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49000000002

第2章 木鱼游啊游

周静

1

我要讲的是我叔公的故事。

叔公是个农夫,种了几亩水稻。他那时候年轻着呢,生活在洞庭湖畔,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捕鱼。

一个爱捕鱼的农夫,这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因为洞庭湖畔的农夫嘛,就住在水边,还有不爱捕鱼的吗?

这儿的村庄里,每逢农闲时候的大晴天,各家各户的渔网啊、鱼篓啊什么的,都晒出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哪个渔村呢。

不过,即使是在爱捕鱼出了名的洞庭湖畔,叔公依然是以爱捕鱼出了名。

别人捕鱼吧,撒上几网没什么收获,就换个地方再撒上几网,捞上点什么就回家了。

叔公呢,只要带上渔网出门,他可不会随便捞上点什么就回家去。一般来说,从早上出门,到深夜能回家就算不错了。

如果哪天运气特别好,还不到中午,他带着的鱼篓就被装满了,这总该回家了吧?

不!他会把鱼篓里的鱼都倒出来,然后重新开始撒网。

2

这天运气真不好。

叔公忙活了一天,除了三个螺蛳和两个蚌壳,他什么都没捞到。

太阳已经落到西边去了,天渐渐黑下来。

夜晚并不适合捕鱼。湖畔到处都是树林,树林嘛,总少不了枯枝啊、落叶啊什么的。这树枝吧,别看挺老实的,其实特别爱钩渔网。你要是不耐烦,用力一拉,刺啦——坏了,回家补网吧。

叔公在附近转了一圈,还是什么都没捞到。天色很暗,月亮没出来,星星也没出来。他在一棵大树蔸上坐着休息了一会儿,打算回家去。

他出来了一天,已经离家很远了。

突然,他看到林子深处似乎有火光闪过。

红毛妖怪!

想到这个词,叔公顿时吓出了一声冷汗。据说,红毛妖怪嫌养牛太麻烦,喜欢抓人去给他犁田。你想,挂在牛身上的、沉甸甸的牛轭往你脖子上一套,头都抬不起来,更别说还要拉着犁犁田了。这么犁上两天田,回家睡上一个月都缓不过来。

噼啪——火堆那边爆出了一朵大火花。

叔公放心了。

能爆出火花的火堆都是真火堆。说不定那里也是几个没捕到鱼的农夫呢。

你看吧,叔公干什么想到的都是捕鱼。

他站起来,打算拍拍身上的灰,走过去借借火,暖和暖和,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喝上两口小酒呢。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个奇怪的声音。

“煮点鱼汤吧。”听上去似乎是个老太婆的声音。

叔公顿住了。

捕鱼几乎是男人们的事情,很少会有老太婆来捕鱼的。

“好啊。”另一个奇怪的声音说。

叔公想走,可是他很好奇,在这样的深夜,哪里来的鱼煮鱼汤呢?

他悄悄走过去,透过树枝的缝隙,看到火堆旁围坐着三个老太婆,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三个老太婆的鼻子一个比一个长,第一个的鼻子长三寸,第二个的鼻子长六寸,第三个的鼻子长一尺,怪不得说话的声音那么奇怪。

叔公有点害怕,想走,但似乎有一股什么力量拉住了他,怎么也迈不开步子。

三寸老太婆拿出一根小木棍,说:“柴火,来吧。”

那个小木棍顿时对着附近的树枝一顿乱劈,劈下来一堆乱糟糟的柴火。

三寸老太婆叹了口气,把柴火理整齐后,往火堆里添了一大把。

“该你了。”她对六寸老太婆说。

六寸老太婆从口袋里掏出一条小木鱼,说:“鱼啊,来吧。”

木鱼僵硬地游动起来,游向旁边的湖里。过了一会儿,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过,一群大大小小的鱼跟着木鱼落在了六寸老太婆的身旁。

