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50100000034

第34章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支配中国思想界近六百年。什么叫理学?理学的“理”,是指心性之中的理则。宋明理学还算是儒学,但和以前的儒学相比,面貌完全不一样,受到道家和方士的思想影响,最有力的影响还是来自佛学。前人称做“儒表佛里”之学。章太炎指出,理学开始于调和儒佛的愿望,到程颐、朱熹形成宗派,特点就成为“里面也取佛法,外面攻击佛法”。可以说,宋明理学是佛学化的儒学。宋明六百年理学,都超不出寻求天地万物一体的范围,当然把人类也包括在这个“万物”之内,寻求天人一元的东西。只是从北宋的周敦颐开始,到明代的王阳明,渐寻渐细,渐求渐近,以致舍弃本体而专门谈论做工夫,舍弃外物而专门注重内心。

一般学者都认为,理学开始于北宋的周敦颐、邵雍、张载三人。他们都是从谈论宇宙本体,进而推及到人生之道。他们的宇宙观是以阴阳五行为骨干,而不像以前的儒家,宣扬上古的神帝创造宇宙万物。对于人生,他们把培养与天地合德之“大我”作为最高理想。他们的立论根据,形式上是依托《周易》,真正的来源还是道家。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讲述万物之化生,以太极为绝对而最后的原理,至于阴阳的变合,五行的运转,都是用来解释太极演变历程的。在太极这个高度上,他们把天道和性命打通,合而为一。理学到了程颢、程颐兄弟而学风为之一变,受佛学、主要是禅宗的影响很明显了。二程爱讲工夫,不喜欢讲本体。他们重视内心的直证,而轻视物理世界的研习。程颢认为,“性无内外,物我一体,即工夫即本体”。工夫够了,那个天人合一的本体也就找到了,不需要知识的寻根问底,也不必用私意去迎合那个所谓的本体。他强调“识仁”,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只要把满腔的恻隐之心,发扬为与天地万物同体的“仁”,一个人就有成就了。因此,他所谓的工夫,也就在于以“诚敬”存养自己内心的仁。程颐也主张反求心性,而不必外求。他提出,“性即是理,心即是道,性外无物”。因为“性即是理”,所以穷理就是尽性。老哥主张诚敬,这位弟弟则有所发挥,提出“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因为“性外无物”,所以一草一木皆有理,都需要观察。于是理学在他那里又从靠自身修养致知,转为格物穷理。

二程理学到南宋的朱熹更进一步,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性即理,这个理也存在于人性之中。人性基本是善的,但人的欲望遮蔽了人性中的理。因此必须“存天理,灭人欲”。只有格物致知,才能发现和遵循天理。如何致知?他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于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也就是说,通过读书才能求得“理”。如果说程颐的“致知”,仍然徘徊在内外心物之间。到了朱熹则断然主张向外寻求。这又是理学的一大转变。朱熹主张回到儒学经典,但不是复古,回到汉唐时代的儒学,而是读他重新发现的儒学。他提出“欲其简而易知,易而易守,则莫若《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之篇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四书”抬到了和五经并起并坐的地位。不仅如此,朱熹还怀疑唐宋王朝所承认的儒学经传的历史真实性。唐代开始盛行的那种视钦定经书为神圣不可侵犯的迷信风气,到了朱熹那里被打破了。他把汉代经学家捏造的“孔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之类的神话一一打破。这种怀疑精神当然应该肯定。但他最大的错误,是为了证明汉人的附会,自己也用臆断手法,如硬分《孝经》为经一章,传14章,并删改经文233字。自从朱熹开创删改经书的恶例开始,以后统治者删改古书,篡改历史,以适应某种政治或道德需要成为风气。清乾隆年间,开四库馆,大量删书、禁书、烧书,便是著名的例子。

