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000000010

第10章 自己究竟要什么--80后迷茫的根源(1)

很多80后迷茫的根源在于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要什么,所以不知道去追求什么;不知道追求什么,所以什么也得不到,到头来只能是依然迷茫,这种状态是很可怕的。30岁之前的迷茫,会造成10年后的恐慌、20年后的挣扎,甚至一辈子的平庸。我们应趁着年轻尽快冲出迷茫、走出迷雾、找到出路,才不会辜负了时代寄予我们的期望。

越早认清自己,才越不容易迷茫

美国著名牧师内德·兰赛姆,在94岁临终时留下这样一句遗言:“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上将有一半的人成为伟人。”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他的思想认识和人生态度,如果可以重新活一次,他以成熟的、经历了社会检验的阅历重新选择人生,必然会少走不少弯路。这说明自我认知对于人生道路的重要性。

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遭遇中,如何认识自我,在心里如何描绘自我形象,也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成功或是失败的人,勇敢或是懦弱的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每个人对自己认识得越早、越清晰,行动就越容易有针对性,人生才越趋向于圆满。但认清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开始就逐步认知自己和外在的社会。但是中国的应试教育,将中国学生禁锢在了繁重的学习上,认为学习好了,一切都好了,这种狭隘的认识导致他们走向社会后处处碰壁,危机感和挫败感无时无刻不刺痛着他们的神经,受过高等教育的80后在30岁这个重要的人生关卡上混得不如意。

我们应该怎样认知不同的人生阶段,据此对自己做出合理的安排呢?职业规划专家指出人生的运行轨迹就像一条抛物线,以人的生命存续时间作为一条水平衡量直线,以发展状态作为基于时间直线而显示的上下运动曲线,人们在这个平面坐标里描绘出大概的人生抛物线式的轨迹。

这条抛物线具体可以划分为成长期(0~14岁)、探索期(15~24岁)、建立期(25~44岁)、维持期(45~64岁)与下降期(65岁以后)。一切从零开始,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向上延伸,一般来讲,人们会在40~50岁达到抛物线的顶点。巅峰过后,随着年龄这个横坐标的延伸,纵坐标刻度开始向下慢慢滑落,当到一定程度时,纵坐标归零,生命结束。大体相同的生命轨迹,但是,做功不同,人生将会绘出不同高度的抛物线。

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除了与一个人的出身、性格、智商、能力、学识、机遇等有关之外,还与其在成长期与探索期,即24岁之前所做的努力和尝试有很大关系。如果前两个阶段能够很好地认知自己和认知社会,那么24岁之前的运行曲线就会高于一般人,在以后的人生发展中,达到的人生顶点、取得的成就也就远远高于一般人。

当然,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现实中的人生轨迹发展曲线也不可能像几何抛物线那样中规中矩。有的人聪明绝顶,却英年早逝,像才能卓越的莫扎特、肖邦、周瑜、钟子期、霍去病等人就属于这一类型,在很年轻时就把自己燃烧完毕;有的人韬光养晦,到了晚年才焕发出光彩,像姜子牙;也有的人一生一波三折,像巨人史玉柱。但是人生发展的总趋势是接近抛物线形的,也就是说24岁之前对自己认知得越充分,对社会现实了解得越深入,接触体验社会的机会越多,人生抛物线的顶点就越高,越容易成就伟业。其中的道理很容易明白,因为在相同的生命阶段,你用同样的时间有了更多的社会体验。

具体到我们80后这一代人,24岁之前的积累工作做得并不理想。童年时我们大多是在蜜罐里长大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不愁吃、不愁穿,不用吃苦受累,物质上应有尽有,无忧无虑。大多数缺乏认识自我的意识,大人也很少有意识地让他们接触社会,所以形成的社会经验几乎为零。而在15~24岁的探索期,社会认知能力虽然增强,但是却被繁重的学业和升学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更是无暇思索社会、体验社会,也没有时间认知自己;进入大学,业余时间多了,但有的在校园里放纵自己,没有危机感,认为就业还早,接触社会的意识淡薄,还没等缓过神来,四年已经过去,等到被驱逐出校园后才被迫不得不认知社会。使得应该在24岁之前探索期就应该完成的事情,不得不推迟到30岁之前来进行,使得毕业后到三十而立的这一阶段显得尤为紧迫,手忙脚乱,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期望和实际状况的距离认识不清,工作经验缺乏、经济条件不足都是一道坎。所以,有些人一方面要挣钱养活自己,另一方面在认知和体验社会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真正了解融入一个行业的职业圈子,所以成家立业被大大延迟。

早点认知自己和社会,早点开始自己的计划,时间赋予的优势将是未来任何付出都无法比拟的,比如比尔·盖茨,很早就懂得自己要得到什么,并且以此来制定人生轨迹的起点、过程与载体,必然地达到了成功的终点,缩短了成功的途径,延长了内在的生命。如果80后错过了认知自己、体验社会的最佳时期,就不得不在30岁到来之前补上这一课,这是走出迷思、摆脱迷茫和困惑不可逾越的。

你是谁?你想要什么?

