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49800000006

第6章 风雨夜程

我醒了,不知是什么时辰,家人说,我睡着的时候,又有敌机来轰炸的。我没有听见。

但是,我又发现了下面一段事实:

当母亲和珑妹坐了人力车到车站时,火车已被兵士封去,母亲从车轮下钻到站台,见章家人、荣哥、张泰吾等都已上了另一部火车,所有的行李都已上了车。荣哥见了母亲,就说:

“快上来吧!快点!”

但母亲因为我已回来,怕把我漏掉,只好说下次再来,让荣先押行李到镇江去。因为章先生弄到了“护照”,到了镇江可免检查行李之麻烦。母亲和珑妹这才回到家中。

张泰吾也是一人押着行李到镇江去的。他母亲与吴家的三太商量说是无论如何可有一部汽车包送到镇江,母亲才放了心,静待消息。但到午后还没有眉目,母亲便请王先生到前北岸吴镜之家去问问看,王先生去问了也毫无结果。后泰吾的阿哥来我家说,不论私家车,公共汽车,一律被封。他说决定今天再到火车站去乘火车,每天总有一班客车,昨天兵多,今天可能兵少,可以早开。他说完就去。

母亲又请王先生到西门陈季良家去说,不论多少钱雇一只小火轮到镇江去可否。

天暗了,我又跟母亲预备到前北岸去望张泰吾的母亲,中途因防空折回。见我家来了许多亲戚,他们随后即辞去。留五姑姑预备为我们守家。

房客周敏之的家眷及吴紫绶家也要到镇江去,屋中又忙乱起来。

王先生回来说:“小火轮无论如何雇不到,他们正预备到杨巷去,若你们要去,务请从速,因一点钟即要开船的。”

母亲谓既然如此,那么就请祖母和“叔叔”到杨巷去吧。祖母已入睡了,连忙起来。“叔叔”也忙收拾箱子,准备去杨巷。

但是,我们和周敏之家——吴紫绶家又不去了——这许多人和行李,黄包车只雇到三部,只得由祖母先坐着到西门陈家去,由平安跟着,再原车回来拖行李。我、母亲、珑妹三人先坐了一部黄包车到火车站去,周家慢慢再来。

三个人挤在一部黄包车上,进行着向火车站去的路程。心中是那么的彷徨,事实是那么的没有保障。在车子经过工兵筑路纪念塔之后,便进入那全部炸毁了的新丰街了。这也是意料中事,防空警报来了!前面闪着兵士的影子,他们四散倒卧。我们的黄包车进了一条小街,下车,付了车资,车夫拖了空车回去了,我们便向街底走去。那里有许多人家,但是没有一个人住在里面。我们走进一家屋中,那房屋已炸坏了一部分,有几个难民在里面。飞机的声音由远而近。我们随即卧倒下来,那机声给予我们的恐怖是何等深刻?我们都窒息地卧着,等待着死神的降临……屋内像是没有人,那机声大得可怕,转来转去的不走,街后的狗一直吠着不停,真讨厌。飞机去了,母亲和难民们谈了一会话。又同了我和珑到街口去探望了几次,但飞机声又大了,只好仍旧回来,伏在地上。在黑暗的空气中,每人连呼吸声都不敢大些。

恐怖的飞机声终于逐渐逝去了,没有给予我们一个致命伤。我们也毕竟走出了那条街,虽然几次的探望都没有成功。解除警报还没有响。母亲因为与泰吾的母亲约好,恐怕她在站上焦急,便匆匆地带了我和珑妹到火车站上。今天的情形大不同了!站上简直可说没有人,只有几个伤兵。静得非常。月光又较昨天更暗淡,现着凄惨的寒光。

母亲命我去找泰吾的母亲,我在冷清的站上寻了一遍,没有。便到站台上去,看见铁轨上停着一部露顶的铁棚兵车,有许多人在挤上去。我问旁边一位老婆婆:

“婆婆,这车是去哪里的?”

