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90600000018

第18章 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科学家、发明家(7)

挫折并没有使富尔顿灰心丧气,反而使他斗志更旺。他立即着手建造了又一艘轮船,而且也试航成功了。不过,船虽然能开,但因为机器马力不足,仍无实用价值。从此,富尔顿决定首先制造出新的适合于轮船运用的蒸汽机。他始终坚信新生事物的成长总是会有反复的这句话。

1805年3月,新蒸汽机终于制成。1806年,富尔顿回到美国纽约。他带着自己设计的图纸,招收了一些工人,重又开始了自己的造船事业。

“有志者,事竟成”,1807年,富尔顿终于建成了一艘新的蒸汽轮船,取名叫“克莱蒙特”号。

1807年8月17号,“克莱蒙特”号蒸汽轮船第一次下水试航,从纽约出发,当时哈得逊河沿岸上挤满了好奇的观众来观看这次伟大的试航。结果“克莱蒙特”号把一艘艘帆船抛在后头,河岸上的观众爆发出阵阵的欢呼声。该船用32小时航行了240公里,完成了历史性的航行。这次试航的成功,宣布了船舶发展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蒸汽轮船时代。

富尔顿的一生历尽艰辛磨难,终于试制成功了用蒸汽机推进的新型船舶,并先后建造了16艘轮船。后来,在实践活动中,他还发明了供升降运河船只用的复斜板和卷绕缆绳用的工具等。

非常令人惋惜的是,富尔顿一生积劳成疾,于1815年英年早逝,终年50岁。

富尔顿的一生是艰难困:占的一生,也是光彩照人的一生。他以自己顽强不屈、百折不回的奋斗精神为世界水运史写下了闪光的一页。尽管富尔顿早年发明的轮船早已为新式轮船所取代,但世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为人类所作出的开拓性贡献。

13.道尔顿:原子世界的探索人

生平简介

1766年9月6日,约翰·道尔顿出生于英国北部坎伯兰郡鹰田地方的一个贫苦人家。

约翰在教会举办的学校里接受了初等教育。贵格学校的老师鲁宾逊先生,常给学生出难做的数学题目。大多数学生在花了很长时间做不出结果以后,往往就撒手不做了,转而请老师揭示答案。可是,道尔顿从来不是半途而废的人,他总是说:“鲁宾逊先生,请不要帮忙,我一定要自己做。”他总能找到最好的答案。

按照本村的标准,道尔顿到了12岁时,已经受了足够的教育,可以自己开办一所学校了。他勇敢地在父亲的门上钉了一块布告牌,宣告这件大事,让附近的孩子们来上学。

1781年秋天,道尔顿来到肯代尔城当老师,1793年,道尔顿来到曼彻斯特一所学院任教,次年就当选为文学哲学学会的会员。他定期参加学会会员报告自己研究成果的会议。1794年秋季,他作了关于色盲的报告。1844年7月去世,享年78岁。

历史业绩

1799年,道尔顿离开学院,成为曼彻斯特最受尊敬的私人教师。他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他决定以化学这个客观真理的王国作为他终生的工作。他日益重视对于气体和气体混合物的研究。而空气正是一种气体混和物。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气体的压力如何呢?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呢?道尔顿为解决这个问题做了一个实验:装在具有一定容量的容器中的某种气体,其压力是不改变的。接着,道尔顿往容器中引进了第二种气体。这个混合气体的压力比原来增加了,但它等于这两种气体分压之和。每种气体单独的压力并没有发生变化。

由此,道尔顿定律被发现: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组成它的各个气体的分压之和。

他已在实验中看出,在某些化合物中,同种元素总是以同样的比例化合。醉心于新思想的道尔顿顽强地进行着研究工作。实验室、图书馆、工作台旁,总有他不倦的身影。多年的紧张劳动,终于得到预期的结果。1803年10月21日晚间,道尔顿在曼彻斯特文学哲学学会上报告了他的化学原子论。

他认为,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彼此是相同的,但它们不同于别种元素的原子。

他还列出一张各元素的相对质量的表格。道尔顿讲得津津有味,在场的人听得聚精会神。他的报告详尽地剖析了物质结构的理论。道尔顿还在黑板上画了一些小圆圈,把它们两个一行,三个或四个一行地排列起来,这就是最简单的化合物的最初化学式。

