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7700000002

第2章

李民现在住的房子,是租来的。他的老家在合庄,他到县城来,是在这里做生意,把从合庄收购的木材,贩运到火柴厂来。在没结婚之前,李民每个月只在城里呆不到十天,且早出晚归,家里从来不开火。其实他租的这个房子,性质相当于旅店,屋子里除了原有的照明设施之外,他所添置的,就是一台电视。李民从打住进来开始,啥时候回到家里,院门都是敞开的,他一直没有机会用过老张给他的那把大门的钥匙。

房东家里原来三口人,李民来租房子那年,房东的儿子去省城里念大学了。也就是说,因为儿子上大学了,房子空起来了,房东才想到把房子租出去的。李民住的这间卧室,原来就是房东儿子的。房东老两口子都在县钢管厂上班,男的姓王,置于叫啥名字,别看李民在这住快三年了,真还不知道。李民只管他叫王叔,只知道他是钢管厂的电工。但李民知道女的叫郝玉珍,每个月的水电费的条子上,都写的是她的名字,好像她是这个家的户主吧。老王家的房子是四间北京平,两家子各住两间,合用一块水表和一块电表,因此水电费也就自然是两家平摊了。郝玉珍是钢管厂的会计,帐算得很利索,涉及到两家子的水费和电费的帐目时,她张口就来,而且从来没算错过。

张雅娟是陶瓷厂的保管,需要在这里上班。所以从结婚后,李民的根据地,也就由合庄转移到城里了,家里收木材的活,便委托给他父亲进行着。他的工作就是在城里雇好车,去合庄把木材拉来,再销售到火柴厂就完事了,其它的时间,就是陪着张雅娟。小两口从结婚那天起,便购置锅碗瓢盆洗衣机电冰箱等物件,在老王家的房子里像模像样地过起了日子。

李民两口子进院后,并没有急于进屋。而是关上大门,在院子里嬉闹起来。他们觉得今天的这个二人世界,才更像个家的样子。

张雅娟捹着李民的脖子,说咱俩得赶紧攒钱了,过两年也买这么个小院子,省得像个流浪猫似的。李民撩拂着张雅娟的头发,不屑一顾地说,我才不买这样的院子呢,我都从平房里住二十多年了。要买,咱们就买楼房,最好是顶楼,往阳台上一站,想看谁就看谁。张雅娟格格地笑起来,她说你又土老帽了吧,现在买楼房,谁愿意要高处的?你没看那些新房子,剩下的全是顶楼。张雅娟抬手指了指,并顺着手指的方向,向对面的顶楼上看着。她突然又想起李民刚才的话来,便追问一句,说站在顶楼上,究竟想看谁呀?李民在她的脖子后边亲了一口,说当然是看别人家的老婆了。你走在大街上,那么多男人回头看你,我要是不看看他们老婆,我不是赔了吗?张雅娟转过身来,捏着李民的鼻子说,就冲你这句话,我也不能让你买楼房,还是平房好,关起大门来,就让你看我一个人。李民晃动一下脑袋,把鼻子挣脱出来,他说好好好,就看你一个人,有你这张脸,就够我看一辈子的了。说完他用双手捧起张雅娟的脸蛋,不错眼珠地盯着。

两个人闹够了,李民去厨房里收拾鱼,张雅娟便淘米焖饭。

张雅娟刚把电饭锅的电源插上,按下开关,那个指示灯亮了一下,就灭了。她以为自己没插实着电源,就又到插座处动了动,见指示灯还是没亮,她转过身来,把墙上的电灯开关按下去,见房顶上的灯也没亮。她赶紧招呼李民,说停电了。李民不信,说刚才他开冰箱时,发现那里面的灯还亮着,还有电呢,怎么这么一会儿就停了?他又顺手拉开冰箱门,见冰箱里的灯也不亮了。他说确实是停电了,反正天还早,呆会儿再做也赶趟。他让张雅娟递给他一个小碗,把鱼籽留出来,说明天早上给她炸鱼籽酱吃。

