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32100000013

第13章 《古兰经》的宗教制度(2)

4.天课。《古兰经》规定的天课制度是伊斯兰教的社会经济制度,是为解决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的经济问题而提出的主张和办法。

《古兰经》鼓励人们为救济贫困和支持穆罕默德传教事业,从自己的钱财中拿出一部分作为课捐。这种课捐在麦加的经文中多半称之为“费用”,而在麦地那经文中则多半称为“则卡”和“给真主借债”等。由于伊斯兰教在这两个地方对这种课捐的需要程度和当的社会条件的不同,这种课捐在此两个时期便有不同的性质。当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时针对阿拉伯社会贫富已经分化,贫富对立十分尖锐,而信仰伊斯兰教的多为贫苦下层,麦加的贵族富有者又以残酷的手段迫害这些下层信徒的情况,为争取社会下层的同情支持,调和他们和贵族富商之间的对立,坚定信徒的信仰,《古兰经》便一方面向人们强调:今世生活如儿戏,是暂时的,不值得人们去追求羡慕,另一方面用真主“恩惠加赐”,得到“完全的报酬”(35:30),“易于达到最易的结局”(92:7)等预许,劝说有钱的人向贫穷的人自由施舍,赈济孤儿,以此便贏得社会下层的同情和支持,达到巩固信徒的信仰的目的。此时天课只是一种自愿施舍的“善行”。及至穆罕默德被迫迁往麦地那后,随同迁去的信徒“迁士们”要有300人之多,他们离乡背井,生活没有着落,加之穆斯林的集团已经形成,与麦加人不断发生战争,因此,安排“迁士们”的生活和维持自己集团存在和对敌作战的经费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除去用战争的所得的战利品来解决一部分外,不得不依靠麦地那人的捐献供给,但光靠劝说他们自由施舍又完全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就在伊历第二年正式规定“则卡”为每个穆斯林必纳的天课。自此《古兰经》又把纳“则卡”与礼拜不只一次的同时并提,以示其重要。于是这就成为一个人在信教后必须遵守的第四条制度。这时“则卡”与施舍逐渐区分开来,成了一种必须交纳的税捐,而以前提出的施舍仍作为一种自愿的“善行”与此并存。

正因为天课是解决当时阿拉伯社会经济和穆罕默德传教经费的一种办法,所以伊斯兰教对天课十分重视。《古兰经》一方面宣称天课是种“我所赐予他们的财物者,他们希望这经营不破产”(35:29),能“使他们干净,并使他们纯洁”是向真主表示忏悔的一种方式(9:103-104),纳天课的人被认为“必定加倍偿还他们,他们将受优厚的报酬”(57:18),犹如“一个农夫,播下一粒谷种,发出七穗,每穗结一百颗谷粒”(2:261)等等。以此来鼓励信徒积极交纳天课;另一方面用后世火狱的痛苦刑罚警告和恫吓那些占有则富而吝啬不舍的人:

在那日,要把那些金银放在火狱的火里烧红,然后用来烙他们的前额、肋下和背脊。这是你们为自己而窖藏的金银。你们尝尝藏在窖里的东西的滋味吧!(9·35)吝惜真主所赐的恩惠的人,绝不要认为他们的吝惜,对于他们是有益的,其实,那对于他们是有害的,复活日,他们所吝惜的〔财产〕,要象一个项圈一样,套在他们的颈项上。(3:180)

尽管《古兰经》如此劝导和警告,但要人出钱济贫或交纳天课毕竟要触及有钱者的实际利益,所以这项主张在当时除了得到那些虔诚信教人们的拥护外,尚遭到一些人的非议和诘难,如“不信道者将对信道者说:‘真主欲供养谁就供养谁,我们何必供养他呢?’”(36:47)这是那些不信者对《古兰经》令人施舍主张的反对声音。即使在信徒内部也有一些“隐讳真主所赐他们的恩惠的人”(4:37)和不愿交纳天课的人,如:

你们这等人啊!有人劝你们为主道而费用,你们中却有吝啬的。吝啬的人自受吝啬之害。真主确是无求的,你们确是有求的。如果你们违背命令,他就要以别的民众代替你们,然后,他们不象你们样。(47:38)

所以,到后来能否交纳天课,便成为考验信徒的一项标准。《古兰经》也曾将那些不交纳天课的信徒斥之为伪信者,并指出:

当他把部分恩惠赏赐他们的时候,他们吝啬,而且违背正道,故真主使他们心中常怀伪信,直到见主之日,因为他们对真主爽约,而且常撒谎。(9:76-77)

