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43900000253

第253章

呈同治九年十一月十二日一一七○一--六

铺户陈桓裕号以浮出大枋系其所有,呈请淡水分府查验给领;批:毋妄生觊觎

被告住做状自稿

干证住歇家

地保住认戳

具呈人铺户陈恒裕号,住竹南一保中港街,同安属,离城二十五里

经承代书原差  戳记  淡水分府陈、给粤籍代书、申民囗戳记(注)

具诉呈状人铺户陈恒裕号,年岁,住中港街抱告陈忠年卅岁系本告辛劳住

为埋寄有据,图索混禀,恳乞查验给领事。切裕前在中港街,合本开张恒芳号生理。于丁己年,由内地买儎船料,修造商船一号,牌名「金恒升」,尚剩加连二料二件:一件长三丈七尺五寸,厚一尺,面二尺;又一件长三丈四尺,厚八寸,面三尺。因恐风日损坏,是以埋寄在香山顶藔「合茂号」店后,附近海墘。时该料面首尾,俱印刻「恒芳」字号;及赈簿记明,凿凿炳据。不意埋寄日久,沙泥被潮囗囗囗。该料于此九月间露见。突有前充澚甲林妈义,心存图占,阴将字号削去,出首混争。经裕闻知,投明香山总理萧合兴,及该地郊铺人等,公同查验。该料面凿刻字号,虽然削灭,而前打铁印字据,尚在可验;以是,总保公人理斥还裕。讵义图索不遂,串谋口书,架以海面浮见之料,混请封收;已蒙饬封,看守在案,闻者莫不骇异。伏思物各有主,岂容混图混禀;而且当时埋寄近附之人,俱各周知。不蒙恩准查验给领,血本奚归?合亟据实,叩乞大老爷电察施行,沾恩不朽。切叩。

署台湾北路淡水总捕分府、加十级、纪录十次陈批:

如果该木料系尔之物,当林妈义争执之时,何不赴案呈告?现经饬封日久,率行混请给还,显见捏词冒认,前据林妈义具呈,已明晰批示矣。此项封存料件,应候变价,拨充公用,以杜争端。该铺户毋妄生觊觎可也。  私记

同治玖年拾壹月十二日具呈人铺户陈恒裕号

(注)戳记上面,又盖私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虚拟盗贼

    虚拟盗贼

    这是一本盗贼转刺客的书这是一本行侠仗义的书这是一本写魔道的书这是一本纯洁的书
  • 仁术便览

    仁术便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刘慈欣谈科幻

    刘慈欣谈科幻

    《刘慈欣谈科幻》有作者在创作科幻小说时的心路历程,有作者对一些经典科幻作品的精彩书评、影评,还有一些对话与访谈,折射出作者作为一个科幻迷对科幻、对未来的看法,也展现出科幻作家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
  • 上清道尊

    上清道尊

    昂首千丘远,啸傲风间;堪寻敌手共论剑,高处不胜寒。上古时期,封神大战中,号称万仙来朝的截教惨败身退。在后世之中,一个落魄的少年,机缘巧合之下得到截教的秘法。仙道茫茫?大道难测!少年凭借截教秘法一步步的走向世界巅峰,凡界、中洲、洪荒、太古鸿蒙,万物苍生都将臣服在少年手中三尺青锋之下!亲们!求个收藏!劣者感激不尽!
  • 破天刺神

    破天刺神

    刺客?书生?学员?分身。都是浮云,只有我是最强的。注:开头写的不太好,直接跳到16章。
  • 都市极品仙帝

    都市极品仙帝

    一代仙帝落凡尘,不料竟成了冷艳总裁的上门人,为了保护枕边人,从此恒颜林被迫开启了在家吃软饭,出门暗装逼的极品生活。
  • 影盗笛箫枫

    影盗笛箫枫

    朋友,是敌人?爱人,是敌人?还是自己的亲人?到底谁才是敌人,一切都是那么的扑朔迷离,一层层的面纱,逐渐揭开,其结果都是骗局,且看影盗笛箫枫如何跳出迷茫的人生之路,一展魔术之终极境界。
  • 战国美姬策

    战国美姬策

    一朝穿越,她身陷诸侯争霸的乱世,人命危浅,美色祸乱。在这迷乱的世界,她竟然成了三无人员:没车!没钱!没房!这让空有美貌的她如何安身立命?没关系,老天送来十佳好大哥一枚,教授武功,还附赠绝世防狼宝剑一把!名车会有的。千里宝马,见过么?那是她的出行座驾!金子会有的。千金美人,听过吗?那是她的身价!房子也会有的。一国诸侯,知道吧?圈住他,广厦千万间,不过尔尔!且看她一介赤贫女,怎样步步为营,成为古代高大上的!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一朝回到解放前的天之骄女在古代步步升级的故事。
  • 九重仙域

    九重仙域

    随心,随性,随缘,随遇而安。低头赌气,看到的只是脚下的一方寸土,抬头争气,看到的却是整个蓝天。
  •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郑万鹏所著的这本文学史,并不着意于“全面”,也不像别的著作那样特别看重历史分期,而是注意择取在当代文学的五十年发展中的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学事件和文学环节,予以评述。例如本书很重视“建国文学”的研究,提出了“建国文学思潮”的概念(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无可商榷之处),并对此进行了饶有新意的概括,指出这些作品“表现出历史的整体感,表现了饱经动荡与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于稳定局面的衷心欢迎”。像这样的立论和判断,本书多有展示,正是作者学术勇气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