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7400000016

第16章 黑格尔的概念论(6)

“族类”是指同类有机体间的共性。黑格尔在《小逻辑》提到:“‘族类’发展的过程使它成为自为存在。”作为时刻面临着死亡的生命个体,必须借助族类以延长其生命。关于族类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生理意义、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族类的发展无疑是通过生殖进行的,而生殖使族类成为自为存在。这就表明生殖使族类成为一种有否定之否定能力的存在,这种否定之否定能力显然是指否定死亡之否定的能力。子孙后代的延续多少使人在死亡的不确定性面前建立起了某种确定性,即族类的生理意义。族类的社会意义表现为生命体的相互吸收、相互延续。族类是普遍性,却直接地作为个体而存在。而个体在族类中并不能达到自为的存在,而是要屈服于族类的力量。哲学意义表现在个体依靠族类而生存,也要为族类而牺牲,通过个体的死亡而实现自己的发展史。有生命的个体终究要死亡,因为生命就是矛盾:它自在地是族类,是普遍性,但直接地却仅作为个体而存在。在死亡里,族类表明其自身为支配那些直接的个体的力量。就个体来说,族类的过程乃是它的生命力的顶点。但个体在它们的族类里并不能达到自为的存在,而是屈服于族类的力量。

在族类的过程里,直接的有生命的个体有了自身的中介,在这个基础上,个体不断地提高自身以超出其直接性,但只是为了不断重复又沉陷在直接性里。因此,生命最初只是没完没了地走向坏的无限进展的过程。但从概念看来,生命的过程所获得的结果,即在于扬弃并克服束缚在生命形态中的理念的直接性。但是,生命的理念因而不仅必须从任何一个特殊的直接的个体性里解放出来,而且必须从这个最初的一般的直接性里解放出来。这样,它才能够达到它的自己本身,达到它的真理性。正如黑格尔所言,“单纯的直接的个体生命的死亡,正好表示了精神的向前进展”。

认识

黑格尔认为,如果“生命”是理念的“直接形式”,那么“认识”就是理念的间接形式。具体来讲,认识就是扬弃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各自片面性的对立,使客体成为主体内部的东西。正因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各自片面性的对立”在最初只是自在地被扬弃了,直接参与其过程的认识反而受到了束缚。这就使认识分裂成理性冲力的两种运动。一种是主体接受了存在的世界并使其进入自身的“理念的理论活动”。另一种是认识活动的运动,即理念的实践活动。当然,两种运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最终的统一。

既然说“生命”是理念的“直接形式”,那么“认识”就是理念的间接形式。黑格尔认为,没有生命也就没有认识和逻辑。生命的有机体是主体与客体的“直接同一”,而在认识过程的单一活动里,主体的片面性与客体的片面性之间的对立都被扬弃了。认识主体就是以客体为对象,把主体与客体区别开来。认识就是主体克服客体的对立,把各自的片面性扬弃,从而达到统一。

认识就是扬弃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各自片面性的对立,使客体成为主体内部的东西。但是这种对立在最初只是自在地被扬弃了,直接参与其过程的认识反而受到了束缚。这就使认识分裂成理性冲力的两种运动。一种是主体接受了存在的世界,并使其进入自身。在这种运动中主体认识并接受客体,扬弃了理念的片面的主观性,使客体进入主体的表象和思想内,并以客体真实有效的客观性充实了自身的内容。但在这种运动中,主体只是认识客体而不改变客体,主体在这种运动中是被动的。而在另一种运动中,主体则是主动的或是说能动的,主体将客体仅作为一种假象的存在,仅将客体当作一种偶然事实和虚幻的集合体。主体凭借其主观的内在本性来改变客体。

相对来讲,第一种运动是认识活动的本身,即理念的理论活动。它所扬弃的是主观性的片面性,主体吸收外在的客观事物来充实自己。第二种运动是认识活动的运动,即理念的实践活动。它所扬弃的是客观性的片面性,从而达到改变客体的目的。两种运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达成最终的统一。

下面具体来讲“理念的理论活动”和“理念的实践活动”:

1、理念的理论活动

在黑格尔看来,认识活动其实是有它的局限性的。因为它在最开始就已经存在于一个判断中——即主观性的片面性与客观性的片面性的对立。这样一来,认识活动开始的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否定的成份在其中。“理论活动”作为一种主体认识客体的活动,在一开始就已经把主体与客体外在地对立起来了,而这样则无法把握到主体与客体内在的统一性。可以这样理解,认识的有限性就在于它在事先就主动地假定了一个客观存在的世界,而这一来,认识的主体就犹如一张白纸了。通过这种认识活动所能接近的真理,当然也就是很有限的了。

认识把区别它的对象事先设为一个假定的存在,而这一对象会发生出多样性的事实。在这个时候,认识会把对象分解,把其中表现出来的差别孤立开来,或者赋予这些差别以抽象普遍性的形式,或者以具体的内容作为根据,把那些差别干脆抛开,仅提示其普遍性的现象。这就是分析的方法。