张雅娟嫌屋里热,便信步来到当院。她刚出屋门,就隐约地听见邻居家的电视在响着。她又往墙跟边上走几步,那声音就更明显些了,偶尔能听到是在唱戏的声音。她站在当院招呼李民,这时正好李民也把鱼弄好了,他跌忙洗了把手,从屋里跑出来。他说你大惊小怪的,怎么了?张雅娟说,你听,隔壁好像有电。李民侧着耳朵听了一下,说是呢,隔壁怎么会有电?他还是不太相信,便攀上院墙下的一个小煤棚子,扒着墙头向邻居家院里看去。邻居家的电视在正面的柜上放着,李民透过开着的窗子,便能看到电视的画面。李民有点近视眼,看不太清楚,但那上面晃晃悠悠的,显然是在演着节目。

李民从煤棚子上跳下来,他拍拍手上的泥土,说那就是咱们家的保险丝爆了。他来到老王住的那两间屋子的门前,扒着门上的钢筋窗,向屋里望去。这个家的电表就安在老王家进门的走廊上,从门外就能看到。李民知道看也是白看,进不去屋,再着急也换不上保险丝。可他还是想去看看,他担心天太热,怕电线烧了,引起火灾。他甚至还在心里埋怨自己,在一起住这么长时间了,竟然没把老王的手机号记下来,这要是真的有个啥事,上哪儿找他们俩个去?李民观察一会儿,见电表和刀闸都没啥异常情况,这才放心地回到张雅娟跟前。他说估计王叔他们走不太远,也许是上街买东西去了,等一会儿吧。

两个人跑一下午了,有些累。李民牵着老婆回到屋里,他咣地一下躺到床上,也顺便把张雅娟扯到床上。他们的这张双人床,是由两个单人床并接在一起的。两张床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上都一样,铺上垫子后,并看不出什么来,只是床头的样式和颜色不同,看起来有点别别扭扭的。其中的一张床,是老王儿子原来使用过的。在结婚前,李民本来是打算买张双人床的,可老王说,他们屋里没地方,这张单人床还得放在李民的屋子里。李民跟张雅娟商量怎么办?张雅娟说这样更好,那就再买个单人的吧,等咱们有了房子后,再买双人的,这个单人的,正好留着将来给孩子用。李民对这个提案大加赞赏,夸奖张雅娟会过日子,也想得长远,并把这件事情,向他父母和很多亲戚朋友说起过。只是从新婚那天起,张雅娟就睡在那张新买来的床上,不论他们怎么翻滚,张雅娟都拒绝到李民的床上去。这样翻滚的只能是李民一个人,围绕着那个新床进行着。

他们各自躺在自己的床上,开始时,两个人还动手动脚地开着玩笑,后来张雅娟就渐渐地不爱吱声了。李民看她神情疲倦,他也跟着疲倦起来。没等张雅娟睡着,他先睡着了。

李民是被屋内的灯光晃醒的,他坐起来,揉揉眼,从身边拿起手机,看一眼那上边的时间,已经是晚上的八点十分了。他赶紧推推张雅娟,说别睡了,火车过站了,都走到俄罗斯去了。

张雅娟翻了个身,像是睡迷糊了,嘴里含糊地应答,说别闹了,大半夜的,烦人不?期间竟连眼皮都没睁一下,就又睡着了。

李民来到老王屋里,见人家两口子正在看电视剧。他问老张停电是咋回事?老张轻描淡写地说,保险丝爆了,我已经换上了,没事了。李民并没把这事当回事,他在老家时,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他打十几岁起,就负责换家里的保险丝。他跟老王两口子闲聊了几句,便被郝玉珍送到屋门口了。在走到当院时,他还在心里说,家里有个电工挺好的,好歹不用自己动手了。

回到厨房里,李民望着淘好的米和收拾好的鱼,再也没心情做了。他清楚,以他的做饭速度和他的承诺,这顿饭要想吃到嘴里,怕是得九点半之后。他把米和鱼都放进冰箱里,再次来到张雅娟跟前。他本来打算叫醒她,一起到街上的小吃部对付一口算了。他刚抬起手来想去推张雅娟,看到她熟睡时的乖态,竟然有点不忍心了。他站在床边端祥几分钟,张雅娟的睡姿让他联想到他家的那只猫,他嘴里小声地念叨着,懒猫,睡吧,我出去给你买饭去。他离开屋子时,悄悄地锁上外屋的房门。

