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楷说:“除了管道、电讯基建、长途电话及手提电话业务,其实我们最主要的目的,对香港电讯最有兴趣的是里面的Tatent,是里面的员工;我们觉得香港电讯的员工、经理、工程师,除可运作一个好的完善的香港电话网络外,亦是一个最好的平台,可以助我们发展亚洲。”
当有记者问他收购之后会不会裁员时,他说:“我们在现阶段,连想也没有想到要裁员。”
他还在各报刊登一整版由他亲自以中英文签名的广告,保证:“我与盈科数码动力所有员工都殷切期望,能和你们【香港电讯员工】共同努力,展开工作,实践我们的梦想,共创未来。”
成立不足1年的盈动,居然鲸吞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巨无霸”香港电讯,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大东在政治层面作出了清晰的判断,经营方针转向互联网领域发展,在“嫁女”时,宁弃腰缠万贯的“老人”【星电信】,而选择“年青但有前途的读书郎”【指盈动】;
其次是大东的一些独立董事认为,星电信的建议存在政治风险,得不到香港商界和公众的支持;
而最主要的是,中国政府“乐观其成”。从表面上看,中国政府并没有出面干预,也没有直接插手,但是,以盈动、大东和星电信三方面的反应来看,“中国”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
盈动的收购条件虽然较新加坡电信为低,但因获汇丰、中银和中国电信的支持,终能打动大东董事会。汇丰和中银牵头为盈动筹组了100亿美元的贷款,而中国电信所持一成一的港讯股权,加上香港外汇基金投资公司持有近两成的港讯股权,对收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加坡电信总裁李显扬更直言不讳地声称,他不是败给李泽楷,而是输给政府,因为李泽楷能够成功收购,全仗北京和香港政府的支持。
虽然这场世纪收购已经尘埃落定,但全部工作要在2000年8月才能完成,除了合并工作需要时间外,原来别有内情。
因为在1993年7月,当时还是街视副主席的李泽楷,与传媒大亨梅铎谈判出售卫视时,曾订下“七年之约”,禁止李泽楷七年之内经营与卫星电视同类型业务,故盈科计划到2000年7月,即“七年之约”届满后,才能正式完成香港电讯的收购。
虽然香港电讯现时并无经营卫星电视业务,但香港电讯旗下的互动电视等业务曾与卫视合组联营企业,并向港府申请收费电视牌照。若盈动在2000年7月前就完成收购香港电讯,可能会抵触与新闻集团的“七年之约”,让新闻集团的大股东梅铎反咬一口。
或许跟梅铎公开支持新加坡电信收购香港电讯有关,在盈科击败对手,成功入主香港电讯之后,香港电汛和梅铎旗下的卫视的合作计划,不久之后告吹,双方正式拆伙。
港讯和卫视的合作计划始于1999年11月,双方宣布合组公司,经营收费电视及互联网业务。但自2000年2月盈动提出与电讯合并后,不断有消息指电讯与卫视的合营项目可能告吹,因盈动本身计划发展宽频服务。2000年5月底,有消息指出,若6月底前联营公司未获当局发出收费电视牌照,则任何一方均有权终止参与有关业务。
5月29日,卫视发表声明,指“双方仍努力寻求一个可接受的发展方案。卫视对经营收费电视依然充满信心,但对联营公司有关互联网的业务前景越发感到担忧”。
卫视在这宗合作计划中,其实只看好收费电视部分,对于仍处于亏蚀状态的网上行及互动电视一直不感兴趣,更不愿把后者拨入合营项目内拖累合营公司未来盈利。就此问题,双方经过几个月的洽商,始终无法达成共识,电讯对此也甚感不满。
到了6月2日,双方发表声明,正式拆伙。双方均强调这次是和平分手,无人因此而负上责任,至于已经投入的资金,则由双方按股权比例摊分。李泽楷也对此表示,今天合作不成,并不影响盈动、港讯和梅铎旗下公司往后的合作。
盈动收购香港电讯,不少证券业内人士都有兴趣知道它每股的实值,这也是大东电报局需要与之“清算”的。根据《亚洲华尔街日报》指出,美资证券行雷曼兄弟公司最看好盈动,预言其股价在12个月内可升至35港元的高水平。以盈动现已发行共120亿股来计算,一年后盈动的市值将会涨至3 570亿港元。雷曼的亚洲网股分析部主管解释,盈动之所以能有数以千亿计的实值,是因为还要把“内在价值”包括在内。所谓的“内在价值”,就是盈动的灵魂--主席李泽楷。他指出,自从盈动与美国CMGI达成换股协议后,事实已证明了一点,李泽楷的确具备促成增值策略交易的非凡能力。而这种超人的投资能力,正是令盈动升价的因由。
李泽楷对自己的梦想,从来不掩不避,这也许是他多次梦想成真的内在原因。在盈动成功收购香港电讯的第二天,他更在主要的报章刊登广告,题为《让梦想继续--与我们共创未来》文章开首说:“我们两间公司共同努力,将建立一家强势互联网企业,为客户。员工及股东开创一个令人鼓舞的未来。”广告又列出PCCW—HKT在未来的五点目标包括创建全球最大的宽频互联网络系统。他称赞香港电讯员工在科技界已取得多项全球第一的佳绩,结合彼此的人才和创意,更可推动香港宽频业务发展,以确立在该领域上成为国际枢纽的地位。
香港电讯收购战引发的经济联想
