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5500000013

第13章 神灵崇拜心理(1)

人类的信仰不仅产生于客观存在的大自然的成物象,同时也来源于人类自身通过直接的感官接触后所引起的多种联想。这些联想所形成的虚幻的事物,在远古的观念中形成幻想物,并对它表示崇拜。在中国典籍《山海经·北山经》中记载着一个著名的“精卫填海”的神话:

发鸠之山,其上多拓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讠交。是炎帝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游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女娃被东海吞噬了,在强寺的异已力量面前,她是一个弱者、失败者。但她被东海吞噬后,却化为精卫,以自己弱小的力量贞强大的东海抗争,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去战胜强者。“精卫填海”的神话透露出人在自然力的面前虽然是弱者,但只要勇于同大自然抗争。就会变为一个强者,会转化为神。从人(女娃),到神(精卫),一类新的神(人化的神)诞生了。他们不再是人类的异已力量,而是人类自身的升华,以他们特有的超人的力量去与自然力搏斗。

从“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由于原始人类对各个自然现象的联系缺乏系统的认识,再加之当时还没有阶级的划分,统治和被统治的社会关系还没有产生,就表现为各种神灵的作用,而且各个神灵都带个别性质,各种神灵还没有划分为统治地位的神和被统治地位的神,也没有形成什么神灵系统。原始先民对每一个别神灵的崇拜,实际上就是对某一种自然力的直接崇拜。因此,先民们头脑中所想象出来的神灵的作用,也只限于某一自然力所表现的范围之内。如先民们所崇拜的风神实际上就是崇拜风力。此时的神灵崇拜还处于“原始神灵”时期,即社会条件还不够成熟。而当社会条件成熟之后,神灵崇拜也就成熟起来,特别是当阶级产生之后,神灵之所以在一个时期显得特别强大,是因为人在自己别无选择时选择了它。

神灵崇拜的心理功能及心理历程

神灵崇拜心理历程

天空中为什么会有日月星辰?大地上为什么会有山川湖泊?天为什么能落雨落雪、冷暖交替?地上的植物为什么能春季开花、秋季结实?风云雷电是怎么回事?白天黑夜为什么不断交替?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天地给人生存的物资,又为什么给人以灾难?这些在现代人来说都是再明白不过的问题,在远古则是再困惑不解的问题。茫茫宇宙,斗转星移。先民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思索,终于找到了答案,这个答案就是神和灵魂。

当我们的祖先将这些原本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于神,用这样一种单纯、幼稚的原始思维方式审视、解释自己所能看到的一切的时候,一个个被想象出来的奇形怪状的神,也就伴随着他们对宇宙万物的解释而诞生了。一些被先民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智力水平想象创造出来的神,在各自所具有的领域里发挥着威力和作用。

自然神的权能是人赋予的,因此,权能的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对自身权能的认识。随着人类控制自然权能的扩大,与此同时,一些对人们具有巨大经济意义而又经常给人们带来好处的自然精灵,如山林河海土地谷物等精灵,便被赋予祖宗神的社会属性,尊为可以保护和思养自己的具有更大神力的自然“神灵”,从而经常祭祀祈祷,以求得福。而一些对人们生产经常带来灾难的神灵,如狂风、干旱、毒蛇、恶兽等精灵,则被人们视为与自己为敌专做恶事的“妖魔鬼怪”。这样,随着对自然精灵社会化、伦理化的结果,便出现了“神灵”和“魔怪”。人们为了得福免祸,也适时进行祭祀和驱赶相结合的仪式活动。

“神灵”和“魔怪”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对自然界加强控制的表现,是社会道德推及自然界的结果。而在实质上,“精灵”和“魔怪”二者并无截然的区别,有许多民族至令还神灵不分。如景颇族对于善恶的“神灵”和“魔鬼”就统称之为“拿”。“拿”是一种超自然力的总称,习惯上译为“鬼”。

