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50100000052

第52章 《战国策》和先秦纵横家

别史和杂史,杂史是记载一事始末、一时见闻的私人撰述。如《贞观政要》、《蜀乱述闻》、《靖康传信录》等。别史区别于正史、杂史,私人记载某段时间,某个地区历史的史书,如《战国策》和《国语》等。别史和杂史大多可以成为正史的补充。

这里特别提一下《战国策》。这本书记载了战国时期秦、楚、齐、燕、韩、赵、魏以及宋、卫、中山等十二个国家的历史,分不同国家依次编写。例如,有关齐国的事情编在一起叫做《齐策》,有关秦国的事情编在一起叫做《秦策》。今本《战国策》共33卷,497篇,大概十二万字。《战国策》用过的书名很多,有《国事》、《国策》、《短长》、《事语》等。大概是秦末到汉初人根据各国史料编写而成的,有六七种版本流传。到了西汉中期,有个王公叫刘向,他对中国文化贡献很大。他不去争权,也不去发财,而是整理古籍。很多古籍都是他点校的。他在皇家图书馆发现六、七个不同版本的《战国策》,内容混乱,文字残缺,多有重复。他就根据国别,把相同的史事归纳在一起,重复的内容删掉,残缺的补齐,最后整理成书。刘向编的《战国策》经过战乱散失了一些。到了北宋有个曾巩,是古文大家,位居相国。经过他点校后,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今本《战国策》。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帛书里有部分内容类似今本《战国策》。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的整理研究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这部书共有27篇,325行,11000多字。其中11篇的内容和今本《战国策》基本相同。另外有16篇佚书是以前没有见过的,《四库全书》也没有。说明刘向编书的时候也没看过这些资料。因为马王堆墓是汉初的,说明这些资料是原本有流传,后来失传的。所以说今本《战国策》是有根据,可信的。

《战国策》主要记载的是纵横家的言行。纵横家在诸子百家里也是很重要的一家。他们是战国时期的谋士说客,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外交家、政治家。他们在国与国之间游说君主,联合这个去打那个,挑唆那个去打这个,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合纵连横是他们的主要理论。秦在肴山、函谷关以西;山东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土地南北相连。合六国西向抗秦为“纵”;或事强秦以攻诸国为“横”。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他们都是鬼谷子的门生。纵横家留下了的著作有《鬼谷子》、《苏子》、《张子》、《阴符经》等。《战国策》虽是史学作品,但书里记载纵横家的言行,也可以作为诸子书来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著名学者斯格宾格勒在《思想的没落》一书中高度赞扬中国的纵横家,认为具有实际的借鉴作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家就深受《思想的没落》一书的影响,甚至有人称基辛格是现代的苏秦、张仪。其实,他比苏秦、张仪差了十万八千里。当今世界形势颇似春秋战国,但中国外交官都不看纵横家的书,一般人更不去看。其实,这些书对企业经营也有帮助。比如怎样和别的企业争夺市场,怎么建立策略联盟,里面的办法一套一套的。

《战国策》描述了很多谋臣策士,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追求功名富贵。例如,《苏秦以连横说秦》里,苏秦先用连横的道游说秦王,说得振振有词,但是秦王不理他。过两年,他又用合纵的道理去说服赵王。你能说他有什么政治理想吗?没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一己私利。汉代以后,儒家成为中国主流文化思想。以儒家的标准来说,这些人离仁义太远,不值得推崇。《战国策》整部都是讲利,纵横家的价值核心也是如此。因为你要说服国君,就要讲他的利益,引起他的兴趣,你不能一天到晚讲大道理。《大秦帝国》里,商鞅一开始也是长篇大道理,秦穆公差点把他赶走。直到他开始讲如何令秦国富强起来的办法,穆公才产生兴趣,谈了几天几夜。儒家的核心是仁。中国文化传统里从来就是把仁和利对立起来的,所以《战国策》得不到重视,很少被提起。但今天我们讲经营管理,当然要讲利。完全不讲利,不现实。如果你不讲利,只讲社会贡献,企业都维持不下去,你怎么贡献?如果这样,干脆不要办企业,去做慈善事业吧。我们讲经营管理,讲怎么管理员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不讲利益,只要员工无私奉献,谁理你啊。讲利,但是不要唯利是图。为什么中国人的很多企业到最后搞不好?因为中国人不喜欢把利放在嘴边,但心里都算得很清楚。比如说两个老朋友一起合作搞公司,刚开始觉得谈利益伤感情。但开始做事后,其实大家心里都把利益算得很清楚。到企业盈利了,钱怎么分,说不清楚。最后干脆撕破脸皮把这个企业搞垮,或者大家分道扬镳。如果一开始就把责任利益分得很清楚,就不会有后来的纠纷。中国人往往是共患难容易,同富贵很难,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儒家把《战国策》贬得很低,但其实《战国策》的价值很高。前面说到《史记》开创了新的纪传体。司马迁所以能开创这个新文体,其实是受到《战国策》很大影响的。《战国策》的记载都是以人物为中心。《战国策》之前的《左传》等史书都是以事件为中心的。《史记》里有90多卷史料是直接取自《战国策》。当然《战国策》里也有很多记载并不可靠,司马迁也做过考证,不是全部照抄。《战国策》最重要的是文学成就。它的文字不仅精练,而且很华丽优美,讲究修辞,运用很多生动的语言和比喻。很多成语和典故,比如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等都是出自《战国策》。当时的谋士都擅长运用寓言故事来阐述道理,说服国君。清初有个学者陆陇其评论《战国策》说:“其文章之奇,足以娱人耳目,而其机变之巧,足以坏人之心术。”这部书是很好的文学欣赏作品,让人看得很舒服,而它的内容则很容易教坏人。教你怎么讨好上司,怎么揣摩人的心理,怎么挑拨离间,所以说它足以坏人心术。

