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1500000002

第2章 1945重庆

国父的头像怎么是倒着的?

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集邮的已经记不确切了,是初小还是高小?是八岁还是九岁?

反正从他第一次看到邮票的时候起,就喜欢上了这些花花绿绿的小纸片。

父亲在一家英国人办的洋行里当一名小职员,因为业务繁忙,往往把一些白天没有处理完的信函带回家,晚饭后再加班翻译回复。

正在读小学的哲夫看到父亲有这么多各式各样的信封儿,信封儿上又有这么多五颜六色的邮票,觉得又好奇又好玩儿。他总是站在父亲的桌旁不走,眨着一对稚气的大眼睛贪婪地盯着那些邮票。为了打发孩子回屋睡觉别影响自己的工作,父亲不得不把几个用过的旧信封儿或是几张旧邮票送给他。这一招可真灵,哲夫只要拿到邮票就如获至宝,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不管邮票上的图案是火车、轮船、飞机,还是留着胡子的洋人头,他一律欢迎,总是小心翼翼地带回去,高高兴兴地回屋睡觉。一来二去似乎养成了习惯,要是哪天得不到父亲的赏赐,小哲夫就赖着不走,把父亲缠得没办法,只好向他让步,让他把已经收集的邮票拿出来,指给他这张是哪国的,那一枚是哪国的,这个轮船是什么号,那个大胡子又是什么人。如此一来,哲夫对集邮的兴趣更浓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跟随父亲去了洋行。在洋行的门房里他见到了成捆成捆的信件,真是大开眼界。从此,他总是寻找各种借口到洋行去,在门房老伯伯的帮助下把废弃不用的旧信封儿、旧邮票收集起来。这么一来他所收藏的邮票数量猛增,品种也越来越多。

上初中之后,家里给他的零花钱他从来也不乱花,积攒起来购买邮票。过年的压岁钱是笔不小的财富,别的孩子买糖买炮,他却把压岁钱全都买了邮票和集邮册。重庆南温泉立人中学一向有集邮的传统,各班同学间在课余时间交换邮票已是司空见惯。郑哲夫当然不会放过这些机会,他总是把手中多余、重复的邮票拿出来与别的同学交换,丰富充实自己的收藏。

久而久之,日积月累,他在全班几十个爱好集邮的同学中,也算是小有名气了。别的同学只有一两本邮集,他已有了七本,别的同学只有重庆本地的,最多有几枚大后方的,他却有沦陷区和伪满洲国的,而且还有两大本外国的,什么英国、美国、印度、缅甸,连苏联的都有。虽说他只有十四岁,只是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在他的集邮册中也没有什么值得向人夸耀的精品珍邮,但在班上乃至学校里,俨然是个小小集邮家了。每当上学或是放学的路上,他背着鼓鼓的书包与同学走在一起时,往往会听到其他班的同学在旁边指指点点:“你们瞧,那个走在中间、个子不高、背着大书包的就是郑哲夫。他的邮票可多了。”

星期六是哲夫的节日,下午只有一堂课,早早的就可以离校进城,先到父亲所在的洋行里把积攒了一个星期的废旧信封儿塞进书包,再到邮局或邮票社选购邮票。晚上回家,把一天的收获都摊在床上,一个一个地看,一封一封地查,每当发现自己尚未收藏的邮票时,那股高兴劲儿真是无法形容。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日又是个星期六,对于山城重庆来说,似乎与别的日子没有什么两样,法币贬值,物价飞涨,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热潮早已过去,各式各样的抗日英雄纷纷亮相,国民政府的官员们大肆抢购飞机票,争先恐后地飞往上海、南京、北平、天津等沦陷区,一群颇为时髦的接收大员应运而生。哲夫只是个初中学生,他的脑子里可没有那么多的国家大事,他所企盼渴望的无非是想得到一些新的邮票,如此而已。按照习惯,他先去洋行,推开门房的小门之后他愣住了。他所熟悉的老伯伯不见了,换了一位板着面孔似乎从来也不会微笑的中年人。碰巧这个下午父亲也不在洋行,莫说想拿到旧信封儿,连门都进不去,只好空手而归。他在失望之后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邮局了。

谁想到,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当他兴冲冲赶到储奇门东川邮政局集邮组时,又同样遇到了一位从来也没有见过的女士,一张长长的马脸引入注目,白煞煞的脸上有两条显然是用廉价的眉笔画上去的细眉毛,在又扁又平的鼻子下边却有一张鲜红鲜红的大嘴。哲夫刚一打问购买邮票的事,马脸女士就很不耐烦地用手指了指墙上的告示,示意让他去看。告示上写得明白,因通货膨胀、法币贬值,许多邮票的面值已经无法正常使用,故决定从即日起改变售票方式,由邮政局集邮组将若干种零票及若干张整版的邮票搭配在一起,按卷出售,每卷定价:法币50元。

哲夫庆幸自己刚好有五百多元,可以买一卷邮票。回去还有钱乘车,总算没有白跑一趟。不过,那一卷里都是些什么呢?

