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49600000011

第11章 对于蔡先生的一些回忆

毛子水

过去的师长里边,我现在常常记起的,是蔡孑民和胡适之两先生。从我认识他们的时候起,一直到他们去世的时候,他们似乎没有一刻不想到把我们民族的文化来和世界最文明的民族相竞,没有一刻不想到使世界上的好人渐渐增多起来。他们把这两件事情作为他们一生中最重大的使命。

适之先生在世的时候,和我晤谈的时间比较多,而他的崇高的人格,我几年来零星的叙述实在都没有能够描画得像样。蔡先生在世时,我不常和他见面。(一九二四年四月,蔡先生偕同夫人赴德国koenigsberg出席康德二百岁生日纪念会时,路过柏林,停留数天。他们在柏林参观柏林大学和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及游览动物园、植物园,我都会随同几位同学陪伴。)但四十多年以来,他的宁静澹泊的志怀,正直和平的性行,在我心目中印象日以加深。现在离蔡先生一百岁的生日很近,因述一两条记得比较清楚的事情以志景仰。

蔡先生的姓名,在民国元年南京政府成立时我才听到。当时蔡先生被任命为教育总长。我那时虽然刚由中学毕业,但自审才分,只能以“读书”做终身的事业,所以对于“教育总长”的人选比较注意。更使我对蔡先生注意的,是章太炎在新政府任命蔡先生为教育总长时会有赞同的言论;章太炎先生,是我那时最崇拜的学者。

在蔡先生教育总长任内,普通教育,废止读经;大学校废经科,而以经科分入文科之哲学、史学、文学三门。我当时虽仍立志要成为一个经学家,(章太炎先生“学术万端,不如说经之乐”的说,当时对我的影响很深!)但我对这件事却深为赞同;因为我当时已读过或涉猎过四书五经,颇知道这些书对于小学生和中学生并不十分适于诵读。我也知道经典里边蕴藏着许多古人的嘉言懿行;但我想,若把这些嘉言懿行有益于青年人心志的用简明的话述说在“修身教科书”(略等于现在的“公民课本”)里,岂不有用得多!

但对蔡先生的提倡美育,我便不免怀疑了。实在说,一直到现在,我对这个问题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见解。谈到这里,我必须将我的意见一提。我生来不能了解美术。有些我所以为“美”的东西,美术家并不以为美;而美术家有许多作品,我很难看出它们有什么美的地方。(我在中年时,更有一个不好的偏见或不准确的统计:美术家品行不好的居多。那时我会这样想:蔡先生竭力提倡美育而品行却这样的纯正;这是因为蔡先生在提倡美育以前已有很坚定的德操了。)因此我对蔡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只有一半的赞成。蔡先生以为西方文明国家的沿习宗教仪式,乃一种历史上的习惯。我国振兴文化,似不必需要宗教。我对蔡先生的这个说法十分同意(这当然不是说宪法中不应该有“信教自由”一条!)。至于蔡先生以为纯粹的美育,所以陶养人们的感情,使有高尚纯洁的习惯,而使自我的见解、利己损人的想法、渐渐消沮,则我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相信。但我知道:蔡先生的说,非特本于“心得”,亦有“古训”可征。以音乐来说,孔子就说过“成于乐”的话。比蔡先生年长六岁的英国(后赴美任教哈佛大学,改入美籍)哲学家怀德海,亦十分重视音乐在陶冶性灵的功效。因此,我究不敢以蔡先生的主张为不对。(像孔子、怀德海、蔡先生那样的人,都不会轻易出言的!)

讲到这里,我倒想起一件小故事来了。民国九年秋到十年夏,我在北平孔德学校任教中国语法的功课。有一回校中开一个会议,讨论学生制服的式样。会中议论纷纭;最后又提到“美”的问题。我因听得不耐烦,便说道:一件衣服,能够做起来简单而穿起来又最适合身体,便可以算是“美”了。蔡先生当时在会中,亦深以为然。后来孔德学生制服有没有照着这个原则去做,我也没有注意,但蔡先生对我这几句话的赞许,则使我以后对于世俗所爱好的锦绣纂组的衣裳更不喜欢。我尝这样想:若使讲美学的人都像蔡先生那样,则美术学对我或不至像现在那样的神秘,而我自然亦会喜欢它的。

蔡先生自己说:“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即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见民国十九年蔡先生所写的《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一文里,和民国八年三月十八日蔡先生《答林琴南的信》大致相同。)蔡先生的“兼容并包”,普通人多误解为“勉强混合”;实在,蔡先生是有是非的择别的。譬如,他请刘申叔讲六朝文学,决不会允许他在讲堂上提倡“帝制”;他请辜汤生教英诗,决不会允许他在校中提倡“复辟”。他所以没有请林琴南,据我的推测,并不是因为他以为林琴南的“文章”做得不好,更不是因为派系不同的缘故,而是因为林琴南对于做学问的见解,在蔡先生看来,已赶不上时代了。至于林琴南生平许多纯笃的行谊,我想亦是蔡先生所许与的。

我曾听胡适之先生谈过一段蔡先生和钱玄同问答的故事。这个故事,好像还没有人记录过;现在我把它附在这里:

钱玄同问:“蔡先生,前清考翰林,都要字写得很好的才能考中;先生的字写得这样蹩脚,怎样能够考得翰林?”

蔡先生不慌不忙笑嘻嘻的回答说:“我也不知道;大概因为那时正风行黄山谷字体的缘故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蔡先生的涵养;可惜胡先生自己没有把它记下来!

