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50100000049

第49章 司马迁和《史记》

经部讲完了,现在讲史部。史部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共15类。

正史,是指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24部史书的总称,是被中国历来王朝认作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主要是从《史记》到《明史》这二十四史。但也有人加上《清史稿》,成为二十五史。在民国初年,还一度把近人柯劭忞编写的《新元史》列入正史。“正史”这个名称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这里的“班”是指《汉书》作者班固,“马”是指《史记》作者司马迁。他们都是用纪传体写史,后来的正史用的体裁也都是纪传体。什么叫做“纪传体”?这种体裁是以本纪、列传记载的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也是最优秀的一部史书,就是司马迁编纂的《史记》。

《史记》记载的内容从传说的中华民族最早的老祖宗黄帝开始,一直到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时期,大概两千多年的史实。《史记》是一部通史,但不是按照时间排列的,而是以人物为中心,成为一个完备的系统。这是中国史学家的独创。所谓纪传,记也是传,传也是记,都是写人物的。那么两者有什么不同呢?只是人物的身份不同。纪是指帝王的传记。除了纪传,还有世家,是指贵族,诸侯的传记。《史记》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除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史料外,还有一些零碎的资料怎么办?又有十表和八书。表是什么?以人物传记来记载历史,会没有时间概念。为了帮助读者有时间概念,就列出表来。这完全是司马迁的独创。他用这个方法以简驭繁,给你一个提纲脉络,让你了解复杂的历史。还有一些既放不进表,也放不进传记的,比如政治制度的沿革,天文历算的变化,思想学术的演变,经济制度的变革等,就放进八书。比如《天官书》是讲天文历法的演变;《平准书》是经济制度的变化。

本纪又有分,最初按照朝代来分,比如《夏本纪》、《商本纪》。因为越到上古,数据越少,不容易按照人物来分,所以一个朝代一篇本纪。年代越接近,资料越多,就按照人物来分,比如《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这些本纪是以年月来记录国家大事,详述帝王的兴废,其实是全书总纲。到汉朝,每个皇帝有一篇本纪。皇帝一代一代怎么传,都有谁做皇帝,就清清楚楚了。司马迁打破传统的观念,他立本纪的标准,是按照实际掌权与否,而不是在位与否来决定。项羽没有做皇帝,但有《项羽本纪》。为什么给他立本纪?因为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到刘邦称帝前的七八年间,是当时中国的实际掌权者,所有号令都来自项羽。世家先叙述了先秦到西汉初年主要的皇后,外戚,还有诸侯国的历史,比如齐世家,魏世家等。这些诸侯统治了一个地区,所以司马迁就把这些人列为世家。立世家是有标准的,不在乎在位年代的长短,也不在乎统治区域的大小,而是看传主是否有功或有德于天下,在当时历史中地位如何。比如有一篇《陈涉世家》,他并非王侯,在位时间也很短,司马迁却把他列入世家。为什么?因为他是首先发难推翻秦王朝的,最后亡秦的很多王侯将相也是他任命的。所以他有这个历史地位。

列传记录的范围就更广了。上至王侯,贵族公子,官僚政客,文学家,思想家,下至社会底层的游侠,鸡鸣狗盗之流,算命的,唱戏说笑话的,只要有名,是某一行的杰出人物,都给他列传。所以它反映的社会层面是很广,立体感是很强的。列传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是写一个人物为主的,叫做“独传”,比如《伯夷列传》,有时也会扩展到两三个同类型的人。第二类是写有传承关系,或互相有影响的两三个人物。把他们并列在一起,成为“合传”,如《管晏列传》,管子和晏子虽然相隔一百多年,但都是齐国名相。第三类是可以归入同一阶层或类型的人物,叫做“类传”,如《游侠列传》,专门写游侠;《商贾列传》写做生意的商人。第四类,写附近国家或少数族,如《匈奴列传》、《蛮夷列传》。过去中国人以自己为中心,自称中央之国,把东方的民族一律叫做“夷”,西方的叫做“戎”,还有北狄,南蛮。列传的最后一篇叫做《太史公自序》,写自己的生平,自述家事,把他写《史记》的动机、态度以及为什么用这些体例都写下来。后来的史学家学习他这个方法,“二十四史”往往都有自序的篇目放在最后。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司马迁这个人。中国成为一个史学最发达的民族,司马迁是功不可没。他出身在一个史官家族里,祖祖辈辈都是在朝廷作史官的。他的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初年担任太史令。太史令的管辖范围很广,类似现在的文化部长,不单单管记史,还要管天文历算。司马迁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学问非常渊博。他20岁开始周游天下,名山大川都去过。一个人要有学问,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的阅历为他以后写史记奠定了基础。司马谈没有完成写《史记》的愿望,临死前把写这么一部从上古到当代的通史的任务交给儿子。司马迁当了汉武帝的郎中,就是大秘书。他当了郎中后多嘴。当时李陵征匈奴,因为援兵不到,导致全军覆没。李陵被俘虏后投降了匈奴。汉武帝知道这个消息后,就把他全家灭族,都杀光了。李陵的家族是四代汉将,父亲就是有名的飞将军李广。这么一个对汉王朝有功的家族因此被灭族。司马迁劝皇帝不要这样做。结果不仅求情不成功,还导致龙颜大怒,迁怒到自己头上。当时司马迁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被杀头,一个是行宫刑,被阉割,变成太监。对读书人来说,杀头没关系,但成为阉人是非常大的耻辱!然而,司马迁选择了作太监。为什么?为了完成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记》。所以他被阉割后埋头写《史记》,花了近二十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