不管是“神灵”还是“魔怪”,它们都具有独立自主、单独存在和自由活动的特性和特征,而且随着发展,这些“神灵”和“魔怪”越来越具有人化形象。

当最初的自然之迹出现在先民脑海中的时候,人作为天地之间的万物并列的一个存在,也同时在先民有脑海中产生了问号。问天问地,也要问自己: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其中尤其困惑不解的是,人死后究竟哪里去?先民从“梦”中得到了答案。人在熟睡的时候能够看见自己如同醒着时一样所进行的活动,而且死了的人也时常在梦中出现,与活着的时候没有什么两样。于是人被一分为二——肉体和灵魂的观念产生了。这正如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所说:“未开化的人在解释无生命的自然过程时以为是活人在自然现象之中或背后操作一样,他们也这样理解生命现象之中或背后操作一样,他们也这样理解生命现象本身。在他看来,一个动物活着并且行动,只是因为它身体里面有一个小人或小动物使得他行动。这个动物体内的小动物,人体内的小人,就是灵魂。正如动物或人的活动被解释为灵魂存在于体内一样,睡眠和死亡则被解释为灵魂离开了身体。睡眠或睡眠状态是灵魂暂时的离体,死亡则是永恒的离体。”

先民们凭借这种最单纯、最幼稚的思维,不但造出了神,而且造出了灵魂。

而对一些神灵的塑造,又无不表现出人为的痕迹。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悉达多未成佛前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太子。在他29岁时,因感于人生在世的各种苦难以及对现实的不满,便出家修道,35岁时,终于“觉悟”成佛,开始说法,奠定了佛教的基本教义。释迦牟尼原本不是神,只是一位参透了人生苦难的觉者,但当他创立佛教“涅般木”后,便开始被神化。于是,佛教徒出于对佛祖的崇拜,说他神通广大,威力无究,大智大慧,具有32相、80种好。而当释迦牟尼随着是佛教传入中国时,他已经是以神的身份出现了。汉民族崇拜佛教神灵,成佛的奢望少,更多的是一般崇信,主要动机是希望能够解脱自己的苦难。而佛教的神灵也不是以解人之厄、脱人之实的面目出现的。

我国东汉时兴起的道教,其神灵创造就更有一些曲折之处。在开始时道教收纳了当时汉民族所崇拜的各类鬼神,开始构造自己的鬼神体系。最初,是把生活在春秋时期的道家创始人老子拉来,让他作了道教的教主,并把他奉为最高神。可是,道教在自己的发展以及与佛教的对抗中,越来越感到用老子做本教崇拜的最高神,在教理上有许多事情说不清楚。于是一些道教理论家就开始思考这个课题。其中早在东晋,道士葛洪就已经把老子抛在一边,重新塑造道教的最高神:当天地像个大鸡蛋、日月星辰还没有的时候,大鸡蛋中孕育出的盘古真人,盘古真人自号“元始天王”。天地开辟后,元始天王在大地的石涧积血之中忽然生出的太元玉女,后曰:“太元圣母”相遇后,与之“通气结精”,然后衍化出一系列道教之神来,这样一来,盘古真人即元始天王就成了道教的最高神。元始天王诞生后,很快被认同,又经过一百多年的编造初充,到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就完成道神谱系。

中国是这样,国外也是这样。基督教的福音书把耶稣描绘成一个受苦受难的“基督”或“人子”,其实也是一种神化。基督的死具有为人赎罪的性质(相信借助自己的死难可以“赎罪”),亦即达成上帝和人之间的和解,甚至,“带走全世界的罪恶”。神学家们特别倾向于相信这一点,基督徒们也对此深信不疑。基督于是成为替人赎罪的受苦的“仆人”,他的救赎精神与真诚爱心于此彰显无遗,因而格外受到信徒们的崇拜。

神灵崇拜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表明,神灵的产生和对神灵的崇拜是有其特定的作用的。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囿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思维能力的限制,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不能不选择了对神灵的崇拜,以求得对心灵的慰藉和对未来理想的一种表达。

神灵崇拜的心理功能

法国学者列维依布留尔在其《原始思维》一书中曾指出:“当个体开始清楚地意识到作为个人的自我,当个人开始清楚地把自己和他感到自己所属的那个集体区别开来,只是在这时候,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开始被区别开来,只是在这时候,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开始被人意识觉得是在活着的期间和死后都具有个体的精神或灵魂。”也就是说,在今天看来是异常荒谬的神灵崇拜心理,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曾有过其必然出现的心理功能。

同类推荐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Ⅱ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Ⅱ

    心理调适,就是指个体通过不断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来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需要的过程。掌握了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后,便能够使人解除心理紧张,促进心理平衡,从而保持好的心情。因此,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对于每个人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拿来就用的女人读心术