六寸老太婆叹了一口气,把鱼收拾好洗干净了。

“该你了。”她对一尺老太婆说。

一尺老太婆从口袋里掏出一口小铁锅。那铁锅一沾火就变大了,大得正好煮上一锅鱼汤。

她舀了一锅水,把鱼放进去。

三寸老太婆又往火里添了一把柴。不一会儿,锅子里咕噜咕噜冒起了泡,水开了。

一股浓浓的腥味随着夜晚的风飘荡开来,也吹进了叔公的鼻子。

叔公不屑地哼了一声。

这鱼汤也煮得太粗糙了。

叔公爱捕鱼,也爱吃鱼。他煮的鱼汤,那味道,啧啧,真叫一个鲜啊。

三个老太婆似乎也嫌这鱼汤味道不好,嘀嘀咕咕抱怨了一通,才慢慢喝完了鱼汤。

她们似乎觉得累了,往地上一躺,就睡着了。很快,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就响起来了。

叔公放心了。他扭扭脖子,动动胳膊,全身轻快,那股拉着他的力量已经消失了。

他转身准备走。

就在这时,啪——那条木鱼从六寸老太婆的口袋里掉出来了。

叔公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3

叔公偷偷拿到了那条木鱼。

带着这条木鱼,只要他撒开渔网,肯定就能捞到满网的鱼。把鱼从渔网里捉出来,那感觉好极了。

大家都羡慕他的好运气。

天气晴朗,风吹过来,温暖惬意。远处的湖面上,金黄的阳光轻轻跳跃。叔公看看装了满桶的鱼,一屁股坐在一棵树蔸上,打算休息一会儿。

可就在这时,他的口袋动了一下。那条木鱼居然从他的口袋里游出来了。

“回来!”叔公说。

可木鱼听也不听,自顾自往前面游开了。

叔公一手拿着渔网,赶紧伸出另一只手一抓。

他抓到了木鱼,可这下连他自己也停不下来了。

就这样,他一路跟着木鱼走到了一片从来没有来过的湖滩上。

越过一片齐腰深的茅草,木鱼把他带到了一片小树林。树林里,坐着三个老太婆,依然生了一堆火。

六寸老太婆冲他笑了一下,那个长长的六寸鼻子耸起来,样子别提多难看了。

她拍拍手,木鱼立马从叔公的手上游到了她的手上。

“煮锅鱼汤喝吧。”旁边的一尺老太婆说。

“好啊。”三寸老太婆说着,拿出了那根小木棍。“柴火,来吧!”

小木棍顿时对着附近的树枝一顿乱劈,劈下来不少细小的树枝。

“去,你去整理好。”三寸老太婆对叔公说。

叔公看了看那些细小的树枝,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这些树枝能算柴火吗?只有孩子才会捡这样的树枝回来,生火的时候用来引火。正经的柴火,那是要将枯死的老树或砍倒的小树晒干后,劈成一块一块的,烧出来的火苗才叫旺呢!

看到叔公没动,三寸老太婆生气了,她指着叔公对小木棍说:“打!”

小木棍顿时像劈树枝一样,对着叔公一顿乱抽。

这根小木棍并不粗,却像春天新发的细枝一样柔韧有力,打在人身上——啧啧,那叫一个疼。

叔公被抽打得哇哇大叫,连连求饶。

三寸老太婆满意地哼了一声,直到她觉得打够了,才让小木棍停下来。

“好了,你现在把柴火整理好,把火看好了。”三寸老太婆说。

叔公乖乖地把柴火整理好,把火看好了。

“该你了。”一尺老太婆对六寸老太婆说。

六寸老太婆拿出木鱼,说:“鱼啊,来吧。”

木鱼游动起来,过了一会儿带回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鱼。

“去,把鱼清理好。”六寸老太婆说。

叔公瞥了一眼三寸老太婆手里的小木棍,不情不愿地起身了。

叔公清理鱼是把好手,他拿着刀子一划拉,顺手一拨,一眨眼工夫,鱼就处理干净了。

一尺老太婆拿出小铁锅,小铁锅一沾火就变大了。

“去,装一锅水,把鱼煮了。”她说。

叔公没精打采地拿起锅子正准备去装水,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他在家里煮鱼,要准备生姜啊、盐啊什么的,并且,鱼得先煎一煎,煮起来才香啊。

“不要先煎一下吗?”他问一尺老太婆。

“煎?”一尺老太婆一愣,“我们不会啊。”

“我会。”叔公眼睛一亮,停下来,讲起了价钱。“你们打算留我几天?”

