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7900000039

第39章 小寺得藏经喜出望外 伽耶观菩提百感交集(2)

老人说道:“从前,有一个婆罗门在这里说教,学问非常渊博,法术非常高强,向他学习的门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达到了上千人之多。其中有一个书生,感念人生,叹息自己孤独寂寥。于是,他的同辈就开玩笑说:‘应当为你去找一家女儿,下聘礼完成婚姻,以此来慰藉你的寂寞。’这个人就指着四个人说道:‘这两个人是男子父母,这两个人是女子父母。’这人又推书生坐在波吒厘树的下面,并指着波吒厘树说:‘这是为你所聘的女子。’于是,这人又采摘了新鲜的果子,取了清洌的泉水,来作为恭贺新婚的礼物。这人在此对书生尽情地调笑取乐,到了天快黑了,才停止言笑。

“众人都离去后,惟独书生还留在这里,不肯离去,到了黄昏时分,他就觉得自己仿佛身处在华丽的堂室之中,灯火明亮,管弦声在耳边萦绕。有一位老翁和一位老妇来到这里,他们是女子的父母,对书生关怀备至,并让他们的女儿和书生见面,并对书生说道:‘能够把小女许配给书生,非常荣幸。’于是,他们设下筵席,开始饮酒庆贺,席中有说不尽的珍馐美味。书生在这里住了一些日子,快乐得已经忘记了回去。

“就这样,过了七天,和书生一起在这里学习的人都没有见到书生前来,就疑心书生被野兽给吃了,就都去寻找书生。他们找到书生时,看到他自己一个人独自坐在树阴的下面,悠然自得,快乐无比。于是,他们就拉着书生一起回去,但书生就是不肯起来。后来,书生进到城内,前去看望亲友故交。他对他们说,他已经娶了花朵为妻。亲友听他说完,没有一个不惊骇的。于是,亲友就同他一起来到了林中,只见林中的宅地房舍奴仆就和尘世上的一模一样。老翁接待他们的礼节,也如同尘世上的一样,没有什么失礼的地方。亲友没有一个不羡慕书生的,书生娶花的这一段佳话,就被流传了出去。

“一年之后,花女生下了一个儿子。这时,书生对花女说,他想要回去看看。花女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她的父亲,她的父亲说:‘人生就如同寄居一般,到处都是家,这里非常好,又何必非要回到原来的地方去呢?’于是,花女的父亲就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宫室,比香华故城还要壮观华美。书生见到这样的景象,就不再生回去的念头了。

“很多年以后,香华国的国王竟然把都城迁到了这里,人烟也渐渐的稠密了起来。这时便称为‘名城’,而从此以后就称这座城为‘波吒厘子城’,这也是为了纪念波吒厘树。”

老人说完,众人都赞叹不已。这时,船也到达了岸边,众人便收拾行装上岸去了。

玄奘和小和尚由沙弥引路进了城,城墙因年久失修,已经破败不堪了。沙弥说道:“从前,无夏王从王舍城迁都来到这里,宫殿都非常宏伟壮观,人烟稠密,佛寺少说也有一百家。而现在都已经渐渐稀少了。”

于是,玄奘前去游历无夏王的旧日宫殿。等到了那里,只看到一片荒芜,荒草没人。当年华美的宫殿,现在只是一片残墟了,只有宫殿的北边有一根石柱,高有好几十尺,还依然存在。沙弥说道:“这根柱子是无夏王建造,是无夏王作地狱的地方。”在地狱的南边,又有一座塔,沙弥又说道:“这是无夏王所建造的四万八千座塔的其中一个。”于是,玄奘就在这里凭吊顶礼了一番。

之后,他们又经过了一座精舍,观看释迦牟尼所踩过的石头,石头的上面有释迦牟尼双脚的足迹,长有一尺八寸,宽有六寸,两脚下有千辐轮迹,十指的顶端有万字花纹,另外还有瓶、鱼等遗迹。沙弥说道:“这是佛快要寂灭的时候,从吠舍厘城到这里,站立在这块石头上,向王舍城观望时所留下的足迹。”玄奘在这里瞻仰良久。

这一天晚上,玄奘就在城中的寺院里住了下来。第二天,他们又到各处的遗迹瞻仰观光。玄奘在这里一共住了七天,才把这里的遗迹游览完,这个时候,吠多补罗城的沙弥也就告辞回去了。

玄奘和小和尚就从这里向西南前行,走了四百多里,到达了伽耶城,住在了僧寺里。玄奘向寺中的僧人问道:“伽耶山就是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得道的地方吗?这里的灵迹一定很多吧?”僧人回答道:“伽耶山里的灵迹非常多,数都数不清。有的是精舍,有的是佛塔,都是诸多王公大臣因仰慕圣迹建造的。里面有金刚座,历来千佛,降魔得道,都必须是在这里的,如果在其他的地方,绝对是成不了道的。成道的地方又叫作‘道场’。就算世界动摇,这道场也是不会动摇的。只是,可惜这一二百年来,众生的福薄,来到菩提树的下面,都已经看不到金刚座了。而释迦牟尼寂灭以后,各国的国王把两座观自在菩萨的像,分别放置在南北两面,面向东而坐。据传说,这位菩萨如果身没不见,那么佛法就会穷尽了。现在南边的一尊像,已经身没到胸了,可知佛法恐怕就要尽了,不会有太长的时间了。然而,这都是因为众生的福薄,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僧人说完,长叹一声。玄奘也跟着叹息了一声。

