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1400000002

第2章 绪论(1)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门生气勃勃的独立的新学科。

1.1 语用学的由来和发展

1.1.1 “语用学”这个术语的提出语用学源于哲学家对语言的探索。语用学”(Pragmatics)这个术语是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Charles William Moris)于1938年首先提出的。莫里斯在他于1938年出版的《符号理论基础》(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gns)一书中,提出符号学(Semiotics)包括三个部分: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句法学(Syntacticsor Syntax)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符号及其所指对象的关系”;语用学(Pragmatics)研究“符号和解释者的关系”(Moris,1938)。请注意:莫里斯在1939年出版的《美学和符号理论》一书中谈到语用学时将“解释者(interpreters)”改为“使用者(users)。由此看来,莫里斯不但首先提出了“语用学”这个术语,而且粗略地指明了语用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莫里斯对符号学三个部分的划分得到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卡纳普(RudolfCarnap)的支持。卡纳普认为“如果一项研究明确地涉及语言使用者,我们就把它归入语用学的领域,……如果我们从语言使用者那里只摘取一些词语及词语所指的对象来进行分析,我们就处于语义学的领域。最后,如果我们从词语所指对象中抽象出词语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析,我们就处于(逻辑)句法学的领域了”(Carnap,1948)。很明显,卡纳普也认为语用学是研究使用者和词语(符号)的关系。卡纳普认为,纯语义学和语用学是“分析词语意义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式,而描写语义学可以看作是语用学的一部分”(1956:233)。卡纳普倾向于把语用学看作经验科学。

请注意:“语用学”是英语词Pragmatics的汉译。Pragmatics包含拉丁词根Pragma-,这个拉丁词根表示“行动,做”这个意义。汉译者把“语用学”视为“语言实用学”的简称。其实把“语用学”视为“语言使用学”的简称更为贴切。

1.1.2 语用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50年代中至60年代末,语用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语言哲学家巴尔—希勒尔(Bar-Hilel)于1954年提出语用学的具体研究对象是指引词语(indexical exPress)。

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ohn langshaw Austin)于1955年在哈佛大学作题为《论言有所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的系列演讲(经J·O·Urmson整理成书于1962年出版),提出“言语行为理论”(theroy of the speech act),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凡不能验证其真或假的陈述都是伪陈述,就是无意义的实证观点,向当时的逻辑实证主义发起挑战。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John·R·Searle)1969年出版《言语行为》(Speech Acts),1975年出版《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s),继承、修正、发展了由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使之进一步系统化、完善化。至此,“言语行为理论”成为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讲座作了三次演讲。在第二讲“逻辑与会话”(Logic and Conversation,1975年发表于Syntax and Semantics:Speech Acts,Vol.3,Academic Press)中,他提出了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会话含义理论”以及“合作原则”及其包含的四条准则: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会话含义理论”成为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为语用学创立了成为一门新学科的基本理论。

1.1.3 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的新学科的标志

1977年,《语用学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发行是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的新学科得到承认的标志。

《语用学杂志》创刊号发表了以哈勃兰德(Hartmut Haberland)和梅(Jacob·L·Mey)共同署名的社论:《语言学和语用学》。社论开宗明义指出:“语言的语用学(Linguistic Pragmatics),粗略地较宽泛地说,就是研究语言运用的科学”。社论声称,这样定义的语用学跟历史上一些学者说过的语用学“没有直接的联系”(请注意:不否认存在着联系,但不是直接的联系)。社论用“语言的语用学”这个术语来表明跟历史上“符号学语用学”、“哲学语用学”的差别,以此强调语用学的语言学属性。那么,“语言的语用学”指的是什么呢?社论指出:“我们希望用内部和外部两种方式来研究这个问题”:外部方式,即“人们能从语言的具体实践(语言的使用者对语言的实际运用)的观点来界定语言的语用学”。内部方式,即“语言运用的这门科学在本质上能被看作研究制约语言使用的那些条件”。社论明确指出:“语言的语用学是研究自然语言的语用学,是跟具体的或实际语言的使用者相关的”。并说:“我们希望有惟一的一种语用学。……语言学家不描写抽象的语言能力,而是描写具体的语言运用(aconcretelanguageperformance)。这种运用条件是由社会并在社会之中创设的,语言学家是社会的一部分,语言学家的研究‘对象’是在相同的社会条件下运作的”。《语用学杂志》创刊号的这篇社论明确地表达了语言学家对语用学的基本观点。

