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47100000023

第23章 活着的手艺(2)

坯王自从认识了杏儿,心里再也搁不下旁人了。坯王想,有了杏儿,这辈子算没白活。等忙过这阵子,就央人到杏儿家提亲,把娘留下的那支凤头金钗送给杏儿做聘礼。

这天夜里,坯王大柱静静地躺在炕上,两手交叉枕在脑后,想着杏儿要是把辫子盘成发髻,再插上金钗和红绒花该是什么模样啊。忽听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大柱忙起身开门,杏儿跌跌撞撞地进来,抱住大柱就哭,坯王慌乱不堪。

上弦月,像美人盈盈含笑的嘴角。今夜,因了这弯月,星空没心没肺地乐成了一朵花,它对杏儿大柱的愁苦浑然不觉……杏儿离去时,把两条乌黑的发辫齐根铰下留给了坯王。

一所崭新的土坯房远离镇子,孤零零地立在南岸的柳树下,大柱从此不再帮人脱坯,整日待在坯屋里。有人在夜间见过他,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问他,也不答话,只痴痴地望着远处。那里,有璀璨撩人的光,是城里的灯,杏儿住那儿。

来年八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塌了不少房屋,可相思古镇南岸那座土坯房却完好无损。据说,大柱在脱坯时,把杏儿的青丝剪碎搅和在土中,每一块儿土坯都散发着杏儿的气息。

如今,坯屋尚在,坯王不知去向……

祭秋

红酒

缨子紧紧地拽着娘的衣襟走在十月的旷野里。

相思镇田里的秋庄稼都拾掇完了,褐色的土地像赤裸着胸膛的汉子,唯有一棵枯黄的高粱傲然挺立在地中央。一阵秋风吹过,黄叶簌簌,似在诉说着什么。

地头开有一簇黄莹莹的野菊花,缨子松开娘的衣襟,快步上前齐根儿掐断,又飞快地跑到那株枯黄的高粱前,刚要动手折,却被娘厉声喝住了。

为什么呀娘?缨子委屈地问。

娘说,独独留一棵庄稼在田里是有说头的,那叫祭秋,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哦,祭秋……缨子好像明白了。

那个妖精呢?娘突然问。

娘只要说起金雀儿,历来就是这个称呼。

缨子跟爹在城里读书,心里有一百个不乐意,又不敢跟爹娘说。娘死活不去城里住,说是不想看那个妖精。

金雀儿没给缨子爹做小前是个唱眉户的戏子,好歹也算是个角儿,演过《张古董借妻》里的沈赛花。戏里的赛花女本是有夫之妇,被秀才李成龙借去哄骗老丈人家的财宝,不想弄假成真确确实实做了秀才娘子。戏外的金雀儿却被在县衙做事的缨子爹一眼相中做了二房。

缨子爹本无心娶小,只是缨子娘有了缨子以后多年不再生养,缨子爹说,丫头片子终归要嫁人,百年后连个打幡摔老盆的人都没,还不叫族里人笑掉大牙?

金雀儿被收房后便不再唱戏,跟缨子爹住在城东一处宅子里。缨子被爹接进城读书的那天清晨,金雀儿早早起床做饭。别看她自小跟班唱戏,却也做得一手好茶饭。时候不大,桂圆红枣粥,红豆冰糖馅儿馍馍,细细的咸菜丝儿就端上了桌。缨子坐在炕沿上,一句话也不说,大眼睛追着金雀儿的身影转。

金雀儿比娘年轻多了,穿碎花布旗袍,琵琶扣,小圆口绣花鞋,走路轻轻地像在云彩里飘。缨子心说,她就是比娘的腰细些,会打扮些,可不如娘好看,她脸上有浅浅的雀斑呢,别以为旁人看不出来!

缨子吃饭了……正出神想心事的缨子吓一跳。看着金雀儿递过来的青花瓷碗,欲伸手接时,却瞟见她白嫩嫩的胳膊上有一道一道的血痕,结着褐色的痂。缨子吃惊地瞪大眼睛,突然觉得恶心,起身抓起书包一溜烟儿跑了。金雀儿一手端碗一手拿筷子追到大门口,没追上,摇摇头,叹口气,怏怏而回,不知这孩子怎么了。

缨子爹寡言少语,忙完公务回到家中,一进门先把头上的礼帽摘下递给金雀儿,接了她递过来的手巾擦脸擦手后就坐下咕嘟咕嘟抽水烟儿,眼皮也不抬。再不就是撩起大褂快步走到当院里的那株石榴树旁,对着鸟笼里蹿上蹿下的画眉子发呆。每逢这个时候,缨子会轻手轻脚沿着墙根儿溜进西厢房内,摊开书本温习功课,耳朵却听着外面的动静。姨娘金雀儿扎上个蓝花围裙,挽起衣袖忙着生火做饭。如果不是风箱啪嗒啪嗒响的话,这所青砖黛瓦的小院就死一般的沉寂。

