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41200000020

第20章

答德王

承問身性之異者。雖則常所知。實非常所盡證。非不證也。葢以自背。故謂之迷。豈其皆無而修得之也。貧道即以現前指出。可使日用親證焉。身猶萬象。性猶虗空。萬象去來生滅不停。皆為虗空之所容受。而虗空亘古亘今。凝然不變也。身之動靜生滅。莫不皆現自性之中。而自性能知去來動靜生滅。寧不如虗空亘古亘今不受生死者乎。若能一念不生。身心當下無有處所。何處見有生死來。所以貧道勸人常住無念。自然前後泯淨。即此無念。頓入大光明藏。總法界都是個自己法性。從上佛祖都向此中安住。何必臨終求驗也。昔者有鬼逼禪師。橋上打坐。隱聞眾鬼相語云。今日有替代來也。他鬼問曰。替代者何人。曰戴銕帽者即替身也。至晚天雨。岸上人頂銕鍋入河濯足。禪師急止之。語其故。其人即回。鬼嗔曰。何等禿物敗吾好事。我當報之。繇是鬼皆圍遶欲害僧。僧即斂念不動。鬼曰。好一座塔。人從那裏去了。少時鬼散。僧作念云。鬼去也。鬼復聚云。來也來也。僧復斂念。鬼云又不見了。如是者三。豁然大悟。時人號為鬼逼禪師。當其念動。鬼得以見之。此即生死宛然。念斂則鬼尚不見。更何能害之。鬼所得見者。皆繇我心生滅故。或有或無。然我自性。若存若滅。若去若來。皆現知中。湛然常住。更求方所。似差一著也。敢問大王此中用力已久。亦有片時入寂不。倘亦有入寂時。還見有身心不。若有身心。不名禪寂。若有禪寂。畢竟沒有身心。既無身心。寧有方所歸乎。此時無身可得。無心可起。臨終有何異焉。若無異者。何不當下使其無心。而乃俟臨終求驗耶。

答方眉子(法名大瀛。歙縣人)

足下所述。甚有來歷。但學道之人。一人所在也要到。半人所在也要到。此語雖淺近。於今時極有好處。何也。葢此事最細。佛出世時。莫大聖流。尚懷畏怯。而佛猶秘之。四十餘年。末後拈花。始露消息。是知非易易言者矣。故如來於一乘。而開作三乘。展轉調護。苟得開悟者。世出世間。宗乘教乘。廣大差別。悉皆通達。辯才如海。問一知十。承當此事。可謂如水注一瓶水。更無少欠。非惟人信。抑且自許者也。邇來諸方大有不然。於教乘中。一無所據。但於古人機緣暗地湊插。或下一轉語。或作一偈頌。以當平生。直恐爛泥裏有刺。極須簡點。予觀足下偈頌。極有相應。但不知足下。於三乘十二分教。展卷釋然無惑不。祖師機緣。一一識其來處意不。行住坐臥之間。得坦然無罣礙不。觸境逢緣。一一自在不。所謂自在者。非謂於善惡不動為自在。要即惡以成利益。始名自在也。若不得恁麼地。極須仔細。不得草草。若得恁麼地。而足下云人嘉禾恐熟識踪跡之。即為有礙矣。故古人云。一切處不明。面前有物。是光不透脫。此亦是病。大丈夫漢。頂天立地。直須竪起金剛脊。放下鐵面皮。初無畏怯。始稱得無礙道人也。山僧一無所知。以足下問及。故以實語相覆。惟足下一一自己評勘。是非皎然。如欲深造。將如來了義大乘。頓在目前。如臨寶鏡。妍醜自彰。切不可以古人語為病。棄置佛語而一味弄無義味話頭。是棄其師而重其徒。諸方病患皆在於此。當時藥山大溈百丈諸大老。凡所出言。與修多羅合。皆繇宗教兼暢。故得光垂萬古而不泯也。今足下真正要擔當此事。所謂一人所在也要到。半人所在也要到。當盡心焉。

答李借假居士(名化龍。粵東南海人)