他的志向很高,写《史记》的目的,不但是像孔子那样寓褒贬,还提出一个更高的目标,就是“述往事以示来者”。他写史的目的,不是为了怀古,记述往事是为了思考将来,吸取教训,为这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提供经验。司马迁的抱负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要研究天,也就是自然界的道理;人,也就是社会的道理,这是横向的。还要从纵向的,通达从古代到他生存年代的变化。这样才是做学问啊!现在很多人把《红楼梦》考证得很仔细,这我不佩服。人家写了一本书,你就靠它吃一辈子饭,这只是雕虫小技而已。像司马迁这样,通古今之变的才是大学问家!他最后的目标是“成一家之言”,开创一条自己的学问之路。这就是司马迁伟大的地方。他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做了一辈子学问,真有一本大书放在那里。做学问的成就,不是看你最高的地位是否达到什么“博导”、国家级专家,而是看你的书能否传下去。如果你没有书,所有的成果都是编撰,那到你退休了,人家也就把你忘了。你白做了一辈子学问。

司马迁的这本书流传下来了,作为中国史学传统的一个源头流传下来了。在文学方面,《史记》也是散文体的最高成就。它擅长通过典型事例,戏剧化的情节来塑造人物。通过人物内心的独白,动作,甚至简单的对话,把这个人物栩栩如生地写出来。比如,描写项羽和刘邦的不同性格,《史记》通过两句话就完全刻画出来了。秦始皇还活着的时候,项羽和刘邦都看到过,两人都各有感叹。刘邦说:“嗟乎,大丈夫生当如此也!”嗟乎,是口头语,就是哎呀,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就应该像秦始皇这么威风!项羽的感叹则是:“彼可取而代之!”我可以取代他。同样一件事情就表现出两人不同的性格。刘邦的率直、粗犷,没有多少野心,但是讲出了那种羡慕的心情。因为刘邦是一个亭长,下层社会的人。项羽不同,他是贵族的后代,世代是楚国的元帅,所以他的话反映出那种雄心和豪气。鲁迅也讲过,《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是说,从史学的角度来看,它成为顶峰。从文学角度来看,《史记》的文学价值可以和《离骚》相提并论。不同的地方在于,《离骚》是最优美的篇章,是诗歌,是有韵的。《史记》是散文,是无韵的。鲁迅把《史记》的文学价值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

同类推荐
  • 虚空里的盛宴

    虚空里的盛宴

    本书是诗集,这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现代诗集,分为海潮音、妙莲华、般若舞、金刚剑共四辑,他的诗句空灵、诡异,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时空、生活、读书等方面的思想与感悟。作品有一丝风的扭曲、秋思、在远方相遇、风中的雕像、生活的谜题、生活中的、摇动的命运、结缘等。
  • 随缘偶记

    随缘偶记

    《随缘偶记》内容丰富,意境宽广,信手拈来,无拘无束。有工作上的深度思考,寄托着对民族工业振兴的诚挚期盼;有对田园风光的深情回忆,流露着对乡土生活的无限眷恋;有郊游中的观感与遐思,抒发着热爱生活的丝丝情怀;有宾朋相聚时的即兴而作,透射着情同手足的拳拳之心;有对异邦求学之子的谆谆教诲,蕴含着殷殷的乱犊之情;有月下独酌时的心灵独白,散发着惬意而真实的独特馨香……整个诗稿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浓浓的民情、乡情、亲情、友情和爱情,表现了对祖国、对事业、对故乡、对亲朋、对生活真诚而炽热的爱。它既是生活的感悟,更是生活的记录。
  •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生命里的世外桃源

    生命里的世外桃源

    本书是一本抒情的散文和随笔作品集,共7部分,分别是:淡泊,岁月静好;心灵独舞;阳光,温暖时光;榕树,亲情相融;沉思,感悟生命;奏响,生命强;素美,馨香几缕。《人生漫品:生命里的世外桃源》抒发了这样一种情绪,或许我不是喜欢寂寞,而是喜欢在寂寞中等待,等待一场花开,等待一场雨来,等待一弯新月,等待一缕花魂,其实世外桃源不在陶渊明的文字里,而是在淡泊的生命里。
  • 七个才子六个癫