学堂放假了,缨子被爹送回相思镇。缨子娘围着女儿问长问短问东问西,最后的话题总会落在姨娘身上。

那个妖精待你好不好?待你爹好不好?缨子娘一连串地发问。

缨子说,别的都好,就是金雀儿姨做的饭我不想吃。缨子从不叫金雀儿姨娘。

娘仔细端详着缨子说,我家缨子果然瘦了,脸尖得像我纺出来的棉线穗。

缨子接了娘递过来的糖水蛋,嘴角一撇,说,她胳膊上总有血,一道一道的,真脏。

缨子娘闻言,一怔,不再言语了。

姨娘金雀儿是关中人,自小被卖进戏班子,几乎和家里断了来往。有时金雀儿也会倚院门站着,偶尔听见有关中口音的人就会招呼人家来屋坐坐,东绕西拐,变着法打听娘家的消息。

小院儿里的石榴花红灿灿地晃人眼,金雀儿在这个院子里不知不觉也住满两年了。两年里,金雀儿一点没变,走路还是轻飘飘地似在云彩里飘,腰还是细得一扎就能握住。缨子爹越发沉默寡言,脸上能拧下水来,动不动就回乡下住,把金雀儿和缨子留在小院里。

金雀儿开始频繁地找郎中把脉,吃完汤药吃丸药,吃完丸药吃膏方,把个小院折腾得像个中药铺,就连画眉子的叫声也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儿。

傍晚,隔壁李二婶送过来几个红柿,缨子贪吃坏了肚子,晚上起夜时,听见姨娘房中有动静,缨子敛声屏息听了一会儿,像是哭声,低低抽泣,很压抑的样子。缨子就在窗外叫,姨,你哪不舒服?金雀儿没回答,房里却没了声息,缨子讪讪回到西厢房。

次日清晨吃饭时,缨子又问。金雀儿说,缨子你发癔症吧?缨子越发奇怪,大人们的事真让人不明白,哭就哭了呗,还不愿承认,真是的。

缨子爹回来了,娘也来了。娘是第一次踏进这个小院,金雀儿乱了方寸,赶紧拢了拢头发跑出来,低眉顺眼站在一旁。缨子娘也没看她,只是拉着缨子进了上房。

夜里,缨子娘熄了灯,坐在炕上搂着缨子,也不说话,偶尔往对面屋看一眼,又看一眼。缨子爹和金雀儿不知在说些什么,身影映在窗棂上,像皮影戏里的人儿,很晚很晚,灯才熄掉。

太阳露了头,画眉子叫得正欢,缨子娘把六个银圆硬塞到金雀儿的蓝布包袱里,拉起缨子随着金雀儿向外走。

深秋时分,通往关中的那条官道上几乎没有行人,雾气氤氲中,金雀儿挎着那个蓝布包袱急急地走着,羸弱的身影像田里那株枯黄的高粱……

缨子小声问,娘,那妖精还回来不?

娘劈头给了缨子一巴掌,厉声说,少家失教的丫头,那是你姨娘!

茹先生

红酒

相思古镇只有一个剪头理发的铺子,叫茹先生修面铺。

开修面铺的茹先生却是个女的。茹先生年近四十,少言寡语,瘦高条个儿,白净脸,长得蛮清爽。在女人眼中,茹先生长得中规中矩,不妖不媚。茹先生本人的发型怎么看都像是三四十年代的明星,镇子上的女人只是在画上见过,眼热得不得了。

修面铺开在镇子东头古槐树旁边,门前是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两边全用青石砌就,留有一级一级的台阶。镇子上的人感到奇怪,理发不叫理发叫修面,茹先生不是先生居然还叫茹先生,搞不懂了。越是搞不懂就越想搞懂,相思古镇的人们没少费琢磨。

琢磨归琢磨,可不耽误上门来收拾头发。男人们对修面铺里可以转圈儿的皮椅子最感兴趣,坐上去软活活的,像躺在暄暄乎乎的棉花垛上。女人们三三两两地下河淘菜洗衣,茹先生修面铺的大门正好对着那台阶,女人们洗衣时也能忙中偷闲朝她那里瞄上几眼。

