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23500000027

第27章 珍惜和谐篇(1)

少年英雄夏完淳

夏完淳原名叫夏复,松江府华亭县人。父亲夏允彝是江南名士,老师陈子龙也是一位学识渊博、作风豪迈的文人。他的母亲和妹妹都会做诗,姐姐淑吉还是位出色的诗人。夏完淳是明朝末年的一位神童,英才早熟,胆气过人,5岁就能与人谈论学问,7岁能诗作文,9岁时已写出了一本《代乳集》的诗集了。

明朝末年,时局动荡,朝政腐败,在士大夫中流行着一股很坏的风气。一些人作官前死啃经书,中举做官后,则一门心思买田造房,拉拢关系作巧宦,而对现实问题,世务所急,却不闻不问,毫不关心。当时东南地区倒有些讲究“经世致用”之学的知识分子,他们纷纷结社聚友,议论朝政,抨击时弊。最早有无锡的东林党,后来在苏州有“复社”,在松江有“几社”。夏允彝和陈子龙是“几社”的重要创始人。他俩相知最深,同怀匡救时弊的宏愿,常在一起留心时势,切磋学问。当父辈们在高谈阔论时,小夏完淳就用心地在一边听。6岁时,陈子龙在夏家见夏复聪明伶俐,少年老成,常常故意与他辩论,逗着玩。有时一谈下去,小夏复说得有板有眼,头头是道,使陈子龙很不好对付。

夏复12岁时,在故乡与志同道合的少年朋友,模仿父辈组织了一个“西南得朋会”,常聚在一起研讨诗文,纵论国家大事。在父辈们的长期熏陶下,夏复在童年时就关心时事,养成了敏锐的政治目光,立下了为国献身的抱复。

1644年,夏复刚14岁,全国时局突变。清朝军队人关攻占了北京,国家存亡和人民安危到了最紧迫的关头。广大人民群众和一些有民族气节的官僚、士大夫奋起抗清斗争。这时,夏复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夏完淳,跟着父亲也投入了这场斗争。

第二年的5月,清军攻下南京,即派降清的原明朝大臣洪承畴驻扎,并分兵江苏、浙江各地。夏允彝父子,陈子龙和同县沈犹龙等人,决定起兵反抗。他们联络明朝的吴淞总兵吴志葵,派兵进攻苏州。15岁的夏完淳投笔从戎,意气激昂,在吴志葵军中积极协助商订作战计划。义军一度攻进苏州的胥门,但由于缺乏后援,攻城将士300余人在清军骑兵的围攻下,全部阵亡。8月,清军围攻松江,义军奋战几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兵败城破。夏氏父子和陈子龙冲出重围,潜伏乡间。在此同时,“几社”会友侯峒曾、黄淳耀领导嘉定人民抗清,也失败身亡。消息传来,夏允彝无比悲痛,自投松塘而死。

夏允彝的殉国,更激起了夏完淳坚持抗清的决心。1646年春天,他与老师陈子龙及岳父钱栴(zhan)秘密回到松江,在一起歃血盟誓,决心抗清到底。他们与吴江吴日生领导的太湖长白荡水义军取得联系。夏完淳遵照父亲的遗嘱,变卖了家产,捐献给义军作军饷,他并在义军中担任参谋。义军在湖中神出鬼没,数百里内纵横无敌,攻破吴江,收复海盐,屡次大败清兵。后来,由于奸细的破坏,吴日生被害。至此,苏南、浙西地区的抗清武装都失败了。

夏完淳被迫离开家乡,长途跋涉,跑到长江中游的湖南,去寻找有组织的抗清力量,甚至还有西入四川的念头。颠沛流离了一阵,却毫无结果。但是,他并没有灰心丧气,仍继续寻找着斗争的机会。

1647年春,夏完淳又潜回家乡。他与正在重整旗鼓的明军旧部黄斌卿取得联系,密报军情。又和江南顾咸正、刘曙等数十人联名具表,图谋大举。大家推夏完淳执笔起草,交谢尧文送往浙东。不料谢尧文途中被擒,搜出表文,押到清朝的松江提督吴胜兆那里,幸好未予追究。原来吴胜兆在陈子龙、夏完淳等人的策动下,正准备起兵反清,所以一场祸事暂时避过去了。

可是,吴胜兆在举行兵变时,不幸暴露而失败,被清朝统治者杀害了。陈子龙被俘,绑在船上,押往南京。途经跨塘桥时,陈子龙趁人不备,猛地挣脱,投河而死。

江苏巡抚士国宝从吴胜兆处搜得夏完淳起草的表文,立即照着名单在苏州、松江等地四处搜捕。当衙役闯到夏完淳住处,他镇定自若,慷慨地说:“天下岂有畏人避祸的夏存古”。说着,头也不回地走出家门。