1.1.4 语用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80年代,语用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完善,这主要表现为:①1983年出版了语用学的两本优秀教材:列文森(StephenC·Levinson)的《语用学》(Pragmatics)和利奇(GeofreyN·Lech)的《语用学原则》(Principles of Pragmatics)。列文森的《语用学》分为七章。第一章:语用学的范围;第二章:指示词语;第三章:会话含义;第四章:预设;第五章:言语行为;第六章:会话结构;第七章:结论。在《语用学》这本书中,列文森对80年代初以前语用学研究中出现的各种理论作了系统的介绍和科学的分析总结,设定了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阐述了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堪称第一本比较系统、完整的语用学教科书。利奇的《语用学原则》分为十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一组假设;(第三章):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第四章):合作原则的人际功能;(第五章):得体准则;(第六章):人际修辞的综述;(第七章):交际语法:一个例子;(第八章):施为句;(第九章):英语里的言语行为动词;(第十章):回顾与展望。在《语用学原则》这本书中,利奇勾画了语用学的研究范围,指明了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联系和区别,论述了多种语用原则和准则,尤其是提出“礼貌原则”使运用“合作原则”难于解释的一些话语得以合情合理地解释。利奇的《语用学原则》是一本优秀的语用学教材。总之,可以这样说,列文森的《语用学》和利奇的《语用学原则》代表了80年代初语用学研究的最高水平。②1986年,国际语用学学会成立,并决定把《语用学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和《语用学和其他学科》(Pragmatics and Beyond)作为学会的学术刊物。③1987年,列文森提出“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④1987年,范叔伦(Verschueren)的《语用学:语言适应理论》(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 daptation)出版。

此外,到90年代,语用学研究仍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例如:①1993年梅(MeyJ)的《语用学概论》(Pragmatics AnIntroduction);②1995年托马斯(Thomas·J)的《言语交际中的意义:语用学概论》(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③1996年余尔(Yule·G)的《语用学》(Pragmatics)。

语用学,最初是由哲学家提出来的,它经历了一个哲学研究阶段,到70年代引起语言学家的关注,进入了语言研究阶段。70—80年代,语用学有了自己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了自己的学术刊物,有了自己的优秀教材,从而成为语言学的独立的一门新学科。90年代,语用学研究进一步发展完善。

1.2 语用学产生和发展的语言学背景

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F·de Sausure)区分语言和言语,认定语言是语言学真正的研究对象;区分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主张“就语言而研究语言”,即从语言系统、结构本身去研究语言;区分共时状态和历时演变,认定共时状态的语言是一个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并确认这个系统是语言研究的重点;接着,又提出了语言系统共时描写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索绪尔的语言和语言学理论开创了20世纪的语言学。后来,受索绪尔的语言和语言学理论影响相继出现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几个主要学派,例如哥本哈根学派,布拉格学派,尤其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主张研究语言系统、结构,并尽力追求语言描写形式化。公正地说,结构主义语言学在语言结构描写上,尤其是在音位研究和语法研究上取得了令人钦佩的卓越成就,但是,语义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此外,结构主义语言学倾其全力于语言结构研究而忽视语言运用研究。50年代末,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提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使语言分析高度形式化。他把语言看作与其功能、使用、使用者无关的一种抽象机制或心智能力,主张只研究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不管语言运用(linguistic performance)。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对语言的句法结构有很强的解释力,影响极大,但它只重视语言能力的描写,排除语言运用的研究,在这一点上,比结构主义语言学有过之而无不及。从上述事实可以看到,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到转换生成语法,存在两大明显的缺陷:(一)忽视语言运用研究;(二)语义研究薄弱。科学的发展总是从薄弱环节突破的。先谈纠正忽视语言运用研究的缺陷。语言学家们认识到,语言结构本身的研究和语言运用的研究关系密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只研究语言结构,不研究语言运用是根本不行的。因为交际是语言的基本社会功能,交际工具这一基本属性就决定了研究语言运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外,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语言系统、结构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杰出成就,完全具备了重点地研究语言运用的条件和可能性。可以说,加强语言运用的研究促进了语用学的产生和蓬勃发展。再谈纠正语义研究薄弱的缺陷。结构主义语言学语义研究薄弱是公认的事实;乔姆斯基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s)中也未涉及语义。针对这种情况,一些语言学家认为应该加强语义研究。从50年代起,语义研究的兴趣逐渐浓起来,并出版了一些语义学专著,例如:乌尔曼(Sephen Ulmann)的《语义学原理》(1950年初版,1957年第二版)和《语义学:意义科学导论》(1962年);乔治(F·H·George)的《语义学》(1964年)。1966年在波兰召开的“国际语义学讨论会”反映出国际语言学界对语义研究的重视和期望,语义研究出现了新热潮,语义学家们努力改变语义研究落后于音位研究和语法研究的局面,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陆续出版了几部语义学的重要著作,例如:卡茨(J·J·Katz)的《语义理论》(1972年);利奇(G·Lech)的《语义学》(1974年初版,1981年第二版);帕默(F·R·Palmer)的《语义学》(1976年初版,1982年第二版);坎普森(R·M·Kempson)的《语义理论》(1977年);莱昂斯(J·Lyons)的《语义学》(两卷本,1977年)。可以说,语义研究的加强导致了语用学的产生和蓬勃发展。

同类推荐
  • 现代社会保障概论

    现代社会保障概论

    本书阐述了现代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基本理论以及历史演变。分章讨论了社会保障基金及其管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及社会优抚等基本社保项目。本书在充分介绍和吸收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和理论的同时,还以丰富的资料详细论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改革与创新,问题和前景。本书体系完整、论述详实、内容很新,是这一领域较为完整、较为成熟、较为规范、也较为先进的优秀教材。
  • 穿越在异度空间