道尔顿的新理论引起了广大科学家的注意。他接受邀请去伦敦讲学,几星期后,他又回到曼彻斯特,继续测定原子量的工作,继而又发现了倍比定律。

道尔顿的原子论引起了欧洲科学家的兴趣。1816年,道尔顿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第二年被选为曼彻斯特学会会长。1820年,道尔顿成为皇家学会会员。1832年,道尔顿获得牛律大学的最高奖赏。

道尔顿是英国伟大的科学家。他专心致志地坚持学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科学精神使他获得巨大成功。他献身科学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14.高斯:成就卓著的数学王子

生平简介

1777年4月30日,高斯出生在德意志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进入学校学习。10岁时,高斯就表现出了超人的数学天赋,11岁时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并掌握了无穷级学、数学分析等较深的数学知识。

1792年,不满15岁的高斯进入卡罗林学院,在校期间,他的语言学成绩和数学成绩都很好。

1795年10月,18岁的高斯离开故乡,到了著名的哥廷根大学学习。1796年3月30日,高斯获得了一项重要成就他用圆规和直尺成功地做出了正十七边形。

这是欧几里得以来两千多年悬而未决的著名难题。他兴奋异常,决心研究数学,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数学,还希望死后在他的墓碑上刻一个正十七边形。为了纪念这个发现,哥廷根大学在高斯去世后,为他建造了一个以正十七边形棱柱为底座的纪念像。

1799年,22岁的高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哥廷根大学,他的毕业论文第一次证明了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代数学基本定理。这个定理说明,任何一元代数方程至少有一个根。这仑定理保证了根的存在性,所以叫“存在性定理”,这篇论文的发表,震动了欧洲学术界,高斯也因此而取得了博士学位。

历史业绩

1801年,高斯出版了《算术研究》一书。欧洲数学界对这一著作评价极高,誉之为继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之后,“人类智慧的最大表现”。1823年,高斯提出了微:分几何中关于曲面的理论。1827年,他写出了《曲面的一般研究》一书。1831年,高斯建立了复数代数学,用平面上的点来表示复数,破除了复数的神秘性。

1832年,高斯读到了华·保里耶依之子亚·保里耶依的论文《论欧几里德几何学》之后,欣喜万分,高度赞扬了亚·保里耶依在文章中闪烁的奇光异彩,表示文章的思想与他自己的想法完全相同。在此基础上,他们共同创立了非欧几何学。

从1816年起,大约10年间,他主要从事大地测量理论研究和野外考察工作。为了精确测定远距离,1821年高斯利用光学原理,发明了回照器。为了更好地处理数据,他把最小二乘法和概率结合起来,创立了数据处理的误差理论基础,并于1821年发表。

他把这一理论写成《地磁的一般理论》,1839年出版。1840年,他和韦伯总结了观测结果,画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地球磁场图,而且定出地磁南极和北极的位置。磁学中曾用“高斯”作为磁场强度单位,用“韦伯”作为磁通量单位,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工作。

高斯是一位严肃的科学家,对待科学事业始终是谨慎的。他对工作踏踏实实、精益求精。被誉为“数学王子”。他在天文学、电磁学、光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15.戴维:电化学的创始人

生平简介

1778年12月17日,汉弗莱·戴维出生于英国西南部康沃尔郡彭赞斯城一个下层中产阶级家庭。汉弗莱6岁那年进入当地的文法学校。在校期间,他是个贪玩的学生,整天热衷于钓鱼,到野外寻找乐趣。但他天赋极高,总是能很快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为了使他的才能有更大的发挥,父亲听从老师的劝告,在1793年把他送到彭赞斯城继续学习,住在母亲的养父约翰·汤金先生住的阁楼上。在这里,透过窗子可以欣赏大海的波浪,日出和日没,还可以写诗。大自然永远使他心潮澎湃,他常高声朗诵十四行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在这里,戴维迷上了化学试验。可是父亲的突然去世破坏了他的计划。母亲寄来的钱,甚至连吃饭都不够。戴维被迫停止了使他入迷的实验,把化学实验装置锁在柜橱里。在这种情况下,汤金先生建议戴维去约翰·博莱斯先生的药房工作。博莱斯是个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好医生,戴维在他的实验室里全力以赴地工作,以实现成为一个医生的理想。他走进珍藏着大量医学文献书籍的图书馆,在浩瀚的巨著中,他发现了拉瓦锡的著作,接着找到了尼柯尔森的《化学辞典》。

