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70400000007

第7章 价值与经验:近代科学兴起的社会文化原因(2)

其次,伽利略还提出了“惯性定律”。在斜面实验后不久,伽利略又做了“第二斜面”实验:在一个斜面的对面再放置一斜面,下端相连,组成第二斜面。在前一光滑斜面上某处(高度为h)放一小球,它将沿斜面滚下,并沿第二斜面滚上,由于摩擦很小,小球会达到同样的高度h。如减小第二斜面的倾斜度,则小球不管实际路程的延长,还会滚到高度h处。这样,随着第二斜面倾斜度的减小,小球滚过的路程将越来越长。伽利略继续推论,如第二斜面变成水平面,那么小球将以不变速度沿水平面永远运动下去。于是他得出结论:“当一个物体在一水平面上运动,没有碰到任何阻碍时,它的运动就将是匀速的,并将无限地继续下去。”这就是“惯性原理”。在这种情况下,小球沿平面运动时,在运动方向上根本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这表明,力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的原因。亚里土多德所说的“推一个物体的力不再推它时,物体便归于静止”的观念也是不对的。

再次,伽利略认为,如果力学定律在某个参考系是成立的,那么在相对于这一参考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都是等效的,这就是著明的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它为近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础。他解释道:

需要考虑的是运动,就运动和运动的作用而言,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对于缺乏运动的事物来讲的;并且在平等地享有任何运动的事物之中,运动并不产生什么影响,仿佛运动并不存在一样。因此,货物随同运载它的船离开威尼斯,通过科孚、克里特、塞浦路斯,到达了阿勒颇(引者注:阿拉伯),而威尼斯、科孚、克里特等仍然在原处,并没有随船移动;但是对装载在船上的袋子、箱子和包裹与船自身来说,从威尼斯到叙利亚的运动不起任何作用,无法改变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确如此,因为对所有这些东西来说运动是相同的,并且它们全部平等地享有这种运动。从船上的货物来看,一个袋子在船舱中哪怕只是单独被移动1英寸,就这个袋子而言是运动,而所有货物一起完成的2000英里的行程倒算不得什么运动。

此外,他还发现了单摆的摆动周期与振幅无关, 第一个证明抛物体的路径是一条抛物线等等。他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1632年)和《两种新科学的对话》(1638年)记录了他上述重要的物理学成果。

如果说哥白尼—开普勒的理论是刻画天上物体的运动规律,那么伽利略的力学理论则是刻画地上物体的运动规律。如何将这两者整合起来呢?

将两者整合起来的工作,最后是由英国科学家艾·牛顿完成的。牛顿的主要工作之一是用万有引力的概念将天文学革命与力学革命综合起来。当时,在天文学和力学领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从伽利略的力学原理来看开普勒的宇宙结构图景,首先就需要解决下列动力学问题:是什么力量在维持地球以及其他行星的运动?为什么行星总是绕太阳作封闭曲线运动而不作直线运动跑到外部空间去?其次是重力问题,根据旧的宇宙理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而地球上所有重物都有向地心坠落的趋势。但如果承认地球环绕太阳画出了一条空间轨道,这样的地球就再也不能被视为宇宙的中心了,那又如何解释重力的存在呢?正是牛顿成功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他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他发现地球上物体的重力与月亮绕地球旋转的向心力(即地球对月亮的引力),以及各行星绕太阳旋转的向心力(即太阳对各行星的引力),在数学上都遵循平方反比定律,即它们在一定意义上是等价的。于是他采用“万有引力”的概念,将地球上的重力和天文学中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力统一起来。

牛顿于1687年出版了他的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其中除了包括上述研究成果之外,它还发展了动力学的基本概念(质量、动量、力),整理了力学的原理(运动三定律),发展了曲线运动的定律、摆的分析、受压迫的表面运动的本质,论述了怎样处理在不断变化的力场中粒子的运动。牛顿也指明了分析波运动的方法,他探讨了在各种对抗媒质中物体的运动方式,论述了彗星的轨迹和运动以及大海中潮汐的生成原因。从他的理论出发,可以逻辑地将开普勒和伽利略的理论分别推演出来。可以说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大厦。

您能顺便谈谈牛顿对近代文明的影响吗?