    七个才子六个癫

    《七个才子六个癫》是一部中国古代才子(主要是明清两代)的趣闻故事集。材料选自古代丰富的笔记小品、笔记小说、联话与诗词故事及有关的人物传记、民间传说,并用流畅生动的白话文改写而成;一小部分作品为了保存原作中的韵味,使用半文半白的文体。全书分四章:睿智、谐谑、讥讽、什锦,共250余篇,选编的着重点是在思想健康前提下的趣味性,其次是知识性。文字简洁,故事生动,饶有妙趣,老少咸宜。既可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更兼具欣赏与收藏价值。
热门推荐
  • 遗忘的花海

    遗忘的花海

    一次诡异的回忆之旅,一个女人寻找真相之途,在重重迷雾之间,徘徊在那阴森的异世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还是一支午夜高歌的独舞,三年前一场车祸留给世人一个迷团,事隔三年后,消失已久的男人再次出现了在她的眼前,她该如何面对一个已迈入古稀之年的老人呢?她不禁感叹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狂妃弃情

    狂妃弃情

    “不过就是一个女人而已,若是她一支舞就能消除两国的紧张,别说是打掉胎儿,就算要她的命,我也会毫不犹豫。”无所谓的话语从窗内传出,透漏着里面的人有多么的不在乎口中的女人。一句话如一把利刃,刺透了窗外的她。清雅的面容,霎时变得惨白如雪,那绝情的话语抹煞了她心底仅剩的一丝奢望。凄然一笑,轻抬衣袖抹掉眼底的浓浓的痛楚与湿润,眼神变得清明如冰,轻移脚步远离了那扇木格子窗。
  • 救猫咪Ⅲ:反击战!

    救猫咪Ⅲ:反击战!

    本书作者基于在全世界所主持的工作坊和讲座中的灵感,分析讲解了常见剧本写作问题,也分享了关于经纪人、项目经理的个人见解,介绍了如何获取并解读这些代理人对于剧本的建议,以及如何准备推介剧本的会面。同时,书中还收录了工作在一线的专业编辑们的疯狂故事及建议。
  • 复仇千金

    复仇千金

    命运让她成为了市长的私生女。父亲的冷漠,母亲的疯狂,以及妹妹的冷眼相对。逼着她一步步走向复仇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龙族侍卫的记忆碎片

    龙族侍卫的记忆碎片

    上古传说,开启一段尘封的记忆。打败南方蚩尤的黄帝按照星象师所说的天意,正式消弭凡人所掌握的超自然能力。随后将秘密封印起来,分别由当时的四大法王和八部天龙所持有。时光飞逝,便到了今日今时。根据破译的上古密码,一支考古队前往西域古国旧城遗址寻找契机。为保护这支考古队找出传说背后的事实真相,一支隐藏于世间的龙族侍卫横空出世!
  • 沉默

    沉默

    《回族当代文学典藏丛书:沉默》是对回族优秀文明及其精神信仰之依赖与传承,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某种浮躁之风的抵阻。《回族当代文学典藏丛书:沉默》因为昨天的文化自觉,回族作家开始了对自我的审视与书写;因为今天这些作品的呈现,使我们对未来的回族文学充满更多的文化自信与美学期待。
  • 红颜凉薄:祸水王爷不要闹

    红颜凉薄:祸水王爷不要闹

    她在一次意外下,魂归异世,附身于一个十三岁的一个小女孩身上。草包?废柴?看她血脉觉醒,各种职业任她挑!阴险?狠毒?对不起?你难道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吗?人若犯我,我必十倍还之!家族抛弃?呵,待她带着炼药、御兽,两个技能回来时,还闪瞎不了你的狗眼?成长之路,谁与谁携手三界?各路美男纷纷倒贴,其中还有她的召唤兽?直到某一天,某位低调腹黑大神终于忍无可忍,脱去束缚,霸道宣告,某女挑眉:你先打赢我再说吧。某大神压她下榻:那就试试看吧!
  • 邪脑

    邪脑

    无意中得到的力量,介于正邪之间,在恣意商海、快意恩仇之时,主角李雨晨似乎渐渐的迷失了自己!群:25069133;16499899欢迎聊聊~~
  • 鹿晗你是我的唯一

    鹿晗你是我的唯一

    她是一个千金,可他却是一个家破人亡的少爷,经过一波三折的故事,偶然走到了一起人物介绍;女一;林妍晶(后面因为一系列的原因改名叫:林妍熙)男一;鹿晗(因为出车祸偶然被林妍晶(林研熙)的妈妈捡到,改名叫林冲(因为实在想不出什么名字比较配鹿晗,所以就用在我是证人里的林冲好啦)女二:李颜(心肠很坏,铁石心肠,不过对鹿晗那是好的不得了)男二;边伯贤(大家都知道吧,卡哇伊的白白)文章会出现好友串客哦,敬请期待.....大大在这里讲一下,其是鹿晗一开头是个灰常灰常霸道腹黑的人,而女主灰常灰常地痛恨鹿晗,以前是灰常灰常喜欢的,剧中会回忆在5年前的事情,一定要看哦
  • 获取人生第一本钱:做人成事好心态

    获取人生第一本钱:做人成事好心态

    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心态决定人生、生气不如争气、有自信才能赢、平常心不可少、宽容是一种美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