三復來書。知老居士宿承願力。來此末世。現宰官身。求出世道。為眾生作軌範也。不則妙年何能不為富貴所沈。而知有此事耶。相似知解。或者有之。何能決然長齋。若曰非再來人。吾必不信矣。蒙示依疏論淨土話頭等語。皆是途徑之說。可信不可執。何以故。無真實立故。徒使人終日取捨勞心費力無益也。公何不體取六祖之言。不思善。不思惡。只恁麼參。自然心入無生。湛然常寂。此語何等徑直。遠離途徑。直下自信。所謂成佛。無尚於此矣。貧道自慚無德。空為海內所知。荷蒙玉翰遙頒。下情愧汗。不敢以繁詞穢耳。僅以所知錄呈。若能擔當。則一念相應。即一念佛。百念千念亦復如是。切勿墮隨言執見。說有禪可參。便作禪解見。說有淨土。便作淨土解。說有經論。便作經論。解。說有戒律。便作戒律解。如是等皆是隨言作計。被他所轉。迷背自心。終無了日。如云未悟者。公初不知有出世事緣。經論乃知。知即悟也。若云不能修行。此一念長齋已是修行。若推以廣之。則萬德萬行。作福方便。皆從此一念發起也。若云未明大事。但看不思善。不思惡。兩頭坐斷。中間自虗。此祖師之言。公能不信乎。若信則大事已明。不須更明。貧道所知。如是而已。

答推府王橋海

來翰云。悟了還同未悟。實如所論。但此事非懸料可了。必須實到這個田地始得。如某昔讀茘枝賦。時中遙想滋味。或人問之。亦與彊說。終不得無疑。前歲雖則已嘗。猶未知其深趣。茲者備悉種類。滋味盡嘗。較前看書與略得滋味時。豈不天淵乎。是故若能真正向這裏歇心。自然無邊差別。一念頓斷。更要覓個疑處。了不可得。諒居士已到這個境界。非下情所知。今且問父母未生前。阿那個是居士本來面目。乞通個消息。

問。儒釋不壞權實者。凡有施為。皆不出權。將謂實者離一切施為也。三乘人所見皆如此。惟大乘人所見不同。斬猫刈蛇。皆是滿盤托出。非常境界。全體昭然。但人不能解耳。雖然。未到這箇田地。切不可妄擬。昔玉泉皓禪師。甞製犢鼻裩。書歷代祖師名字。乃云。惟有文殊普賢。略較些子。且書於帶上。故叢林目為皓布裩。有鄉僧亦效之。師見而詬曰。汝具何道理。敢以為戲事。嘔血無及也。其僧竟如所記。故吾謂不可妄擬。昔者丹霞燒木佛。院主呵之而鬚眉墮落。所以不識此境界。斥之亦不可。故曰。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以是故知南泉歸宗之輩。高提祖印。直示向上機關。非撥無也。若不是他說破。沒世之人。安知有這箇時節。惟居士明知此事。假興諸問。作末世法眼。奈某智短。不副所問為慚耳。

居士垂問二段。直如銀山銕壁。山僧不知所措。苟非日用真正留心個中。安能造詣如是之細也。然欲通其難。不外自己。捨己而別求。是不得其計矣。何則。佛說如幻。六祖云。不思善惡。皆所謂撥塵見佛。譬如有人流浪他鄉。知識教其回家。必曰路中不可游蕩。莫管是非。一直到家。既到家已。不妨治生產業。皆要用。幻與非幻。不必言矣。如此則在路不顧閒非。實為歸家之正法。何無記之有。到家自有分外消息。不必預防無記而生疑也。又極樂人壽無量。佛壽亦無量。云何彌陀觀音有泥洹。此有二義。一者佛對眾生說。不對佛說。故曰眾生病故。菩薩亦病。若眾生病愈。菩薩亦愈。二者佛有二身。一者法身不屬生滅。二者報身修因報得。眾生之壽無量者。對此方百年之說。如玄門稱千萬年為長生者。對短說長。故報身之無量。非同法身之無量也。要而言之。佛為度眾生故。示生三界。既有所度之機。機盡則應亡。是為泥洹。夫泥洹者。不生不滅之謂。非永滅不生也。又娑婆與極樂無垢短長較量者。此皆約報境而言。非真境也。境既屬報。其長短自不能同矣。吾以義推之。娑婆之名堪忍。以能忍苦故。極樂反此。總名對待。而不若無垢者。以其苦樂兩忘故也。又云。勢至不泥洹者。彼大菩薩願力持故。若云彌陀滅後。觀音勢至相次紹位。亦未有不般泥洹之說。但後後耳。所言彌陀化身多者。亦眾生心數。念念出生。有何數量。如此。則三十六萬億。猶是對機之數。況藏中無文。故雲棲大師斥之。吾謂但恐不能實悟耳。如能真悟。則佛及眾生。大小數量。此界他方。皆是迷頑妄想安立。若悟菩提本無所有。故曰。但有言說。都無實義。管見如此。諒居士有格外之識。非下情所知爾。

