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7000000042

第42章 火烧民立报馆

民立报馆设在望平街四马路口,门面是朝西的,由民呼报民吁报蜕变而成,主办的是于院长右任,当时称为竖三民,和戴季陶的《民权报》,吕志伊的《国民新闻》,邓家彦的《中华民报》称为横三民的,同为言词激烈的刊物。这时,为《民立报》执笔的,有宋渔父、章行严、徐血儿的论文,叶楚伧、谈善吾、陆秋心,和南社同人的小说笔记,内容充实,光焰逼人。那篇发刊词,出于右任手笔。右任别署骚心,所以文字上也含有屈子的骚意,大为一时所传诵。戈公振所辑的《中国报学史》,把这篇很长的发刊词,原原本本地抄存在《报学史》里,也就可见它的价值了。《民立报》自发行以来,销数为各报之冠,不料辛亥二月初六日,忽不戒于火,焚炀赫烈,祝融大施其威,竟把这舆论机关付诸一炬。但民立同人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对于言责,不愿一日脱卸,依旧要按日出版,当晚即在附近旅馆开一房间,由汪绮云、钱病鹤画师把本地风光作为资料,画成即付石印,用有光纸印成一大张,共二千份,明日照常销行,称为“民立劫火图”,这图我把它保存起来,且请聿光、绮云、病鹤亲笔提识,装裱成轴,聿光题云:“化佛兄属题此图,因忆昔年诸社友合作精神,领导民众,今与诸君举杯相庆,然各鬓发苍苍老矣,聿光记于沪”,绮云题云:“居今思昔,民国二十六年重见”。病鹤晚年,改为云鹤,题云:“此画当时余与汪绮云老友合作,回首前情,恍如隔世,不胜今昔之感矣!化佛道兄,今于故纸堆中,检得裱背,属题以留纪念,二十六年五月一日,钱云鹤重客海上”。可惜《民立报》主办人于右老未赞一词,稍缓当谒访他老人家,倩他大笔一挥。这“劫火图”计分七栏:第一,“社员老谈,剃头一半,闻火便跑,险些遭难”。按老谈即谈善吾,该画把老谈的狼狈状态,活现纸上,对之令人失笑;第二,“伤心一炬”。画劫时的情形,烟焰弥漫,救火员正在用皮带灌水。第三,“手民火里逃生”。画着许多手民,缘着铁柱下来。第四,“殃及同居之笑林”。画着一个人挟着皮包,一足着鞋,一足只有袜子,慌张的想向窗口逃出,原来这人便是刘束轩,他借着民立报馆的余屋,办《笑林报》,听说束轩尚健在,晚境很不差。第五,“劫火中抢出账箱”。画着许多人,有的从扶梯上跌下,有的舁着账箱,希图出险;第六,“劫火前之民立”,巍巍的三层楼,很是气概;第七,“劫后民立之背景”,那已墙倾壁倒,瓦砾遍地了。记得民立报馆的对面,为《中外日报》,是张佩乙、王伯谦主持的,当时也饱受虚惊。民立报馆,后来迁到法租界三茅阁桥堍,结果被袁政府摧残了。

同类推荐
  •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作者杜书瀛,研究李渔30余年,他对李渔研究的理论内涵的发现和阐述,多有超群出众处,自1982年推出《论李渔的戏剧美学》开始,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李渔研究的专著,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李渔研究专家、行家、大家。《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是杜书瀛先生关于李渔最新最全的一部专著。他借鉴中国古典文论中特有的“评点”的形式,对清代戏曲家、理论家李渔两部重要著作《闲情偶寄》和《窥词管见》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校勘、注释和评点。
  • 走着走着就会遇见

    走着走着就会遇见

    不知不觉,几十年的岁月,倏忽而逝,回眸间,我们生命的沙滩上那深深浅浅的足迹,和不经意被岁月的潮水丢在岸边的珠贝,让人感慨和流连。作者希望用文字去捡拾这些记忆与拥有,让心灵袒露,让感受葳蕤,让生命中一些细碎斑斓的美丽呈现。时光无情,带走了青春,时光有情,回馈以美好。《走着走着就会遇见(下午茶)》收入短文75篇,有心灵的感悟,安静的思考,如梦的尘缘,纷扰的尘事……《走着走着就会遇见(下午茶)》分成了五辑,记录了作者王玉洁多年真诚的生活与思考。
  • 解密中国大案(三)

    解密中国大案(三)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之外,还对“中国房号诈骗第一案”、“北京大学博士驱逐岳母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 独酌

    独酌

    此书遵循的是一个“醺”字。醺,微醉也,醺醺然,是一种幸福、乐观、忘我、没有烦事的境界,也是一个较为放开的世界。平日不敢说的不敢想的,此时可以放开了胸襟。说者痛快,听者忘我。
  • 红楼那些人那些事

