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31300000010

第10章 李时珍修《本草》

清晨,金色的阳光洒进湖北太和山的深山老林中。一个头发花白、年过半百的老人背着药篓、扛着药锄,带着两个年轻人,在密林中找寻着什么。

这位老人就是我国明代著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

1518年,李时珍出生在湖北蕲州一个贫穷的世医之家。父亲李言闻是位医术高明,对药草深有研究的医生。李时珍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常常跟小伙伴们一起上山采集各种药草。日子一长,他能识得许多草木的名称和它们的药性,俨然是一个小郎中。可是,在当时医生的地位十分低下,李言闻不愿让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像自己一样被上层社会看不起,所以,让李时珍读书应试。在父亲的督促下,14岁时他一举中了秀才。李言闻也着实为李时珍高兴了一阵子,哪知李时珍志不在此,他一心只想将来做个救死扶伤的好医生。所以对诗书经传并不用心,以后参加举人考试,接二连三地名落孙山。李言闻见儿子科举无望,只好依他自己的心愿,让他学了医。

从此,李时珍就一心扑在医学上了。他一面眼父亲学医,一面潜心研读历代医书。因为他医术出众,常有达官贵族家来请他看病。那些人家一般都藏书丰富,李时珍就利用他行医的方便,向他们借阅医书。这样一来,他的学问也就越来越丰富了,医道出越来越精深了。不仅如此,李时珍还十分注意向同行学习。有一次,一个四川商人来找李时珍看病。李时珍仔细看了后,认为病人得的是不治之症。不料,一年以后,李时珍偶然在路上遇见这个四川商人,奇怪的是病已痊愈,连忙问其原因。原来这人在回家途中遇到一个被称为“小华佗”的医生,在李时珍的药方上又加了两味药,一下子冶好了这个人的病。李时珍听了以后,向那人打听清楚了“小华佗”的住处后,立即回家整理行李,决定去拜见“小华佗”。“小华佗”见李时珍不辞千里来拜自己为帅,十分感动,把自己的医术全部传给了李时珍。

李时珍看病还有个习惯,每诊治一个病人,他总要记下病例不和医案,再对照古代医书,认真研究比较,及时总结经验。

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如饥似渴地刻苦研习,李时珍的医术越来越高明了。

有位老人,常年大便稀薄,腹部疼痛,到处求医无效。李时珍用一个布袋装了艾叶缠在老人的腹部,十几天后老人病痛就消除了。

有个孩子得了爱吃生米和泥土的怪病。李时珍认为,这是因为肚子里有寄生虫而产生的一种怪癖。便给孩子吃了杀虫药,小孩的怪病果然治好了。

李时珍治好的疑难杂症不计其数,因而医名大振,每天慕名前来求治的病人站满了他诊所的里里外外。

有一次,李时珍去抢救一个癫痫病人。刚赶到他家,病人已经死了。原来,药铺配药时按照一部古代药书《本草》的说法,错将有剧毒的“狼毒”当作另一味中药“防葵”了。因而把病人给毒死了。

又有一次,有个病人吃了一位江湖郎中的药后,病情反而加重了。病家请李时珍去复诊,他仔细验看江湖郎中开的药方,觉得方子上并没有开错药。于是,他又让病家取来药罐,倒出药渣,一一拨开来仔细查看,这才发现药渣中多了一味“虎掌”,而少了“漏篮子”这味药。显然,药铺又是按照这部古代《本草》,把“虎掌”误作“漏篮子”了。

古代的《本草》为什么有许许多多的错误呢?李时珍经过长期反复的思索后认为,关键就在古代编写本草的人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往往不是人云亦云,就是凭想当然的猜测。这部错误百出的“本草”已经用了好几百年了,如果再继续使用下去,那还不知要害死多少病人呢?想到这里,李时珍立下一个宏愿:要重修《本草》,对旧《本草》做一番改错补遗的“大手术”。

父亲知道李时珍的想法后,劝说道:“修《本草》,需要把各地生产的药物都查访一遍,这样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啊!凭你一个人的力量,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呀!”

李时珍并不气馁,他开始勤奋地收集材料,为编写《本草》作准备。他勤读勤记,几乎把家乡藏书丰富人家的医书全读遍了。行医读书之余,他总是抓紧时间,手持药锄、身背药篓,不辞辛劳地上山采药。

经过多年的精心准备,34岁的李时珍开始着手编写新《本草》。他觉得这类供人查阅参考的工具书,最要紧的是分类要科学合理,写作体例要纲目分明。所以定名为《本草纲目》。刚开始,写作还比较顺利,等到逐步深入,困难就来了。其中最棘手的是一些药物的形状和生长情况,旧《本草》根本没说清楚,有些还自相矛盾。李时珍尽管花了不少精力加以辨正纠错,但仍有许多药物,李时珍还从未见过,一时也无法确定正误。见到儿了犯难的情景,父亲提醒说:“你为什么不用几年前写《蕲蛇传》的方法呢?”