这是野外的规矩。妖怪啊、巫婆啊可以抓人,可抓了人使唤几天,得放回去。抓几天呢,这就可以商量了。

“十天。”一尺老太婆头也不抬地说。

“哦。”叔公肩膀耷拉下来,准备去装水煮鱼。

“我们要把鱼先煎一煎。”一尺老太婆说。

“十天太长了,我没有力气煎鱼。”叔公说。

“六天。”六寸老太婆说。

叔公不回答,继续往湖边走去。

“唉——煎的鱼可香啦,可惜我没力气煎鱼。”他一边走,还一边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

“三天!”三寸老太婆尖叫道。“必须每天都煎鱼!”

“好。”叔公笑了。

他煎了鱼,还顺手扯了几粒野花椒放在鱼汤里一起煮。

一尺老太婆给了他几粒粗盐,也放进锅子里了。

鱼汤渐渐变白,香气出来了。

不知什么时候,三个老太婆已经紧紧地围坐在锅子旁边了。

叔公尝了尝鱼汤,说:“还行。”

4

这锅汤叔公只尝了一口。

就在他说“还行”的瞬间,三只勺子同时伸进了锅子里。他只觉得眼睛一花,再一看,鱼汤就没有了。

叔公得意地眨眨眼睛,笑了。

三天就三天吧。

这三天里,他不但煮了花椒鱼汤,还从野地里找来了野姜放进鱼汤里,那味道,啧啧,真叫一个鲜啊!

第四天一早,叔公收拾收拾自己的渔网,打算走了。

三个老太婆脸色阴沉地看着他。

“不许走。”不知是谁先说的话,紧接着,小木棍就打过来了。

叔公被打得节节败退,退到了三个老太婆围着的火堆旁边。

“再住三天。”三寸老太婆说。

叔公生气地转过头去,望着远方的天空。

哗啦——什么东西落到了地上。

叔公转头一瞧,一小堆黄澄澄的铜币。

“再住三天,全给你。”三寸老太婆说。

这没啥好说的,不就是煮三天鱼嘛。叔公爽快地答应了。

可是三天之后,他又被小木棍给打回来了。

“再住六天。”这次,六寸老太婆说话了。

她哗啦——丢出一堆银币,要求叔公再给她们煮六天鱼。

叔公答应了。能不答应嘛,不答应就用小木棍给打回来。

看来回去这事没那么容易了。

叔公开始动起了脑筋。

他说煮鱼汤煮腻了,想烤鱼吃。

“烤鱼好吃吗?”三寸老太婆问。遇到什么事情,总是这个三寸老太婆先开口的。

“好吃!比这些鱼汤好吃一百倍!”叔公斩钉截铁地说。

大家流着口水同意了。

可是烤鱼需要串鱼的木棍啊。

叔公看着三寸老太婆。六寸老太婆和一尺老太婆也看着三寸老太婆。

三寸老太婆嘟着嘴,不情不愿地把小木棍拿出来了。

叔公烤了一条,又烤了一条,那根小木棍眼见着已经烤黑了。

三寸老太婆动动嘴巴,想把它要回来。可一尺老太婆两手空空,正盯着呢。

叔公用木棍串着鱼,伸在火上烤着。

他很着急。明明看上去很细的木棍,怎么就烤不断呢!

鱼越烤越香,眼见着要烤糊了。他不得不缩了手,把鱼递给了一尺老太婆。就在这时,小木棍咔嚓一声,断了。

叔公眼明心亮,捞上自己的渔网就跑。

你瞧,都这会儿了,还不忘他的渔网呢!

可没跑三步远,只感到后面一片黑影扑过来,顿时天昏地暗,撞在了一堵黑墙壁上。

这是什么黑墙壁啊?