一路上,家乡可爱的山河城池,勾起夏完淳的无限感慨。船过青浦细林山,夏完淳想起老师陈子龙壮烈的死,触景生情,提笔写了一首《细林夜哭》,诗中写道:“我欲归来振羽翼,谁知一举人罗戈!”“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表明此时他已决心追随师辈以身殉国。

到了南京,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洪承畴亲自来提审。洪承畴知道夏完淳是闻名江南的“神童”,便心怀叵测,诱他归降,借此收买人心。夏完淳见堂上坐的是洪承畴,不由得怒火中烧,昂然挺立,不肯跪下。洪承畴装腔作势,假仁假义地说:“你这个毛头小孩,懂得什么造反事理?还不是误受叛乱之徒的蒙骗,被拉过去的,你要是依了我,归顺大清,管保你前程无量。”夏完淳装着不认识洪承畴,故意高声回道:“你才是个叛乱之徒!我是大明忠臣,怎能说我反叛?我常听人说起我朝忠臣洪亨九(洪承畴字)先生在关外和清军血战而亡,名传天下。我年纪虽小,说到杀身报国,还不甘落在他的后面呢!”洪承畴听后瞠目结舌,不知所措。

左右赶忙出来解围,告诉夏完淳:“本堂正是洪大人。”怎料到,夏完淳反而手指洪承畴的鼻子,骂得更凶:“胡说!亨九先生早已为国捐躯,天下人谁不知晓!当时天子亲自哭祭他,满朝群臣都痛哭流涕。你这个无耻叛徒算什么人,敢冒他的大名来污辱他的‘忠魂’!”夏完淳这一席堂骂,痛快淋漓,巧妙异常。弄得洪承畴在这位少年面前,脸红一阵,青一阵,坐立不安,虽似有千刀剜肉,百箭刺心,却也不敢还上一句。

和夏完淳一同受审的钱栴,开始时,在庭上有些软弱,夏完淳严辞正色对岳父说:“你、我和陈子龙三歃血为盟,誓死报国。今天我们追随陈子龙同死国难,不正是大丈夫的本色吗?”由于他的激励,他的岳父钱栴最后也振作起来了。

在狱中,夏完淳关了80多天。他和同狱的顾咸正、刘曙戴着镣铐,一起饮酒做诗,说忠说义,豪放如常,根本不把生死放在心上。

1647年9月19日,夏完淳、钱梅、顾咸正和刘曙等人被绑赴南京西市刑场。夏完淳和刘曙手携手地走在前头,神态从容,毫无惧色。临刑时,他们俩始终没有跪下,昂首挺立,英勇就义。此时,夏完淳只有17岁。他像烈士壮游那样,走向死亡,以其生命的热血谱写了最后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诗篇。

夏完淳死后,他的童年好友杜登春、沈羽霄收殓了他的遗体,把灵柩运回故乡,安葬在松江曹溪附近荡湾村他父亲夏允彝的墓侧。后来人们为了保护夏氏父子的墓,在墓前竖立一块石碑,碑两旁写着:“永远禁止樵牧侵占”。

孤胆英雄张煌言

明朝末年,清军入关,仅1年多时间,就占领北京,攻陷南京,兵临浙江。此后,明朝宗室的几个藩王先后成立了3个南明政权,但真正抗清的力量,却在民众之中。

1645年初夏,当清军占领杭州时,浙江地区的老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反抗清军。一个26岁的平民读书人张煌言,也从此开始了长达19年之久的抗清事业。

张煌言是浙江鄞县人。他少年时曾随父亲张圭章到过北方,亲身体会到敌骑蹂躏的痛苦,认识到国亡家破的可怕,因而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浙东抗清义军初起时,张煌言以舟山为根据地,联络四明山区的义军,屡次进攻清军占领的县城,吓得浙东各城的清兵大白天都不敢开城门。不久,舟山遭到清军重兵围攻,终于失陷。他又到台州组织新的义军队伍,乘海船北上,攻克崇明,溯长江直抵镇江金山和南京燕子矶,并于归途夺回了舟山。