年轻的戴维读了这些化学家的著作以后才理解到,研究化学才是他的真正志向,他开始从事化学研究,贝尔斯邀请戴维到克里夫顿他的实验室去工作。

戴维愉快地接受了邀请。他承担的第一个任务,是研究一氧化二氮的特性。

按照美国科学家塞缪尔·米切尔的意见,这种气体吸人呼吸器官,会使人患严重疾病。但戴维查明,一氧化二氮对人体绝对无害。

后来经过多次实验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他把实验结果写成《关于吸入一氧化二氮有关的化学及科学研究》这篇论文,从此他一跃成为闻名于世的科学家。戴维为了做实验,经常吸人各种气体做实验,在一次进行含一氧化碳的煤气吸人实验时,他险些丧命。然而,挚爱着真理的戴维早已把一切置之度外了。

戴维一生对科学界作出了很多贡献。1829年5月29日逝世,终年才5l岁。

历史业绩

到1800年,戴维把研究目标转向电化学。伏特发明的电堆(后来的电池)于1800年公开之前,这一了不起的新发明就已经私下传开。戴维也不失时机地进入这个新领域,并在短短六个月内发表了6篇论文。

1801年,应朗福德伯爵的邀请,戴维到伦敦皇家研究院担任化学助教职务。

1802年,23岁的戴维被晋升为教授,在挤满听众的礼堂里,戴维的讲课很快使他博得了卓越雄辩家的声誉。在很短的时间内,戴维成了伦敦风靡一时的人物。到处是赞美和仰慕。尘世的浮华,没有冲昏这位年轻科学家的头脑。戴维仍然讲授应用化学和农业化学课程,致力于各种科学研究工作。同时,他继续关心电的化学作用问题。1806年,在英国皇家学会贝卡讲演会上,戴维发表了《有关电的若干化学作用》的论文,引起学术界的轰动。尽管当时英法两国之间正进行着战争,但法国科学院仍为这篇论文赠予他3000法郎奖金。

1807年11月19日,戴维发表了发现碱金属的报告,又一次引起学术界的震动。这位科学家从自己的成就和普遍赞扬声中受到了鼓舞,在实验室里展开了更深入的工作。初步的研究使他发现了两种新金属:钾和钠。但这是不够的,关于它们的性质,戴维一无所知,因为还不能大量地提取这些金属,钠和钾具有非常活泼的反应能力。

戴维开始了一系列的实验,在一次实验中,钠和钾两种金属与水产生极其强烈的反应,爆炸声中戴维的右眼受伤导致失明。然而,戴维并未因此退却,他仍然执著地去探求碱金属的性质。在初步确定了钠和钾的性质后,他于1808年又相继用电解法分离出了钡、锶、镁、硼等新元素。1812年4月8日,鉴于他在发展科学方面建立的功勋,汉弗莱·戴维被英国王室授予爵士称号。

1815年,英国几个煤矿发生了大灾难,矿井中瓦斯爆炸事故使数千名矿工丧生。受煤矿灾害事故预防会的委托,戴维开始了关于火焰与气体的防爆问题的研究工作,结果研制成功全世界普遍采用的安全灯。这一发明使矿工们永远摆脱了瓦斯的威胁。这是戴维在应用科学领域内最重要的成就,也是他最后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当时戴维说,这项工作是为了给人类造福而不是谋私利的,所以他未索取专利权。由于这一功绩,戴维获得了朗福德勋章。1820年,他当选为皇家学会会长。

戴维矢志化学而不惜生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以说戴维的成功,是在自己天赋的基础上,用勤奋和刻苦换来的。他矢志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将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

16.斯蒂芬逊:“旅行号”的制造者

生平简介

乔治·斯蒂芬逊于1781年6月8日出生在英国维拉蒙特·培茵一个贫苦的矿工家庭。从小没有机会受学校教育。8岁时,为了帮助家里维持生活,斯蒂芬逊给人放牛,后来又到矿上做工,14岁时,开始操纵纽可门式气压蒸汽机,对蒸汽机才有所了解,这就是他后来制作蒸汽机车的起因。