李民刚出胡同口,便想起张雅娟前天说过要吃荞面蒸饺的话来。他对这片的各个饭店都很熟悉,知道下条街有个客再来小吃,蒸饺做得很有滋味,只是距离远点,得有五百来米吧。这要是放到以前,李民不用寻思,抬手就打车了。这个县城的出租车多半都是那种小三轮子,只要在城区跑,都是两块钱,李民从来就没把两块钱放在眼里过。但打结了婚后,他一个人就不愿意打车了。他认为一个人花去两块钱有点不值得了。这三个月来,每天都是他去市场买菜,他家离菜市场也差不多是这个距离,他一直都是步行。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他觉得几百米的路对于他来说,只相当于在媳妇身上撒个欢。况且张雅娟在睡觉,他也想让她能多睡一会,便一路走下去了。

来到客再来小吃部,正好赶上人家的饺子卖光了,没有现成的。李民问人家现做得多长时间,服务员说得半个小时,李民在心里盘算,如果再等半个小时,那不和在家里做饭的时间差不多了。他正在犹豫等还是不等之间,老板娘出来了,看到李民很面熟,便问他啥事?李民说想买两屉饺子。老板娘见他满脑袋都是汗,就让服务员把刚蒸好的那两屉给李民装上。服务员说这是给里屋那桌客人备的,人家也等着要呢。老板娘说没关系,你们现在就蒸,有我进屋敬一圈酒的空儿,也就好了。李民拿到饺子,心里很有成就感,他对老板娘连说三声谢谢才离开。

李民回到家里,张雅娟还没醒。他一边在厨房里砸着蒜泥,一边长声怪调地叫着,说懒猫,起来吃饭喽。刚出锅的排骨馅蒸饺。等他把饺子和蒜泥端上来后,看到张雅娟在床边上坐着,一副焉头巴脑的样子。李民不但没得到他预想中的惊喜,还得和哄小孩子似的,商量着张雅娟才勉强地吃了几个。

饭后,张雅娟精神些了,她下地把餐桌收拾利索,在回到屋里时,她发现李民的灰半袖背上有着碗口大小的一块盐渍。她让李民脱下来,去给他洗了。李民说不用,反正明天他也没事,明天上午再洗吧。张雅娟说还等明天干啥,她也正好有衣服要洗,一起洗了吧。李民仍然没脱,他坚持说,你的也不用洗了,等明天我一起洗吧。说着就伸手把张雅娟拉到跟前,又把她放倒在床上,两人看起电视来。

同类推荐
  • 广告精英

    广告精英

    被称为广告界“华山论剑”的全国秋季糖酒会举办悄然选定N城。一时间N城广告界风起云涌,各路英雄纷至沓来。为了应付对外高手何其道的“奇招”今天马和沙丁——这对多年“老冤家”摒弃前嫌,组成了“战时同盟”。一场错综复杂的广告大会战沸腾了古老的N城。
  • 屋顶下的天空

    屋顶下的天空

    《屋顶下的天空》以一部镶嵌在拆迁老房里的几十年的徕卡相机为线索,串联起两个故事:一是以摄影记者叶飘和因丈夫出轨与丈夫分居的林译苇因为一部徕卡相机相遇相纠葛,展开中下层群体人物人生百态的故事;一是由主人公林译苇写作的民国小说,讲述一个艺术家和一个坎坷身世的土匪的生命历程。
  • 中国合伙人

    中国合伙人

    以新东方三驾马车为原型创作,讲述了八十年代的三个大学生成东青、孟晓骏和王阳的青春史、创业史。成东青、孟晓骏和王阳相识于燕京大学,他们在入学的第一天不打不相识从此结下了一生的友谊。三个人在肆意的青葱岁月里情比金坚,大学毕业后各自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轨迹,但都因为友情重又聚首,白手起家,创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就在三人到达人生顶峰的时候,危机却最终爆发,三兄弟不惜割袍断义、分道扬镳……黄晓明、邓超、佟大为华语影坛三大型男联袂演绎东方新梦想!
  • 大波(全集)