等到叔公头没那么疼了,回过来神了,他东摸摸西摸摸,一摸到拱形硬顶上的一个小凸起就明白了——这不就是一尺老太婆的那口铁锅吗?煮了这么多天鱼,他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呀!

得,他这是被铁锅给罩住了,变小了。

“再住十天。”一尺老太婆在铁锅外面说。

叔公不同意。可住在这一片漆黑里,他过不了一天就受不了,不得不同意了。

5

从铁锅里出来,叔公就长大了,长成了原来的样子。看到三个老太婆得意扬扬的样子,叔公心里别提多别扭了。可有什么办法呢?

小木棍也没了。他不但要煮鱼,还得去劈柴。

他嫌这个湖滩上的树枝太细小,要去远处砍柴。

老太婆们也不阻拦,就派铁锅跟着。

叔公砍柴的时候,正好看到一株结穗的稻子。他欢喜极了,赶紧揪下来,藏在口袋里。

第二天一早,叔公趁着老太婆们都还没醒来,拿起他的渔网偷偷往外跑。

朝霞映满天空,天色亮堂起来。他跑着跑着,头顶一黑,又被铁锅罩住了。

罩在铁锅下,这次叔公怎么也不理一尺老太婆了。等外面没有声音了,他估摸着天黑了老太婆们都回去了,就拿出口袋里的稻子,悉数种到了土地里,然后唱起了《催苗歌》:“稻子稻子快醒了,黑天黑地等你来……”

每年往稻田里播种的季节,大家都会唱起《催苗歌》。据说,这歌曲能让稻子更快地发芽,更壮实地长大。

叔公一遍又一遍地唱着,唱着对稻子的期盼,唱着土地上晴朗的天空、温和的风……

什么声音在他耳畔响起来?

是一种充满希望的、往上生长的声音——稻子长出来了。它们越长越高,像顶破它们头顶的泥土一样,把铁锅给顶出了一个又一个窟窿。

铁锅破了,魔法解除了,叔公一下子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他头也不回,带着渔网就往外跑。只要跑回自己的家,老太婆的魔法就再也不能伤害他了。

他跑啊,跑啊,天越来越亮,后面传来老太婆的怒吼声。

怒吼声越来越近,眼见着一尺老太婆的手就要抓到叔公的肩膀了。叔公不知从哪里来了一股力气,他拿着渔网转过身,用力撒开去,一边说:“捕鱼了,捕鱼了,捕到金捕到银,不如捕到三条大鲶鱼!”

哈——奇了怪了,三个老太婆不见了,在她们站过的地方,只有三条又老又丑的大鲶鱼在翻腾着,旁边还有那条小木鱼。

叔公把这三条大鲶鱼带回了家,他在稻田的一头挖了一个小泥潭,把它们养在了泥潭里。

那条木鱼呢,叔公再也不想带着它去捕鱼了。

“借助魔法捕鱼,那能叫捕鱼吗?”他说着,把木鱼放进了洞庭湖里。

从此以后,洞庭湖里的鱼越捕越多,怎么也捕不完。

就在他把木鱼放进洞庭湖里的那一天,泥潭里的三条大鲶鱼就消失了,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选自江苏《少年文艺》2015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红飘带狮王

    红飘带狮王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由沈石溪编著的《红飘带狮王》共十八章节,主要内容为群狮草原逐鹿,帕蒂鲁狮群易主,幼狮惨遭屠杀,再见红飘带,努力塑造新雄狮,开创第一块领地,理想的两狮世界,驱逐无鬛公狮等。
  • 数学发展的世纪之桥:希尔伯特的故事

    数学发展的世纪之桥:希尔伯特的故事

    《数学发展的世纪之桥:希尔伯特的故事》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 恐怖迷影(走进科学)

    恐怖迷影(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麻辣一家亲(慢慢长大系列)

    麻辣一家亲(慢慢长大系列)

