二妹动手动脚的,那也是酒兴。我哪敢打歪主意啊,人家是黄花大姑娘。我再也不招呼她了。”

我把老幺忽悠得差不多了,说,老幺:“我代表杂志社对你给予业余作者胡一哥提供的方便表示感谢,希望你以后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文学事业的发展。”

老幺紧紧握着我的手,说:“谢谢记者领导的鼓励,我一定做好,一定做好。”

老幺送我出屋,我又环视了一眼四周的小山村,说:“老幺,你的锣一定还招呼你其他村的相好吧?”

老幺狡黠地嘿嘿笑了:“山里的婆娘,爱到林子里拾点便宜,有时我睁只眼闭只眼,互相帮助,互相帮助。”

我走到山脚下时,又听到老幺的锣声——又在招呼哪个相好的吧。我加快了脚步,天已经见黑了。

同类推荐
  • 床畔

    床畔

    1976年成昆铁路建设中一位连长为救战士负伤,成为植物人。护士万红以优异成绩被选为英雄的专职护士,一当几十年。万红一见张谷雨就发现他们之间有着别人不能理解的神奇的默契和交流,她一直观察研究张谷雨的病情,坚信他有康复的可能。万红漂亮,有很多的追求者,军区一把刀吴医生,痴心等她十年,和她一起寻找张谷雨不只像植物一样存在的证据,然而他此生只能在心中珍藏万红的身影;大校记者追求她,帮着她到处呼吁改善张谷雨的处境,把新闻报到了全国,万红“普通天使”的称号享誉全国,而万红依然一直守护在张谷雨身边……时代变幻,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只有护士万红的信念与坚守成为绝唱。
  • 三国演义(下)

    三国演义(下)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下了这部规模宏伟的巨著。
  •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老康三十而立,带着老婆,拖着儿子;没有存款,没有房子;读的是烂学校、破专业,一无所长;毕业后混了多年,稀里糊涂,不幸下岗;因为混得差,朋友都断了联系;举目望去,走投无路;看见老婆就内疚,丈母娘面前更是抬不起头;一家三口,低声下气,长期在丈母娘家“蜗居”……有一天……
  • 大漠魂

    大漠魂

    当我阅读郭雪波小说时,被作者的写作技巧,成熟的风格,简洁洗练的文字和这部小说的艺术再现能力迷住了。这是优秀的作品。出生在野性蛮荒的科尔沁沙地的库伦旗;从小受喇嘛教文化,蒙古文化和汉文化的熏陶,而又醉心于蒙古族原始宗教——萨满教文化所崇尚的的崇拜大自然的宗旨;后毕业于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曾在内蒙古社科院文学所任助理研究员;现任职于北京华文出版社副编审、编辑部主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理事。
  • 西游记(上)

    西游记(上)

    本书的故事对人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其中*精彩的章节,如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高老庄娶媳妇、打白骨精、借芭蕉扇等等,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几百年来,它以其强烈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从而使它成为中国人民*喜爱的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排毒101个小窍门

    排毒101个小窍门

    研究发现,人们体内的毒素仅有20%能够通过排便的方式排出体外,剩下的80%仍然会积存在人体内。想要排出这些顽固的毒素,仅仅依靠生理方式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来排毒。为了排除体内的毒素,不少人借助药物,这种方法虽然见效快,但却会在排毒的同时给身体增加一些新的毒素。其实,要摆脱毒素的困扰,只要从毒素产生的根源人手,采用科学的排毒方法,制订合理的排毒计划,就能使身体远离毒素的困扰。
  • 火影之宇智波

    火影之宇智波

    小郑看穿世界以后想要去火影世界游荡。她成了宇智波家的一员,宇智波钟。钟她爱上了鼬。她会有什么样子的故事?
  • 杀手王妃哪里逃

    杀手王妃哪里逃

    一朝家族灭门,整个梦家独留她一人!凌王帮她报仇,她向凌王报恩,并立志帮凌王得到那个他最想要的位置。十年后,她成为千夜阁首席杀手,却被凌王派去做夜家大小姐的替身。从此姨娘狠毒陷害,庶妹挑事不断,如此便也罢了,但是那个一直追着她不放的妖孽,请问你真的是传说中高贵冷艳的宸王殿下吗?
  • 儿皇帝:石敬瑭

    儿皇帝:石敬瑭

    官宝超编著的《儿皇帝——石敬瑭》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儿皇帝石敬瑭传奇的一生。
  • 尼采谈人生权力意识(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尼采谈人生权力意识(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文章篇目包括《从苦恼到爱》、《歌颂神灵》、《人类与绳索》、《收获生活》、《阅读历史》、《基督与基督教》、《我们对艺术的感谢》、《勇气论》等。
  • 武印镇天

    武印镇天

    元之九品,凝丹通神,神玄九转,天之至尊。武之九品,玄武之灵,灵武化身,天武融天。武之极致,是为神印;元之极致,是为神武。黑衫少年离家三年,徘徊生死之间,身怀八方残印,以无上毅力成就无上印术!
  • 且说且梦

    且说且梦

    从香港来到青海玉树探寻真想的舒婷,遇上20100414的玉树大地震。幸运的她从那生死之间穿越回到一千三百年前,回到她那前世今生,在那个陌生的环境她坚强的生活了下去,在那里她得到了一份坚贞的爱情,一份坚定的友情。她是怎么选择,回到现代还是继续留在那古代。世界上许多事都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决定的。舒婷遇上王子李建成,这是多么戏剧的神话故事。让我用这个故事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爱情故事。
  • 盅师

    盅师

    从来不曾辉煌过的盅术渐渐没落。盅术到了第四十九代,只有三个弟子。祝山从小受到师傅的教养,立志要将盅术发扬光大,步入社会,开始一段传奇之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仙到中年

    仙到中年

    李不易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三十个年头,都说三十而立,可是他不但不立,还活的相当的糟糕。作为一个有故事的人,他以为自己的人生不过如此了,谁料想到的是,一张远古符箓的出现,却硬生生拉了他一把!“曾经命运弄人,如今造化弄人,而我选择重新做人!”
  • 社交艺术模板

    社交艺术模板

    模板只是一种规范要求,一种原则框架,一种理性套路,年轻人在社会上如何学会待人接物,礼尚往来,如何学会交际应酬,与人相处,应该先从模板起步,先从模仿中学起,这与具体实践中必须拥有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操作方法并不矛盾,因为任何灵活、变通或创造性方法都不能超越基本的原则框架和起码的规范要求。社交艺术模板就是为人们在社会交往方面提供一种有资可鉴、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基本套路、基本模式和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