    大波(全集)

    李劼人著作《大波》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1937年的老版本。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作者的重写本,两个版本的内容相差很大,几本没有重复的内容。本书是作者1937年版本《大波》,作为1937年版本完整呈现,分上中下三卷。主要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遭到血腥镇压。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作品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大波》这部小说,在其浓郁的地方色彩之中,反应了一个人心浮动的动荡时代,它描摹了一个轩然大波时代的众生面相,对于研究方言文学和记事文学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 谢谢你赐予的甜蜜时光

    谢谢你赐予的甜蜜时光

    她开玩笑似的说:“我们结婚吧。”结果,对面的男子却真的回应道:“好,刚好我正带着户口本。”于是,两个相见次数五个手指头数得过来的人,结婚了……在遇见她之前,他的生活,可谓是顺风顺水。当她挥舞着利爪从天而降,向自己疯狂求婚时,他惊慌失措、懵懵懂懂地背起这个甜蜜的“包袱”。说好的,闪婚没有爱,有的只是契约,可为什么看到别的男人频频向她献殷勤的时候,一向稳如泰山的他,开始按耐不住了呢?
热门推荐
  • 暗黑猎魔传

    暗黑猎魔传

    天启历15515年,地狱位面入侵天启大陆,怪兽肆虐,恶魔横行,人间秩序崩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在这个黑暗的岁月里,天启大陆的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
  • 带着王国回明末

    带着王国回明末

    带着英雄无敌的王国回到明末,本想种田争霸天下,不料张献忠实在太疯狂,只能利用城堡的特异能力。看猪脚怎么利用英雄无敌为助手,种田抗清治流寇!
  • 名提

    名提

    公安局里,预审处是关键的部门,决定着嫌疑人的罪犯定性和是否移送检察院做刑事处理。因其重要,能在预审处待着的个个都是多面手,而其中的精英被称为名提。老家伙齐孝石就是老北京真实存在的名提之一,他靠着三包烟、半杯茶、两核桃和攻无不克的“七小时制胜法宝”,就没有拿不下的案子。如今他已到了退休的年龄,本该接接小案子,熬到退休。但一起由自杀引出的经侦大案,让齐孝石改变了主意……
  • 狼性总裁狠狠爱

    狼性总裁狠狠爱

    现是成人教育然后赤果果的诱惑,这个男人到底是想做什么。吃抹干净还质疑我不行,真是倒了血霉了惹到他,更血爆的是他怎么会是这地带的首席大佬呢?什么?要我做他的女人,想做可是臣妾做不到啊……
  • 李嘉诚最有价值的投资策略

    李嘉诚最有价值的投资策略

    李嘉诚,这个名字已成为中国财富英雄的象征,他的人生充满了财富的魅力。但又有谁知道他是贫民出身,17岁出外闯荡,从打工仔做起,靠塑胶花起家的呢?他纵横商海数年,在激烈的商战中,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能鹤立群雄、叱咤风云,他凭借什么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很多人希望能够拥有像李嘉诚一样成功的金钥匙,本书就是在为你解开李嘉诚财富王国的秘密。
  • 一代仙世

    一代仙世

    男主角勇敢正义,斩妖除魔,女主角美貌和智慧兼备。为了统治人、神界,魔界和妖界联手并肩作战。
  • 浩瀚无垠的宇宙(自然瞭望书坊)

    浩瀚无垠的宇宙(自然瞭望书坊)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当宇宙的精灵与莫测的神秘结合在一起时,便碰撞出无数精彩的篇章。人类对宇宙的解读和探秘跨越了千年,宇宙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
  • 忠志

    忠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笑太慌

    笑太慌

    经历青春之痛方能破茧重生。主人公见书内。
  • 倒霉军医的海上日志

    倒霉军医的海上日志

    突如其至的海难让远征军新兵运输船“卡梅伦号”陷入了无限期的失联,只知道基本医疗知识的克洛洛被推上“医生”的风口浪尖,失联第19天船员迪诺的离奇死亡,掀开了横贯新旧大陆巨大阴谋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