1659年5月,张煌言率领所部义军,与郑成功的军队会合,从海路突入长江。清军在江上设置3道防线:一是钉了许多大木排,上铺泥土,架设大炮,称为木浮营;二是在金山与焦山之间,用粗大的铁锁链横拦江面,称为滚江龙;三是在江岸建筑炮台,安置了西洋大炮几百门。张煌言毅然率军主攻。他先是派浙东渔民出身的士兵,潜水凿断了滚江龙;接着驾乘战船,冒着炮火与箭雨冲锋,夺取了3座木浮营。江岸炮台的清军闻风而溃,郑张联军一举攻克大运河和长江交流处的瓜洲城。

为了扩大战果,联络长江中上游的抗清力量,郑成功和张煌言兵分两路:郑成功率领部下人马拿下镇江后,兵围南京城下;张煌言则另率一队水军,上溯到芜湖,并以芜湖为据点,分兵4路而出。旬日之间,张煌言兵不血刃,光复4府、3州、24县,计城池近30座;湘、赣、鲁、豫等省的有志之士,也多亲来军前,愿受指挥。一时人心振奋,江淮半壁为之震动。

正当张煌言在长江中游地区节节胜利之时,围攻南京的郑成功,由于轻敌疏忽,吃了败仗,匆匆退出长江,回师福建去了。郑军一退,清军马上集中兵力对付张煌言:一边封锁长江,堵住他的退路;一边调兵遣将,向张煌言这支孤军进攻。

张煌言集中部下将士,率船队溯江再上,计划入鄱阳湖,开辟江西抗清根据地;结果,由于船队在黑夜中惊散,只得改变计划,凿沉仅留的船舶,进入大别山区,作持久抗清的打算。清军大队人马尾追而至,义军将士们被包围在山岭上。张煌言挺枪大呼,奋勇闯入敌群,连刺带挑,杀伤精兵数十人,终于冲开一条血路,突出了重围。这时,他身边只有一个携印的少年战士了。

张煌言请当地老乡作向导,绕道皖南、浙西,向浙东根据地走去。崎岖的山路磨得他脚趾出血,脚后跟开裂;途中他又患了疟疾,骨瘦如柴,抱病赶路,汗如雨下。经过2000余里的艰难跋涉,张煌言终于回到浙东。“江东父老见,一一问重围。”人们虽说惋惜张煌言功败垂成,但也庆幸他能活着回来。

为了重整旗鼓,张煌言顾不得身体的疲劳和衰弱,立即着手组织新的义军队伍。然而,这时的抗清局势,已经有很大的变化:郑成功渡海收复台湾去了;南明永历政权在吴三桂率领的清军追击下,遭到了覆灭;农民起义军出身的抗清英雄李定国,壮志未酬,抱恨终天。张煌言成了最后一面抗清旗帜。

处于势孤力单境地的张煌言,并没有丧失斗争的信心。他曾策动清朝的台州守将反正,只因行动前走漏了风声,未能成功。当清朝的浙江提督赵廷臣写信劝他投降时,他坚决地回答:“你是清朝的大官,我是明代的孤臣,地位不同,志向各异。我早把功名富贵看得像浮云,胜负成败尽努力而已。”信末还附了两首诗:“赢得孤臣同硕果,也留正气在乾坤。”

这样,清朝统治者就把张煌言看作了眼中钉。1664年3月,调集重兵,围袭张煌言,双方在东海中展开激战。由于兵力悬殊,张煌言部下死伤很多,他只得将残部撤出,退驻舟山一个小岛上。不久,他为了避免无谓牺牲,保存力量,把残部将士化整为零,到民间掩护起来,自己只带少数人,隐居在浙东南田岛西面的一个名叫悬岙的小海岛上,等待机会东山再起。

张煌言不死,清朝统治者心不安。清朝政府悬赏通缉张煌言,并收买了张煌言的一个旧部下,趁黑夜从悬岙岛的背后偷袭。张煌言发觉有异,起身拨剑,不料宝剑被帐子裹住,清军蜂拥而上,把他擒住了。

清军把张煌言押到宁波。宁波人民得到这一消息,纷纷聚集在城外大道的两旁,都想能最后一次看看这位英雄。只见他,神色镇静,态度从容,头戴明朝文人常戴的方巾,身穿深色葛布长衫。将近20年,人们在衣冠装束上,最感到痛心刺目的,是脑壳后面拖一条辫子,今天忽然见到一位明朝衣冠装束,百折不回的抗战英雄,无不潸然泪下。

到了提督府门前,押解的差官按照犯人不走正门的惯例,要张煌言从边门进去。张煌言屹立不动。清朝的浙江提督妄图劝解,忙将他从正门请进,并叫人摆开了酒席。张煌言昂首拒绝说:“父死不能葬,国亡不能救,死有余辜。今日之事,速死而已!”说罢转过身子,不说话,也不吃一点东西。

这天夜里,他被关押在一所民房中,难以入眠,回忆起19年来转战于江海之间,出生入死,披肝沥胆,虽说屡挫屡起,历尽艰辛,总还维持着东南一隅的抗清局面。谁知终于国亡家破,自己也成了囚人。想到这里,他想起了持节匈奴19年的苏武,就决心准备为国牺牲,死得其所了!