玄奘又问道:“这么说,那菩提树还是存在的吧?”僧人说道:“这一棵树,当年佛在世的时候,高有好几百尺,后来被恶王砍伐,现在就只有五丈多高了。然而还是枝繁叶茂,秋天和冬天也不会凋零,只有遇到释迦牟尼寂灭的日子,全树的叶子才会变黄,并立刻凋谢。但只要过了这一天,树叶就又会重新长出来。这确实是一处很灵验的地方,所以每当这一天,各国的国王和大臣们都从四面八方赶来,一齐集合在树下,用乳水清洗,然后点燃灯火,向四处散花,最后收集起树下的落叶,才离开这里回去。每年的这一天,被称为盛会。可惜大师你没有在这一天来观看。”玄奘说道:“贫僧远道而来,虽然没有在这一天来到这里,但是能够瞻仰顶礼菩提树,我的福分已经是不浅了。”这一晚上,玄奘就在寺中住下。

第二天,寺中的僧人就领着玄奘进入了伽耶山。从寺院出发走了六里就到达了山中,只见在山中有一座小城,高墙用砖砌成,在正东面有一扇门,这门恰好对着尼连禅河。寺中僧人说道:“这就是菩提树所在的地方了。这里的墙围用砖砌成,东南西北都各有一扇门,我们就从这里进去吧。”于是,他们就走进了东门。里面果然是寺塔接连不断,就如这个僧人昨天所说的一样。玄奘看到有许多僧人往来其间,千百个僧人成群结队,而且井然有序,没有一个僧人喧哗。然而,这么多人聚集在一处,也绝不是常有的情况。于是,玄奘就向僧人问道:“今天又不是盛会,为什么会聚集这么多人呢?”僧人答道:“他们是因为安居解坐,才顺便过来瞻仰顶礼菩提树的。”

玄奘来到了菩提树下,以至诚的心在这里瞻仰留连,并在释迦牟尼成道时的一尊像前顶礼膜拜,五体投地,哭泣哀伤,喃喃叹息道:“佛成道的时候,我这躯壳还不知飘落在什么地方。今天来到这里,也只是能够顶礼膜拜在佛的像下。我的业障实在深重啊,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玄奘说完以后,泪流满面,悲恸不已。这个时候,远近的僧人看到玄奘这样的表情,没有一个不感动于心的,也都流下了眼泪。之后,他们才问知玄奘是从中国远道而来的,就对玄奘更加敬重,并认为是一件奇事。

玄奘在伽耶山住了九天,在各处一一瞻仰顶礼。而这个时候,中国高僧远道而来的消息也传遍了印度僧寺。当然,印度最大的寺院——那烂陀寺,此时也知道玄奘来到了这里。于是,那烂陀寺的主持就派人前来迎接玄奘。玄奘就在第十天离开了伽耶山,随迎接的僧人来到那烂陀寺。那烂陀寺是玄奘梦寐以求的地方,可以说是全印度的佛教最高学府。玄奘的到来,无论对玄奘还是对那烂陀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玄奘在此住了许多年,他到底在这里做了些什么呢?

同类推荐
  • 闲适中的挣扎

    闲适中的挣扎

    本书收入的文章分为四辑,“阅人”部分以亲历及第一手材料为依据,所涉主要是做编辑的父亲和他熟悉的作家朋友:“涉世”部分是个人经历,包括下乡、就业、旅美及退休生活;“读书”部分包括旧案钩沉、读书札记和影评,其中涉及刘大杰、程鹤西与鲁迅的纠葛,吴清源的民族操守,各依据前所未见的资料做出了澄清;“译文”部分大致是上世纪80年代所作,那时作者泛泛关心过日~本文学,所以译文也包括了不同的文学体裁。
  • 中华上下五千年妙诗妙词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妙诗妙词趣话

    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从《诗经》到楚辞,从汉乐府到唐诗,再到宋词和元曲,经典的古诗词或绮丽婉约,或豪迈壮阔,总能陶冶人的情操,催人奋发向上,让人们喜爱、感动,并代代传诵。 但伟大的文学作品总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无论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爱之歌,还是“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的情之思;无论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叹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之情怀,还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拳拳报国之志向;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慷慨豪情,还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悱恻委婉,是李白的“斗酒诗百篇”,还是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
  • 生命是一场旅行(下)

    生命是一场旅行(下)