香港电讯收购战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宗的收购案,它的意义将超出香港范围,对整个亚洲都会产生影响。这次合并对于盈动这类没有实质业务的公司来讲,可以说是如虎添翼,而对于香港电讯,则可以拓展发展的空间,增强在资本市场中的想像力。证券界人士分析,这次盈动鲸吞香港电讯,是以“虚拟”合并“实体”。金融界人士认为,在网络经济热潮下,香港最大的科技及互联网公司盈动,上市不足一年,便成功收购了一个“百年名牌”,可与美国在线公司【AOL】与时代华纳集团的合并壮举相提并论。
世纪合并
2000年1月10日,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娱乐公司--时代华纳公司和世界最大的网络商--美国在线公司同时宣布两大公司将进行合并,以建立一个强大的、综合互联网和传媒优势的“航空母舰型企业集团”。新公司将被命名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
这一“巨人公司合并案”涉及金额3 500亿美元,美国在线当天宣布以1 660亿美元购并时代华纳公司。预计新公司今后的年销售额将在300亿美元以上。新公司成立后,每股时代华纳公司的股票可换取1.5股新公司股票,而每股美国在线的股票则只能换取等量的新公司股票。届时,原美国在线公司的股东们将持有新公司55%的股份,而原时代华纳公司的股东们将拥有新公司45%的股份。整个合并过程将在2000年年底完成。新公司将拥有美国在线2000万网络用户和时代华纳的1300万有线电视用户,成为全球范围利用电脑多媒体平台和网络通讯手段提供信息娱乐内容的媒体巨人。
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美国在线公司的创始人,该公司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凯斯将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长;而时代华纳公司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拉尔德·莱文将出任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当天,两家公司的股票如火箭一样,时代华纳公司股价从30美元涨至95美元,美国在线从13美元狂涨至85.875美元。两家公司在联合发布的新闻简报中说,这项合并意味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结合。
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揭示了互联网企业发展的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集互联网技术、内容、传媒【时代华纳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有线电视CNN】、影音、电视、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大集团。与论普遍认为,两家公司的合并将进一步推动网络业和传统媒体业的发展。美国在线主席史蒂夫·凯斯说:“我们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获取信息与他人联系。购买商品和娱乐的方式。合并后,美国在线将有效地弥补它的缺陷。这是第一次一个重要的网络公司和一个重要的媒介公司的合作。”
因为这艘超级航空母舰的诞生,美国在线成为首个跻身《财富》500强的网络公司,排在第337位。
从实物经济来看,时代华纳明显胜美国在线一筹。时代华纳的经营额是美国在线的4.5倍,总资产是美国在线的7.45倍,盈利能力比美国在线高56%,商誉更是美国在线的36.6倍。但是,在资本市场上,一切都发生了反转。在消息公布之前,美国在线的市值高达1 634亿美元,而时代华纳只有833亿美元,美国在线的市值是时代华纳的两倍。虽然合并是以交换股票的形式,但是明眼人能够看出,这回,被合并的是时代华纳!美国在线一口吞下时代华纳这个巨无霸,反映出新兴网上公司拥有利用自身市值优势去控制老字号企业的无比力量。
莱文在合并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承认:“互联网的价值创造是真实的。”这话本身就是在表明,网络产业意味着未来,而传统企业代表的是过去。合并是互联网的一次胜利,更是一场革命性的商业行为--代表着在线和不在线之间走向汇合趋势的开始。时代连同它的品牌、内容和传输渠道,全面搭上美国在线的列车,全面融入到数字化的梦想之中。
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它整体发展快,很受资本市场的青睐,并且其利润超过同一行业的传统企业,因此其整合能力也很强。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资源要素重新洗牌的时代,资源要素的整合涉及到众多的行业和不同的运作模式,当“新经济”在走一条全然不同于“旧经济”的道路时,不能不考虑的重中之重是,如何实现与传统产业的接轨?