过了10多天,张煌言被押解到杭州去。宁波父老闻讯,不管警戒的清军如何虎视鹰瞵,还是有好几千人赶往码头送行。张煌言出城门后,朝北四拜,表示向故国辞别,说:“臣的志向完毕了!”又朝城门四拜,表示向故乡辞别,说:“怪我无能,叫故乡父老白白苦了20年,辜负了大家的期望。”然后,他向送行的父老乡亲拱拱手,感谢他们的盛情,便上了船。此情此景,使在场的几千百姓,都失声痛哭起来。

张煌言被押送到了杭州。那个先前劝降张煌言碰过壁的浙江提督赵廷臣,再一次诱他投降,还保证清廷能起用为兵部尚书,结果又被张煌言严辞拒绝了。

清朝统治者不敢把他解送北京,恐途中不测,也不敢把他再关押下去,决定将他在杭州处死。

临刑时,刽子手按处决的惯例,要他跪下。张煌言坚决不肯下跪,昂首挺立,壮烈就义。

同类推荐
  • 一生三靠:断谋说

    一生三靠:断谋说

    本书讲述了“汉初,张良善谋,萧何善断,韩信善战。靠这三人,刘邦取得了天下。唐初,“房谋杜断”,杜如晦长于断,而房玄龄善于谋,李世民靠此二人取得贞观盛世。明孝宗时期有名的三内阁大臣李东阳、刘建、谢迁。当时世人评价李公有谋、刘公善断、谢公好口才。靠这三个人,大明朝取得了辉煌。类似这样的例子,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只要谋得周全,断得准确,说得动听,定能助人立足于世,创造赢局。
  • 向南怀瑾借人生智慧

    向南怀瑾借人生智慧

    本书首先从南怀瑾大师的著述中提炼出关于人生的醒世金言,汇聚成《南怀瑾语录》,然后围绕语录主旨,结合其亲身经历或他讲述的故事,将其对做人、处事、交友、学习、养生、博爱、包容、忍让、应挫等关系到当代人生存、生活的十大问题作了探讨。
  • 抗震精神

    抗震精神

    真英雄!用抗震精神挑战金融危机,自强不息、坚忍坚持、互救互助、无私奉献、不离不弃、共渡难关……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再小的力量乘以13亿,都会变得战无不胜。如果能将这种抗震精神顺利转接到企业中来,将凝聚起无限的激情与力量,从而产生巨大的生产力。
  • 一路直行:我的企业理想

    一路直行:我的企业理想

    我这个职业经理人不是工具,我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企业的成败看成自己的成败”李玉琢被誉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与走在时代前沿的万润南、段永基、任正非等企业家共事,本书是其24年企管人生的总结和思考。“每个企业家心上都结满了茧”,把企业当做自己事业的职业经理人也不例外。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到企业成功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与磨难,可以学习到面对管理难题时的解决之道。更为重要的是,在追寻管理者成功足迹的过程中,可以从中领悟到管理思想的精髓。
  • 女人一辈子就那些事儿

    女人一辈子就那些事儿

    《女人一辈子就那些事儿》指导女性拥有幸福生活的畅销经典,最不可替代的女性魅办修炼真经,内容包括:婚姻是女人一生的幸福追求,是女人一辈的事;孕育子女是女人一生不可推卸的事;搭建人脉,为自己编织一张“幸福之网”也是一件不容小觑的事;作者用生动典型的事例阐述了一个女人一辈子要做的事,这些事做好了,女人也就离幸福不远了。
热门推荐
  • 重生很美丽

    重生很美丽

    彭芷韵,平凡如土,自卑如她,艰辛如狗。一朝猝死无人知无人晓无人送,悲哀至极,如果有如果,如果有来生她不愿再如此窝囊。人生一闭眼一睁,前世恍如梦境,重生20岁,这个花样年华。当年失去的朋友,她要要回;当年失去的理想,她要实现;当年没有的东西,她要创造。空间在手,中青我有。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只愿与你分担所有.....也许文文小有波折都只是为了后面的大爱,结局完美,大宠无限1V1.敬请期待,么么哒....
  • 解放军战斗的故事之七:援邻抗美的故事