“是开到镇江去的呵!你们好上车的,我挤不上去呀!”

我连忙赶回叫母亲、珑妹去上这部车子。母亲也不说什么话,赶到站台上,我先挤上去,再抱珑上来,然后母亲再爬上来,车厢里有难民、有兵,人是挤得堆成山,立足都不稳。

刚站稳了,便发现敌机来了,并且放起照明弹来了!远远的一道光,在飞机上冒了一道烟,便熄灭了……接着那轧轧的机声渐渐响起来,我们心中又惶悚不已。一部分人已跳下火车,我也不由自主地跳了下去,母亲和珑妹也跳下车,茫无头绪地避入那火车站公园的假山上,那里很潮湿,离站台极近,这里怎么安全?这不过是自己骗自己罢了。

没一会儿,敌机去了,我们再想回到那火车上,却是更难了!车门口满是兵,我用了全身所有之力,总算吊上车厢的铁柄,上了车,珑妹由母亲抱起了塞进来。这时恰巧一个兵过来了,母亲正预备上车,给他一脚踢下去,母亲再三说对不起,救救性命,那兵说:

“前线成千上万的人在死,你们有什么死不了的?”

后来母亲拼全力总算挤了上来,但是一顶绒帽也丢了。

在如此的夜里,警报一直没有断,比白天更多。轧轧的机声,时远时近。我们是绝对不下车了,除非此车不开。至于飞机投弹,死就死,活就活,反正是这么心中一横,倒也没有什么了。但这死等不开的火车,却使人加了一层焦虑。

轧轧的机声中,天忽然下雨了。我们对下雨有一点欢迎,因为我们以为雨可以赶走敌机。但是那机声却格外响,到底这边已经是战区了。雨愈下愈大,没有十分钟,我的衣服全湿了,幸而是呢大衣,不致立刻湿到内衣。头上也戴了呢绒帽,不要紧。母亲和珑妹已被挤到另一个角落,不知她们要紧否。

火车还是不开。心焦极。

铁的车厢,被雨淋湿了,在幽暗的路灯下反射出一点点斑斓亮晶的小光。一个人影子徐徐射到火车厢上,影子后面又有一点光跟随动荡着,这是一个分轨夫的影子,他手里提了一盏灯。

车厢里有人大声问:

“喂!什么时候开车呵?喂!……什……”

“龙头都没有。要等南京的车子开来才开这部车子。南京的车子不知今晚能不能赶到。”

我们一半希望,一半失望地静静地等待着,等着南京开来的火车。

有一家人是到丹阳去的,等到这时还不开,便下车去了。又有许多人下车,车厢中已较宽松一些。

车厢中极脏,又是潮湿的。有些人用油布遮着避雨。

一个极长的时间之后,我们渴望已久的南京来的火车,毕竟进站了。于是我们又急望着自己的火车快些开出站去。二十分钟都过去了,我们似乎又起了疑惑,怎么又出了毛病吗?但心中尽管急,又不能自己开车,只有死等!!

我撩起大衣,坐在车厢的铁地板上。突然前面一声:

“嘭!”

我的身子也随之一震。

“龙头接上了!!”有人本能地喊了起来。

我心中突然宽松起来,一种长久酝酿着的恐怖心理,束缚着我整日整夜的恐怖,似乎得到了释放;一口几乎窒息的闷着的气,在胸中发泄了出来——火车开了!

