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22400000070

第70章 诏策(3)

弗可加也。

「也」,黄本作「已」。范校:「孙云:《御览》『弗』作『不』,『已』作『也』。」《校证》:「冯本、王惟俭本『已』作『也』。」按作「已」义长,从黄本改。

自魏晋诰策。

「诰策」,范校:「孙云:《御览》作『诏策』。」《校证》:「《玉海》同今本。」按王献之《启琅琊王为中书监表》:「中书职掌诏命,非轻才所能独任。自晋建国,常命宰相参领。中兴以来,益重其任。故能王言弥媺,德音四塞者也。」《晋书职官志》:「中书侍郎一人,直西省,又掌诏令。」《汉书艺文志》:「《高祖传》文十三篇。高祖与大臣述古语及诏策也。」又:「《孝文传》十一篇。文帝所称及诏策。」又《宗经》篇:「诏策章奏。」疑「诏策」近是。「诰策」连文,不及「诏策」为常。《三国志吴书胡综传》:「凡自权统事,诸文诰策命,邻国书符,略皆综之所造也。」又《蜀书刘巴传》裴注:「先主称尊号,昭告于皇天上帝后土神祇,凡诸文诰策命,皆巴所作也。」则「诰策」乃文诰策命之省称也。《时序》:「练情于诰策。」

刘放张华,牙管斯任。

「牙管」,黄本作「互管」。范校:「孙云:《御览》作『管于』。」《校证》:「《玉海》同今本。冯本、王惟俭本『互』误『牙』。」《校注》:「『互管』,宋本、钞本、活字本、喜多本、鲍本《御览》引作『管于』;倪刻《御览》作『牙管』,元本、弘治本、活字本、汪本、畲本、张本、两京本胡本、训故本同。王批本作『管于』。按诸本并非。『互』或作『 』,其作『牙』者,乃『 』之讹;作『管于』者,则讹而倒误者也。《玉海》六四引作『互管』,不误。《文通》引同。」范注:「『互管斯任』,当作『并管斯任』。《魏志刘放传评》:『刘放文翰,孙资勤慎,并管喉舌。』此『并管』语所本。」《义证》引斯波六郎云:「案刘放魏之中书监,张华晋之中书监,故言『互管』。《魏志》评之『并管』,与此无关。」《考异》:「按:『互』字是,共张华刘放而言。」按从黄本改。

施命发号。

「命」,范校:「孙云《御览》作『令』。」《校证》:「『令』原作『命』,《御览》作『令』。……今据改。」《校注》:「『命』,宋本、钞本、活字本、喜多本、鲍本《御览》引作『令』。按『令』字是。《书》伪《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文子下德》篇:『发号施令,天下从风。』《淮南子本经》篇:『发号施令,天下莫不从风。』又《要略》篇:『发号施令,以时教期。』并作『令』。《赞》中『皇王施令』,亦可证。」《考异》:「按:从《御览》是。」按《易姤》象辞:「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孔疏:「风行天下,则无物不遇,故为遇象后。以施命诰四方者,风行草偃,天之威令,故人君法此,以施教命诰于四方也。」《后汉书鲁恭传》:「恭上疏谏曰:案《易》气月《姤》用事。经曰:『后以施令诰四方。』言君以夏至之日,施命令止四方行者,所以助微阴也。」又《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篇:「古之圣人,謞而效天地,谓之号,鸣而施命,谓之名。」作「施命」亦通,毋需改。因赞中作「施令」则文内不得作「施命」,有是理欤。

魏文魏下诏。

黄本作「魏文帝下诏」。范校:「孙云:《御览》作『魏文以下』。」《校证》:「冯本『帝』误『魏』。」《汇校》:「按:作『魏文帝下诏』是,事见《魏志蒋济传》。」按《三国志魏书蒋济传》:「文帝即王位,……诏征南将军夏侯尚曰:『卿腹心重将,特当任使。恩施足死,惠爱可怀。作威作福,杀人活人。』尚以示济。济既至,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因曰:『夫作威作福,《书》之明诫。天子无戏言,古人所慎。惟陛下察之!』于是帝意解,遣追取前诏。」从黄本改。

其万虑之一弊乎。

范注:「『弊』,当作『蔽』。」《义证》引《斟诠》云:「『弊』与『蔽』通。」《汇校》:「按:作『蔽』较胜。」按《韩非子奸劫弑臣》:「为奸利以弊人主。」王先慎注:「弊,读为蔽。」则二字实通,毋需改。

以温峤文清故中书。

黄本「故」下有「引入」二字,黄校:「元脱,朱按《御览》补。」《附校》:「『引入』二字有。」《校证》:「『引入』二字原脱,朱按《御览》补,梅本从之。王惟俭本此句作『故((中书。』」《校注》:「按何本、谢钞本有『引入』二字。王批本『引入』二字品排刻。《史记高祖纪》:『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是『引入』二字正有所本也。」《考异》:「按:『引入中书』与史合。」《汇校》:「按:有『引入』二字文方贯。」范注:「明帝手诏以温峤为中书令云:『中书之职,酬对多方,斟酌礼宜,非唯文疏而已。非望士良才,何可妄居。卿既以令望,忠允之怀,着于周旋;且文清而旨远,宜居机密。今欲以卿为中书令,朝论亦咸以为宜。』」(《艺文类聚》四十八引檀道鸾《晋阳秋》。)按从《御览》、黄本补。