斯蒂芬逊对机器很感兴趣,他常利用工余时间拆看机器。由于没有文化,要掌握技术困难很大,因此,在18岁时,他开始上夜校,学习读书和写字。为了探讨蒸汽机的奥秘,他不辞辛苦,长途跋涉700多公里来到瓦特的故乡苏格兰,在那里整整工作了一年,终于弄清了蒸汽机的构造与原理,同时还学会了掌握当时矿里用的各种机器。1803年,他当上了基林格沃斯矿山的主任技师。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4)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成长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成长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优秀小学生的100个学习好方法

    优秀小学生的100个学习好方法

    《优秀小学生的100个学习好方法》由鲁鹏程主编,《优秀小学生的100个学习好方法》从学习能提升竞争力,预习让你领先一步,向40分钟要听课效益,把作业当考试对待,让自己“过目不忘”等12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优秀小学生应该掌握并应用的100个学习的好方法。这些方法简单、有 趣、实用、有效,能帮助小学生轻松、迅速地提升学习成绩,适合小学生及有关教师学习参考。
  • 世界经典名著导读(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世界经典名著导读(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经典名著导读》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本书是中共兰州市委为开展非公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指导性、理论性、权威性、借鉴性的读物。
热门推荐
  • 探索中国汽车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创建之路

    探索中国汽车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创建之路

    为贯彻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推动和加强汽车工程图书的出版工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成立了“汽车工程图书出版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由有关领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的专家和学者组成,其中心任务是策划、推荐、评审各类汽车图书选题。图书选题的范围包括:学术水平高、内容有创见、在工程技术理论方面有突破的应用科学专著和教材;学术思想新颖、内容具体、实用,对汽车工程技术有较大推动作用,密切结合汽车工业技术现代化,有高新技术内容的工程技术类图书;有重要发展前景,有重大使用价值,密切结合汽车工程技术现代化需要的新工艺、新材料图书;反映国外汽车工程先进技术的译著;使用维修、普及类汽车图书。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域外仙途

    域外仙途

    {仙侠流}.............................................此生刀光剑影,一心向故乡。
  • qq炫舞之尚依恋

    qq炫舞之尚依恋

    我爱你爱上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糊弄一下)爱爱爱爱
  • 仙门风雨

    仙门风雨

    风雨交缠起,仙门争锋开,谁人遗世独立?但求青丝绕指,素剑伴身,苍茫仙道任我行。
  • 债务海啸

    债务海啸

    中国债务总水平,已达无法承受的极限,而且还是在社保投入严重亏空情况下。债务危机再也不是其他国家的事,这和我们息息相关。政府的债务就是每个人的债务!对中国人来说,债务危机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只有透彻理解中国债务本质,我们才能把握财富未来。
  • 洗冤恩仇录

    洗冤恩仇录

    北宋年间,黄河大水,朝廷拨发白银八十万两,粮食十万担赈灾然而到了灾区,白银却变成了石头,粮食变成了泥沙。一时间黄河两岸灾民流离失所,饿死的尸骨成堆,活着的哀嚎遍野。朝廷下令京城六扇门彻查,一年后,户部尚书因为贪污赈灾银被诛九族,随行武官兵部侍郎被诛三族,受此牵连的大小官员纷纷被降罪下狱。当时:午门城外血流成河,护城河内三年血腥。十年后,江湖上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刺客,死者皆是眉心一剑。京城六扇门,应天府大理寺,神侯府,……相继卷入其中一个义重如山的无情剑客,何以黑白不分,无论贪官清廉一应皆杀。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要有怎样的城府,才能蛰伏隐忍,瞒天过海。......
  • 暖婚厚爱

    暖婚厚爱

    她无言的站在一方矮墓前,静静地,无声地微笑。当初她躺在一个人的怀里畅想着与他一起的美好未来,却没有想到最后独留她一个人在这世界上悲凉哀嚎;现在她被另一个人紧紧抱着,却不敢再去奢求一丁点的温暖,她终归是失去的太多,已经开始退却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路为仙

    一路为仙

    【一路为仙】中的“为”并不是读第二声“为[wéi]”,而是读第四声“为[wèi]”。至于为什么读第四声而不读第二声呢……还有这并不是写一个人的成仙之路,至于信不信,这个问题等我写完读者们自会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