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性格的人对众人的批评有着惊人的警惕感、他们为了避免事后遭人非议,而会在接受新的任务或制定新的计划时,花很大的精力作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收集各方面信息以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而让赞扬代替批评则是他们的一贯愿望。所以在工作之时,他们采取的方法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事前,大多数人都会从形形色色的指南丛书之中搜集很多专家的意见、或综合、或择其善者而行之。而为了避免在中途节外生枝,加之他们求好心切、完美性格的人往往都选择实行一些短程的计划。这样不仅能逃脱中途而废在心理上的压力,也可以尽快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而这对他们来说,内心可以因此获得极大的愉悦;他们总是在心中默默构思自己的计划和怎么去实现这个计划的方法,以做到万无一失。而当其他人或者环境因素不允许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构思和完成计划之时,他们的心中就会万分的沮丧,有时甚至愤怒。而对于他们感兴趣且认为应该做的事,完美性格的人总是选择全力以赴。他们会认真而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以便在工作时的每一分钟都能够起到最大作用,从而提高他们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必然是一丝不苟的,而且一般的情况下只要工作结束,其结果往往会跟他们预想的都一样或差得不远。而对于那些他们不在乎的事情,他们却选择冷淡和漠不关心。
完美性格的人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会把子女变成了自己体现自身价值的工具,他们选择将自我的意识强加给自己的子女,还美其名曰:“为了他们好”。稍不从便施以武力压迫,殊不知在这种价值取向与精神压迫下,已经在孩子心灵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由于他们根本没有科学合理评估子女的实际能力,也不了解子女的个人合理兴趣取向,便无形当中放弃了一种自然与坦然的态度,造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更多的享受过合理快乐,所以不会感恩,更不懂得爱。所以长大后,稍有行为能力,就开始报复父母。经常有学生,也有社会中的成年人,网上也经常报道子女杀害父母的。这是完美性格的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
而完美性格的人表现的最严重后果就是自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让他精神的支柱轰然倒塌,个人自信心的完全丧失,这种人由于没有在平时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抗压力与抗挫折能力,所以选择自杀来逃避这种痛苦。从精神层面上讲,这便是一种精神的解脱。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反应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在高校和大学生里,时常会看到了一个一些博士跳楼自杀,在即将参加高考的中学生也常常因为学习压力太重而选择了自杀。
在完美性格的人的思维方式中,他们的确容易选择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完美性格的人由于他们的这种完美主义态度,使得他们在处世时显得十分严谨、他们不愿意轻易地下结论,但选走某个目标时就显得十分投入,他们自认为自己的生活与别人有十分的不同一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至少大致看来是完美的,自己的人格也是无可非议的,因此完美主义者对其他人对自己的评语显得过度的敏感。对待这些评语的态度也容易选择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完全放弃,二是神经质似的严重的自我失控。
完美的反义词是残缺,残缺也是一种美。而在完美型性格的思想里里,面对残缺简直是一种耻辱,所以完美的人是极度缺乏包容性的,而当今提倡和谐社会,和谐理念是合理的、科学的,也许有很多人不懂得什么是和谐,所以总认为和谐也是种完美。其实,和谐应该是包容差异性、矛盾性的统一,这种统一的表现是平衡与稳定。正如任何人都喜欢风和日丽,但自然中一定包括暴风骤雨,人与社会何尝不也是这样呢?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当完美型性格的人面对选择的时候,要以和谐的态度放弃完美。
3.完美型性格的命运
一个社会的整体文化中,完美主义是必然存在的,至少人们要知道有这么一个标准,正如儒家学说里的“去欲成仁”以及“仁、义、礼、信”,而在西方文化里则是“爱与包容”;所以在在希腊的古典哲学中,有了苏格拉底外,还必须要有伯拉图以及乌托邦,但是将完美主义做为文化的、道德的唯一标准,那便是恐怖的,往往在宗教里出现宗教极端分子就是这么回事,而对完美主义朝圣的结果和命运就是走向自我毁灭和毁灭他人。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无数悲剧,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完美性格思想里对人性认识的脆弱,以及唯物质主义造成现代社会到了过度功利性的误区。这一切最终造成了我们文化的不合理,使完美性格的人不知道人与社会必须要分层次和结构,以及再从结构性到整体性的划分,反而从道德、审美上的完美观念造成了个人精神上的虚无主义,再由虚无主义发展到精神虚幻,只需要再来一点无知的鼓动与吹棒作为催化剂,最终必然导致心智困惑与自我迷失。便“不成功便成仁、杀身成仁”,而在人本主义社会里,生命权是最高权利,做了最大努力以后,应该要学会放弃“杀身取义”来追求真理的至高境界。