茹先生不苟言笑,只一句“侬来了”就缄口不语了,铺子里多热闹跟她没关系,她只是专心做活。若把手头的活计做停当了,就拿面镜子放人身后左照右看,客人没不满意的。这时,茹先生嘴角才会浮起一丝笑意,抖抖手中的围布,软软地说:下一个。脸上的笑意便收回酒窝里了。

相思镇的爷们儿来剃光头,茹先生手中那把明光锃亮如月牙般的剃刀就有了灵气,上下翻飞极富节奏。茹先生剃头不像其他人那样搬着你的头摁来摆去,让人憋屈。她给人剃头时,或高或低都是调整自己的姿势,有时还半蹲着做活。头剃干净了接着刮脸,全套活做下来,不多不少九九八十一刀,有人专门数过。还说剃头这手艺看似“毫末技艺”,却是“头顶功夫”,茹先生手艺精湛,做活时不急不躁,颇有高手风范呢。

茹先生微微一笑,轻轻摇头,一句“谢谢侬”就再没话了。手下却不停歇,一条热毛巾捂住头,待头皮捂热,再用十指按压轻拍,那舒坦都沁到骨子缝儿里了。

茹先生给人剃头修面不论价钱,你随便给,钱也行,物也中。有一家子来理发,孩子就抱着只鸡过来。

镇上有个叫黑虎的,一脸络腮胡子,常常干些偷鸡摸狗拔蒜苗的勾当,换了钱就去喝酒赌博,谁拿他也没辙。黑虎也是茹先生修面铺的常客,拾掇完了拍拍屁股走人,从不付账。茹先生也不计较,照样认认真真地给他剃头刮脸。有人看不过,出来打抱不平。黑虎就耍横,说,怎么着?剃个头算个

呀?茹先生儒雅地摆摆手,说乡里乡亲,和气生财。

好像谁也没问过茹先生为什么一人生活,茹先生也从不讲自己的身世。有好事的主儿就去给茹先生做媒人。茹先生笑笑,摆摆手:不当真,不当真。也有人说茹先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在上海滩十里洋场混过码头,还说她家先生新中国成立前夕跑台湾去了,她就投靠远房亲戚来到了相思镇。理发时有人搬出传闻来求证,茹先生还是淡然一笑,摆摆手:不当真,不当真。

镇子上的古槐开花时,一场运动也闹腾得如火如荼。黑虎领一帮痞子孩儿胳臂上戴个红箍箍就成了风云人物,他们把茹先生的铺子砸了,说修面修的是修正主义的面子,说茹先生是大军阀的小老婆,挂着牌子游街,还给她剃了阴阳头。

白天游街,晚上,茹先生用蓝花布裹住头,照样给人剃头刮脸。

黑虎听说了,晚上也领人开茹先生的批斗会。筋疲力尽的茹先生在回家的路上不慎摔进沟里,双腿骨折,再也没能站起来。

黑虎他爹卧床两年,形容枯槁,发乱须结,三伏天撒手人寰,老人留下话说要把自己收拾干净再走。黑虎整天作怪不干好事,谁愿意上门来伺候个死人?黑虎他娘哭着骂黑虎,一家人手足无措。

门推开了,茹先生被人背着进了黑虎家。

茹先生开始给老人剃头刮脸。腿断了,不方便,她就让人把老人上半身抬起,放自己怀里理发。大热天,停放两天的老人已有了异味,茹先生全然不顾,聚精会神,剃头修面,不多不少还是九九八十一下,同样用热毛巾捂头,十指在头部摁压轻拍,一丝不苟。全套活做完,茹先生浑身上下像水浇了一般。

黑虎“扑通”跪在茹先生面前,把头磕得砰砰响。

送走了爹,黑虎负荆请罪,到茹先生屋里跪着哭着要学修面。茹先生不放话,黑虎就跪一天。第二天,黑虎接着跪……后来也说不清茹先生到底收了黑虎没,反正黑虎见天在茹先生身边伺候着,背着茹先生走街串巷给人剃头修面。

茹先生去世时,黑虎披麻戴孝,亲自为茹先生净面剪发。

黑虎的剃头铺子开张了,还叫:茹先生修面铺。

箍大的

陈敏

这是我爷爷讲的一个真实故事。

一天,村子里传来了箍匠的吆喝声:“箍大的吆!箍大的!——当——”声音古老而苍茫,随着悠扬的铜锣声盘旋在小镇上空。镇里人闻声后知道箍匠来了,便纷纷搬出破锅烂盆和破损的缸缸坛坛、木桶、陶罐让箍匠修补。

而箍匠呢,和以往的箍匠大不相同,像是跟人玩捉迷藏似的,让人只闻其声,难见其容。在闹哄哄的街市或小镇的桥头,冷不丁地吆喝一声,让人难觅踪影。河东人听那声音来自河西,河西人听见声音来自河东。