进行自我认知,首要的问题就是,你是谁?你想要什么?读书时,只要努力、勤奋,有点小聪明就能考取好的成绩,可是,出来社会工作就很不同了,你发现很多事情都是事与愿违,都是自己不能控制的,所以会感到很茫然、很失落、很无助,甚至对于自己达不到所要的巅峰而愤怒,对于别人的自私心、别人的现实感到愤怒和嫉妒。

是的,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对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不甚满足,都有生存上的压力,有生存压力就会有很多焦虑,有焦虑就容易迷失方向。所有人都必须在压力下做出选择,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很重要。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职场上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情况多如牛毛,如果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要什么,几个转转下来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即便世界不抛弃你,自己也会沉沦。

关于“你是谁”,这是一个充满思辨的永恒话题。早在古希腊时期,在古希腊德尔斐的一个古神庙前,竖着一块石碑,石碑上镌刻着一句象征着最高智能的“阿波罗神谕”:“认识你自己”。这句简单得仅有五个字的名言却表达了无比深邃、无比丰富的内涵。千百年来人类仍不断地在询问自己是谁,可见,这是追求人生价值的人们所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

对于现今社会的80后来说,生活不断向我们施加压力,要求我们取得成功,所以,在这之前有必要搞清楚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这对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没有做到这一点,别人就会为我们规定,我们将变得很被动。

也许有人觉得这个问题很幼稚,“我是谁”我还不清楚吗?我就是张三,我就是李四,我就是我!我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话虽说得不错,但其实,这儿要问的不是你姓甚名谁,而是对自我的分析。每个人觉得对自己很了解,但要真正认清自己却是最难的。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那么多人觉得自己不被人理解?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明白自己喜欢的是什么。如果我们不能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即将而立之年还未构建起自己完整的信念和价值体系,不知自己喜欢干什么、会干什么、做什么才能做到最好,那么,无论我们今后做什么工作、赚多少钱,我们也会生活在一种不确定的感觉中,充满彷徨和惶惑不安。

潘石屹在他的BLOG上曾讲过这样一段话:“市场有没有泡沫,最关键的是要看人有没有泡沫,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未来,就一定会制造出泡沫,在市场上就会出现泡沫。”

可见,对自我认知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高度。对于第一个问题你是谁,就是要分析自己的专长、认清自己的短处,以做到扬长避短。

对于第二个问题,也许大多数年轻人都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今天我们的社会中会有那么多的问题,最大的原因就是大家都有生存压力,有生存压力就会有很多焦虑,大家每天忙忙碌碌,一点不晓得生命中真正对自己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也许大家唯一的想法只是--想要一份工作,想要一份不错的薪水,于是,为了得到薪水尝试饮鸩止渴,越是饥不择食,越想不清楚,越容易失败,经历越来越差,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有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过于模糊,知道想做金融方面的工作,金融又分很多领域,不知是做银行、证券还是风险投资呢?有人想做职业经理人,究竟想做哪个领域的职业经理人呢?市场的、销售的、财务的还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一点都不清楚。

所以,静下心来认清自己想要什么很重要,稳定?Money?经验?权力?然后再进一步进行详细分解,这个问题能够帮助我们确定职业动机的优先顺序,建立一个平衡。例如你可以从物质报酬、权力、稳定性、自主、专精、多样性、创意休闲、奉献、冒险等要素中,按照内在需求,依照重要程度排出次序,找出对于未来从事的职业最看重的核心,确定职业能否带来的物质和精神回报,由此决定取舍。很难取舍的时候,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即使眼前利益受损,时间也将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明智正确的。