确实有很大的影响。牛顿经典物理学的建立为近代物理学确立了新的规范,在他之后的近两百年里,物理学家都是用这种规范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难题,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当哈雷根据牛顿理论做出的一颗彗星将出现于1758年(在哈雷和牛顿都去世以后的很长时间)的预言被证实时,人们更是用“非凡的”或“可敬的”“惊人的”这样一些形容词来表达对牛顿及其创立的科学的崇敬。18世纪成了“信奉科学的卓越时代”,牛顿成为成功科学的象征,他创立的新规范成为当时所有的思想,如哲学、心理学、管理和社会科学的楷模。

牛顿确立的新规范不仅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顶点,而且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深刻的革命,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物理学的范围。他和同代人洛克的新思想包含着“在思想的信仰和习俗中杰出的革命”,它标志着以启蒙运动为开始的新时代的到来。18世纪整个启蒙运动的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自觉地建立在牛顿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的,并且从牛顿的辉煌成就派生出启蒙运动的信心及其广泛的影响,这对后来的西方现代文化如道德、政治、技术、历史、社会等方面的某些核心概念和发展方向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下面请您再谈谈近代生命科学的革命。

古希腊之后到16世纪之前,西方人主要是以古罗马名医盖仑的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的。

盖仑在做活体动物解剖时,有意识地将动物的某些神经切断,然后再注意它躯体的哪些部分的运动受到了干扰,由此他认为是大脑而不是心脏在控制身体的运动。

盖仑为了解释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采用了亚里士多德三大重要功能的概念。他把肝脏同营养作用联系起来,把大脑同使器官舒适愉快和理性的作用联系起来,把心脏同维持生命的作用联系起来。他认为,人体的生理过程是人体内的肝脏、心脏和脑这三个重要器官共同工作的结果。人体的生理过程要靠体内产生的三种“灵气”来维持,它们是动物灵气、活力灵气和自然灵气。动物灵气分布在人体的大脑器官里,由于它的控制便造成人的各种思维活动;活力灵气分布在人体的心脏器官里,由于它的控制便造成人体的各种运动;自然灵气在人体的肝脏器官里生成,由于它的控制便引起人体的生长发育。

那么,这三种灵气是怎样被人体精心地制作出来并合理地分布到全身的呢?盖仑认为,其关键在于人体内的血液的流动。他认为,血液形成于肝脏,肝脏将食物转变为血液。血液在被灌注了自然灵气后,通过静脉系统从肝脏流布到全身各个器官和部位。静脉血液含有丰富的自然灵气,具有滋养身体组织的功能,同时带走废物。

他认为,这部分静脉血最后流到了心脏的右心室。

其中的大部分血液首先流到肺部,在消除了积存起来的杂质之后到达肝脏。盖仑假设,还有极少量的静脉血液透过左右心室之间存在的毛孔,从右心室流到了左心室,在这里,这部分血液和来自肺部的空气混合在一起,就产生了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和活力灵气,再通过动脉系统分布到全身,并在引起无意识的生理作用后被消耗掉,而不再回到心脏。

他认为,某些动脉血流到位于大脑基部叫做“迷网”的血管网中,在这里,活力灵气变成了动物灵气,然后通过中空的神经分布到全身。盖仑还认为,血液从心脏流入血管,在血管里像潮汐涨落那样,先朝一个方向,然后又朝相反方向往返流动,流动的动力是血管本身的收缩。在盖仑的这个理论中,至关重要的是他假定心脏内左右心室中膈上存在毛孔,这样,部分静脉血液才能通过这些毛孔从右心室流到左心室遥如果这些毛孔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话,那么盖仑的整个生理学的基础就会遇到严重的挑战。

这个问题是被谁解决的呢?

推翻盖仑学说的这一革命性工作最终是由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完成的。哈维非常重视实验,他掌握了前人解剖学文献中的所有知识,将自己的大部分收入都用在解剖和实验研究上。他饲养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并曾对80多种不同类型的动物进行解剖观察和对前人的结论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又通过数学计算,他否定了盖仑的心脏本能运动是扩张的论断,得出了“心脏本能运动是收缩而非扩张”的结论。收缩把在心脏扩张期间进入心脏的血液从心脏排出。这种收缩规则地重复,使血液保持在血管中运动。他通过解剖实验发现人的心脏有四腔,即左心房和左心室以及右心房和右心室,左右两边的心室和心房之间都有膈膜严实隔开,并不相通,从而否定了盖仑的心室中具有带孔洞的中膈结构这一说法,发现了左右两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都各具活瓣,只允许血液从同侧的心房流入心室。心房和静脉相接,心室和动脉相接。最后,哈维得出血液循环的断言:

因为计算和肉眼观察证实了我的所有猜想,即:血液是由心室的搏动而流过肺和心脏的,是受迫地喷射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的,然后,静静地进入静脉和肌肉的多孔结构中,并通过那些环绕周身到中心的静脉流回每一个地方,由较小的静脉进到较大的静脉,由此到最后进到脉腔、进到心房,所有这一切,都以如此大量且带着如此大的流动和回流——从心脏流到末稍区域,又从末稍区域流回心脏——它不能从被摄取的营养物中得到供给,也比满足滋养身体所需的量大得多。哈维认为,血液的这种循环是生命的基础,是一切活动的泉源:

通过血的运动,较为温暖、完美、有生机且富于灵性的血液使身体各部分得到营养、抚育并富于活力;相反,在与这些身体部分作用以后,血液则变冷,变得快要凝结,变得疲乏不堪,然而,血液一旦返回到它的君王即心脏那里,就像回到了它的源头、回到身体最深处的家一样,在那里它又恢复到完美的状态。于是,血液又恢复了它应有的流体性,又被灌注了自然之热——这种自然之热是那样有力而强烈,是生命之财富,而且血液又为芳香葱郁的精神所感孕,此后血液又被再次发送到身体各部位。

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在历史上是对人体生理过程的第一个科学的说明,它为人们如何正确地看待以前被认为是神秘的生理现象指点了迷津。这个理论不需要特设什么神秘的灵气,就能很好地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而且与众多的实验事实相符。起源于原始文化的神秘的“灵气说”,在科学的血液循环说面前,已显得过时和荒唐。

下面我再来谈谈从帕拉塞尔苏斯到拉瓦锡的近代化学革命。

在近代之前,古希腊和中世纪留给人们关于自然界组成的文化遗产是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月下区是一个世俗地区,每一种实际物质均由土、水、气、火这四种元素之一部或全部组成。这四种元素能按任何比例结合而生成荷蒙米利亚,它们是组成血、石头、肉的微粒。这些微粒再结合起来,形成安荷蒙米利亚,如脸、手等等。元素及其微粒结合的方式有三类:合成、化合和掺合。他用这种结合去解释他所知道的一切化学现象。为了说明四元素的存在状态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他提出了元素可以和一组“质”并存的设想,基本的质有四种,即热、冷、干和湿。它们可以组合成四对,即热和干,湿和热,冷和干以及冷和湿。这四对质分别隶属于四元素:火是热和干的,气是热和湿的,水是冷和湿的,而土则是冷和干的。他认为,由于这些质在程度上可以任意变化,于是一种元素完全可以变成另一种元素。例如,由于气和水都含有湿,所以只要以冷克热,即可变气为水。

近代化学革命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6世纪瑞士化学家和医生帕拉塞尔苏斯(1493~1541),他率先提出了“三元素论”的看法,导致了一场反对传统的亚里士多德观念的化学哲学的争论。17世纪上半叶,范·赫尔蒙脱根据定量化学实验,进一步发展了“三元素”说。他认为,基本元素并不只有汞、硫、盐三种,“水”也很重要。以后,又有人认为“黏液”和“土”也很重要。这便导致了“多元素”说的观念。这种观念为后来波义耳的“微粒理论”的提出作了很好的铺垫。

波义耳对近代化学的奠基工作是从科学地定义“元素”的概念开始的。他在早期著作《怀疑的化学家》(1661年)中说:“我以元素一词指某些原始的、简单的物体,或者说是完全没有混杂的物体;由于它们既不能由任何其他的物体制成,也不能由它们自身相互制成,所说的所有完美的结合物直接由它们复合而成,并且它们最终也将被分解。”他还论证了亚里士多德的水、土、火、气四元素和帕拉塞尔苏斯的盐、硫、汞三要素均不是这样的元素,这是对传统理论的有力批判。

同类推荐
  •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宇宙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宇宙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乐乐淘和小猴搭乘着宇宙光神2号先来到离地球最近的月球上,与嫦娥1号比赛谁探寻的信息多,之后他们又来到金星、木星和土星等等,每个星球都有它不一样的神秘……
  • 中国古代科技大观

    中国古代科技大观

    从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看,中国早期的文明是落后于古巴比伦、古埃及以至古希腊的。但是,到公元前21世纪,充满智慧的中国人发明了青铜冶炼和生铁冶铸技术,加快了文明发展的速度,所以发展到公元前三四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开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开始创造出工业史上、医学史上、天文史上等等一系列璀璨的文明硕果。
  • 沉寂消亡后的悄然复苏:神秘的火星文明