诏令奏议,“诏令”是皇帝下达的文书,而下面大臣们向皇帝提出的建议,称为“奏议”。这些也被编写成历史文献书,最有名的是《唐大诏令集》。传记,是独立的人物传记,比较容易理解。载记,是指以前藩邦、附属国的历史。比如《三国遗事》,就是古代朝鲜的历史。朝鲜在古代分成新罗、高句丽、百济三个国家。这部书就是以这三国为记述对象的史书。所以现代人要了解朝鲜史,还要到我们的《四库全书》里去找资料。《越绝书》是讲南方的历史。古代的南方称为“越”。浙江、福建、云南,甚至缅甸、越南都称“越”。这部书是当时汉人对南方历史的记载,上溯夏禹,下迄两汉。史抄,是把正史或通鉴中的精华抄录出来,变成一部书,例如《古今纪要》、《十七史文抄》之类。时令是关于节气的记载,例如《岁时广记》。地理也算在史部里面。如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很有名的一本书,是有关中国古代河流的记载。还有各地的地方志和《徐霞客游记》一类的游记也算在地理类之内。职官,是历朝历代的职官制度。中国的文官制度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英国的文官制度也是从中国学去的。古代的职官分得非常细,这类书不但叙述每个部门的编制、职权和分工,还记载这些职官的演变,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唐六典》。目录也是史部的部分。许多古书亡佚了,你怎么知道有过这部书呢?就要靠目录类史书的记载。以上就是史部的介绍。我建议大家多读点史。史很容易读,可以从中得出很多人生的经验。对企业成败,政府成败,也都可以有所启发的。

同类推荐
  • 藏地兵书

    藏地兵书

    这是一部比小说更精彩的反映解放军将士在西藏战斗生活的情感大散文。作家王宗仁以最贴近青藏线士兵的心,真情写了一辈子西藏,再现了当代军人热血报国的情怀。
  •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本书收录了戴望舒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与代表散文。戴望舒早期诗歌伤感哀婉,意象朦胧、含蓄,抒发寂寥、惆怅、迷惘的情绪;后期诗歌表现了浓烈的爱国热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风变为刚健醇厚,语言洗练质朴。其散文清新隽永、意味深长,同样有着浓郁的诗的味道。
  • 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

    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

    茅盾的散文反映时代,同时也超越时代,他的早期散文大多篇幅短小,通过一个个小小的生活剪影象征时代的苦闷。他用文字对社会生活进行素描写生,对生活的体察细致入微。在他笔下,富于时代特征的社会生活场景丰富多样,跃然纸上。《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收录了茅盾的经典散文力作,既有战争年代的时代感怀,也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还有对人事的追忆,以及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有助于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茅盾的艺术风格、写作特色。
  • 中国的笑容

    中国的笑容

    我曾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看五星红旗的威严、庄重我曾在金水桥上望天安门城楼望城楼何处发出巨人之声我是那么深情地仰望国旗啊仰望国旗, 就是仰望共和国的坚定我是这样久久地仰望城楼啊仰望城楼, 就是仰望中国的笑容。
  • 思念随风

    思念随风

    《思念随风》为聂世奇自选诗集,收录了他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创作的诗歌共计一百余首,作者为天津大港油田职工。他最熟悉的、日常生活接触的就是石油人的生活,石油人的生涯以及其间的磨难,使他饱获生活之赐;红蓼滩头的一草一木,使他葆有足够的淳朴,他的诗,是真诚的,是真实的。其描写的诗歌意象和内容也来自于最朴实的基层生活和朴素的情感,这也就足以使他的诗在诗国占有一席之地。
热门推荐
  • 玉堂金阙

    玉堂金阙

    当一个普通的文科女,穿越到这个时代,她可能会有所作为吗?作为一个有抱负的穿越女,陆希的目标是把她爹的棺材从她继母身边挖出来,然后和她亲娘合葬。结果,她被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救了,然后以身抵恩的故事。
  • 活学曾国藩 活用胡雪岩