在确定这个问题时,宜将眼光放远一点,不要将薪水放在第一位。二三十岁的时候,生活上没有什么太大负担,精力比较旺盛,即使工资不高,应酬基本生活也是绰绰有余。但一到了中年,各种生活压力就会扑面而来,小孩方面需要不小的一笔花销,父母一旦生病也是不小的负担,那时候需要挣多少钱才够花才显得重要。所以,起初的薪水没有必要太在乎,别人挣得多也没有必要眼红,关键是应从整个人生的长度来考虑。即使我们的努力在短期内没有得到回报,也没有必要沮丧;职业发展的目的不只是现在,而是更长远的未来。短期内收入低一些不可怕,问题的关键是几年后我们能够有多高的收入,如果眼光只盯着温饱,得到的永远只有温饱。

尽快明晰你的价值观

明确自己想要什么的过程就是明晰自己价值观的过程。有什么样的决定,就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有什么样的行动,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也就是说,是我们所做的决定造就了我们的人生,而主宰我们做出不同决定的关键因素就是个人的价值观。

生活中的迷茫,大多是因为自己没有清晰的价值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全部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叫工作价值观,是价值观在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上的体现,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者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

职业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职业期望,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决定着人们就业后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绩效水平,从而决定了人们的职业发展情况。哪个职业好?哪个岗位适合自己?什么对自己最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什么是无聊和乏味的,从事某一项具体工作的目的是什么?自己想过什么生活,想做什么,想做到什么程度,都要以价值观为准绳及早地立好站牌、画好线路图,以免走错路再回头,赔上时间成本,落在同时起跑的人后面。这就像穿衣服系纽扣,如果第一个扣子系错了,所有的都乱套了。只有当一个人的工作与其职业价值观相吻合时,工作起来才会觉得很开心、很享受。

有这样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一个渔夫悠闲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这时,一个到海边度假的富翁走过来,问他:“你怎么这么早就收网休息了?”

渔夫说:“我今天已经打了一网鱼,够我一家子生活了。”

富翁问:“你为什么不多打一网呢?”

渔夫反问:“我为什么要多打一网?”

富翁说:“你可以把多打一网的钱积攒起来,积攒多了,可以再买一条船,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再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然后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可以像我一样成为富翁。”

渔夫问:“成为富翁有什么好处?”

富翁说:“你可以像我一样在海边度假,悠闲地享受海风和阳光。”

渔夫嘲弄说:“难道我不是在悠闲地享受海风和阳光吗?”

……

职业价值观表明了一个人通过工作所要追求的理想是什么。富翁和渔夫都认为自己是幸福的,是因为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在富翁看来,工作的目的就是来源于对收入和财富的追求,以此提高生活品味,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渔夫的价值观在于追求自由,可以充分掌握自己的时间和行动,追求身心的愉悦,他们的工作都能满足他们的价值观,所以他们都是快乐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职业追求,有的习惯于追求证书、成绩、学生干部等荣誉上的东西,如果现实工作不能满足他们的追求,即便他们能拿到不错的薪水,也会感到落寞、挫败甚至自我否定。有的追求权力地位,有较高的权力欲望,希望能够影响或控制他人,使他人照着自己的意思去行动,认为有较高的权力地位会受到他人尊重,从中可以得到较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而薪水、福利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不管具体侧重于哪个方面,一旦有了清晰的职业价值观,在处理工作中的事务时就不会变得茫然了。当几件事情同时扑来时,也会恰当决定它们的优先级。例如,一件事情是解决公司所有人没有办法搞定的技术难题,一件是主持一个新项目的管理工作。如果你的价值观在于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成就、不断得到领导与同事的赞扬,或不断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你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反之亦然。

同类推荐
  • 守则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守则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守则与道德修养》针对在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底蕴、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加以研究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很具现实指导意义。全书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材料丰富翔实,经验之谈让读者感悟,适当的理论化又让读者得以升华。
  • 现代酒店礼仪即用即查

    现代酒店礼仪即用即查

    本书着重介绍了酒店各部门的服务礼仪,融知识性与操作性于一体,对酒店员工的仪表、称呼、介绍、接待等服务礼仪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7天让你读懂社交心理学

    7天让你读懂社交心理学

    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洞察人生、解释行为的一门实用科学。人的心理千变万化,这也使得人的心理现象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和奇妙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对心理现象事实上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觉得神秘罢了。
  • 学会说话 懂得礼仪