在注意力和资本市场决定的网络经济模式中,对股市的认识凯斯较别人要深刻得多,因此也较别人更能把握合并传统企业的重要性。美国在线总要向投资者有所交待,否则投资者难有耐性在美国在线现有盈利水平上长期持有美国在线的股票,所以,合并是大势所趋,也是为势所趋。为了在股市保持新的刺激,合并时代华纳成了最好的方法。这一点,与盈动收购香港电讯如出一辙。盈利让美国在线和盈科都共同瞄准了传统企业.
从结果来看,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是双方的互相融合。一边是盈利平稳。运作经验丰富的传统企业,一边是占有充分资本资源,有未来门户技术优势和无限前景的朝阳产业。传统企业借助电子网络扩张到虚拟空间,而虚拟空间的公司借助实体经济而具体化。
网络概念公司的弱点,正是物质资本的强项;而网络公司的长处,却是传统企业的弱点。两者通过结合,达到优势互补。李泽楷用网络概念的公司收购香港电讯,就在自己那个非常时髦而漂亮的皮里裹进了实实在在好吃的馅,使新做出来的包子卖出了原来的皮和馅分别卖都卖不出的好价钱。
全球经济融合的热潮加上网络企业开放的经营模式,使网络合并风高浪急,雅虎收购CeocitieS.corn和broadcase.corn、Healthcon与WebMD合并。AtHome收购Excite组成Ex.CiteAtHome,增强自身的实力是这些网络公司互相合并的最主要动机。
网络时代是催生企业巨无霸的年代,恐龙企业将成为网络经济的主流,这同其强大的包容性是息息相关的。“共通共享共同精彩”的互联网精神,也将随着网络公司的壮大而对未来的企业运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有人预期,未来亚洲将会继续出现类似的合并行动。例如,华侨投资研究指出,新加坡电信虽被击退,却不意味着被打败。宣布有意购入新加坡电信4%股权的澳洲新闻集团表示,有关注资的细节仍在商谈中,并未因盈动的成功收购而告吹。而李显扬也强调:“我们将继续开拓增长机会,包括与亚洲及其他地方的合作伙伴建立策略联盟,以及组建合资公司等。”而根据美国《纽约人》杂志的报道,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在2000年初多次会晤新闻集团的第二号人物彻宁。两人就两家公司的结盟展开了深入的磋商。讨论的内容包括新闻集团将可通过它的全球卫星系统上雅虎网站,而雅虎可使用新闻集团的新闻和娱乐产品,例如,福克斯【FOX】新闻频道;电影及印刷产品,例如,英国《泰晤士报》等,作为其内容的“主要来源”。
不过新闻集团和雅虎均表示虽然会合作,但两家公司依然是两个分开的个体,只是在对方拥有相当的股份而已。新闻集团打算将旗下的亚洲卫视和拥有40%股份的英国卫视【BSB】组成一个新公司,雅虎将占有价值达350至400亿美元的10%股份。雅虎总裁杨致远告诉《纽约人》,雅虎希望跟一家老字号传媒公司合伙,但无意合并。他说:“我们要确保我们有向前看的合伙人,合伙方式也许是商业交易,也许是战略关系,也许是在可行时收购别人的公司。”杨致远的这番言论,暗示了雅虎和新闻集团未来的发展轨迹。如果这两个一新一旧的传媒公司真的能够成功结盟,这将对互联网带来不可估量的冲击和挑战,世界也会为此变色。另据估计,新加坡电信可能与新闻集团、雅虎等另组大型互联网及电讯集团与盈动竞争庞大的亚洲互联网市场。
经过盈动收购香港电讯一役,以及在此不久后与之联手的新加坡电信、新闻集团和雅虎三家公司彼此间的结盟,互联网公司与电信公司的广泛联姻,整个亚太区互联网及电讯业务将逐渐形成了南北对垒的局面。北方有盈动结合日本光通讯、香港电讯的联盟,稳占了东北亚的庞大市场,南方则有新加坡电信联合雅虎和新闻集团。相对来说,北方的市场更大,经济实力更强而稍占优势,特别是能够率先进入庞大的中国内地市场,更为投资者所看好。
不论发展如何,可以肯定的是盈科神话一直在继续着,而且已经走出香港,成为亚洲的神话。时至今日,香港如李泽楷当初预言那样,已经成为了亚洲互联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