    李多乐为寻找妈妈的微笑和李多米他们一起策划了代号为“蒙娜丽莎”的秘密行动,结果弄巧成拙;家里出现灵异事件,李多乐居然找到捉鬼秘诀,演绎了一段搞笑的捉鬼故事;为了在妈妈生日这天给她一个惊喜,李多乐他们别出心裁和爸爸一起来了个整人段子……这一家子谁的搞笑细胞最多?谁整的点子又麻又辣?一家人的亲情互动全都展现在你眼前。
  • 玩出来的智慧(0~1岁)

    玩出来的智慧(0~1岁)

    本书作者从0~1岁宝宝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为家长揭示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让家长轻松掌握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法。作者还创编了60多个朗朗上口的、极易操作的亲子儿歌互动游戏,将宝宝的运动能力、精细动作能力、交往能力、认知能力、言语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融入游戏中,使宝宝在快乐游戏的同时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本书既是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又是早教从业人员的工具书。
热门推荐
  • 给我一把割梦刀

    给我一把割梦刀

    谁的年少青春,不是那九弦琴上的细水流觞?我们大风大浪,亦或浅吟低唱,不外是云淡风轻,歌里歌外全为动听。——不荃繁华落幕处,都道与说故事的人来细细听。
  • 捕获单身鬼王

    捕获单身鬼王

    本作品抛开单纯男女爱恨情仇,讲述一个生活在分崩离析家庭的女孩对爱的渴望而又恐惧爱,因渴望爱而伤痕累累,因恐惧而又一次次拒接真心给予她爱的鬼,鬼王为化解她内心的仇恨甘愿自降身份相伴左右,女孩在和鬼王相处之中历经人皮下的各种丑陋面以及慈善面,之后破除世俗教条框架实现一场人鬼恋,并卷入一场场争名夺利的漩涡之争中,为了让鬼王能够继续傲立群雄而以身犯险和鬼王踏上寻找地府令旅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完成设计任务必须做好多专业人员的合作。因此,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设计人员来说,为了保证设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建成投产后的食品的卫生安全,除了掌握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方法步骤外,还必须了解其他相关专业设计方面的知识并做好与其他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交流和配合工作。因此,本书以“食品工厂工艺设计”为中心,内容包括基本建设的概念、基本建设程序的相关知识,食品工厂建设前期的项目决策及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方法,食品工厂公用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食品工厂设计对厂址选择、总平面设计和卫生等方面的相关规范要求以及食品工厂建成后的经济技术分析等。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读懂心理学,做他人的读心高手,做自己的心理理疗师,掌握经济学,你会在财富的每一角落遇见亚当·斯密,知晓博弈论,你将拥有行走江湖的处世王牌,了解国学,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
  • 强占为妻:本宫很妖很迷人

    强占为妻:本宫很妖很迷人

    他紧紧捏住她的下巴:“你若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心爱的男人和别人好,而不怒,我就放了你!”她媚笑着道:“这有何难?“她笑嘻嘻的看完全程……他却抓狂了:“你到底是不是女人?”
  • 修真路遥遥

    修真路遥遥

    修仙之路,漫长而寂寞,是什么支撑一个女孩子放弃亲情、爱情,一路坚强地走下去?是永远不老的容颜?还是仇恨?金枝告诉你们都不是,只是好奇,好奇外面的世界究竟有多么精彩,这个世界还有多少神秘的面纱自己没有揭开,这条路的尽头是什么样子,金枝下决心要去看看。
  • 必知的导弹火炮

    必知的导弹火炮

    本书主要讲了导弹火炮知识。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狂女逆天主神大人追妻忙

    狂女逆天主神大人追妻忙

    前一分还是超级大boss,下一分睁眼便成了药罐子,对于这一切,夏烟表示很淡定,她照样混得风生水起,不过那个谁谁谁,你不是主神么,能不能不要这么......无下线?情节一:“松手!”某女颇有咬牙切齿的意味,“不松!”某男一脸无辜。情节二:“大人......”某侍者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某男,某男看了他一眼,“夫人说要回娘家,刚出......”话未说完,某男早已没影......这是小浅第一次写文,如果写得不好,可以提建议,我会尽量改正的,谢谢!
  • 江淮异人录

    江淮异人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