原来当地九峰山产一种名叫“五步蛇”的毒蛇,是治疗风痹、惊搐的良药。但药商经常出售假五步蛇。为了弄清楚五步蛇的真相,李时珍把生命置之度外,攀悬崖、登峭壁,几次到九峰山探蛇洞。在捕蛇人的帮助下,李时珍捕了许多五步蛇带回家深入研究,遇有弄不清楚的问题就向内行的捕蛇人请教。后来,他写了一篇《蕲蛇传》,纠正了许多古代《本草》上对五步蛇的错误说法。听了父亲的提醒,李时珍心中豁然开朗:“对,应该到大自然中去,到百姓大众中去找答案。”

李时珍脚穿草鞋,身背药篓,手拿药锄,带上药书和纸笔起早摸黑,不辞辛劳地四出采药。无论走到到哪里,只要有不明白的地方,他就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农、渔民、樵夫、猎人请教。

有一次,他为了弄清老虎全身各部分的药用性能,还拜一个猎人为师,边聆听、边记录,知道了老虎的头骨可以治惊痫、头痛,胫骨可以治手脚发麻……

对于古人和古书,李时珍从不盲从迷信。许多重要的观点、结论,他都要亲自加以验证。有一次为了证明穿山甲是吃蚂蚁的,他不顾危险,爬上峻峭的山峰去捉穿山甲来解剖。

经过李时珍几年的勤奋采集,他家里到处都是各种可以做药的动植物标本,墙上挂满了虫鸟、花草画图,园里种着各样药草,就像个百草园。李时珍就在这个百萆园里勤奋地写作着。

这时的李时珍已经闻名遐迩了。在他38岁那年被征召进了专给皇家治病的太医院,太医院的藏书十分丰富。为了防止大火,太医院的藏书楼不许点灯。李时珍常常带着干粮,从早上一直到日落,孜孜不倦地看书、抄书。除了藏书楼,李时珍在太医院时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数御药房了。那里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稀有药材,还有来自异国的药材,李时珍常常一连几天呆在药房军,用心地研究。

太医院尽管有优越的研究条件,但毕竟身不由己,不能按自己的心愿去进行《本草纲目》的写作。所以,一心惦念着要早日完成《本草纲日》的李时珍,在太医院里呆了一年多后,就托病回家,潜心写作了。

光阴如箭,转眼十年过去了。李时珍含辛茹苦编写的新《木草》已初见眉目,但是还有许多药名没有找到实物,还有一些药的功用没有得到验证。为了解开这些疑团,年近五旬的李时珍带上徒弟宠宪又开始了长途旅行。他俩的足迹遍及武当山、庐山,还到过江苏和安徽。师徒二人忍饥挨饿,风餐露宿,采到了许多以前从未见过的药草,还从沿途百姓家中收集了许多民间偏方。

每天晚上,帅徒俩不顾一天的辛劳,就地仔细地一一观察、研究白天采集来的药物和单方,然后把它们记录在本子上,常常通宵达旦。就这样,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李时珍在外地整整奋斗了三年。当他回到家乡时,收集到的资料多得要用牛车来装运。面对那么多新资料,李时珍动员儿子和孙子一起协助他编写这部巨著。

李时珍61岁那年,《本草纲目》终于写成了。为了让书早日出版,李时珍带着书稿来到了当时出版业的中心——南京。这时,他听说南京狮子山下的静海寺里保存着不少当年郑和下西洋时带回的外国花木。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李时珍不顾年迈体弱,每天拄着拐杖,从住地赶到静海寺,细心地研究这些花木,把它们补写到还未出版的《本草纲目》中去。

用了近30年,查阅了近干种参考书,走了上万里的路,采集了1000多种药材,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写了上万字的札记,李时珍用毕生的心血写成了《木草纲目》这部名垂青史的煌煌巨著。这部书介绍了1892种药物,配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他把这些药物,归纳为5部30类。他的分类原则与现代植物分类法基本相符,比欧洲人林奈提出植物分类法要早100多年。

《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对植物学、动物学等学科的发展电有伟大的贡献。所以李时珍被认为是在林奈和达尔文之前生物学界的巨人。

《本草纲目》问世后不久就传到日本,在以后的100多年里它又相继传别欧洲各国,这充分说明它是17世纪到19世纪世界最伟大的科学著作之一。

同类推荐
  • 植物与海洋

    植物与海洋

    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不仅生活着数以万计的各种鱼类动物,还生长着各类茂盛的海洋植物。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宛如海底花园一般。由于海水中生活条件的特殊,海洋中生物种类的成分与陆地成分迥然不同。通过研究海洋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繁殖、生长、分布和数量变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阐明生物海洋学的规律,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增养殖,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等,提供科学依据。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经营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经营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世界科普故事精华·科学探索故事卷