分析方法的活动是要从个别存在的对象里面找出它的普遍性。因为存在的对象总是由个体化的形态出现的,所以认识过程最初是分析的。但黑格尔反对经验主义把认识的作用完全局限于分析方法的活动。他认为认识活动绝不仅仅是把具体的对象分裂成若干抽象的成分,然后把每一成分进行孤立的观察。黑格尔举例说,化学家会把一块肉放在蒸馏瓶上,然后把它分割分解,到最后指着每一部分告诉人们说,这块肉是由氮气、氧气、碳气等元素构成的。然而这些是抽象的元素,却已经不再是肉了。同理,经验派的心理学家用分析法来研究人的行为时,将一个人的行为分解成为不同的方面加以观察,并坚持这种分离状态,也不可能认识到人的行为的真相。单纯地用分析法来研究对象,就像是一个剥葱的过程——当葱皮一层一层地被剥开,剥到最后的时候,葱也就不复存在了。

黑格尔认为,由分析方法所得出的普遍性,又是一种经过规定的普遍性。概念在这种有限的认识里的发展是无法达到它的无限性的。因为这里的概念已经是被理智规定了的概念。认识的活动是随着概念的三个环节而发展的,即普遍性、特殊性和个体性。将对象接受到这种形式的概念里,这就是综合方法。

综合方法的运用和分析方法恰好相反,分析方法是在个体中寻求普遍性,即由个体出发而进展到普遍。而综合方法则以普遍性为出发点,根据特殊加以分类,最终达到个体。综合方法是在认识过程的开始时,就把对象引入特定的一般概念的形式里,然后就可以将这一对象的类和其普遍的规定性进行明白的表述。这样就得到了“界说”。界说也包含概念的三个环节:普遍性,即是界说中的类;特殊性,即是界说中类的特性;个体性,即是界说对象的本身。但界说又是由分析方法得来的,如果用于几何学,可以作许多好的界说,因为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异常抽象的。而界说的内容,实际上没有什么必然性。如对空间、植物、动物等等,只需要承认它的存在就可以了,而并不去研究它所存在的必然性。如此一来,对哲学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因为哲学的本身就是要证明存在的必然性。

所以,黑格尔认为,真正的哲学方法,应该既是分析的,又是综合的。当分析方法把客体分解成为普遍性的抽象概念形式时,这些抽象概念又需要通过综合方法提出来作为界说。“真正的普遍性必须理解为主观性、为自身运动的、能动的和自己建立规定的概念。”

2、理念的实践活动

在黑格尔看来,理念的实践活动表现为主体则是主动的或是说能动的,主体仅将客体作为一种假象的存在,仅将客体当作一种偶然事实和虚幻的集合体。主体凭借其主观的内在本性来改变客体。这种活动即为“意志”。一方面它与理论活动相反,意志藐视对作为假定的客观世界存在的确信,而另一方面,由于意志的有限性,它又以客体的独立性作为前提。在这种情况下,意志的有限性就形成了一种矛盾,它所假定的是非主要的,同时又是主要的,既是现实的,又是可能的。意志在这种矛盾中不断递进。意志的活动扬弃的目的的主观性,即扬弃客观性,并且扬弃了主客观那种有限的对立。而且在这一活动中,不仅扬弃了主观性的对立,而且也扬弃了一般的主观性。因为这一种新的主观性同样会创造出新的对立。活动最终回归到自身,即是内容对自身的回忆。这里的内容就是指主客体两方面自在的同一性。这一回忆也引入认识的理论态度的前提——客体存在的自身就是真实的和实体性的东西。

同类推荐
  • 人际的运用(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人际的运用(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你有时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对方或许完全错了,但他仍然不以为然。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指责他人,因为这不是聪明人的做法。你应该了解他,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思想和行为,其中自有一定的原因。探寻出其中隐藏的原因来,你便得到了了解他人行动或人格的钥匙。而要找到这种钥匙,就必须设身处地地将你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
  • 别被自己干掉

    别被自己干掉

    身在职场,很多时候我们是被自己犯下的错误杀死的。要成长,要成功,首先要战胜自己。本书罗列了职场人必须规避的九种禁忌,即九种“自杀式”,作者对每一种禁忌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自救法”,以帮助你规避职场禁忌,取得更好的发展。
  • 人生要敢于奋斗

    人生要敢于奋斗

    这是一个奋斗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在往前行,别为自己找任何借口停下来,因为停下来你就会被淘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要敢于奋斗,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一切都需要通过我们的双手去争取。自己是自己最大的贵人,自己也是自己最可靠的救星。
  • 态度决定高度

