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23800000009

第9章 当今社会的(1)

小康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课题研究组对小康进程的综合评价,得出的结论是:20世纪末全国人民的总体平均生活水平已经跨入小康社会的门栏,有3/4以上的居民初步过上小康生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只有客观全面地认识当今社会的小康水平,才能明确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起点,以便在这个起点上加快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跨越贫困到温饱

当巴西新总统卢拉于2003年元旦宣誓就职时。他向人民承诺:我一生的工作就是要使所有的巴西人都能够吃上一日三餐。

这就表明,像巴西这样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至今并没有完全解决,而其他一些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不少贫困人口仍然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但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通过实施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基本解决了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全党及时地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使国家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从而为人民生活的改善奠定了稳定的经济基础。同时,我们党在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也实现了重大转变,明确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安排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时,本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在保证人民生活不断有所改善的前提下,再确定建设的规模;而且,把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和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使消费品在数量、质量和花色品种上有了很大提高,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样。经过“六五”、“七五”两个五年计划的稳步建设,到1990年第七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之时,我们已经全面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战略目标。这一历史性跨越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明显地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多,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到198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提前3年实现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199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854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80年增长1.23倍,全面实现了原定的第一步战略目标。

二、对外开放全面展开,中国对外经济工作的效益明显提高到1990年,我国已经是世界第15大贸易国。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外汇收入开始好转。1990年,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10.9亿美元,比1978年增加了13倍。这一时期,我国吸引外国长期资本的数量逐步增加。到199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102.9亿美元,比1983年增加了5倍。

三、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在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1990年“七五”计划完成之时贫困人口已减少到8500万,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成就。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1990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达713元,比1978年的175元增加了538元,平均每年增长12.4%,扣除价格影响,实际年增长6.3%。改革开放的12年中,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是改革前26年的3倍左右。

四、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990年与1978年相比,在吃的方面,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5公斤增加到250公斤。在穿的方面,人均纤维消费量达到3.75公斤,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人民的穿着由穿暖向穿好,并朝着时装化、成衣化的方向发展,广大农村也由一衣多季转向一季多衣。在用的方面,城乡居民家庭拥有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彩电、录音机等耐用消费品显著增加,已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在住的方面,1980年到1990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由3.9平方米增加到7.1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9.4平方米增加到17.8平方米,优于中等偏上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五、生活环境也有了相应的改善和提高

到1990年,平均每万城市人口拥有的公共车辆由1980年的3.5辆提高到4.8辆;人均绿地面积由1980年的9.6公顷,增加到32.2公顷;环境治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环境卫生状况有了一定改善,农村饮用自来水的人口已占农村人口的37%。

六、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全国人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82年占25.3%上升到1990年的32.8%;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由1980年的11.6人上升到1990年的18人。

七、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国人民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平均寿命等生活质量指标有了较大的提高,有些已接近或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在营养方面,我国每人每天的食物热量为2637大卡,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2434大卡的水平,已接近世界平均2671大卡的水平;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为63.6克,高于发展中国家59.4克的平均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在卫生保健方面,每万人拥有的病床数由1978年的19.4张增加到23张。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使人均预期寿命由1980年的67岁延长至1990年的70岁。

这些成就表明,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向小康过渡;少数地区已经实现小康;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少数地区,人民生活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我国用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对国际粮食安全和世界经济发展也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跨越贫困,步入温饱社会,这是一个艰难的跨越,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走过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经过这次历史性跨越,才能开始向建立小康社会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迈进。

走进低水平的小康社会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00年我们又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又是一次历史性跨越。但是,我们在肯定这一伟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只是走进了低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具体地说,“低水平的小康”就是刚进入小康社会的水平,也就是邓小平描述的“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

