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5500000004

第4章 崇拜心理概论(4)

上述这个历史实例便充分说明了嫉妒者和被嫉妒者之间的关系。杨修之所以被杀,就是因为在计谋上与曹操相比,略高一筹,曹操对此不能忍受,为了达到没人能超过他,便采取了杀人的方式,以使自己的失衡心理得到平衡。

与嫉妒心理相反,崇拜者与被崇拜者之间,存在的是不可比关系,即崇拜者能够清醒地看到两者这间的距离。而且这种距离是不可超越的。崇拜者正是从内心承认和认可了这种不可超越的距离,才产生了崇拜心理,即通过承认这种不可改变的不平衡状态而产生了崇拜。

可以赶上超越对方会产生嫉妒心理,而不可以赶上或根本不可能超越反而会产生崇拜心理,这是人类心理机制复杂性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复杂性表明,人类的心理机制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着非线性心理机制,即不能以简单的因果关系来认识心理机制。否则,就会陷于形式逻辑的误区。

消极心理和积极心理的本质区别

嫉妒心理是一种消极心理。嫉妒者与被嫉妒者间的差距原本是不在的,通过自身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赶上或超过被嫉妒者的。但是,嫉妒者采取的却恰恰是与这种客观现实和可能相反的心态,即认为别人的成功就是自已的失败,不能容忍别人获得自己未获得的东西;而且进一步错误地认为,只有使别人无所作为去所得,才能避免自己的失败。而要战胜这种挫折感,化解内心的不平衡,必然会产生破坏性动机。这种破坏性动机会表现出这样的消极愿望:希望、祈求、幻想别人失去所得,而且有时会表现出鱼死网破的共同毁灭的心态。

崇拜则是一种积极心理。崇拜者并不产生沮丧、灰心、自暴自弃、自惭秽等消极心理,而是滋生一种崇尚、敬奉的积极心理。崇拜心理虽然是一种甘拜下风心理,便却并不否认被崇拜者的积极作用,反而在主观上泛化和扩大崇拜者的光辉形象,以使被崇拜者有更多的崇拜者。这对于激发人们积极奋进向上,向崇拜者学习,向崇拜者致敬,无疑是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性的。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问题,即为什么嫉妒者和被嫉妒者之间的相差距离不大,反而会产生消极的嫉妒心理,而崇拜者和被崇拜者之间距离很大,却产生了积极的崇拜心理呢?

因为,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的产生,并不以人们之间的差距大小为生发源,其根源在于人们是以何种主体认识来对待人们之间的差距。如果能以热情向上的主体认识来对待,那么就会生出积极心理,如果是以消极的主体认识来对待,就会生发出消极心理。这里顺带提及的是如何认识崇拜心理的积极性的问题。崇拜心理的积极性是有其局限性的,而且这种积极性是一种主观积极性,至于其客观上能否有积极效果,就要看这种主观积极性是否科学适度(关于这个问题还要辟专章予以说明,在这里仅简单提及)。如果所崇拜的对象发生错误,那么这种积极性越高,客观效果也就越糟。既或崇拜对象正确,如果主观热情过高,无限地泛化和扩大化,超过了一定的度,那么客观效果也必然会与主观愿望相反。因此,对于崇拜心理的积极心理作用不能不加以具体地分析对待。特别是要注意防止其盲目性和狂热性。

但是,崇拜心理积极性的有限性改变不了积极性的本质心理属性,而嫉妒心理则属于消极心理。所以二者在心理属性上的区别是一种本质区别。

崇拜心理基本类型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崇拜心理。对于崇拜心理类型的研究和探讨,目的不在于划分出多少种类型,而在于通过类型的划分,从各个不同角度深入认识崇拜心理的机制和功能,特别是崇拜心理的现实功能和现实需要。这就会引出对崇拜心理的正确把握,和对崇拜对象的科学选择的问题。一个人选择何种类型的崇拜心理,这是个人的权利。人的权利意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不是抽象的自然产物,也不是纯粹的个人愿望行为。事实上,这种权利意识只有在人们已经够能够明显地把某种崇拜类型归属于自己的名下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因此,深入研究崇拜心理类型就成为提高崇拜心理素质的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且是一个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具有直接现实价值的重要课题。

下面仅就几种有代表性的划分标准和根据来谈一下。有些划分标准和根据由于在有关章节已有相关论述,就不再作展开说明。而对于有关章节中没有涉猎的类型,则予以详细评说。

科学崇拜心理和非科学崇心理

从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说,只有以崇拜对象产生的根源作为分类的依据,才可以看到这种崇拜对象与客观实践的关系。那么,崇拜对象的发展、变化、功能,都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从而可以更好地判断一些崇拜心理的发展过程及未来前景。

所谓崇拜对象的产生根源,归根结底,就是崇拜心理的来源问题。之所以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甚至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崇拜心理,主要是崇拜心理的来源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崇拜心理的不同来源,将其划分为科学崇拜心理和非科学崇拜心理。