和朱熹同时代的有陆象山。他和朱熹不同,提出“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心为宇宙之本源,性命之本源。只要在心上下功夫,发明本心,就掌握了这个理。何必去格物,去读书?他曾经理直气壮地说:“尧舜曾读何书来?”他和朱熹相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发生辩论。朱熹要求学者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陆象山要求学者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博览。朱批评陆教人太简,陆则批评朱教人支离破碎。这就是中国文化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当时书院兴起,全国到处都是书院。就像现在这样,公立教学越来越衰弱了,也有很多人起来自己办书院了。什么是书院?南老师讲,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书院,不是挂块牌子就叫做书院。过去的一个书院就只有一个导师,所有的学生就跟着这个导师,服膺他的学术思想,向他求教,然后同学之间互相讨论,有问题就去问。所谓学问,就是去学去问。不同的学派分散在不同的书院。学派和学派,书院和书院之间有讨论,有辩论,但不是指一个书院内部有不同的学派。“鹅湖之会”就是当时理学中不同学派的一次辩论会。通过辩论,把理学推向一个高峰。

自从明代出了个王阳明,理学天地为之一新。他继承陆象山一派的理论,强调在心上做功夫,因此陆王之学也称为“心学”。王阳明早年遵循朱熹的“格物穷理”的路线。对着竹子格了七天七夜,什么理也没格出来,就说“物无可格,格物功夫,只在身心上做”。明武宗正德元年,他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在那里,他读《大学》忽然有了新的领悟: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众多弟子对于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理论迷惑不解,向他请教说: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他回答说:你没去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静。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由此便可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他提出,“致知即致良知,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良知是什么?“良知只是个是非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概括,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甚至影响到日本。其实,就是佛学化了的儒学。他的在心性上做工夫,跟佛教的修行,在方法论上很难说有什么区别。所以如果把佛学从国学中分开,就很难研究下去。

研究宋明理学,如果没有佛学的根底,你连看都看不懂。我的朋友常笑我,你是研究国学的,怎么又搞起佛教来?他们以为佛教就是到庙子里拜拜,烧香,捐点钱,保佑发财升学,生儿子。那是迷信,不是佛教!世界上最笨的人信佛,最聪明的人也信佛。前者是迷信,后者是求真理,因为佛学太深奥了,一般人还钻不进去呢。学佛不是求学问,是求智慧!学问和智慧是两回事。学问是可以靠积累的,如果你不是最笨的人,中等智商,花个十几年,把这些书读完,原来不懂的就可以懂了,人家不懂的你也懂了。但智慧这个东西并不是靠积累的。就像王阳明讲的,还是要在心上下功夫的。智慧是一种感悟力。我们讲那些中外圣贤,如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等等。你会形容他们是有智慧的人,而不会说他们是一个聪明人。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同类推荐
  • 流淌的心声哲思的殿堂

    流淌的心声哲思的殿堂

    这本著作共挑选了八位19—20世纪初期最具代表性的俄罗斯著名诗人的优秀抒情诗篇,特别是以讴歌大自然、祖国、爱情等题材为主的诗歌作品,从欣赏的角度对蕴涵其中的诗人情感进行了较为深入、透彻的分析与探讨。意在挖掘诗人的内心世界,研究诗人的哲学思想、美学观念,捕捉作者心中的所思、所想与所感,研究蕴藏流淌于诗歌中的情感活质。本书适合于所有文学爱好者,特别是广大诗歌爱好者及俄罗斯语言文学学习者与研究者阅读欣赏。
  • 野樱桃

    野樱桃

    徐剑铭的散文题材宽泛,主题鲜明,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韵,本书所选作品均为作者在报刊发表并获奖的精品散文。有一定市场号召力。
  • 徐志摩文集1