游牧的阿拉伯人是更加不信的,是更加伪信的,……游牧的阿拉伯人中有人把自己所捐献的钱财当做罚金,并等待着你们遭难。愿他们遭遇厄运。(9,97-98)

由上面所引的经文可以看出天课在当时已成为一种固定的税收制度了。

《古兰经》在天课尚未成为一种自由募捐时,规定了其用途就是救济亲戚贫困:

他们问你他们应该怎样费用,你说:“你们所费用的财产,当费用于父母、至亲、孤儿、贫民、旅客。”(2:215)

但当天课正式作为税收制度以来,所收集的财富逐渐增多之后,天课的用途也随之扩大了,超过了原来救济的范围:

赈款只归于贫穷者、赤贫者、管理赈务者、心被团结者、无力赎身者、不能还债者、为主道工作者、途中穷困者;这是真主的定制。(9:60)

从这里所规定的分配天课的八项对象中不难看出,天课的规定不仅充分地反映了当时阿拉伯社会人们在经济上的现实情况,而且也反映了伊斯兰教改良这个现实的主张。从天课用于“管理赈务者”的规定中,看出伊斯兰教对于经费的需要,以致在当时已设有从事税收的专人和组织;从天课用于“心被团结者”的规定中,可以看出伊斯兰教在此时势力业已壮大,对反对伊斯兰教的那些麦加上层除了用军事手段进行斗争外,也曾采取用经济争取的办法。

至于哪些应纳天课,按照什么比率交纳,《古兰经》曾原则地提出“施舍剩余的”(2:219),而不该从生活费中纳天课;应施舍“自己所爱的事物”(3·92),而“不要择取那除非闭着眼睛,连你们自己也不愿收受的劣质物品,用以施舍”(2267)。不过,《古兰经》有几处已提出农产品应纳天课的主张:

他创造了许多园圃,其中有蔓生的和直立的果木,与果实各别的海枣和百谷,与形同味异的榟檄和石榴。当结果的时候,你们可以采食其果实;在收获的日子,你们当施舍其中的一都分…。(6:141)

5.朝觐。朝觐或朝圣,是伊斯兰教以前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旧有的一种宗教仪式。《古兰经》在伊历第七年才吸收这些旧的宗教习惯,并提出了伊斯兰教的朝觐制度。

《古兰经》规定:

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3:97)朝觐的月份,是几个可知的月份。凡在这几个月内决计朝觐的人,在朝觐中当戒除淫辞、恶言和争辩。(2:197)受戒期间,或在禁地境内,不要猎取飞禽走兽不要亵渎真主的标识和禁月,不要侵犯作牺牲用的牲畜,不要破坏那些牲畜的项圈,不要伤害朝觐禁寺以求主的恩惠和喜悦的人。(51-2)

《古兰经》提到朝觐期间的活动有:(1)游赛法和麦尔维:

赛法和麦尔维,确是真主的标识。举行大朝或小朝的人,无妨游此两山。(2:158)

(2)驻阿赖法特。这是朝觐中的大典,是阿拉伯人的年会。离开阿赖法特山时,要在穆兹德里法地方停留赞真主:

你们从阿赖法特结队而行的时候,当在禁标附近记念真主……。(2:198)

(3)宰牲献祭和巡游天房。伊斯兰教规定朝觐者由穆兹德甲边至密那,在那里宰牲。宰后将肉或自已食用或施舍别人:

“……在规定的若千日内,记念真主之名而屠宰他赐给他们的牲畜。”你们可以吃那些牲畜的肉,并且应当用来款待困苦的和贫穷的人,然后叫他们涤除他们的污垢,叫他们履行他们的誓愿,叫他们围绕那间古房而环行。(22:28-29)

〔屠宰它们作供献〕的合法地方应该是古房的附近。(22:33)

《古兰经》规定作为献祭的肉不归祭司,也不用火焚烧,仍然让献祭者或贫人食用,这是不同于古代东方各宗教的旧习惯的。而且《古兰经》也明确地说,真主之所以要人牺牲作祭,是为了要大家铭记真主,考验人们对真主的敬畏,将所献的牲施给贫而不乞求或意欲乞求的人们食用,绝不是真主需要牲的血肉。

它们的肉和血,都不能达到真主,但你们的虔诚,能达到他。(22:87)