自斯以后。

《校证》:「《御览》『以』作『已』。」

体虑风流矣。

「虑」,黄本作「宪」,黄校:「元作『虑』,朱改。」范校:「孙云:《御览》作『宪』。」《校证》:「『宪』原作『虑』,梅据朱改,徐校同。按《御览》正作『宪』。《辨骚》篇:『体宪于三代。』」《校注》:「按朱盖据《御览》改,是也。何本、谢钞本正作『宪』,未误。」按从《御览》、黄本改。

夫王言崇秘。

《校注》:「『秘』,宋本、钞本、倪本、喜多本、鲍本《御览》引作『秘』;元本、弘治本、汪本、畲本、张本、两京本、王批本、胡本、梁本、尚古本、冈本、四库本同。按『秘』字《说文》所无,当以作『秘』为正。《说文》:『秘,神也。』」按《附校》所据宋本《御览》、《汇校》所据元本、黄本均作「秘」,《校证》、《义证》皆作「秘」。《文选》卷二张衡《西京赋》:「秘舞更奏,妙材骋伎。」薛注:「秘,言希见为奇也。」《广韵至韵:「秘,俗作秘。」毋需改。

所以百辟其形。

「形」,黄本作「刑」。《校证》:「冯本、汪本、畲本『刑』作『形』,误,徐校作『刑』。《诗周颂烈文》:『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汇校》:「『形』,《御览》作『刑』。……按:作『刑』是。」范注:「《周颂烈文》:『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郑注《礼记中庸》曰:『不显,言显也。辟,君也。言不显乎文王之德,百君尽刑之,谓诸侯法之也。』」按从《御览》、黄本改。

则义炳重离之辉。

《附校》:「『辉』作『晖』。」按《说文》:「晖,光也。」《说文》无辉字。辉同辉。「辉,光也。从火。」段注:「《小雅庭燎》传曰:辉,光也。日部曰:晖,光也。二字音义皆同,辉与光互训。……晖者日之光,辉者火之光。」《诗小雅庭燎》:「夜乡晨,庭燎有辉。」毛传:「辉,光也。」郑笺:「辉音晖。」《易未济》:「君子之光,其晖吉也。」《正义》:「言君子之德,光晖着见,然后乃得吉也。」二字实通,又按范注:「《易离卦》彖辞:『离,丽也。重明以丽乎正。』《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照于四方」者,象日也,则此处作「晖」义长。从《御览》改。

优文封策。

《校证》:「清谨轩钞本『优』误『变』。」

则气含风雨之润。

「风」,范校:「孙云:《御览》作『云』。」《补正》:「『风』,《御览》《玉海》引作『云』。《子苑》作『雨』,王批本同。按《易系辞上》:『润之以风雨。』盖舍人所本。『云』字非。」《校证》:「《御览》误。」《义证》引斯波六郎云:「疑作『云』是。《诗召南殷其雷》毛传:『山出云雨,以润天下。』」按二字皆通。

敕戒恒诰。

《校证》:「吴校『恒诰』作『诞告』。」

治戎燮伐。

「治」,范校:「孙云:《御览》作『启』。」《附校》:「作『启戎变伐』。」按「变」乃「燮」之形误。《左传》成公十六年:「今两国治戎。」可证此处作「治戎」为是,然作「启戎」亦通。《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潘勖《策魏武帝九锡命文》有「首启戎行」语,「启戎」即其省称。《梁书张缵传》:「(《南征赋》)追晋氏之启戎,覆中州之鼎祚。」

则声有洊雷之威。

《附校》:「『有』作『存』。」《校证》:「『存』原作『有』,从《御览》改。」《义证》同。按作「存」义长,与上文「吐」字相俪。从《御览》改。

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附校》:「『罚』作『诏』;『辞』作『词』。」按《易噬嗑》象辞:「雷电,噬嗑。先王明罚敕法。」作「罚」是。

周穆命邓父受敕宪。

「邓」,黄本作「郊」,黄校:「元作『邓』,朱考《穆天子传》改。」《校注》:「按何本、梁本、谢钞本、尚古本、冈本作『郊』,朱改是也。」《校证》:「『郊』原作『邓』,朱考《穆天子传》改,徐校同。梅本从之。」又:「『宪』,清谨轩钞本误作『献』。」按《穆天子传》卷一:「丙寅,天子属官效器〔郭注:会官司阅所得珤物〕。乃命正公郊父〔郭注:正公,谓三上公,天子所取正者,郊父为之〕受敕宪〔郭注:宪,教令也。《管子》曰皆受宪〕。」从黄本改。

魏武称作敕戒当指事而诰。

「诰」,黄本作「语」,黄校:「一作『诰』,从《御览》改。」《校证》:「『语』原作『诰』,徐校作『语』,冯校云:『诰《御览》作语。』黄本从《御览》改。」《考异》:「按:作『语』是。」按范注:「魏武语无考。」则疑不能明矣。从《御览》、黄本改。