    沉寂消亡后的悄然复苏:神秘的火星文明

    本书分上篇昔日火星文明的历史见证和下篇征服火星开辟人类第三故乡,几百年来,天文学家一直把火星视为地球的“姊妹星”,因为它在许多特点方面跟地球很相似。天文学家还观测到许多条纹布满火星表面,便据此推断那是火星上水量充沛的河流水系,抑或是火星人修建的人工灌渠……是否存在过火星文明?大家莫衷一是。然此书记录了世界科学家近年来对火星上发生的怪异现象和宇宙灾变研究中的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新发现,以助读者更加清晰的了解火星文明以及人类将如何征服遥远而艰辛的火星之旅,如何开发火星并在火星上建立永久定居点的雄伟壮举。
  • 山川锦绣:地理卷

    山川锦绣:地理卷

    地理文化普及读物。“人文甘肃丛书”之一。甘肃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地理位置独特、地质地貌呈现丰富特色的一个省份,这些神秘和独特之处一直没能被广大读者所了解,本书的出版不失为读者更深入、更全面了解甘肃丰富地质、地理文化特色的首选读物。
热门推荐
  • 我的性感姐妹花

    我的性感姐妹花

    韩茹和韩雪是一对双胞胎,一个是商业帝国的女强人,一个是娱乐圈里的大明星,偏偏姐妹俩不对付,这可就苦了杨万里,作为一个已经过气的兵王,他不仅要在姐姐面前表现出强悍的一面,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还要在妹妹面前,表现的很废物,来讨对方的欢心!为了赚俩钱,他容易吗?!看一个过气的兵王,是如何在商界和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最终抱得美人归!
  • 呆萌之旅

    呆萌之旅

    这是一本呆萌妹子穿越到全职猎人的故事【不过我可能会写得越来越偏于主题,因为我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如果不喜欢请勿入此坑】
  • 妖惑①:炎女

    妖惑①:炎女

    被人栽赃说偷了稀世翡翠?啧!小事一桩,本姑娘还不放在眼里。莫名其妙地来到古老的唐朝?呃,既来之,则安之嘛!被众人批评不守礼教、水性杨花?哎呀,那些八股规矩干我何事!哦,你问我什么是我觉得重要的呀?且听我大声道来──我爱你,最重要!
  • 凉城人凉

    凉城人凉

    再次相遇,不知是喜是忧,在错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无论怎样更改都是错误,是天意让我们分开?
  • 瑶辰幻世

    瑶辰幻世

    何物,封天绝地。为何,空留叹息。怎堪,独孤一世。怎能,生世流离。终要,冲出束缚。哪怕,身死道消!
  • 狂妃有毒

    狂妃有毒

    她是龙家第九十四代传人,再一睁眼,变成九州大陆沧溟国草包嫡长公主,还要被妹妹亲自捉奸?他是沧溟国第一神将,各国都忌惮他的存在,却唯独缠着一个她。命运的齿轮已开启,她最大的任务是恢复世界秩序,拯救自己拯救世界。
  • 福尔摩斯爱做的300个探案游戏

    福尔摩斯爱做的300个探案游戏

    《福尔摩斯爱做的300个探案游戏》为青少年读者“量身定做”了300个探案游戏:心理学家之死、变色苹果、清晰的指纹……这些古今中外的案件,将点燃青少年的智慧火花,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福尔摩斯爱做的300个探案游戏》由边佳编著。
  • 季天传说

    季天传说

    尘世起起浮浮,每一个人的头顶都有着那一份独属于自己的枷锁,当枷锁被打破的那一天,真的就自由了吗?化劲为神,天人为王,大帝一怒,伏尸九百万,都市之中古武为尊。玄境为仙,圣境俯视九天,这是一个集古武与仙道为一体的世界。少年自都市中一路崛起,以古武为基,梦想为脊梁,打破束缚,冲上九天。
  • 亲亲蜜恋:高傲的小猫咪

    亲亲蜜恋:高傲的小猫咪

    “你给我站住!”男人对着女人的背影吼着。“哟,不是说了从此以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么,怎么?反悔了,恩?”女人并没有停下脚步,用傲慢的语气说着。没等男人开口她又说道:“不愠不火不冷不热不悲不喜我就是要你看着我的一切我所有的动态都与你无关却又在你身边不吵不闹阴魂不散!”
  • 网游之战将之路

    网游之战将之路

    枪挑百万玩家,斩巨龙,身浴龙血,为了死去的妻子能在游戏中复活,陈默不得不踏上成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