走街串户的箍匠多以修理瓢盆桶碗等小件什物为主,而那个箍匠只喊着:“箍大的。”这大东西到底是什么?它有多大?有嗓门高的人,追上一句,朝着那个声音询问:“箍盆箍桶吗?”箍匠没有回音,又问,“箍碗吗?”吆喝声便随之消失了。

“箍大的——”喊声时而传来,又时而消隐。有时,好几天也不闻其声。不过,也有人说自己亲眼见过那个箍匠。箍匠年纪大约三十四五,挑着担子,扁担的一头是带有抽屉的小木柜。柜上放着弓子,上方的支架用铁链挂着一面小铜锣,两边各有一个小锤,走起路来,小锤敲打着铜锣叮当作响。

箍匠的叫喊声再次响起的时候是一个黄昏,同样是那句“箍大的——”,那声音连同箍匠一起被一个归家的秀才碰了个正着。秀才见到箍匠顿时来了气,也没好言语,气冲冲地顶了句:“箍大的,箍大的,有本事你怎么不去箍丰阳塔呢?丰阳塔倒是个大东西。”

秀才轻蔑地哼了一声,甩袖而去。

丰阳塔位于镇东头的草庙坡上,建于唐朝,经历了千年风雨。可有一年夏天,来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雨,大雨倾盆,火光冲天,天空传来吱吱的龙叫声。突然,一个炸雷骤然响起,一条火龙从天而降,把古塔顶炸出了一个豁口。村里上了岁数的人说,古塔原有九层,后只剩下了八层,最上面的那层被雷抓走了,抓到了三百里以外的黑女潭。黑女潭出了一个女妖。女妖兴风作浪,祸害百姓,龙王把丰阳塔顶抓去,立在潭边,降住了女妖。丰阳塔顶除了留下一个缺口外,塔体上还烙下了一道龙爪的印痕。

同类推荐
  • 犬军

    犬军

    这是一次最深的潜伏。军事重镇米粮城一夜之间失去了主心骨——手握 十万大军、足智多谋的屠老爷子突然被暗杀了。面对日军猖狂的铁蹄即将踏 至,屠少帅是战是守关系到整个华北地区的命运。独立团当家人沈猛子和野 性十足的女匪刘米儿共饮狼血酒,把目标牢牢锁定神秘地点“十八洞”,这 让屠少帅心惊不已。 如果没有了退路,人们是……
  • 摸金传人1:明陵疑冢

    摸金传人1:明陵疑冢

    陶城朱家是延续了三百年的摸金世家,却因父母早亡在朱笑东这里断了传承,直到朱笑东被骗进明陵疑冢,被推下白骨累累的万人坑。 暗无天日的万人尸坑鬼影幢幢,大战人面蜘蛛九死一生,机关重重的百年皇陵、惊险刺激的古墓穴探险有效激活了流淌在朱笑东骨子里摸金传人的血脉传承,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大漠探险九死一生,揭开尘封千年谜团,寻得楼兰古城,揭晓香妃谜案。千里奔赴大清祖穴长白山,苦战守墓部族历尽艰辛获取龙珠,破解流传了三百年的秘辛。
  • 肩扛恩师的灵柩

    肩扛恩师的灵柩

    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说,讲述一个学校里学生和老师之间微妙的情谊。
  • 特种兵王中王

    特种兵王中王

    以命搏命?不,这不是一个王者的行事准则,他要做的是致命一击之后的全身而退。当最狡猾的猎物遭遇最优秀的猎人,特种兵之王上演了一出最精准的绝杀!看特种兵王邓子龙能不能
  • 求雨

    求雨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热门推荐
  • 你若晴好

    你若晴好

    她是职场中被打压的小职员,她是富二代眼中打不倒的战斗小强,她是莫名其妙被黄袍加身的女老板,她是流落民间的富家大小姐,她是在爱情和仇恨中迷失的女人……她离奇的一生,只为爱!如果你知道职场战士杜拉拉,知道纯情山楂女静秋,看多了清穿宫斗,一定要来看看这部职场如宫斗、爱情如《干山暮雪》的虐恋都市剧。
  • 飞翔的高度

    飞翔的高度

    本书是作者的精品散文集,包含江山多娇、我爱我家、走进美国等。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智慧。人的智慧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所以,人的智慧才是人类飞翔的翅膀。我们相信我们的智慧,就让它高飞;我们凭借智慧,让幻想高飞,让精神驰骋。
  • 娇妻太惹火,首席请息怒