同类推荐
  • 建炎进退志

    建炎进退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惟日杂难经

    惟日杂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金柜玉镜延生洞玄烛幽忏

    太上金柜玉镜延生洞玄烛幽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剖心记

    剖心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

    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道武圣神

    道武圣神

    因百万功德飞升天庭,却因怨气坠落地仙界,附身同名八品世家少主华佗身上。接着转世之身以及前世的医道经验,以及意外得到的《黄帝内经》,再由百万功德辅助,华佗开始了地仙界的传奇之旅。
  • 怯病完全手册

    怯病完全手册

    本书根据人们的常见怯病心理编写而成。内容包括“病由心生,为自己筑造心灵健康盾牌”、“健康一生,穿越病急乱投医的沼泽地”等。
  • 天字传

    天字传

    天地之初,伏羲造字,暗含仙力,传言得伏羲字者可获无上造化,惊世机缘。少年古峰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获得伏羲之字,由此开启一段不可思议的人生。。。
  • 雷霆战机之一生为你

    雷霆战机之一生为你

    公元2398年,地球联邦和星盟的决战在奥尔特星云打响,地球联邦在隐龙舰队总司令罗伊上将的指挥下重创了星盟主力,击毙了星盟老大摩根。然而,期待的和平并没有降临。随着“未来科技”的发现,在平行宇宙之间的旅行得以实现,源源不断的来自平行宇宙的援军到来,地球联邦和星盟之间无休止的争斗仍将继续。终将打破这一局面的是隐龙舰队上一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他将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亲手改变这个混战不休的世界。喜欢本书的朋友请加入呆如木鸡书友群·风群:450466294,另请关注今日头条头条号呆如木鸡,每晚给你讲一个木鸡原创的睡前故事
  • 浅吟穆歌

    浅吟穆歌

    萧吟歌:我为国,为家,为吟月,女扮男装东赴敌国。美其名曰是督军,其实是作为质子身份。千里迢迢,初来乍道东穆,与谁抢花魁初夜不好,非得与二皇子抢,谁叫我俊雅无双,星眸朗目,独独在相貌上跑赢二皇子十万八千里,偏偏二皇子其人,小肚鸡肠,眼中容不得半粒沙子;心狠手辣,杀起人来与杀鸡宰羊无二;猪头狗脑,为了区区花魁初夜,于两国千千万万百姓不顾,下毒毒杀督军。如果我死了,中原九州会掀起多大的腥风血雨,如果我死了,我未来的绝色相公独留于世会多么清苦……穆季珩:穆绍铖,这个蠢货,毒死谁不好,非得毒死至关重要的督军,若两国为此开战,血流成河,生灵涂炭,东穆经济倒退十几二十年,我看皇上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你。妙手真人:我已经二三十年没有动过金针,再次出山碰到如此棘手的病人,难免心里状态不好,一时怯慌,穴位扎错了半分,也是情理之中之事。要怪只得怪她命不好……晏嵘:我打小与她为伍,不诵书,不默字,翻墙头,烧妓院。七岁时,我爹说,我这个不学无术的败家子,到时候连女人都娶不到。我哭哭啼啼的告诉她,她听后不以为然的说道:“到时候你真的娶不到女人,我就勉为其难的嫁给你好了。”携了我继续逛游京都。这一生,她只能嫁我。我声名狼藉,十岁都已经逛遍花街柳巷,哪还有身家清白的女子肯委身嫁我。这一世,她只能嫁我。此文有雷倒众生之势,亲们慎入!本故事纯属娱乐,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贵妃之吕氏娇娇

    贵妃之吕氏娇娇

    出嫁前是贵族女,出嫁后是贵妇,陪嫁有金玉珠宝不算什么,据说她还有好几座庄园。这辈子,不管怎么看,她都必须能过上混吃等死的贵族生活。这是一个没有秩序诸侯相互征伐兼并的时代;这更是一个有才能者便被无条件供养的时代;这是个乱世,更是一个英雄辈出,霸主横行,激荡着血与火的风流时代!
  • 世世倾心:绝色神女太妖孽

    世世倾心:绝色神女太妖孽

    她,倾城倾国的神女;他,风华无双的神王。他陪她一起揭开身世之谜,一起闯天下,她是他的逆鳞,谁敢触碰?【超级宠文!】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九魂神王

    九魂神王

    亡国之仇,杀师之恨!原本无忧的少年从此走向了复仇之路!无法凝聚武魂?笑话,只是没到时间!你有大陆最强武魂又怎样!我可是九个武魂!随便碾压你······
  • 龙啸古今

    龙啸古今

    一战成名的我,点燃乱世悲情的火,和兄弟一起作浪兴波,欲望壮大金钱和名利,洗不掉我脸上的伤疤——龙啸古今。主要讲述一个本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听话懂事的乖孩子,但被社会氛围所逼,从而逆袭一步步成长,一步一个脚印,游刃于黑白之间的传奇经历,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绝对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