    拿来就用的女人读心术

    人性的阴暗,利益的驱使,都使得人们在交际中选择隐藏。相较于男人,女人感情丰富容易轻信他人。如果不能识别人心,不懂与人交往的分寸,就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受制于人,甚至落入圈套和陷阱。本书是心理学专家专为女性量身打造的实用读心术。针对女人的心理共性、生活共性、社交共性,详尽讲解一些随手可用并且简单有效的心理学技巧。指导读者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了解和影响他人,在人际交往中成功读出对方内心想法。
  • 过度紧张

    过度紧张

    紧张、焦虑,这成为对当今中国人心理状态最贴切的描述。其实,中国人一直过度紧张,供奉中庸与和谐的中国人一直没能学会淡定平和《过度紧张》作者臧一民从国民性出发。从历史典籍和当今社会现状中寻找分析的素材,深挖中国人过度紧张的心理渊源,总结七种造成中国人过度紧张的心理基础。
  • 优秀教师心理素养修炼

    优秀教师心理素养修炼

    本书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线,以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需求为突破口,对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构建了教师心理素质的内容,并且对提升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要求。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全球最强势的神秘力量,你不可不知的超级潜意识!几百万年以前,在宇宙万物之中,蕴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创造一切。在160多年前,科学家发现了这种神秘的力量。近十年以来,它在180多个国家流行开来,它风靡全球,改变世界!它就是潜意识!
热门推荐
  • 听阳光穿窗而过

    听阳光穿窗而过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三国英灵

    三国英灵

    远古时代,三国大战之后,英灵不灭。世人修行,凡修,魄修,魂修,拾阶而上。得英灵之魂者,战天破地,无所不能。
  • 妾室

    妾室

    好吧,只是个小妾,我认了。夫君不喜欢?我也认了。夫君娶了红颜知己?我还是认了。可是,该我得到的银子一分也不能少,该我拥有的股份一点也不能退让,该我自己维护的尊严,任谁也不能践踏。且看大学生许悠扬重生在明月王朝,怎样由小妾成为当家家主,叱咤商界,富甲一方。
  • 弘一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

    弘一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

    弘一大师以大才子、大学者与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语堂等文化巨擘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这其中蕴藏的人生智慧像珍珠一样闪光,弘一大师的智慧人生也常常能给我们启示。
  • 娶妻之我为自己代言

    娶妻之我为自己代言

    追女神、追富家小姐、追官家千金,许多男人都把这样的女人当做自己一生的追求。我不是。我娶了一个丑小鸭。当然,我也只是一只癞蛤蟆罢了。丑小鸭与癞蛤蟆的幸福,没有豪门恩怨,没有身不由己,只是一些轻松闲散的——快乐人生。
  • A LOVER'S COMPLAINT

    A LOVER'S COMPLAI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热血青春

    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热血青春

    七个人,七种不同的命运,原本七种人生,上天却将他们安排在了一起。七个人,有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的人却医术高明,有的人十八般乐器却样样精通,而有的人则是一名杀手之王……那一个人才是你的菜呢?
  • 萧炎传

    萧炎传

    两世重生,皆为废物。两世重名,皆震天地。我本修世为炎帝,奈何被那贼子戏。苍天既让我重来,必要威名赫天地。这是一本极具畅销力的小说,这是一本十三亿人同时期待更新的小说,这是一本网站全力推荐的代表之著,遗憾的是,这是一本还未签约的小说。萧炎传读者群:553583237.
  • 千狐奇缘之夏念笙

    千狐奇缘之夏念笙

    一只修行了千年的灵狐,需通过人间的历练成为仙,只有经历人间的生死离别,爱恨情仇,才能放下凡尘俗世中的恩恩怨怨。历练中的狐,会忘了自己狐狸的身份,跟平常女子无异,没有法力,没有武功,一切从零开始,一旦历练成功,便可一跃成仙,从此位列仙班,永别人间。如果历练失败,便会被打回暗无天日的灵狐地狱,从此不得走出狐界半步,生不如死。在历练的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所以,灵狐地狱里也关了不少历练失败的狐,每天接受着天神的惩罚,苦不堪言。这次需要去人间历练的狐,叫夏念笙,好运是否会眷顾她呢,我们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