可不可以让自己挑选挑选呢?马脸女人回答得很干脆:“不行!”

哲夫把手上的五百元法币捏得很紧很紧,他虽然不大情愿但仍然用最温柔的语气对马脸女人叫了好几声:“阿姨,阿姨……”可回答仍然是那么斩钉截铁:“不行就是不行。”哲夫想挑选一下邮票的希望落空了。他只好抱着碰运气的心情交出了五百元钱,从马脸女人的手中接过了一卷不知名目的邮票,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

昏黄的电灯光比蜡烛或煤油灯的光亮不了多少,要想看清邮票上的图案和文字,必须把眼睛凑过去离得很近很近才行。

哲夫对这一卷邮票很是失望,从头看到尾也没有几种新票,大都是自己已经有了的。记得刚才有一个帆船的四方连,不知是北京版还是伦敦版,想再找到它却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

“小妹,你看到一个四方连吗?”

站在旁边的小妹蓓蕾今年十岁,正在上小学,每当二哥整理邮票时都少不了她。虽说她已经掌握了从信封上把粘贴的邮票完整地剪下来的技术,但二哥仍然不许她动手,最多只许她把剪下的邮票放进盛有清水的脸盆里。今天没有旧信封儿,不需要剪也不需要泡,因此蓓蕾也觉得无事可干。听到二哥问什么四方连,她连忙摇了摇头:“没有四方连,只有这么一张大邮票。”哲夫回头一看小妹手里拿的正是自己要找的帆船票,顺手就拿了过来。“什么大邮票小邮票,这就是四方连。你没看到这是四张相同的邮票成方形连在一起吗!”蓓蕾对二哥还是恭而敬之的,她当然无话可说,只好转到床边翻看那些摊在床上的整版整版的邮票。

哲夫听说,伦敦版和北京老版的帆船票相差无几。它们的图案基本相同,只是桅杆顶上的旗帜和“中华民国邮政”横框下方齿状短线两个地方略有长短,如果不细心比较简直就无法区别。现在手里的这几枚好像是伦敦版的,不过灯光太暗看不清楚。就在这个时候,小妹说话了。

“二哥,国父的头像怎么是倒着的?”

“二哥正忙着呢,别捣乱。”

“小妹不捣乱,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头像就是给印颠倒了嘛!”

“是小妹把邮票看颠倒了吧?正过来就是了。”

“头像一正过来,邮票上的字就又颠倒了。”

“是吗?让二哥看看。”

哲夫放下手里的帆船四方连,把小妹所说的那一版邮票拿起来仔细观看,不由得大吃一惊。

这一枚二元面值的邮票共五十枚,纵行五枚,横排十行。四周边框呈天蓝色,四角和中心图案部分为黑色。上边框的左右角分别有“贰”“圆”两个字,它们中间印有一个圆形的中华民国国徽图案——青天白日。下边框中间印有“中华民国邮政”六个楷体汉字。边框的两个腰上是阿拉伯数码“2。0”,中心图案是孙中山先生的免冠头像。由于边框和中心图案是套版印刷的,这一版错票显然是在套版时出了差错。

哲夫是在无意间用平价购到了一整版五十枚非常难得的错体票。他立即想到了有名的民国珍邮“宫门倒”。

民国初年邮政部门发行过一套十九枚普通邮票,其中面值以元为单位的图案是北京国子监二门的琉璃牌坊大成门。由于大成门气势宏伟,造型典雅,因此以它为中心图案的邮票俗称“宫门票”。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汉口邮局的一位姓余的先生在工作时偶然发现了一整版五十枚二元面值的宫门票上的宫门印颠倒了。余先生当即将邮票上交给邮局的邮务长。为表彰他的细心和责任心,上司撕给他两枚留作纪念,把余下的四十八枚当作废票转呈给北京邮政总局邮务长——英国人阿材登。然而,阿材登却没有按规定将这些错体票销毁,而是据为已有,高价出售,“宫门倒”即成为世所罕见的民国珍邮了。

手上的这张错体票与“宫门倒”几乎如出一辙,都是二元面值,都是一版五十枚,都是在套印时中心图案倒置,都是在无意间被发现的。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宫门倒”是在邮局发现的,其错印之后又流传到社会上,而“孙中山先生头像二元倒”是在邮局正式流通之后才被发现的。

这一夜哲夫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他决定利用明天是星期天的机会进城去打问清楚。

同类推荐
  • 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是明朝末年凌濛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正式成书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尚友堂书坊于翌年1628年刊行。《初刻拍案惊奇》是模仿话本小说而创造的小说集,其题材大多取自前人。书的内容比较繁杂,思想倾向前后不尽相同,主要有描写商人思想行径、命运遭际的作品和描写婚恋的作品。其多出自前代著述,但经过凌濛初的再创作,也一定程度表现出晚明社会现实与时代气息,浸含着凌氏本人的思想观念和愤世不平之气。常与《二刻拍案惊奇》并称二拍,加上冯梦龙的“三言”,则为“三言二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较重要的影响。
  • 公案奇局