为什么说我国当今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呢?因为通过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数字,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特征。首先,从城乡小康进程上看,截止到1999年底,城镇居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标准的占94%,农村居民实现程度为88.45%,城乡之间的小康进程尚有一定差距。其次,从各地区的小康进程上看,差距也相当明显。全国31个省区市,有15个省区市实现程度在90%以上,9个省区市在80%~90%之间,7个省区市实现不到80%。东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为97.86%,其中有10个省区市实现程度在96%以上,1个省超过90%,1个省接近90%;中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3.18%,其中实现程度在90%以上的有4个省,实现程度在80%至90%之间的省区市有5个,有2个省区市接近90%;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18%,其中实现80%至90%的有3个省区市,其余7个省区市实现不到80%(东部地区11个省区市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9个省区市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其三,从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人口分布上看,1999年底全国有6.156亿人口已基本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实现程度90%以上,下同),占总人口的49.93%;其中有4.606亿人口分布在东部,占东部人口的90.79%,1.55亿人口分布在中部,占中部人口的35.198%。有4.65亿人口处于温饱有余的生活水平(实现程度80%~90%),占总人口的37.73%,其中2.85亿人口分布在中部,占中部人口的64.81%;有1.33亿人口分布在西部,占西部人口的46.65%。有1.52亿人口处在温饱中期水平(实现程度不足80%),占总人口的12.34%,均分布在西部,占西部人口的53.35%。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全国有一半人基本过上了小康生活,东部绝大多数人过上了小康生活,中部也有2/3的人过上了小康生活,而西部过上小康生活的人不到一半。

那么,从国际上的横向比较看,我国当前所进入的小康社会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呢?从人均收入水平上比较,到2000年我国只能进入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据世界银行《1998/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统计,按汇率法计算,1997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60美元,开始跨入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按世界银行《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测算值排序,199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NP)为9289亿美元,在21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7位(从高到低排列,下同);1998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750美元,而下中等收入国家为761美元~3030美元,我们仍然处在低收入国家行列,在21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49位。按世界银行的计算和划分标准,1999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80美元,在世界206个国家中列第140位,进入了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200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848美元,达到了原定的小康标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在30倍以上,与美国的人均29240美元和日本的人均32350美元相比,差距就更大了。

尽管小康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但作为一个描述生活水平的词语,在国际上也有类似的划分方法,可以大体上进行横向比较。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早在1970年就对小康生活水平设计了一个指标体系,它包括7个领域21个小类,分别就赤贫、贫困、小康、富裕四种类型定出了一个粗略的标准,它包括的范围比较宽泛,也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只是列出了指标的强弱程度,不便于进行量化比较。但根据这一思路,中国社科院的有关研究人员把小康生活水平界定为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国家统计局小康课题组也把这一标准设定为我国居民小康生活水平的起点标准。(国家统计局小康课题组:《中国小康标准》,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所以,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距小康的国际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当然,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有力推动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总体评价,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在世界的位次大体居于中等偏上水平。而综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目前我国大体居于世界中等偏下水平,这是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大体上的起点水准。

根据以上情况,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即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其中,城市居民到2000年底基本上可以进入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而农村居民进入小康社会的难度较大,只是大部分地区和大部分居民进入小康社会。因此,对当今社会的小康水平,应该全面、客观的认识,既要看到发展的一面,也要看到差距的一面。

对我国当前进入的“低水平小康社会”应该怎样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描述呢?既然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那就应该主要从人民生活的变化上去评价和描述。事实上,进入小康社会之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主要呈现出7个方面的明显变化。

这些明显变化是:

第一,居民收入有较大提高,但收入差距也在拉大城镇居民收入的迅速提高,使城里人有幸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尝到了好日子的甜头,人均可支配收入率先于1998年达到小康标准。按不变价计算,1980年至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其中20世纪80年代的10年和90年代的9年中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和6.87%,呈现稳步增长的特点。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80元,比1995年的4283元增加1997元。

同类推荐
  •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这部著作全面、系统而又概略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情况,展示了我们党通过扎实的反腐倡廉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不懈探索及巨大成绩。我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对于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继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共产党人不是狭隘的经验主义者,但我们是实践论者,始终重视实践经验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红色的起点

    红色的起点

    不论你的政见如何,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八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中国共产党不过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然而,如今它已是拥有六千七百多万党员的世界上党人员数最多的政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在中国内地每二十个人之中,就有一名共党员。中国共产党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众所关注的敏感话题。
  •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中国企业应该从生产和营销两方面避免反倾销诉讼的产生。一方面,企业应强化创新意识和品牌观念,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由“以价取胜”转为“以质取胜”和“以新取胜”。企业应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以及档案制度,为应对反倾销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应采用现代国际营销手段,积极利用商标、原产地标志、包装、款式、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企业还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优化产品的市场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战略,避免由个别国家反倾销引发的连锁性反应。企业还必须加强业内合作,建立起反倾销预警机制,规避反倾销带来的贸易风险。
  • 党魂之光:100名铁骨忠心的共产党人