科学崇拜心理

科学崇拜心理承认崇拜心理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的一种心理方式。因此,科学崇拜心理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客观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科学崇拜心理的崇拜内容、对象及方式方法,一般都是从客观存在着的普遍现实出发,通过一系列的理性判断和推理、概括而总结出来的。并且始终依据实践的检验而修改、发展和完善。当然,从崇拜心理的特殊需要来说,任何崇拜心理都需要客观现实,从客观现实出发,经过科学的理性思考,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幻想,而不是平空想象或是无根据的随意幻想,更不是按照主观意志去达到一种什么特殊的目的。而且,科学崇拜心理的幻想和想象还要随时受客观现实的检验而不断加以修正,以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

科学崇拜心理可以引导人们逐步达到人们所渴望达到的理想现实的目的。因此,科学崇拜心理不但在各个阶段起到鼓舞人们斗志,慰藉人们心灵的作用,而且在现实性上就给人们指出了一条光明的前程和科学的道路。

科学崇拜心理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科学崇拜心理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精神动力,总要代表历代人类的进步意识形态和先进阶级的利益,鼓舞人们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总而言之,科学的崇拜心理是实实在在的,是基于人们周围存在的客观现实,并从中分析和概括出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给人指出一条逐步达到理想现实的追求目标,是人们对无限的追求的一种心理力量。科学的崇拜心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不需要诱人的许诺,需要的是使人们看到光明的前途和经过切实努力可以达到的崇高目标。科学崇拜心理总是与适度的崇拜心理相联系而存在的。任何科学崇拜心理如果对其内容和对象崇拜得超过了限度,出现狂热的心态,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其反面,而成为非科学崇拜心理。

非科学崇拜心理

非科学崇拜心理是主观幻想和想象的产物,它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歪曲和错误的反映。非科学崇拜心理是一种麻醉剂,它会消磨人的斗志,使人在盲从和狂热的心理状态中逐步走向虚幻的世界或者是歧途。

从本质上说,非科学崇拜心理是一种违背客观现律的,来源于主观臆造或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一种极为有害的心理。非科学崇拜心理的谬误性是十分突出的。因为非科学崇拜的内容和对象以及方式方法,都是从广泛的假设和先验的普遍原则出发,主观唯心地演泽出来的,而且一旦形成崇拜信条,就企图千古不变。非科学崇拜心理不是从客观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东西,是无法以接受客观实践的检验的。

非科学崇拜心理并不能引导人们到达理想的彼岸。由于非科学崇拜的内容和对象是一种纯粹虚幻的现实,所以,它也不可能在各个发展阶段向人们提出科学信条。最终只能将人们引向虚无。

非科学崇拜心理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因为它是与愚味、落后甚至是反动的意识形态相连,是一种束缚和禁锢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

群体崇拜心理和个体崇拜心理

按照崇拜心理的形成过程来说,群体崇拜心理的形成要早于个体崇拜心理的形成。因为,早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极为低下,个人不可能单独抵御来自自然的侵袭。只有依靠群体的共同智慧和力量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在人类早期,先民们所能具有的崇拜心理都是以氏施和部落的共同崇拜心理为自己的崇拜心理的。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抵御来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侵袭能力的增强,使崇拜心理逐渐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特征来,也只有在这时,才形成了个人崇拜心理。

群体崇拜心理

群体是指具有心理交互影响的、结合紧密、有一定组织形式和活动目标的人群。群体需要是指群体存在和群体事业发展的需要。与个人需要相对应,群众需要共同的信仰和基本一致的思想基础。这是群体需要的前提。

在阶级社会中,群体都具有阶级的属性。因此,群体需要也往往带有阶级的性质,特别是与思想需要的密切联系的心理需要,就更是如此。

群体崇拜心理,是以共同活动产生共同的心理体验,从而产生共同感情。这种共同感情,是诸如群体规范、群体特点、群体价值和群体目标等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而形成的一种信同感。这是群体崇拜心理产生凝聚力的动因和源泉,是维系整个群体的一种纽带。

应当说明的是群体崇拜心理绝不是个体崇拜心理的简单集合式相加,而是整个群体的一种共同追求。这种群体崇拜心理一经认同,就会使整个群体保持基本一致的心境,使一切群体成员变得十分接近,从而使得群体得以巩固和发展。自然崇拜心理、图腾崇拜心理都是群体崇拜心理。虽说在图腾崇拜中有多种图腾崇拜物,但是,每种图腾崇拜物都有其固定的崇拜群体——氏族和部落。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当人类要处理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来自自然,而是来自人类社会时,群体崇拜心理内容和形式也发展了巨大的变化,崇拜心理的个性特征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鲜明。当发展到英雄崇拜时,个性特征就越发明显。特别是当个人英雄崇拜心理十分突出时,个体崇拜心理的色彩也越来越浓。而当崇拜心理的世俗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和普遍时,个体崇拜心理就越来越得到充分的发展。个体崇拜心理的突出,无疑是对群体崇拜心理的一种分化。但是,个体崇拜心理发展并不影响群体崇拜心理存在,而只能使群体崇拜心理的内容、对象和方式越发丰富多彩。