    当你没有达到目标时,也许你可以说:“是的,但看看我们途中所发现的东西!看看这些因为我尽力去做而走进我生活的美妙东西!”生命正是挖掘的过程中才具有活力。而且我相信到最后真正要紧的还是过程中的乐趣。
  •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从体例上突破了《中国小说史略》的框架,却又未背离撰写一般通史的原则。在对古代小说进行分门别类的同时,使读者仍然看出时间上的发展顺序,真正落实了“演变”的前因后果。当然,有些小说是各种题材的融合体,在分类过程分很不容易为它们找到恰当的归属,因此本书的分类未必对每一部作品都区划得十全十美,无懈可击。但这部《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毕竟是从新的角度来观察、考虑问题的,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发。我个人在审读书稿时,就感到它的内容既有纵向发展的脉络,也有横向联系的轨迹,实际上作者们只想在我国古代小说领域中尽量做到点、面、线的结合。可以说,这确是一次大胆而有新意的尝试。
  • 岁月,是我的勋章

    岁月,是我的勋章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散文作品68篇,由亲情、友人、心香、履痕和投枪五部分组成。在书中,作者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生发对生活的感悟,催人深思,令人遐想,全书语言文字细腻、流畅,让读者在阅读中读懂生活的本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热门推荐
  • 天骄霸主

    天骄霸主

    最早的不信鬼神的唯物主义者,死后到了确实存在的幽冥界,传说中的阎王没了,黑白无常不知到哪里去溜达了,孟婆也可能偷偷的跑去喝自己煮的汤了,幽冥界陷入了纷乱的纷争中。这个唯物主义者该怎么办?
  • 凤舞动九天

    凤舞动九天

    这是发生在民国初年的故事,一个破碎的家庭,孤苦无依的小男孩走在乡间小道上,有位身姿妙曼的女子给了他一口装载泉水的净瓶,并告诉他,这是你的宿命逃避不了。胆怯的男孩拿着净瓶转身飞速的狂奔,一路上他抹着眼泪,一场血泪的恩怨就从他的净瓶开始,书写一段神话般的传奇......新浪微博:爱沐浴的往生咒
  • 医仙之九鼎记

    医仙之九鼎记

    他是一名警察,注定般的进入了修真界。魔尊现世,生灵涂炭。师尊战死,师妹被杀害。是虚度此生,还是力抗魔尊?他将如何选择。九鼎合一,他将如何取舍?一切尽在医仙传之九鼎记。交流群:298043553
  • 从妻记

    从妻记

    认识顾琼之前,喻戎只是江湖第一美男身边一个不起眼的小随从。认识顾琼以后,喻戎升迁加爵迎娶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巅峰。顾琼:作为一个称职的白富美,这个锅我背了。
  • 九州仙录

    九州仙录

    话说人间,人间有中土。自古中土分九州。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八荒、乃八方荒芜之地。那么,四海呢?《尔雅.释地》中说:“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中土辽阔,其以中原为最,豫州、徐州是也。两洲地理居中,民气风俗及气候地貌并无多大差异,故合称中原。中原之地,多为平原,江河密布,土壤肥沃,养育人口为九州之最。乃九州文明之祖脉,自学术成派而立,人物作品,流派思潮,逐向其余七州扩散开去。
  • 世界五千年(上)

    世界五千年(上)

    本书内容包括:“人类文明的起源”、“萨尔贡统一苏美尔”、“巴比伦之王汉谟拉比”、“流离失所的犹太人”等。
  • 爱你无悔:曾经沧海难为水

    爱你无悔:曾经沧海难为水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曾经的山盟海誓如今的无悔守护婚礼当天曾经朝思暮想都他回来了只是穿上西装革履的不是他身旁的他说:“爱你,我已预料这一天,我无怨无悔,你,本来就是属于他的”殿堂门前的他说“我回来了”
  • 好萌多爱:约爱百分百

    好萌多爱:约爱百分百

    新婚前夜,乾坤倒转。十里红妆,待嫁人枯老骨黄。暮然回首,彼岸陌路。平定天下,爱江山更爱美人。
  • 盗墓匪帮

    盗墓匪帮

    盗墓这个行当内也分三六九等。一等自不用说,以摸金、发丘、搬山、卸岭四大门派为尊。而二等盗墓贼则被那些几辈传承、以盗墓为生的大家族占据着。末等盗墓贼指的就是那些既无门无派、也无家族照应、更没啥子技能不会观星寻脉,只靠着道听途说或是运气,偶尔挖挖小墓的人,这类人被盗墓同行们贬义的称之为“墓匪”顾川,一个90后小混混,一个偶然的机会令他成为了盗墓前辈们嗤之以鼻的“墓匪”。就是这小小的墓匪不仅没在大浪淘沙中淹没,反而冲破艰难险阻、钻缝盗洞、死气掰咧的站到了连四大门派都得仰望的高度。
  • 寂神赋

    寂神赋

    讲述亡城遗孤南宫无忧的成长之路。灭妖道、驯神兽、等经历最终磨砺成一个举世无双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