    红楼那些人那些事

    《红楼梦》跟世界历史上任何一部文学巨著一般,有着丰富的多义性。也正是这份多义性,给后来的说解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宝、钗、黛悲剧的审美价值;势利、贪婪、耍强逞能的王熙凤;娖娖廉谨、备员而已的贾政;持家的探春;红楼笑星刘姥姥;甄士隐其人其事;“护官符”下的罪恶;荣国府的收支账;以及曹雪芹的身世之谜,《石头记》的由来……正如作者自己所言“进了红楼,出不来了”。
热门推荐
  • 紫葡萄绿葡萄

    紫葡萄绿葡萄

    李凌,男,汉族,陕西临潼人,1936年生,笔名野木、荒沙,号风竹斋主。1959年毕业于西安美专中国画系,后在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作品曾多次展出,发表在省、国家级的展览会和报刊杂志上。曾随作品赴新加坡、香港展出,被国、内外许多朋友收藏。出版有连环画《黎园红哨》、《杨贵妃》书画册。
  • 盖世玄神

    盖世玄神

    十五年前,风雨大帝寒风雨意外陨落,北域墨家少主、霸家公主重伤陷入沉睡,天痕大陆乱世自此开启。十五年后,落风国少年墨天寒睥睨苍生,指点江山,踏入天下争锋。PS:书名已改,新书《不朽玄神》已发布。
  • 腹黑老公:离婚请签字

    腹黑老公:离婚请签字

    她被亲妹妹设计送上其他男人的床,一夜醒来面对的是千夫所指,丈夫当众宣布要跟她离婚。原本想那一夜情就当作没发生,却不想那个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老公的舅舅,再变成她的上司,无时无刻地不在她面前出现……“叶家的人似乎都不喜欢你。”“这事还不归你管吧?‘舅舅’”她加重了称呼!他却直接欺身吻上她,在她的耳边呢喃:“叫舅舅不好听,换个称呼怎么样?”
  • 风华绝代之零度花开

    风华绝代之零度花开

    万千的徘徊,他优美的到来,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再一次相逢.她是他的北极星,指引着他在茫茫星空不会迷失找寻她的方向.终于,在初次见面的地方,他仿佛从天而降,带着他的一切,为心爱的女孩儿编织华丽的美梦.腹黑的,帅气的,执着的,逗比的,没心没肺的....他将自己毫无保留的呈现在她的面前,即使爱她的方式这般果断坚决.他的受伤,她那一头冰蓝色长发肆意的,在风中飞舞着,如狂怒的蝴蝶;她的离开,他那一颗如火焰般热情的心,在那一刻凝固,如冻结的冰湖.前方是她等待的身影,即使一路孤单,他也会奋力向前.这一切只因,她的微笑是他心的归宿.
  • 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皇逆天

    神皇逆天

    一个因灭族而逃亡到神武大陆的少年,立志灭敌。一手托封神塔,一手握毁世枪,脚踏苍穹,星月为衬,不灭武皇,笑傲苍穹,谁与争锋
  • 豪杰

    豪杰

    英雄叱咤于岁月中,必以绩;豪杰扬名于天地间,必以义。有绩而无德,终为粪土;威武而不屈,始为君子矣;君子坦荡荡。
  • 听话是水平 说话是艺术

    听话是水平 说话是艺术

    生活中有很多人确实存在不会倾听的问题,否则也就不会有“对牛弹琴”这个成语了。倾听往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深远,也更有意义。如果你听不准对方的话,就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麻颐,也会影响人际交往;如果你听不出对方的弦外之音,那么你可能会遭到别人的嘲笑,或者因为自己的无礼而触怒对方。所以说,只有善于倾听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会听是一种水平,那么会说则是一种艺术。说话的最终目的就是说服他人,说话是实睨自己目的的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之一。一个口才好的人可以抵得上百万雄师,更可以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从古至今,那些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大多也是口才卓越的人,普通人要想有所作为,更需要在说话上下功夫。
  • 晴天魔法师

    晴天魔法师

    她叫墨晓晴,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可一次车祸,夺取了她的生命。在这一场车祸中,她意外穿越附到了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身上,并来到了一个奇怪的世界...........
  • 布衣太岁

    布衣太岁

    一名少年阴差阳错之下成了东京城里的小人物。他出身布衣,地位卑微,可在朝堂上能一言惊风雨。他根骨不佳,命理难寻,可神庙里那些神官们抢着收他为徒。他自诩秉性纯良,与人为善,可世人提及名字却是能止住婴儿夜啼。他自认为三观极正,感情专一,可华清池里贵妃为他脱裳共舞。有人说他是天上的太岁星转世,走到哪祸害到哪。有人说他是地狱里的活阎王投胎,走到哪死人跟到哪。他不是传奇,只是一个看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