    公案奇局

    选编者主要从三言二拍中辑录了有关古代诉讼官司题材的短篇小说17篇,其中不乏脍炙人口、在中国小说史很有影响的篇目,如《错斩崔宁》《沈小官一鸟害七命》《李公佐巧解梦中言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等,故事曲折生动,扣人心弦,生动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有较强的可读性。
  • 别在转身之后说爱我

    别在转身之后说爱我

    三个生活在都市中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大龄剩女,一个偶然的机会住在了同一所房子里,于共同生活的彼此取暖中渐渐产生了真情。她们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爱情模式,有时也会为了应付家里而去相亲。她们身上有着相似的足以让她们惺惺相惜的东西,除了让她们感到恐惧的年龄之外,还有于欲望都市中对真情的渴求和不肯放弃。于是,在这追求真爱的过程中故事丛生,跌宕起伏的剩女命运让人感叹。每一个年近三十的女人都会在这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
  • 与君一席话

    与君一席话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城堡(英文版)

    城堡(英文版)

    《城堡》是卡夫卡晚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未完成)。主人公K应聘来城堡当土地测量员,他经过长途跋涉,穿过许多雪路后,终于在半夜抵达城堡管辖下的一个穷村落。在村落的招待所,筋疲力尽的K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它们都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其中有招待所的老板、老板娘、女招待,还有一些闲杂人员。城堡虽近在咫尺,但他费尽周折,为此不惜勾引城堡官员克拉姆的情妇,却怎么也进不去。K奔波得筋疲力竭,至死也未能进入城堡。
热门推荐
  • 普通高手

    普通高手

    陆清只是跟着自己的表哥去抢劫便利店,不曾想表哥却成了第一个刚出场就死掉的龙套,自己也一身重伤的被人放生!话说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长得还挺标致,只是她身边那个唐装老头看起来真是太讨厌了!TMD这群恐怖的人渣都是什么东西?老子在武校拿过两年冠军,手中有枪都不知道找谁去报仇啊!
  • 終極少女之舞枫恋

    終極少女之舞枫恋

    在打败日月王后,大家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生活,盟主灸舞被各时空的盟主所信任,将盟主之位交接与他,十二个时空的盟主,在铜时空找到了自己的真爱…
  • 一眼山清

    一眼山清

    你知不知道,我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我父母没有教会我如何去爱,而你,陪伴我,关心我,是我唯一依赖的人。十年来的陪伴让我明白这份爱情的沉重你可不可以,也爱我。
  • 天使爱美丽:女人美容养生秘笈

    天使爱美丽:女人美容养生秘笈

    美丽的女人就像天使一样,给世界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让这个世界更加让人热爱。女人似水,美丽的女人更是靓丽的风景。从古至今,无数的诗歌歌唱美丽的女人,一个美丽的女人就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就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始终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追求美丽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美丽的女人给人在视觉上的愉悦,令人心情愉快。女人不仅仅需要天生丽质,更需要精心的呵护,需要善于自我调理,才能够从内到外塑造美丽的身段和善良的心灵。
  •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记录了作者游走于东西方文化的心得感悟,一半是海外经历、一半是海归思考,旨在为那些准备出国的朋友提供有益的视点,告诉他们国外的生活绝非那么美好,但也并没有那么艰辛。同时也为那些准备回国或已经回国的朋友增强留下来的信心,不知何处是他乡,只因为,处处皆是故乡。作者文字间大城、小城之美丽,不在于美食、美景或历史的沧桑往事,而是那种游离于周遭之外,对美的审视和享受美的过程后的缤纷感,是有意无意地在东西文化中间穿梭的沉淀与收获。
  • 一起走到底

    一起走到底

    一个萌哒哒的小女孩,一个突如其来的通知书,带她进入了一个甜蜜,波折的代学时代
  • 我就是她的唯一

    我就是她的唯一

    末日突如其来的降临,人们该要怎样面对接下来残酷的事实,一个可怜之人带着自己变成丧尸的妻子踏上征程,只为让她疾病痊愈,因为,我就是她的唯一,她也是我的唯一......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我们唯一不能抛弃的就是爱
  • 论疏

    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御爱少女梦之旅

    御爱少女梦之旅

    传说,他不学无术,酷爱打架斗殴,是皇威学院令人闻之色变的坏学生。传说,他成绩全校倒数第一,却因为某种关系能够长存于皇威学院。不被开除。传说,他就凭长得帅气又痞气,人气稳居全院第一。得罪他的第二天,穷追我三年的杨圣同学突然和我划清界限,死党吉吉含泪和我诀别,我所到之处方圆十里人畜全无。
  • 庭院深几许

    庭院深几许

    清末民初,小家碧玉的叶镜仪奉父母之命嫁给城内郑家二公子为妻,原是一片憧憬,却不料郑家二公子郑仕远对她极其冷漠。深宅内,她一面要应付冷酷且处处要打压欺负她的丈夫,一面要周旋于郑家的妯娌们中,她的婆婆郑家老夫人又对她期许殷殷,使叶镜仪在郑宅里每天如履薄冰。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更激烈的血雨腥风正等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