    世界科普故事精华·科学探索故事卷

    本书涉及的科普知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我们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复活的古城(上)

    复活的古城(上)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沧桑的岁月冲逝了多少陈年旧事,历史的尘埃淹没了多少远古文明,厚重的黄土尘封了多少悠久文化,古城遗迹中又隐藏了多少千古秘密,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凭着考古学者手中的铁铲,人们试图破解历史的密码。
  • 开拓进取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开拓进取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本书介绍了42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包括推动18世纪化学革命的拉瓦锡、给元素王国立法的门捷列夫、发现大气压力的托里拆利、被命名为频率单位的科学家赫兹、星学之王第谷以及发现海王星的天文双杰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一世盛宠美人丁香

    一世盛宠美人丁香

    他英俊专情,是大世家主,家中男人历来不许离婚。她是独立而婉约的女人,美男多多,独她一个。无论是钻石副总,纨绔子弟,还是鼎鼎太子爷,都对她情有独钟,而她呢?孑然一身,挑选随意。
  • 未来日常

    未来日常

    事情发生在4900年,地球资源耗尽,水源短缺,物资短缺,食物短缺,人们的饥肠辘辘从而引发了世界级的暴动,钱,钱已经买不到任何东西,钱对于人们,世界来说不过是废纸一张,人们为了短暂的利益出卖自己的灵魂,扼杀亲人,掠夺、杀戮....
  • 瞳之哀.待葬者

    瞳之哀.待葬者

    这是瞳色者们的战争,这是一个到处充斥着故事的世界。他,隐瞒着自己的身份,在一次次的逆流中前行。前方未知的危险和阴谋,一切没有那么简单。他在冲满未知的世界中潜行,唱着一首首哀悼的葬歌。。。
  • 宰执天下

    宰执天下

    因为一场空难,贺方一迈千年,回到了传说中“积贫积弱”同时又“富庶远超汉唐”的北宋。一个贫寒的家庭,一场因贪婪带来的灾难,为了能保住自己小小的幸福,新生的韩冈开始了向上迈进的脚步。逐渐的,他走到了他所能达到的最高峰。在诸多闪耀在史书中的名字身边,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 《大暗黑界》

    《大暗黑界》

    主宰?没人敢说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主宰这个世界的只有黑暗光明?光明是力量,破除一切黑暗的力量涅元,至纯精元,你是哪种元力?实力为尊,元力至上,修炼吧少年,去问鼎大暗黑界………体系等级:练气、归元、结丹、化境、灵动境、涅槃境、轮回境、帝境、【无上界王(巅峰)】
  • 火爆郡主酷王爷

    火爆郡主酷王爷

    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那个捣蛋女!处处扯他后腿不说,竟然还敢漠视他的感受!说不理他就不理他!还跟那个可恶的太子爷恋上了!靠,还真当他是摆设啊?他火山大爆发了!看来不使点手段,还真震不住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本书介绍了尖子生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内容包括给学生一颗仁爱之心、发挥自身魅力使课堂讲解更精彩、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播种一颗希望的种子、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欲、纠正学生的攀比心理、编排座位不以科学性为标准、带领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等。
  • 女孩,走好青春期的第一步

    女孩,走好青春期的第一步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通常,人们把青春期与儿童期加以明显区分,区分的界限是性的成熟。对于女孩来说,性成熟的标志是月经初潮,即第一次来月经。以性成熟为核心的生理方面的发展,使青春期女孩具有了与儿童时期所明显不同的社会和心理特征。而这一时期女孩在面对内在和外在的种种变化时,内心总是有着不同程度的不安。有的害怕孤独,有的不与人交往,有的过于自卑等等。
  • 归尘记

    归尘记

    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摸鱼,小丫鬟也要有春天。
  • 盛宠毒妻:天才魔妃惹不起

    盛宠毒妻:天才魔妃惹不起

    苏晴,原是Z国的特工,因为一次任务的失败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异世大陆。原本以为可以在这里混得风生水起,但是没想到,一个关于自身的惊天秘密就在此接开了……逗比转型成腹黑,废柴摇变成天才。这将影响整个落云大陆的故事就要开始了……某女:“说,是谁趁我喝得不省人事的时候在我肚子里撒下的种,快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紧接着,一堆美男蜂拥而上:“我!我!”此时,某狐狸不淡定了。某狐狸:“是我,你们都滚蛋,蠢女人肚子里的是我的!!”某女:“小白,你别添乱了,你不是魔兽吗?虽然会说话,但貌似哪方面你不能做啊!”某狐狸听罢,转身变成一位翩翩美少年。“你……”某狐狸邪笑道:“能不能做,今晚你验验不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