我常想,像蔡先生、胡先生那样的人,在德行上,比起世界上任何一位圣人,都不会比不上。可惜还没有人替他们写出可读的传记。就我个人讲,这一生能够得到这样的师长,可以说是一件最幸运的事情。荀子说:“学莫便乎近其人。”两先生虽先后成为古人,而音容常在心目中;每有鄙陋的志虑,一想起他们正直中和的遗范,便莞然自笑。有这种经验的,同辈中当非少数。这真是可以互相告语的嘉话!

作于一九七七年

同类推荐
  • 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

    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

    本书特以清代扬州学派文论为题,深入考察有关问题,希望弥补现时中国文学史及文学批评史研究的不足。除了有助我们了解清代经家学文论的特色外,这项研究亦可以增进我们对传统儒家文论的认识,为其他类似的研究张目。
  • 天行健

    天行健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记录了1954年由第四军医大学与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后的第四军医大学历经风雨沧桑的五十年发展历史。
  •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本书汇集作者近年创作的散文、诗作32篇,分为此岸、彼岸两大部分。作者以独有的“工程纪实”手法,讴歌了改革开放30年来生活在中国和美国两岸的精彩,自然流畅地展现了中国的富强、朋友的风采、我们的生活、儿孙的成长、美国见闻以及往事回忆等等。此书系作者71岁时为纪念敦堉(老伴)辞世十周年而撰写,魅力独具。重庆南开中学校友级刊《53南开人》曾刊载过本书的部分文章。
  •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毋庸讳言,一般人都不愿意老。不然为什么有相当多的人怕退休?甚至为延缓退休而涂改年龄,所谓五十九岁现象即是退休恐惧症的一种反应。所以,国人把正常退休形容为安全着陆,退休居然成了很不安全的事情,就如同有一架老掉牙的飞机,能够平安降落就是万幸。这时候就看出来,还是当作家好。退休不仅不会影响写作,还意味着有更充裕的时间用于写作。
  • 大医之道

    大医之道

    本书介绍了运城市中心医院院长柴瑞霁的创业之路。如何把医院创建成一流医院的感人故事。
热门推荐
  • 嫡妃贤良

    嫡妃贤良

    姨娘庶妹一朝得势,嫡母嫡女惨遭身死,她是异世一抹幽魂,却意外穿越到苏府嫡出大小姐身上,肩负复仇之责,是宿命?是天意?落花随流水,她想安逸一生却被迫卷入权势之争。他是南轩小皇叔,残酷邪魅,笑容如妖,不为人知的背后,他却是顶着残破身子苟延残喘,她扰乱了他的生活,却暖了他的一生。片段“你只要在我有需要的时候助我。”“哦?若是你的需求比较特殊……”男子眼角浮现暧昧之色:“我倒是也可勉强应了你。”女子淡然一笑,转身离去。身后某男人站在原地,笑容依旧妖孽,可面具下眯成一条缝的凤眸却散发着浓浓寒意,想着刚刚女子眼里带着浓浓的怀疑,嫌弃,不屑的目光看着他的某个部位,某个部位……
  • 养在深闺人未识

    养在深闺人未识

    爱情也有味道:爱一个人,对方也爱你,甜的居多;爱一个人,对方不知道,酸的居多;爱一个人,对方不爱你,则苦的居多。酸甜苦,每一个滋味都暗藏一个故事,每一个滋味都代表一段感情……
  • 盗墓之王者传奇

    盗墓之王者传奇

    在跟随吴老大去云南大理云岭山腹的初次盗墓过程中,我无意中得到了一块红玉扳指,令人匪夷所思的意外随之发生了。血罗刹、阴阳铃、八荒冢、盗天命······在无边的黑暗中我浴血而战,开始了一段叱咤盗墓界的传奇经历。
  • 明伦汇编人事典名字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名字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兵战尊

    灵兵战尊

    玄兵大陆,以兵为尊。少年叶凡被贼人打落山崖,侥幸获得一枚方鼎融入体内,从此修为一跃千里,拳打恶狗,脚踢神佛,做那最强的无敌战尊!
  • 异世狂修

    异世狂修

    荒凉的领地将在他手中变成沃土;骄傲的敌人将注定成为他的垫脚石。传说中他粗鄙、无能、甚至无赖;现实中他有神奇的丹药、锋利的神器、强横的阵法和嘴角那抹邪异的笑……
  • 将门丑媳

    将门丑媳

    一个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女性,一个是古代旧社会少爷,两个没有感情的男女速配,一个腹黑,一个毒舌,互不妥协,上演一场古代史密斯夫妇。花心的王爷敢劈腿?那又如何,古代美男处处有,何必单恋一支草?美男们我来啦!
  • 最帅阎王爷

    最帅阎王爷

    心理承受能力差者正在吃饭喝水者勿看本书太过于激情爆笑精彩若有不听劝告者出事后作者概不负责【杰腾倾情新作,上午更新本书,下午更新混迹江湖,多多支持。】
  • 爱情的酒窝里住着小脾气

    爱情的酒窝里住着小脾气

    《爱情的酒窝里住着小脾气》譬如一座桥,桥上坐一对男女,说着生活里那些生猛事,谈着掩门犹觉娇羞的性感话题,说着谈着,男的愉悦,女的欢喜。他们恍若梦醒,原来不是不爱,也并非爱得不够,只是他们都忘了,搭座桥,去对方心底瞧一瞧。生活需要经营.感情需要炖煮,男欢女爱其实是一项技术活。《爱情的酒窝里住着小脾气》提供最犀利的见解.最睿智的抚慰,更提供火辣清醒的灵魂,这个辣你可得扛住!
  • 三国铁骑踏天下

    三国铁骑踏天下

    本书已完结,同志们可放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