    徐志摩文集1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 恣意

    恣意

    《恣意》是诗人风荷继《临水照花》之后的第二本诗集,从近几年创作的六百多首诗歌里挑选了在诗歌刊物上发表过的一百六十余首编辑而成。收录的诗歌蕴含着诗人隐秘的个人经验和顿悟,也蕴含着记忆和渴望。整本诗集按四季分辑,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情爱的礼赞,对故土、童年的怀念……向读者展开了一个女子开合自如,逍遥自在的内在世界。风荷擅长对古典诗词的借鉴,使用一种跳跃的略带闪烁的语言,使诗集整体充满着灵动且诗意盎然。诗集被列入余姚市文艺精品工程重点扶持项目,由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荣荣老师作序。
  •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本书收录了近代文学大家的作品和一些国外名作,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生活、情感、信仰和梦想,等等。旨在通过文学大家笔下的世界,来揭示人性的美好和人世的纯善温柔,给我们当下浮躁的社会以精神和心灵的洗涤,借他们的慧眼来发现诗意的生活也不是多么难以抵达的,它们往往就隐匿在平凡的烟火人生里。智慧处世,诗意生活,其实我们一直都栖居在前人为我们耕耘好的沃土中,我们只需要擦亮那双被浮躁和欲望蒙蔽的眼睛,那时,我们就会发现,世界原是清明的,人生原是美好的,而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如他们一样活色生香,源远流长。
热门推荐
  • 十牛图颂

    十牛图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管理越简单越好Ⅳ

    管理越简单越好Ⅳ

    管理者的简单管理,是最少的监督,最少的决策拖延,最灵活的竞争。懂得简单管理的管理者才是出色的管理者。《管理越简单越好Ⅳ》就是助您寻找一种最直接、最有效、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速度、效率和竞争水平。
  • 错爱成婚:呆萌小娇妻

    错爱成婚:呆萌小娇妻

    突如其来的分手,她陷入疑团。偶然相遇,是无意还是有意?当前男友变成别人的丈夫。当婚礼变成一场闹剧。当她喝得不省人事。他好心好意,冷睿智的帮她。她吃干抹净想溜。他生气的怒吼:“女人,给我站住。”“大叔有何指教?”“你不觉的该对我负责吗?”“大叔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明白。”
  • 总有天使会爱你

    总有天使会爱你

    有些时候,我们一直抱着希望在生活,当希望破灭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世界上除了虐,还是虐。
  • 中华鬼神

    中华鬼神

    历代统治者建造了用来举行国家级祭祀神灵仪的场所,如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日坛、月坛等建筑;而广大乡间则是“村村各有庙,户户都有神”,中国神的队伍庞大可想而知。
  • 魔武帝皇

    魔武帝皇

    一朝复得的魔法,全新的封地之旅,收服护卫小队誓死效忠。封地大展拳脚,击败悍匪沙盗。魔武学院误杀权贵,家族冷漠,千里逃亡,混入军队。战场上大范围的魔法,将他推到风口浪尖,重新回到众人视野,而他对家族的仇恨并未消减,他对整个大陆充满着疑惑,他是否会建立全新体制,是否会颠覆整个家族……
  • 烹葵

    烹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华无双:独宠妖界女帝

    风华无双:独宠妖界女帝

    新文《倾宠契约:妖孽王爷,轻点爱》妖界沦陷,父皇被杀,她身负血海深仇,却法力尽失,流落凡界。他,神秘强大,明眸月韵,绝代风华。禁地温泉再遇,不经意间的对视,一眼万年,从此输身输心。“莘儿,偷看了本王,还想逃?”一手抱住雪狐原形,他将其按入温泉水中,邪魅地微笑着。水中传音,“我,我不是,你认错了。”一语不发,他拽起湿漉漉的雪狐,狠狠地吻了上去。瞬间,雪狐幻化成人形,可怜滴滴地望着他,“你——”“小雪狐,这么多年了,该和本王签订契约了。”
  • 午夜幽魂

    午夜幽魂

    那天晚上经过坟地时我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女孩。当时她撞伤了我,为表示歉意还说要送我回家。我本来是个谨慎的人,不知怎的稀里糊涂给她留了我的手机号。没想到第二天她还真打电话来了?!自从遇到她后,我不断遇到诡异的事件:同时追杀我的四个鬼魂,引诱我上床的两个妹妹,一夜之间消失的楼房和三番五次救我的白发女鬼……这些到底和她有什么关系?她到底又是什么身份?
  • 白玉雕龙

    白玉雕龙

    从唐花接近她开始,到带她离开唐家堡,回到这里,发现了密室的日记,这整个过程,她立时回想了一遍。她发现里面竟然充满了漏洞,只不过她一点也没发觉而已。唐花怎么可能对她这么痴迷?痴迷到不惜背叛唐家堡,带她逃走?她太傻了,大概这是少女的通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