这节《古兰经》经文不仅说明了伊斯兰教和它之前的献祭形式虽然相同,但是含意却不一样,同时也说明了由于沿用这种旧仪式而产生的将真主具体化的嫌疑。

古代东方各个民族和部落都有他们自己献祭的地点(即作宙尔拜的地方),古兰经说:

我为每个民族制定一种供献的仪式,以便他们记念真主之名而屠宰他所赐他们的牲畜。(22:34)

麦加的克尔白就是古代阿拉伯人敬拜真主的献祭中心。据《古兰经》说,麦加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而其内的克尔白是真主为人们创建的第一座宫殿。相传是由伊卜拉欣和他的儿子伊司马仪创建的,殿内有块从来就被阿拉伯人奉为神明的黑石。麦加城虽是一座“没有庄稼的山谷”(14:37),但它地处地中海通往印度洋的商业要道,这里地势适中,有水可饮,所以很早以来就成为阿拉伯半岛各贝都因部落的商业中心。由于古代献祭的地方,大都设在重要的富足的商业中心,因而麦加公元五世纪初就成为阿拉伯半岛的宗教枢纽。特别是当阿拉伯南部也门地区建立起的奴隶王国在六世纪波斯人与埃塞俄比亚人的战争中毁灭后,麦加更成为阿拉伯半岛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了。各部落的人每年都来这里朝克尔白古寺,进行货物交易。在这期间,各部落都严遵“禁月”规定,停止一切战争,麦加周围的俄卡祖、齐勒迈扎兹、建奈和密那等都是货物云集的交易市场,不论什么人到了麦加,任何人都不能伤害他,“为世人而创设的最古的清真寺,确是在麦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的向导”(3.96),随着麦加成为阿拉伯半岛的经济中心,在这里的被称为禁寺的克尔白也就成为献祭拜神的中心。伊斯兰教关于朝觐的规定正是对当的这种社会情况和宗教情况的承认和反映。《古兰经》鼓励朝觐的人可以就便去麦加做买卖,借此“寻求主的恩惠”(2·198)。并把克尔白规定为“禁寺”,把朝觐的时间规定在当时阿拉伯人所习惯的不动干戈的“禁月”内。规定:不许侵犯为寻求真主的恩惠和喜悦而奔向禁寺的人;保证:凡是进到那里的人都将得到安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时混乱的社会秩序,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保障了人们的宗教活动和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之所以规定麦加天房为朝觐的地方,是因为这里已成为人们习惯上的宗教活动中心,它在当时穆斯林心目中已占有一定的被尊崇的地位。从此,这座古寺便成为伊斯兰教祈祷的方向和朝觐的圣地了。

伊斯兰教的朝觐及其主要仪式,虽然许多是承袭了古老的习惯和当时阿拉伯的宗教习俗,但被规定为信徒必须遵守的天命后,就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含义。首先朝觐成了谋求阿拉伯社会统一而加强信徒敬拜真主的信念和团结各地信徒的一种手段,时至今天仍成为世界穆斯林交流感情、取得联系的一种方式。由于穆罕默德为了向麦加贵族示威,率信徒绕天房速行,因此绕天房小步快行便成了朝觐的仪式之一。朝觐者所以要在“色法”和“买尔卧”之间来回奔驰,据说是为了纪念伊司马仪和他母亲哈吉尔为寻求饮水泉的奔波行动。朝觐中吻黑石也是为了纪念穆罕默德的。哈里发欧麦尔吻黑石时说:我知道你确是一块石头,你不能给人降祸,也不能给人造福;假设不是我看见穆圣吻过你,我绝不吻你。其他许多仪式也都是为了纪念穆罕默德和古代圣人一一阿丹和伊卜拉欣的。

同类推荐
  •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本书是大师依据佛陀的言说及其弘法多年的教化经验。主要包括生活观、伦理观、修持观、处世观、仪礼观、教育观等内容。
  •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以升真元化洞天享誉于世。武夷山道教文化不仅渊源久远,积淀深厚;当代又有发展,不断传扬。2012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世界遗产监测中心合作,广泛搜集相关史志文献记载,开展田野调研,首次对武夷山道教文化之历史、现状、神仙、人物、宫观、科仪、音乐,及其旅游价值等,做了比较完整的阐论,并附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资料。此文集可资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借鉴,也为学术界进一步发掘武夷山道教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线索。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根本没烦恼