在仿佛催眠曲似的车轮在轨道上的滚动声中,火车在看不出东南西北的田野中飞奔了。那永远不断的狂风,在每一个人的头上威胁着,威胁着……

别矣常州!我伸长了头颈望着将要与它长别或永别的故乡,在几盏混沌模糊的灯光中,车棚外显得异常的沉寂。但是我不知道是一种什么力量抓着我的心灵,使我对常州异常之畏避。仿佛那表面沉寂的城市中,隐藏着许多秘密的黑影,在活动,在蠕蠕地活动……一个将沦为战区的旧城,是多么的使人们心理转变得快,我对它表示惜别,又感到它将来命运的悲哀,虽然我对于离开常州的“正面观”是愿意的——综错复杂的观念在我的脑中旋转着。眼前是一片墨黑的无边无垠茫茫的田野,有时路轨旁飞过一根绿的信号灯,或是一根倒垂的扬旗。催眠曲似的车轮声,永无变更的重滞的车轮声,呼呼的富有威胁性的风声,以及“夜之音乐”综合地输入我的耳朵,成了一支大自然的“送别歌”。

不知什么时候,我终于入睡了。这车子每节是用铁索连系的,到站停车,两节相撞时“嘭”的一声,把我惊醒,是丹阳了!丹阳站上也是黝暗的,只有朦胧的几盏灯,显得异常惨淡。我昂着头望前面,只见龙头里面的灯或炉光照耀着冒出的极浓的白烟,异常光彩夺目。突然前面“嘭”过来了,我知道不对,急忙去扶车壁,早已“嘭”的一声,我身子几乎摔了一跤,幸而后面有一个铺盖,坐在上面,没有什么要紧。车又在飞奔了。

将近镇江的时候,东方已起了鱼肚色,天色在雨雾阴霾中展开淡薄的光明了。长蛇似的火车蜿蜒地进入山丘中,这种风光我是第一次见到。在晓风中,我昂然地抬起了头,向前面望着。我心中想起了自己已进入了安全地界,我很想笑,不过没有笑。在车厢中下意识地踱了两步,又伏在车棚上看风光。

母亲正坐在藤篮上,她自己的一件绒衣却披在珑妹身上。母亲知道大家饿了,便拿出家中带来的酥饼给我和珑妹吃,也给身边同车的难民分吃。我愈吃愈觉得饿,一连吃了好几个。

天已渐亮了,雨也细了。车过镇江站没有停,直向镇江西站进发,沿途的风景很好看,许多高山丛林,是我第一次在火车上见到的。虽然我曾经过的沪杭甬铁路两旁也有许多山,却是很平凡的。车进山洞了,突然一座城门似的向后一退,眼前全黑了,车轮的转动声变得特别隆隆响,几分钟之后,才出洞,恢复常态。

这山洞过后,没有多久,便在一个站上停下了。

“镇江西站到了!”许多人这么喊着。

同类推荐
  • 湖畔随笔:寂静中聆听

    湖畔随笔:寂静中聆听

    本丛书是杂文学会编选的一系列散文随笔作品集。包括《孤独落地的声音》(赵炳鑫)、《寂静中聆听》(刘汉立)、《你是黄河我是沙》(包作军)、《尘埃中触动的芬芳》(岳昌鸿)、《为你开门》(鲁兴华)、《怀念一棵树》(赵炳庭)、 《温暖的门边》(霁月纫秋)、《一根稻草的重量》(陈志扬)、《一线生命,多少深长》(潘国萍)。
  • 散生漫笔

    散生漫笔

    近几年我的视力突然衰退,医生诊断是老年性白内障,而且是“老双白”:两只眼都被“白”蒙上了,这一点儿不冤枉我。几十年来两只黑白分明的眼睛跟着我受够了罪,伤眼的事儿看得太多了。
  • 谛听生命的呢喃

    谛听生命的呢喃

    小时候,我很讨厌雨。每次下雨的时候,雨水总是打湿了我的脸,淋湿了我的全身,淋湿了我的书包,淋湿了我的梦。一见到下雨,我就心烦;一见到下雨,我就感到苦闷、彷徨,甚至无奈。长大后,在饱读诗书、走遍天涯海角、历尽沧桑之后,我便觉得,看雨别有一番情趣,听雨更是一种享受。
  •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本书是一部散文作品集,可供文学爱好者参考阅读,值得细细品味。
  • 恣意