2007年12月5日13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余虹,在他北京所居住的小区楼上飞身坠下,中国文学从此失去了这位理论大师。余他年方50岁,在2002年作为重点人才引进到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余虹在学术领域内堪称处于前列。他是对学术研究非常纯情和投入的人,对国际前瞻话题非常敏锐,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是严谨而有创见的人。余虹对中国文论诗学很熟悉,同时对西方诗集也很了解。他当时的博士论文《西方诗学与中国文论》一书就被收入三联书店《哈佛燕京系列》当中,该系列收录了人文社会等各领域顶尖学术著作,也表明社会对他在权威学术地位的认可。
事发后,人大文学院的网站上贴出“余虹教授辞世”的公告,称余虹在留给文学院的遗言中,将在人大的经历称为“最有意义的几年”。他将自己的全部藏书“捐给文学院”,而且在“祝福所有朋友”的同时,表示:“如果有来世,愿一起工作。”公告中还说:“余虹教授深厚的学术造诣及其率性自真的人格魅力,在学术界和师生中享有极高的赞誉。”文学院将在校内人文楼设立余虹教授纪念室,并将在近期为其举行追思会。
该校中文系比较文学的一名姓黄的教授,也是余虹在暨大时的同门师弟,对于余虹的死他感到非常难过。黄称“他很有才气,很有追求,”今年7月,余虹在参加完他的老师石璞先生的百岁华诞后不久,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他人生最后一篇公开文章,里面写道:“我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的一位女博士生跳楼自杀,去年的同一天新闻系的一位女博士生跳楼自杀。这些年不断听到有人自杀的消息,而且多为女性。听到这些消息,我总是沉默而难以认同那些是是非非的议论。事实上,一个人选择自杀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他人哪里知道,选择自杀一定有不幸根由。”
这样一个泰斗人物主动选择死亡,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也感到很惊讶”,黄教授说,“早前他的性格非常开朗,并非孤僻的人。跟人交往也很好,很有学者风度,不是不能接近的人。”黄教授猜测说,他的死肯定有别的原因,比如说疾病。“今年9月份他才来过广州,听其他师友说,他的身体不太好,看上去没什么精神,性格也变得没原来开朗了。”不过,一些熟悉余虹的同事友人也表示,病痛似乎不足以构成坠搂的理由。余虹的一位同事表示,余虹虽有两度不成功的婚姻,在生前处于单身阶段,但有朋友同事及学生的陪伴,这些经历并未造成太多创伤,平时,他总以微笑示人。
“像他这样学术造诣那么高的人,对生死已经看得很透彻了。”黄教授透露,在粤的同门师友可能会有其他追悼活动。
有人认为:他走这条路与他的经历有关。
余虹祖籍湖北,但却是从川东达州一个小镇走出去的教授。余虹走过的道路非常曲折。1970年,他因父母有历史问题,而被学校拒之门外。随后他投亲靠友浪迹到湖北求学。在那里他拼命改造自己,使自己成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上了高中。1977年恢复高考后,给了他一个“意外惊喜”,但初选政审时又落选了。正当他身临绝境时,1978年春扩大招生,余虹终于进了大学。他强大的人格背后隐藏抑郁。他在人前越是表现得越开朗乐观,在人后则心里就越凄苦,完美性格的人的人格看似很“强大”,很积极,追求完美,对自己他人要求都很苛刻。越是这样,在遇到挫折时他越不会把自己软弱的一面向别人倾诉。这样的话,抑郁的情绪在心中长久积累,是很危险的。从一些迹象看,余虹自杀并不是一时冲动,可能是婚变、工作压力等长期积累的抑郁所致。
余虹的跳楼自杀惊呆他的亲友,余虹的师生和朋友均表示,听到其死讯后很惊讶,“他平时是个很开明通透的人啊,怎么会看不开呢?”学生说“他是很机智的人啊,性格一点都不迂。当年在暨大教书的时候,是有名的才子,我们很喜欢他的课。”余虹早年的学生胡女士听到消息后很惊讶。她说余虹是“既入世又出世的人”,很敏锐。“他怎么就这么走了呢?”广东省作协《作品》杂志社副编审艾云是余虹的多年好友。在艾云的印象中,余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这几年里,艾云和余虹一直保持联络。艾云说,余虹在北京的生活还不错,有房有车,不过是一个人生活。他的前妻在广州一所大学教书,儿子和前妻一起住。艾云最近一次见到余虹是在今年10月。余虹到广州来送儿子去美国读研究生。最后一次交谈仍然很愉快,“余虹还是很关注现实,一点要走的迹象都没有。”余虹1993年调入暨南大学,1994年到1996年跟随著名文艺学学者饶子读博士,被誉为饶门“四大金刚”之首。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72岁的饶老难抑悲痛:“他是一位有才气、有学术追求的中年学者,他的辞世,是文艺学界的损失。”饶子说,今年9月,余虹送儿子到美国留学,还到广州看望她。她当时发现余虹的身体不太好,还劝他注意休息。对于外界认为余虹比较“开朗”的印象,饶老并不认同:“尽管他的学术道路相当顺利,颇多创见,但他对人生的终极主题有追求,多思善思,并不开朗。”
“哭无泪,痛看老天无情……”12月5日余虹的母校——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已向余虹家人发去唁电。
“他很机智,一点都不迂!”而这么一个人为什么说走就走了?这是余虹很多学生亲友想不通的问题。据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吴兴明透露,患上抑郁症,是导致余虹踏上不归路的主要原因。
面对命运的死角,完美型性格的人该如何突破命运的重围、突破自我,把握理想与现实间的尺度呢?思维突破到知识体系的合理构成是先决条件,如此才能产生与现实相符的合理意识,但是合理意识与完美性格的人的心理认同之间还需要一段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形成一种放弃完美的思维与行为习惯,其过程就更复杂。然而在人生的平常生活中,如果你对每天每件事情的要求标准变得客观且现实,而你能够达到或者能实现你的这些目标,你会常常感到轻松而愉快,自然而然的感觉到自己富有创造精神和价值,你才会为你的工作效益很高而充满自信。然后,你的心情才会因为快乐而渐渐变得开朗,从而走出命运的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