    根本没烦恼

    本书作者辜琮瑜透过唯识学,侦察出“烦恼”的真面目以后,有了这样的灵光乍现!如果能够明白各种烦恼的身世由来、性情特征,是不是可以化敌为友,转烦恼为菩提?本书希望能萃取佛教的千年智慧,就着唯识学的烦恼分类法,让这些烦恼贼一一现形。作者不但以“透视烦恼”短文,揭除了三十一种烦恼的面具,让我们认识它们的真面目;更以六十篇心灵随笔,分享她与这些烦恼互动的种种心情故事。不论是做为优美的散文品读,或是实用的炒药解烦,本书都能把烦恼融化为清凉甘露,那就根本没烦恼啦!
  •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作为道教宫观“神圣空间”的内核与作为社会化外延的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产生发展的,从而奠定了宫观文化的研究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道教宫观内神仙信仰在当时的政府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神仙信仰的特点,以及人神交通的斋醮仪式。第三章主要探讨宫观的神职人员——道士的产生发展、清规戒律、组织制度以及经济生活等。第四章重点探讨了道教官观的建筑、美术以及音乐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解读其艺术表象下的神学思维和世俗情怀。第五章,宫观文化的世俗化典型——道教庙会。
热门推荐
  • 90后获奖者佳作(B卷)

    90后获奖者佳作(B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90后获奖者佳作B卷》所收录的均为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90后获奖者的经典佳作,这些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
  • 四叶草:你就是我的阳光

    四叶草:你就是我的阳光

    那年,她十九岁,遇见王一。从那开始,她的视线总会被这个叫王一的男子牵引着,眼中也只有王一,而可悲可笑的是,在同校的生涯里,竟然没有勇气主动的跟王一说过一句话。暗恋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
  • 落败魔王的传说

    落败魔王的传说

    原本已经落败的魔王却被一个自称神明的家伙复活,从此走上了一条为了弥补中二时期所犯下的过错的不归路
  • 密室之不可告人

    密室之不可告人

    慕容思炫,本系列小说的男主角,一个智商超高、行为奇异的怪人。他不喜言语,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但脑袋却无时无刻不在急速运转。微乎其微的证据和疑点,在他眼中都是清晰无比、显而易见的;所有离奇古怪的事情,一切扑朔迷离的迷案,他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答案、揭开谜底。
  • 禁忌游戏:总裁的夜宠

    禁忌游戏:总裁的夜宠

    她包下一个陌生男人只为在死前一夜风流,一夜过后,却得到消息称自已的绝症只是一场乌龙事件。他当着她的面跟别的女人玩嘿体,还大声问:爽不爽,他带上他的律师团,左手一个亿的欠条右手结婚协义书,问:你是愿意肉偿还是原意嫁给我?她又一次勾唇浅笑,也拿出一张结婚证摆在他的面前。
  • 我的老公不是人

    我的老公不是人

    闲时打架,忙时哭灵,这就是我陈多多的基本日常。可是,哭灵被推进墓穴一口吻上死尸。而死尸活过来,强烈要求和我组CP!那帅的人神共愤的死尸,登堂入室,不仅霸占我的房,还强行霸占我的床!一系列诡异的事情,接连不断,像大姨妈一样汹涌而来!一人一尸组成了奇妙的CP,让我的人生注定将惊悚进行到底!
  • 无限世界修仙传

    无限世界修仙传

    大千世界,亿万时空。诸天崩坏,惟我独仙。天师弟子丁离,受师父考验。穿越诸天世界,抵抗妖魔入侵,为天庭开疆拓土,终成一代大神。僵尸先生,午夜凶铃,黑客帝国,倩女幽魂。暗黑,全战,仙剑,三国尽数都在眼前崩坏,看丁离挽狂澜于即倒,扶世界于灭绝……
  • 青鹿天下

    青鹿天下

    一场阴谋、一位圣女、一个被废的少年!几多欺凌、几度隐忍、几步渐离家园!面对着庞然大物,他黯然离开,渐渐走上了强者之路......【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大人物

    大人物

    此时是永徽三年,元庆23岁,田心14岁,适逢太医署要面向社会招收一批十六岁以下小少年做药园生,超龄的元庆通过走后门,居然也去了,从此开始他的新的征途。这故事由小孩担纲,走的是轻松喜剧路线,主旨是医卜和励志,它涉及中医和养生,适合热爱生活的人儿阅读,此外它也是个励志的故事,希望为所有向着目标不懈努力的人儿提供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小动力。
  •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本书就文化对外宣传的作用、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从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文化外宣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对文化外宣的理论学说、传播规律以及中国文化外宣的发展历程、各种当代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考察。此外.本书还比较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文化外宣的经验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外宣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