    学会说话 懂得礼仪

    《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内容简介: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它适用于任何场合,谈判时要用,工作中要用,日常生活中同样要用。怎么用好这个工具,《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将告诉你答案。成功有道可循,礼仪便是其中之道。礼仪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礼仪的表现却是需要行为技巧来实现的,礼仪有时是一面镜子,它能照出你的修养品德和为人。有时又是天使,它能帮助你与人和睦相处,帮助你成就辉煌未来。家和万事兴,家庭需要礼仪: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见面需要礼仪;事业有成,同事间需要礼仪。总之,人际交往离不开礼仪。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细节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细节

    失去工作热情,就永远无法获得成功;保守公司秘密,就能赢得老板的信赖;做事要做到位,就能永立于不败之地……掌握顶级工作细节,让老板看见你就喜欢。本书选取了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细节。结合理论,使所有职场人士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根据自己的实际,从成功的经验中不断总结创新,得到收获。
热门推荐
  • 清宫词

    清宫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爱

    清爱

    小说讲诉一段唯美、单纯、充满坎坷与挑战的高中生恋情。文中男女主人公有着完全相反性格,而在面临世俗挑战时却又各自人品爆发……“下面的参赛队伍是高一十三班”,伴随着这句话我们要讲诉的故事开始了……
  • 崇祯记闻录

    崇祯记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职神符师

    全职神符师

    这是一个由神符师所主宰的世界,没有传统的斗气与魔法,有的是近乎无所不能的神符。强大的神符师可以飞天遁地,移山倒海,甚至撕裂空间,征战别的位面。炼器,炼药,烹饪,鉴定,附魔,阵法……这些游戏里无比坑爹的副职,穿越后却变得异常逆天。斩龙兽,融符文,炼符宝,制丹药,寻古地,夺神器,戏强敌,会佳人,且看墨尘在异界创造自己的传说。(说白了就是一个网游里全副职满级的玩家带着黑科技穿越到游戏里的故事)
  • 不可思议:上帝是女孩

    不可思议:上帝是女孩

    新上任的上帝——我,因为太年轻而被怀疑不能管理天堂。于是被狠心T到了人间,当起了高一女学生,说是为了让我学到管理技术,让我的经验更丰富,他们还警告我不准使用法术。在人间,我各门功课都好到爆,惟独栽在了英语上。连听写作弊也会考不及格,亏我还是上帝,丢脸啊!那一天因又不及格而被玛豆老师关,就因为被关才会发生那样令人喷血的事情。
  • 魔偶控天

    魔偶控天

    龙族太子,却因一块玉佩遗落人间。飞花剑落,时间转瞬即逝,刹那间,已过十六年!凡人眼中的废柴,却成就了他坚实的未来。这天,由我来控,管他什么繁华人间,只因,我命由我,由你,唯不由天!
  • 谜都

    谜都

    一道黑影急速而来,带着凄厉的嘶喊,耳中嗡鸣不断,几乎要晕眩。想逃,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束缚,黑影来到了面前,可以看到狰狞的面孔,还在滴血的獠牙。突然,手中的玉戒光亮闪现,刹那间地宫灯火通明,散发出淡紫色妖异的光芒,黑影消失不见,无形的束缚也消散。可还是无法移动分毫,无限放大的瞳孔,眼前的东西足以让一切凝滞,原来……
  • 独宠剩女

    独宠剩女

    徐娘半老的黄金剩斗士的她,活得简单通透,不愿意去争太多,只因为太懒;不愿意去抢太多,只因为嫌烦。而风华正茂,花心风流极致出格的他,是个富二代,时刻张扬着所有有钱人身上的缺点。且看名不见经传、色不见卓绝、品不见圈点的她,如何征服花心大少?
  • 与君逍遥不记年

    与君逍遥不记年

    纯情如他,心意初开时,承蒙她的来临,笑靥如花,丝毫不掩,热情洋溢,如高贵的杯盏,奈何斟满,不舍酒香,够够他喜欢很多年,人世间最美的初见,不过如此。闷骚如他,苦苦寻觅,兜兜转转,却始终与她错过再错过,久别的重逢,真的太久。情深如他,抓住便不会放手,留在她身边,纵使伤得千疮万孔,却不轻言不爱。愿得一人心。蓦然回首,发现身边的你,怎奈无法从心去爱。一生中错过太多,而你却从未离去,感谢上苍,我的余生,愿与君逍遥不记年。
  • 长生秘鉴

    长生秘鉴

    欲窥大道,以启长生。大周王朝武侯府里一个小小仆役叶无忧机缘巧合之下,得以修习武道,从此踏上了追寻长生之秘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