答張少尹

承示。未有佛時。先有某甲。此言雖則近理。恐未盡善。不見道聖名凡號。總是虗聲。殊相劣形皆為幻色。又云。用棒用喝時。皆是以無情劒。斬斷是非。似則也似。是則未是。不可背地裏說兵書也。且如現前尊夫人有病。而足下便云累不能脫。此豈不是德山棒。臨濟喝耶。正恁麼時。不知作麼生斬。況日用縱橫。是非關鎻。總是個德山臨濟。大須著眼。不可說了便休。至囑至囑。

答陳麓亭居士

接手書。知足下用心。非泛泛者比。但此事極易。日用現前。舉心動念。便覺雲山萬里。苟非真得一回汗出。要脫生死恐未能耳。何也。葢此乃不思議境界。略涉思惟則已不是了也。其過在乎當人。不貴妙悟。祇欲將文字湊合。容易明白。不知這個容易。却是大病。若真正發明。一切差別因緣。當念氷消。更無疑滯。猶演若之得頭。狂怖頓除。何處更容疑惑。如欲更問于人是我頭耶。非我頭耶。其狂未省耳。繇是而推。敢問足下。只此一偈之外。一切差別公案。得釋然無疑否。於生死分上。得脫然否。如或未能。則此偈未必然矣。愚末無知。敢爾直言。諒居士個中人必不我罪。

佛事

雪夜為達觀大師茶毗

達大師。達大師。生前好惡相半。滅後是非兩忘。天人已失依怙。四眾永沒舟航。大地一時變白。松濤徹夜顛狂。吹散許多障礙。竪起無上法幢。大師來也。在什麼處。却在山僧筆尖頭上放光。那知音的搥胸呌屈。那不知音的徒自悲傷。偈曰。石火光中著脚。電光影裏翻身。當場燒却皮袋。踏碎毗盧頂[寧*頁]。露出本來面目。千聖莫有知名。只解自問自諾。休言無臭無聲。

為瀾日華侍者舉火

祇望曾參養曾晢。誰知顏路泣顏淵。他日音書報慈母。哭聲兒子呌聲天。華侍者。聽我宣。若欲脚下承當。須悟父母生前。大眾。父母生前即且置。只如四大敗壞後。你一靈真性向什麼處安身立命。還會麼。若也不會。須得山僧痛下毒手。與汝槌拶。不比臨濟棒。德山喝。直下要與諸方別。提起一把無明火。燒得髑髏頂門裂。頂門裂。露出當先那一著。擲火把云。猶如大夢獲醒時。心縱精明向誰說。

為信侍者封關

揭却拄杖頭。封却布袋口。分付主人公。心猿莫外走。信侍者。還肯麼。匙鑰在山僧手裏。繇不得汝也。直教一千日後。與汝相見。封竟乃云。鎻則鎻矣。封則封矣。未審還有人解得轉身通氣句也無。若無。山僧自道去也。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妙峰和尚舉龕

寶棺說法。特為末世不孝兒孫。金槨雙趺。示彼將來可信之法。世尊一片婆心。現此未曾有事。爭似我今日先師大和尚。放下身心。一切不管。懨此大眾喧繁忻彼青山空寂。所謂此處不安身。自有安身處。

為松巢林上座舉火

萬里神光頂後相。著眼看時看不見。若教火內翻身後。打破虗空無兩樣。林上座還會麼。須領略。放四大莫把捉。你須證。你須覺。忽然踏著來時路。始信從前都是錯。須知淨土有蓮胎。不戀娘生這軀殼。這軀殼。與燒却。若也會得。當下安樂。其或不信。老僧與你下個毒手毒脚。全憑一把無明火。燒得大千無好惡。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丹下左膳·百万两之壶(上)

    丹下左膳·百万两之壶(上)

    被称作“伊贺狂徒”的源三郎前往妻恋坡司马道场为婿并接管道场。谁料想未见到道场主人之女之际已经聘礼猴壶遗失;于是,江户城内血雨腥风骤然而起,各派人马为争夺此壶不惜拔刀相向,机缘巧合之下引出了在桥下隐世避难的剑魔丹下左膳——几经易手的猴壶,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柳生一族又能否夺回此壶渡过难关?
  • 限时逼婚:男神的独家溺爱