    解放军战斗的故事之七:援邻抗美的故事

    对1965年至1975年,在越南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政府及军队应越南政府的请求,从物质上和人力上给了越南人民真诚、巨大、有效的援助。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在协助越南军队进行防空作战中,共击落美机1700余架,击伤1600余架,俘获美军飞行员42名,沉重地打击了美国侵略者。本书主要是对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部分精彩战斗的描述。
  • 天使与野兽

    天使与野兽

    慕容涵,一位魔力强大的堕天使。冷子夜,狼人族的继承人。这两人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身份时相爱了。狼人族的满月诅咒究竟能否破解?在慕容涵的背叛背后究竟是有苦衷还是早有预谋。“以后你一看到满月就会想起我”---冷子夜“你以后看到下雪也要想起我哟”---慕容涵
  • 沧山鬼府

    沧山鬼府

    在沧山脚下的沧村,发生了一系列诡异绝伦的事件,半夜鬼叫门,女鬼嚎,还有被活生生扒了皮的沧山村民。更可怕的是,那被剥掉的人皮竟然被原本认定为的受害者送进了挨家挨户,当作野猪皮吃了!凶手是谁?手段如此诡异变态!紧接着,又有一个村民一夜未归,事件紧急,我和法医陈川,刑警蝎子,踏步前往沧山深处,却被神秘的东西引到了积尸坑,被离鬼官攻击,无奈进入十天子墓。这十天子墓,到底是谁的墓?难道真的是阴殿十天子?黄泉路,奈河桥,净引女尸,十殿阎王……还有诡异的预言,可怕的诅咒,这里难道真的是……阴曹地府?极限的恐怖,无穷的折磨,在这鬼府之中,我到底是不是还活着?千古奇墓,惊天阴谋!
  • 全能打印神

    全能打印神

    捡到一只脏兮兮的书包,罗生的生活从此大不同。想要面包?打印一个!想要钞票?打印一沓!想要美女?打印一窝!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不能打印哒?
  • 回首那时的青春

    回首那时的青春

    岁月渐逝,幻想中的浪漫季节,已成为了记忆中的依稀风景,我们的心灵与理想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原来,这个世界并不是童话里的仙境,我们开始怀疑之前一直深信不疑的东西,可又不愿承认生活中的冰冷与残酷。许多往事已不想再想起,偶尔的,有熟悉的歌声响起,仍会荡动尘封的心弦……
  • 游龙惊凰

    游龙惊凰

    大哥,您别跟着我“阿猪”、“阿猪”的叫好么?我是胖了点儿,您不能这么损人的不是?啥?你说你叫“乔峰”?你是疯子吧?我是瞧见了一个疯子吧?您当这是排天龙八部哪?您别总跟着我成不?人家有男朋友啦!天哪!谁来救救我?这儿有个精神病啊!
  • 磨刀石:专注与圆融解码

    磨刀石:专注与圆融解码

    一个困扰千千万万学子的热点问题;一个关乎每个家庭幸福的热门话题;一部历经十年读书炼心的生命感悟。作者花费十余年时间,以独特的视角撰写的这部关于有效家庭教育问题的著作,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既朴实又艳丽的鲜花。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倡导的借助心智修炼驯服精神、培养智感与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 腹黑王爷糊涂妻

    腹黑王爷糊涂妻

    一个苍老的声音说:“吞下这颗灵珠,我给你一次再续前缘的机会。”于是痛失爱人的冥鼎将自己的灵魂献给一场阴谋,连同自己的爱人一起被带到一个陌生的时空,赌此一生的幸福。男主冥鼎的记忆被封存,只留一根情脉丝丝牵连;女主明荨带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踏上了这条艰难的寻爱之路,先后遇上了心机重重的善和王爷,与冥鼎有着相同外表的石陨,默默守护的庆安王爷以及冷峻有为的皇上,许许多多鲜活的人物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爱恨离愁,而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男主呢?真相慢慢浮出水面,隐藏的一场阴谋也随之昭然于世,男女主人公能逃脱灵珠锁定的命运,守住此生的幸福吗?
  • 名门伪医

    名门伪医

    一个医学家族的废材重生成了神医候府的千金,依然是医学家族,这叫她情何以堪啊!更甚的是,原主是个作死的胎穿着,未婚夫是个渣男,亲人虎视眈眈,煞星恐怖,医学系统小小又坑姐……她本想避开原主的悲剧,却阴差阳错,命运的轨道依然向那个方向行驶,要是有一天,她这个易容过的伪医暴露出来,会不会死无葬身之地?为了美好生活她只能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