    娇妻太惹火,首席请息怒

    订婚的时候,何雨乐表示:你最好不要妄想和我结婚。当年的卫理年冷淡回应:你做梦没睡醒?数年后,当面对小未婚妻与别人约会的场面,卫理年终于冷静不能。养成游戏熬了这么多年,现在你说GAMEOVER,谁会同意!
  • 网王:勿忘我的永恒

    网王:勿忘我的永恒

    淡紫色的勿忘我,淡紫色的牵挂?孤单的我,不断徘徊在茫茫人海中?哪里——才是我身心的依靠??哪里——才是我爱情的永恒??当心被悲伤包裹?当心被回忆压抑地痛不欲生?又有谁,会向我伸出那温暖的手?当我迷离于幻梦彷徨——命运的绳索转折缠绕?你用寂寞的笑颜,深邃的眼神,温柔的话语?告诉我——?请不要忘记我永恒的爱?
  • 初陌

    初陌

    一朝穿越,困于宫闱。初浅第一眼看到陌尘之时,、陌尘看着她,绽放只为她一人的笑。在慕延宫心里,最爱的梵儿却被另一个身影遮碍。江上与美人,择其一。他只能选择她。这是命。魍,阳光的一面,阴暗的一面,毫无保留的展现。只因为她在他心里。冽儿总是赌气说:“娘亲就是娘亲,就是!”身在暗处,心系于她。她淡淡的笑了。他明白,这无关感情。我不懂爱,可我不想和你分开,世世如风,转瞬消逝。初次见你,如此陌生。这一生的线,交织不断。错杂纷争,与你我无关。我所要的,不过是与你的平淡。一对一。虽然有个叫女主娘亲的孩子,但是!大家猜一下是不是亲生的呢?
  • 我在异界当剑客

    我在异界当剑客

    别人到异界,重生个什么官二代,富二代要么天才要么人才要么废材变成人才,在多个二,变成天才我怎么就是被踩这个踩完,那个踩我不服啊!
  • 追捕逃妻:萝莉携宝逃走

    追捕逃妻:萝莉携宝逃走

    他15岁,她14岁。她为了找他出了车祸,而他把她当作妹妹。“你不要再烦我了。”她抬起眼泪汪汪的大眼睛:“墨哥哥,你不要我了吗?”他25岁,她24岁时……她往日可爱的眼眸里,只剩下绝望,伤心,冰冷。“韩御墨,我不会在烦你了,请你放心,我,不会再出现在你的世界。”他的心好像撕裂了一样,无措的看着她。“兮兮,你不要走好不好?”她却只是嘲讽一笑。“韩御墨,我不会再犯贱了,不会让你在侮辱我了,再见,再不相见”“兮兮——”转身离开,只留他一人。五年后,她再次归来,却要带着他的孩子进入婚礼殿堂……
  • Boss危险:贴身首席求包邮

    Boss危险:贴身首席求包邮

    逃出狼窝,她投奔传闻中富可敌国的绵羊先生麾下。岂知,上班一月,衣冠楚楚的总裁大人就把她推到墙边。他扯开领带、解了扣子。嘴角邪魅的勾起:“景秘书,你盯我看一天了,都不准备劫个色再走?”
  • 许你一生爱你一世

    许你一生爱你一世

    那个雨天,她体验到心死的感觉。那个雨天,她失去一直深爱的人。那个雨天,她明白了什么叫欺骗。两年后,当他再次出现在她眼前,她平静的看着他和他身边的女孩,却在擦肩而过的时候留下了苦涩的泪水。“这就是你给我的礼物?第二次的心死?我承认,你做到了。”冷冷的说完转身,头也不回的走了,却没发现身后的他正心痛的看着她,不爱,又怎会心痛……
  • 传奇女医生

    传奇女医生

    也许由于智力发育迟缓,也许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欠妥,王芳的成绩总是倒数,但一路走来,每到关键时刻总能化险为夷,最后成为了灭绝师太。她到省级医院工作,结识了好友景云儿,目睹了心内科主任的一段爱情悲剧。当主任殉情之后,爱恋主任的她远走非洲。机缘巧合,刀尖舔血的王芳身家上亿。回国后开启了简单的富豪生活。曾经以为和爱人杜宇是欢喜冤家,曾经以为就此平淡而甜蜜的幸福下去。但是娱乐圈的污七糟八击碎了王芳的憧憬。再次逃避,也为了曾经的弟兄们,她远走非洲艰苦的带着团队成为了横跨亚非的大财团。误会解除,巨星杜宇再次追回了心爱的女人,王芳享受着爱情的滋润,可是杜天王宣布找到真爱,却不是王芳真相如何?尽在传奇女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