个体崇拜心理

个体崇拜心理是以个人需要为基础的。个人需要,即个人为了生存、发展、延续后代和实现某种目的需要,是与群体需要相对应的一种需要。个体需要是人类整体需要的前提和基础。

个人需要的特点是,由于每个人的认识、爱好和所处条件的不同,需要的内容,特别是精神需要的对象的差异性很大。个人需要的内容也同样由所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意识形态状况决定。

同类推荐
  • 哈佛精英教育全书:怎样培养未来的精英

    哈佛精英教育全书:怎样培养未来的精英

    《哈佛精英教育全书——怎样培养未来的精英》是一本写给所有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尤其是青年人)看的书。不管你处在人生的什么阶段,只要你愿意学习,追求上进,那么,你一定能从本书中学到进步的经验,找到杰出的楷模,领悟成功的真谛,获得奋进的力量,得到受益一生的智慧。
  • 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牧之所著《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全面系统地解析了自我疗愈心理学的原理,多角度探讨了现代人常见的各种不良心理,剖析了自卑、愤怒、焦虑、忧郁、抱怨、悔恨、烦恼等各种心理问题的内在根源,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有效的心理自愈方法,同时也阐明了职场、交际、爱情、婚姻、生活中心理问题的应对之道,为每一个深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人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参考指南。
  • 让你内心强大的气场心理学

    让你内心强大的气场心理学

    为什么有的人光彩照人,有的人却委靡不振?为什么有的人人见人爱,而有的人却人见人嫌?为什么有的人路路畅通、事事顺利,而有的人却时时遇堵、事事碰壁?秘密是气场!气场决定心态,气场影响形象,气场左右成败,气场改变命运。气场来自你的身体与心灵,是一个人散发出的一种能量。气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每时每刻都影响我们,改变我们的命运。你的气场是由你的精神创造的,你的命运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气场与内心相互支撑,相互映射,塑造一个强大的自我。
  • 刑事侦查心理学

    刑事侦查心理学

    该书作者在潜心犯罪心理学等学科教学研究二十多年的基础上,近四五年来同武伯欣教授一道或带领学生,将理论研究应用于侦破实践,应用犯罪心理分析与测试技术,协助各地公安机关等部门,侦破了不少重特大疑难案件,从而在此基础上将理论研究与侦破实践相结合,并参考借鉴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撰写了《刑事侦查心理学》一书。
  • 金魔方

    金魔方

    黄金的诱惑是永恒的。它是检验人性、人欲、人格的魔镜、魔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热门推荐
  • 遒仙:黑与白

    遒仙:黑与白

    人,有黑与白两个灵魂,因此人有善恶之分。而今,黑暗笼罩世界,且看少年的星星之火如何在史上最凶残的时代,照亮整个世界!
  • 剑在尘嚣

    剑在尘嚣

    一个沉睡的灵魂,一个不平凡的少年,一群不甘寂寞的人,乱世中,他们以及他们手中的剑,将经受怎样的洗练?
  • 脉诀汇辨

    脉诀汇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界炎魔

    三界炎魔

    “真火灼心符三销精,若想大乘静心持正,不妄杀戮,金乌符三,常使二者,入魔不远矣。”王忘笑笑开口说:“上师说的是,只是哪有说静心持正就能做到的,不知多少修士想要杀我,再夺我符书驯化我灵兽,我只有不停的杀,才能让他们害怕。”“这符书第三类符施法凶戾血腥无比,我若替你解读,不知要造多少杀孽。”林松子还想再说什么,王忘抢在他之前说道:“大师不必拖延时间,你不解我就杀了你。”半个时辰,王忘从峰中飞出,抑制不住仰天大笑,静心持正?妄造杀孽?真是笑死人了,为了活命还不是乖的像条狗。
  • 宝莲灯之镜花水月

    宝莲灯之镜花水月

    这一切都是因为那场惊天动地的女娲造人,那是一切悲剧的开始!对于幻灵来说,那是她人生中最恐怖的噩梦,最痛苦的根源!因为她的爱人,女娲神殿的少主,女娲之子龙蔻帅被选定成为了这场炼石补天浩劫中最大的祭品!于是,无尽地痛苦开始了......
  • 嗜血公主华丽复仇归来

    嗜血公主华丽复仇归来

    从小在家族长大的她,被别人当做公主的她六岁时的她亲眼目睹爸爸把妈妈杀手,哥哥被派来的黑衣人带走,没有任何消息,自己被赶出家门,从此,黑暗笼罩在她的身边,十年后的她决心为父母报仇,在校园里,以前遇见了闺蜜,现在的校草,她们之间会发生神马是呢
  • 纵身极道

    纵身极道

    唐天,一个普通的魔院生,因一次打架致死一个,尔后展开了生死逃亡,从此纵身极道。
  • 巫神法典

    巫神法典

    信仰之力世间最强大的力量!信仰之力世间最易得到也是最难得到的力量!楚风,被莫名其妙的送到异界的上古时期,得到传承《巫典》后如何建立异界的六道轮回,如何与异界的神明争夺信仰……
  • 十地经论

    十地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方境界乡

    东方境界乡

    噫,什么鬼网站,还不让删书了,我把这书搬到欢乐书客去了,要看的就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