    态度决定高度

    态度是一个人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修养、涵养、城府和情绪的综合反应。如果说,人的外表是其身体姿态的写照的话,那么人的态度则是其心灵姿态的投影。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日后成功的跨度和高度。美国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就是:“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或做不好,关键是你的态度问题。事情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你就认为它不可能成功,那它当然也不会成功,或者你在做的时候态度不认真,那么事情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没错,一切归结为态度,你对人对事付出了多少,你对人对事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 锦囊妙计36

    锦囊妙计36

    这是一部研究传统文化《三十六计·秘本兵法》的作品。作者探讨了三十六计的产生和发展;详解了其内容,阐述了它在国际上的影响及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这一文化遗产等问题。
热门推荐
  • 清华状元家长大讲堂

    清华状元家长大讲堂

    本书直面广大家长,在理念指导,在行为上示范。针对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读者们,用清华状元父母的真实案例现身说法,以揭示什么是正确的教育,有效的教育。并且通过教育专家对家长行为的深入分析、精辟点评,再现中国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点明家长必须具备好的良好素养及明确什么是成功的教子艺术,给家长们以行之有效、可实施性强的行为方法。
  • 超级吃货

    超级吃货

    都说吃什么补什么,这话用在岳野身上简直太贴切了!自从被一个刻有饕餮纹的青铜鼎砸晕之后,岳野就变成了一只活生生的人形饕餮;非但吃起东西来风卷残云,‘吃’起能力来也是来者不拒。不会医术?吃!不会武术?吃!不会异能?吃!甭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哪怕是上古遗留的,只要是有用的,他都能饕餮之口‘吃’到肚子里。
  • 考古文集

    考古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血玄黄

    道血玄黄

    好把,不少人都说我简介不好,那我干脆来个干脆点的。■■■■■■■■■■■这是一个发生在洪荒时期,天地初开不久的故事……这是一个没有无敌圣人,巫妖各掌天地的故事……这是一个赤血染大地,人类夹缝崛起的故事……这是一个穿越来客,为己不得不战的故事……■■■■■■■■■■■战龙於野,其血玄黄。天地交战,道血玄黄。巫妖大战,原由谁知?女娲造人,辛秘谁知?道门崛起,算计谁知?人族大兴,艰苦谁知?一切尽在《道血玄黄》……群:45697541
  • 竞武王座

    竞武王座

    神武大陆,有着各级别的武道联赛。夏默,一个失忆少年,身怀练体武者梦迷以求的混沌图腾,选秀时击败了热门状元,却被各家族无情的抛弃。为了向这些狗眼看人低的家伙证明自己,夏默选择去抱大腿,没想到却成了入赘女婿。老婆貌若天仙,万年难得一遇的天才,更是家主继承人。什么?老婆身中剧毒,已经成为废物了,家族长辈更是要抢夺她家主之位。夏默挥了挥拳头,敢跟我女人抢家主之位,当我拳头是吃素的吗。从最低级的联赛开始,一步步成为百族最强王者。
  • 山河夙锦

    山河夙锦

    我是个很平凡的人,但我的姘夫并不平凡。望着他那双如幽暗深邃眼睛,和时不时嘴边勾起的弧度,感觉自己已经沉陷。当朝太子威风凛凛,殊不知,自己头上有顶大花绿帽。
  • 重生大教父

    重生大教父

    拥有着歌手梦想的军队中的体术大师重生成了不知悔改的赌徒,且看他如何从一个赌徒一步一步慢慢的成为一代世界的教父!
  • 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20几岁学点人脉学

    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20几岁学点人脉学

    《20几岁学点人脉学》内容简介:成败在于如何经营人脉。聪明的人会广结生活挚友,积累职场人脉,迅速充值人情银行。人情就如存款一样,存入越多,时间越长。兑现出来的利息就越多。不可期望一个人付出100%的能力去帮助你。只要在危机时刻,每个人付出1%,你就可以成功脱身。
  • 漂亮朋友 羊脂球 我的叔叔于勒

    漂亮朋友 羊脂球 我的叔叔于勒

    本书是“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代表作的合集。《漂亮朋友》描写了小职员杜洛瓦发迹的经历。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由于偶然的机会,进入了一家报馆工作。他依仗自己的外貌赢得了人们的欢心,并以各种卑鄙龌龊的手段向上爬,最后竟成为百万富翁的女婿,巴黎新闻界的红人。《羊脂球》通过妓女“羊脂球”被迫向敌人献身的遭遇,刻画了有产者为了私利而不顾民族尊严的丑恶嘴脸,生动描绘了战时法国的社会图景,被誉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堪称楷模的名篇”。《我的叔叔于勒》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至上、亲情冷漠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生活的残酷性和戏剧性。
  • 傲世沉浮

    傲世沉浮

    左手真理,右手武力,一个普通的少年从小就在追逐二者的道路上成长。所以,当他推开那扇门,进入另一个全新的世界的时候,他的经历注定处处碰壁,却也处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