    恣意

    《恣意》是诗人风荷继《临水照花》之后的第二本诗集,从近几年创作的六百多首诗歌里挑选了在诗歌刊物上发表过的一百六十余首编辑而成。收录的诗歌蕴含着诗人隐秘的个人经验和顿悟,也蕴含着记忆和渴望。整本诗集按四季分辑,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情爱的礼赞,对故土、童年的怀念……向读者展开了一个女子开合自如,逍遥自在的内在世界。风荷擅长对古典诗词的借鉴,使用一种跳跃的略带闪烁的语言,使诗集整体充满着灵动且诗意盎然。诗集被列入余姚市文艺精品工程重点扶持项目,由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荣荣老师作序。
热门推荐
  • 惊天——家族

    惊天——家族

    一个吊丝因为他的女神莫名奇妙的进入了一场残酷的家族纷争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和人生并揭示了他隐藏多年的身世之谜并将就此揭开四大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
  • UTOPIA

    UTOP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淡定的人生不焦虑

    淡定的人生不焦虑

    淡定的心态能够帮助人们坦然地面对眼前的一切困难,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不会再为一些无谓的事情变得焦虑不安。淡定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气度,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一个淡定的人,一定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是一个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能够控制自我欲望的人。淡定其实也是一种心情,是一种自我感受到的愉快心情。在这忙碌的世界里,生活的焦虑、工作的压力、家庭的担忧常常让我们变得苦恼与烦躁。欲望无止境,欲壑终难填,一味追名逐利之人是难以拥有幸福的。
  • 残花落尽爱情伤败

    残花落尽爱情伤败

    不想谈恋爱,只因不想在爱情中受到伤害。痴情王子,心心念念守护她,却始终虏获不得她的芳心。我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我才能跨过心中的这道坎,什么时候,才能将他装入心房?不想再去伤害他,他给了我温暖,给了我幸福;但他,会不会向他一样,将曾深爱的女人,短短时间,抛之脑后?【不不不!】你不会的,最后的半句还没说出口,他就离我而去了。爱情,究竟是什么!到底是什么!!我不甘!不甘!
  •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皇五帝的传说》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三皇五帝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皇五帝的传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游戏之高手归来

    游戏之高手归来

    网游神武世界,自由技能,自由竞技,十年前的强者,今夕强势回归。
  • 宠妻无度:腹黑邪王VS毒妃

    宠妻无度:腹黑邪王VS毒妃

    她是21世纪的百变特工,一朝穿越为谢府三小姐。受人欺凌?很好,她邪魅一笑,我会让你亲娘都认不出你!炼药师很稀少?可是她一不小心成了炼药宗师!晋级很难?为什么她还连续晋级!神兽很少有吗?为什么赶都赶不走!渣男嫌弃?眨眼间后面跟着一群美男!他是天晟王朝轩王殿下,天赋卓绝,冷酷邪魅,腹黑霸道。某男邪魅霸气说道“小东西,你是我的!“某女白眼“我是我自己的!你靠边站!”某妖孽“夫人,我们要个孩子吧!”,某女心不在焉的回答“看你表现喽!”“为夫会努力的!”说着向前扑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杂占

    杂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到了明朝当侦探

    到了明朝当侦探

    大三学生凌飞拥有过目不忘的现场记忆能力和推理能力,集成的父亲意志,但却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明朝,从此踏上了明朝破案之路,破案,泡妞两不误。
  • 雷人老范

    雷人老范

    范春雷很“雷”,不仅“雷”,而且“春雷滚滚”。四十来岁的他属于我本善良的乐天派,是个面临着中年危机又怀才不遇的厨子。在家里,媳妇比他年轻漂亮又成功,跟儿子称兄道弟还找不回辈分,丈母娘又哪儿哪儿瞧自己不顺眼,更倒霉的是,一起撞车误会又让他丢掉了饭店厨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