    限时逼婚:男神的独家溺爱

    她紧紧咬着下唇,咬牙切齿怒目而视,“混蛋!”“这样就算混蛋?那,我还能更混蛋点……”他放肆一笑。外表冷酷里面闷骚的太子爷对上战斗力不差的伪淑女。“女人,敢跑试试看!”
  • 天山俏郡主乱帝心

    天山俏郡主乱帝心

    她,一个弃婴,抛弃在冰天雪地的天山,手臂上秀着雪莲的图案。长大之后,俏丽、妩媚的她瞒着师傅偷偷下天山,查寻自己的身世,却无意邂逅了毁灭自己王国的当朝皇族男人,他靠近耳旁说:“姑娘可是欠我一个人情,打算怎么还?以身相许?”
  • 做衣服

    做衣服

    山本耀司是世界时装界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他被时尚界奉若神明,却称自己是“反时尚”的:“我对时尚并无兴趣,我只对怎么剪裁赶兴趣”;无数人渴望拥有以他之手设计的衣服,他却拒绝制作主流的西服,更愿意为各种边缘人士做衣服:“我只给自己的同伴——那些坏家伙们设计衣服”;本书首次详尽地阐述了他的造衣理念和方法,他对美的服装和女人的独到见解,对背影的迷恋,对剪裁的坚持,对快时尚的厌恶……温情回忆了他的童年、母亲,和友人。收录了对山本耀司的100个问题,披露时装大师背后的人生细节,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中的山本耀司。
  • 银龙印记(兽王系列)

    银龙印记(兽王系列)

    卡尔与恶魔犬小领主之间的战争如期而至。一番混战后,兰虎准备趁乱退出战场,穿过来时的召唤法阵返回沙丘之星。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墨菲特却在此时突然出现,并且意外地交给他一块恶魔之土,兑现了之前立下的誓言。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双方握手言和,完成了誓言的墨菲特顿时翻脸,刀兵相向,带着自己强横的恶魔犬骑兵包围了兰虎……兰虎发现自己在深渊世界待了太长时间,本月上缴战功点数的期限将至,他却还一点战功都没赚到。如果在期限内不能上缴足够的战功点数。他将被遣返回守护者之星……
  • 培养你的优秀男孩

    培养你的优秀男孩

    男孩将来会成为一个家庭的支柱和社会的脊梁,男孩是否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对男孩的将来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崔鹏编著的《培养你的优秀男孩》将从保证男孩身体健康、培养男孩创造力、提高男孩智商、让男孩树立远大志向、提高男孩情商、提高男孩财商、提高男孩的抗挫能力、走进男孩内心世界八个方面出发,分析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的问题,为父母更好地培养你的男孩出谋划策。
  • 情迷小妖精

    情迷小妖精

    她本来是个逍遥自在的小妖精,在某天却莫名成了一个小太监;皇帝帅哥总是用怪怪的眼神看着她,恨不得吃了她似的;好不容易活下来,却发现这条命被别人捏在手里;小小妖精,颠倒众生……
  • 争权夺利智慧谋略全书

    争权夺利智慧谋略全书

    书分“风云际会篇”、“善抓机遇篇”、“随机应变篇”等十部分。内容有:阿基米德鏖战罗马兵、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富兰克林巧用比喻等。
  • 宠妻日常:冥婚

    宠妻日常:冥婚

    城破之日,她纵火自焚,誓死不做他人玩物。涅槃重生,她竟获阴阳双瞳,与鬼同行,与妖为伍。回到命运的转折点,看她如何扭转乾坤,于这乱世之中,谱一曲风流艳歌!==========================================================以上翻译过来就是:某女没事儿吃饱了撑的去鬼门关走了一遭,结果被倾城绝色的男鬼缠上。可怕的不是一只鬼,而是一群鬼在半夜等着……某女怒摔:“老娘阴婚都敢结,怕个鸟!”阿绝死皮赖脸飘过:“男鬼倒贴有三好,贴身、隐蔽、穿的少!”【1V1甜宠爽文,男主抖M妻控,谁敢欺负他老婆就他就半夜吓死谁,本文背景架空魏晋,请勿深究】
  • 涅槃圣石

    涅槃圣石

    传闻涅槃圣石拥有无上神力,天下人皆想拥有。漠北狼族觊觎震天域,震天域群雄誓死抵抗,双方开始了龙争虎斗,并在毒蛉擎天峰下决一死战。异小天出生于这个战乱的年代,十年之后,父母双亡,无辜被卷入了一场风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