    活学曾国藩 活用胡雪岩

    本书介绍了曾国藩和胡雪岩在稳慎、磨砺、融通、用人、圆世、谋划、泰然等方面的人生哲学。
  • 骷髅骑士之魂

    骷髅骑士之魂

    他爱美女,但他更爱剑。他爱嫖,但他更爱杀人。没有人知道他睡过多少女人,更没有人能数得清他杀过多少人。剑客的生命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他们时刻都准备着死亡。也许别人不这么认为。但他这么认为。他没有亲人,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十二岁便拿剑,二十年后亦是如此,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宿命。
  • 用闲适对付人生: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用闲适对付人生: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 夜行歌(下)

    夜行歌(下)

    七年,她成了堂堂北方武林巨擘的妹妹,得尽宠爱。而他本是名震江南的谢家三公子,有望执掌家族,令无数淑媛侧目。因缘际会,儿女缱绻,曾生死相托的两人却从此各分天涯,一去两相望。又是四年。他翻遍中原,重回西域,搜尽碧落黄泉……
  • 特战之神

    特战之神

    我不崇拜无限的权利,不喜欢花不完的金钱,也不在乎以后会有什么样的霸业,我只要一种过程,一种能体会到争霸时令人心跳的过程。这才是我最想得到的东西。那种感觉也许就象鸟儿在广阔的天空中飞翔,没有什么能约束它们的翅膀,低头可以俯视身下的一切!……………………四年前的一个夜晚,高考失利的叶临天在归家路上被一辆越野山车的人绑架到一座深山丛林里,八个教官和十九个兄弟姐妹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从此踏上了都市至尊王者的道路!!!
  • 银河奥特曼

    银河奥特曼

    我是林逸晨,今年16,是个骨灰级奥迷,无父无母,深受同学的打击,嘲笑,但是有一天,它们的出现,令的我们不由得大吃一惊,我的天啊!怪兽!
  • 逆局

    逆局

    是真事实,还是进入了一个局。三世同人,真的只是偶然嘛?一点一点的探索,一点一点的明白,知道。最后的你真的能接受吗?“傻瓜,你怎么可以这样傻,我怎么办”古朴看着梦朦灰飞烟灭的那一刻,才知道爱这个人这么深。他很痛恨自己,连泪水都流不下来。操作着魔法,想把最后一点留下,可梦朦就是这般狠心,一点眷顾都没有“对不起”梦朦无声的说着,原来这一切不过是自己设的局局透了,人也该走了。可好疼,好疼。…………
  • 三月婚情,只要宝宝不要爹

    三月婚情,只要宝宝不要爹

    2016年7月新书《一吻倾情,总裁的秘婚佳妻》开更啦,求收藏~~~~http://novel.hongxiu.com/a/1311352/她不相信婚姻,却在遇见他的时候,提出结婚。他也不相信婚姻,却鬼迷心窍的同意了。不过,新婚生活似乎美好的超出他的预期。他喜欢每天早晨餐桌上摆好的营养早餐;他喜欢每天下班之前接到她的电话,问他要不要回家吃晚饭;他喜欢所谓的夫妻生活,事后抱着她睡的感觉很好。总之,婚姻生活其实也没有他想像的那么糟糕。他以为他和她的日子,过得相当和谐。可是该死的!她居然在结婚三个月之后,提出离婚!结婚的时候,他没有考虑就同意了,可是离婚?他要好好考虑一下。他还没有考虑出个结果来就已经气炸了!她把离婚协议书放在他的面前,一百万的赡养费是她提的唯一要求。他勾唇冷笑,三个月换一百万,她打的是这样的如意算盘。原来她要的,不过是他的钱!他本来可以不签字,他本来可以什么都不给她。到底他还是签字了,一百万也亲自打进她的账户。他把离婚协议书甩到她脸上,“滚,老子再也不想看见你!”世界这么小。七年之后再相遇,她还是美丽的叫他恨的牙痒痒,只是身边多了个6岁的儿子,父不详。所有人都说那个孩子简直就是缩小版的他,仔细一看,确实很像。她说:“孩子是我的,和你没关系,请记住,我们早就离婚了。”原来,她和他结婚,为的只是要个孩子,她不相信婚姻,只要宝宝不要宝宝的爹!靠!他也不相信婚姻!但是,儿子和儿子的妈,他、都、要!
  • 二十一世纪功德证道

    二十一世纪功德证道

    封神之后,天地灵气锐减,到了21世纪,地球稀薄的灵气已经不足维持修士修行的最低要求。修士不如狗。主角邹伟意外的重生之2000年,并携带着一部洪荒时期的功法—八九玄功,即是孙猴子的七十二变,以及一块千年后的拥有情商的智脑—薇儿。修行没有灵气,只得用功德。怎么样的功德?三皇五帝的功德?错,功德无处不在。扶老奶奶过马路,一点功德。扁棒子,百点功德。轰飞敌机,千点功德。收复领土,多少功德呢?重现万国朝圣,多少功德呢?且看邹伟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功德,在发展中骗得功德,在追求中夺得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