    党魂之光:100名铁骨忠心的共产党人

    本书是以土地革命时期在江西苏区战斗过的100位共产党员的英雄事迹为素材,紧紧围绕“党魂”这一核心主题,选择他们当中最动人、最闪光的事迹,从各个不同视角,诠释和解读中国共产党人“党魂”的一部新作。
  •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读本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读本

    《人类学笔记》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亦可称《克罗茨纳赫笔记》)、《巴黎笔记》等一样,是马克思“重要著作”之一。但长期以来,《人类学笔记》并没有得到与其它两个笔记相同的重视和关注,更缺乏文本-文献学研究范式的解读。本书是国内外第一本以文本-文献学研究范式、社会哲学理解模式全面解读《人类学笔记》的学术著作。本书将《人类学笔记》置于和谐社会建构理论的学术谱系之中,阐明了其相同的问题域和重要的现实价值。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文献摘编、历史考证、研究状况、当代解读。
热门推荐
  • 三步让你赚到翻:亿万级服装代理商炼成秘诀

    三步让你赚到翻:亿万级服装代理商炼成秘诀

    《三步让你赚到翻:亿万级服装代理商炼成秘诀》作者用其多年的管理经验,以专业的视角看服装行业,用浅显的语言、真实的事例,为服装代理商指出了一条业绩翻倍的捷径。他告诉服装代理商,业绩翻倍的核心在于加强渠道、物流和团队等三大方面的管理,并针对这三个方面阐述了代理商如何开展渠道合作、如何打开下线市场、如何让爆款更爆、如何建设优质团队以及如何发挥制度作用等问题,为服装代理商解疑答惑,传授方法。
  • 二京赋

    二京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哈,富人都是这样想的

    哈,富人都是这样想的

    本书是一部教你如何驾驭财富的经典。作者以劳动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勤劳的美德和节俭的意义,教导人们培养节俭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积累财富,为自己的人生做长远的打算。
  • 近战法师

    近战法师

    作为魔法师,水系魔法师是很尴尬的。虽然是主战系职业,但是攻击却很孱弱,更多的是当作辅助系的职业来使用。可是索加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个常规,水系法师,也可以无比的强悍!
  • 中华养生语典:民谚中的99条养生金言

    中华养生语典:民谚中的99条养生金言

    本书从众多的流传甚广的养生谚语中,精选了99条经典养生谚语,分别从饮食、起居、气候、卫生、运动、祛病、心理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 斗神战魔

    斗神战魔

    一个误学魔功传承,被认为是魔的人,遭遇世间遗弃,天下讨伐,仇敌追杀,为了生存,一路血海尸山,生死艰险;血已冷,恨正浓,屠戮苍生。血染目,魔刀起,血流成河。为复仇,为生存,为讨回一个公道;挥我绝望魔刀,洒我一腔热血,掌生死,攀险峰,斗神战魔。
  • 鬼妃风云录

    鬼妃风云录

    深居古幽仙境,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从这里走出去,更没有想过迈出幽境,命运将会逆转。“你走!!!你若敢踏出幽境一步,我们婆孙情分两断。”“戴上它,它能保你平安!”“世上最毒的毒药莫过于那背叛的爱情!”“为什么?”·····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会很愿意留在你身边·····
  • 青春无悔:浅色的记忆

    青春无悔:浅色的记忆

    青春年华,消失不寻,回忆那年,形色匆匆。那浅色的记忆,带着幽幽的芳香,深深地印刻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穿越,让她走进一个又一个谜团,为了成功她不惜让自己的妹妹变得和她自己一样冷漠,复仇结束,解开谜团,等待她的又是什么?真相浮出水面,她,又会如何走下去?试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
  • 剑上铃铛响

    剑上铃铛响

    为了梦想,为了期待,少年在狭小的世界里想要写出一个美丽的世界
  • 美味家常火锅600款

    美味家常火锅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家常火锅菜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