    穿越在异度空间

    本书讲述了无人能解的秘密事件、令人恐怖的灵异事件、医院里发生灵异事件、民间流传的灵异事件、警察难解的灵异案件等内容。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人物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人物

    为了系统地向广大青年传递人类的知识精华,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作者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各种知识进行分析介绍。她向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心灵的窗口,让他们在知识的天地里遨游、畅想;她向青年朋友们搭建一架智慧的天梯,让他们在知识时空中探幽寻秘。
  • 小学生礼仪:4-6年级

    小学生礼仪:4-6年级

    优雅的风度不是天生就有,需要从小培养。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每一个与人打交道的机会都是培养礼仪的机会。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礼貌无需花费一文,却能赢得许多。礼貌看似只是一些细节,但也能让人失去很多。《小学生礼仪(4-6年级)》是专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量身打造的礼仪规范书籍。书中精选了常用的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以及简单的社交礼仪等内容,教导学生要帮助父母分担家务、要学会与人沟通、要关心集体遵守公德,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礼节规范,在学习、
  • 历史常识悦读

    历史常识悦读

    收录了从“创世之初”到新中国成立之间的中国历史常识,并配有大量插图,引领你走进历史的天空。从中窥视历史前进的脚步。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作为一面镜子,为人类记录着时代的交替与更新。从历史中可以获知我们的先人祖辈们的丰功伟绩和过锚褥失,我们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同样深记他们失败的教训。
热门推荐
  • 另类教师

    另类教师

    作为特种兵的石傲天回到中海,无奈的做起了教师,可是教师却让他做的说不出好坏,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呢?林欣欣、赵雅非、宣思雅....她们最后的泪水到底是为了谁呢?...
  • 神心灭魔

    神心灭魔

    上古女神女娲与邪恶的神魅大战两败俱伤,神魅幻化邪恶之血侵入女娲体内。女娲封印心脏誓要净化恶魔血液,转眼千年女娲心化成帅气少年担负起与邪恶对战的重任...神力、魔力、灵力各种力量碰撞在一起,还有神秘的冥力助阵...
  • 木槿花西月锦绣6

    木槿花西月锦绣6

    冥冥之中,仿佛有命运之手在不断牵引,花木槿最终打开了神秘的紫陵宫。在这里,她发现了原氏和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最后的秘密……欲望,野心,杀戮,王位,权力,交织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弥足珍贵的友情,还有,这一世注定凄艳的爱情……错入乱世风云,面对铁血山河,心中却渴望那一曲缠绵的《长相守》……花西夫人,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宅男异能师

    宅男异能师

    “请问您被国民女神木雅晴小姐称为最贴心的男闺蜜请问有何感想?”“据消息称前段时间您与世界第一科学家李晴一同前去度假村度假,请问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一个月前世界政府颁发给您国民英雄的称号,请问您现在想说什么?”张夏秋面对记者们的穷追不舍,咧嘴一笑“没什么好说的,我只是一个宅男而已。”十八岁的张夏秋因为一颗七色流星的出现,从而开始他那璀璨耀眼的一生!
  • 四小阴门

    四小阴门

    四门世代相传的古老职业,几代人光怪陆离的传奇人生。过阴山,闯尸岭,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暗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秘密?探寻几大集凶之地,勇闯阴煞怪异的鬼林,恐怖离奇的遭遇,九死一生的经历,他们到底在寻找着什么?他们又能否成功?重重迷雾,步步惊心,这四小阴门,几大家族,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地方?
  • 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全集

    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全集

    本书从实用、方便的原则出发,将日常生活中最直接、最有效,使用率最高的口才技巧和处事方略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掌握能言善道、精明处事的本领;让读者懂得如何在说话办事时做到不卑不亢、圆滑中有果断,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 这个世界一直很暖心

    这个世界一直很暖心

    本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好,也呼应了我长久以来的沉淀信念──“真正幸福的人,不仅仅指的是他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快乐的,而是指他的生命整个状态,即使有经历痛苦的时刻,但他明白这些痛苦的真实意义,他知道这些痛苦过后,依然指向幸福。”生命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面临其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唯有抱持观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一切的真相才会自动还原水落石出,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最大动机。
  • 神医鬼王

    神医鬼王

    她,是穿越鬼医,穿越而来,居然悲催的在生孩子。他,是叱咤风云的王爷。遇到她,他原本的计划全部都被大乱。盛世风云,红颜天下,二选其一,奈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英雄联盟之瓦洛兰传

    英雄联盟之瓦洛兰传

    一个离经叛道的邪恶忍者,一帮争权夺利的无知世人,一个战火纷飞的混乱世界。这是关于英雄的颂歌,也是对于罪恶的救赎。这里是符文之地。我爱LOL。
  • 你看不见的危险

    你看不见的危险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我叫张安德,我和所有进城务工的人一样,都是为了生活.也许你说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鬼,但我见到的是你看不到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