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22400000044

第44章 诔碑(4)

及孙绰为文,志在碑诔。

范校:「赵云:(唐冩本)作『志在于碑』,无『诔』字。」《附校》:「『碑诔』作『于碑』。」《校证》:「『志在于碑』,原作『志在碑诔』,据唐写本、《御览》改。此段说碑,无缘及诔,下『温王郗庾』,正是碑耳。」《校注》:「按《晋书》绰本传止称其善为碑文,本段亦单论碑,『诔』字实不应有,当据订。《南齐书文学传论》:『孙绰之碑,嗣伯喈之后。』亦足以证『诔』字误衍。(《文选集注》六二公孙罗《文选钞》引文录云:『……温、郗、王、庾诸公之薨,非兴公为文,则不刊石也。』)」《考异》:「按:此节专论碑,唐写本是。」按《晋书孙绰传》:「绰字兴公。少以文才垂称,于时文士,绰为其冠。温、王、郗、庾诸公之薨,必须绰为碑文,然后刊石焉。」可证杨说近是;然《世说新语方正》篇:「孙兴公作《庾公诔》,多寄托之辞。刘孝标注:『绰集载诔文』云云。」(参看本篇「辞多枝杂」条)则孙绰实亦有诔文之作。暂从唐写本、《御览》删、改。

温王郄庾。

范校:「孙云:唐写本『郄』作『郗』,《御览》亦作『郗』。」范注:「《艺文类聚》四十五有绰所撰丞相王导碑、太宰郗鉴碑,四十六有太尉庾亮碑,皆颇残阙不全。桓彝碑全佚。」《校证》:「『郗』原作『郄(《义证》引误作却,《考异》同)』,今据唐写本、《御览》、徐校改。」《考异》:「按:却、郗互通,无烦改作。」《汇校》:「按唐写本是也。《晋书孙绰传》:『温王郗庾诸公之薨,必须绰为碑文,然后刊石焉。』所谓『温王郗庾』者,即温峤、王导、郗鉴、庾亮也。」按《说文》邑部:「郗,周邑也,在河内。」又:「郄,晋大夫叔虎邑也。」罗泌《路史国名纪》戍上:「郄,叔虎邑。俗作郄。」《正字通》邑部:「郗,姓。郗与郄别。黄长睿曰:郗姓为江左名族,读如絺(丑饥切)绣之絺,俗讹为郄,非也。郄诜,晋大夫郄榖之后。郗鉴,汉御史大夫郗虑之后。姓源既异,音读各殊。」又按《王力古汉语字典》邑部:辨郄、郄、却曰:「『郄』是『郄』异体字,『却』和『郄』音义都不同。《广韵》『却』在药部,『郄』在陌部,今音区别更大。『郄』本指县邑,借为闲隙,所以从邑;『却』表后退、退却,所以从『卩』,『卩』实人之变体,简化作『却』。楷书『 』、『卩』形近,后世典籍『郄』、『却』常互讹,今本尤甚。」此作「郗」是,从唐写本、《御览》改。

辞多枝杂。

「杂」,范校:「孙云:《御览》作『离』。」《校证》:「徐校亦作『离』」《校注》:「『杂』,宋本、倪本、喜多本、鲍本《御览》引作『离』。按『离』字是。『枝离』,迭韵连语。《议对》篇『支离构辞』,正以『支离』连文。『支』与『枝』通。」《义证》引陈书良《文心雕龙校注辨正》:「《周易系辞》:『中心疑者其辞枝。』枝,言辞分散也。舍人屡用之与其它字构词,不特『枝杂』。如《养气》篇:『战代枝诈,攻奇饰说。』《论说》篇:『故其义贵圆通,辞忌枝碎。』」按支离,离于本也,初就形体言。《庄子人闲世》:「支离疏者,……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司马曰:「支离,形体不全貌,疏其名。」《文选》卷二十六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曰余亦支离,依方早有慕。」李善注:「《七贤音义》曰:形体离,不全正也,名疏。」又按《世说新语方正》:「孙兴公作《庾公诔》,多寄托之辞。刘注:绰集载诔文曰:『咨予与公,风流同归。拟量托情,视公犹师。君子之交,相与无私。虚中纳是,吐诚诲非。虽实不敏,敬佩弦韦。永戢话言,口诵心悲。』既成,示庾道恩,庾见,慨然送还之,曰:『先君与君自不至于此。』」或即彦和之本。作「枝离」义长,且与下句「辨裁」相俪。从《御览》改。

桓彝一篇,最为辨裁。

范校:「孙云:唐写本(裁下)有『矣』字,《御览》亦有『矣』字。」《校证》:「『矣』字原无,据唐写本、《御览》补。」《校注》:「唐写本『裁』下有『矣』字;《御览》引同。倪刻《御览》『裁』作『才』。按有『矣』字语气较胜,当据增。范宁《谷梁传集解序》:『《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杨疏:『辩,谓说事分明;裁,谓善能裁断。』则作『才』非是。《议对》篇:『辞裁以辨。』亦可证。」按是节乃碑史简述,宜有「矣」字以作结。从唐写本、《御览》补。

其序则传。

《合校》:「唐冩本『序』作『叙』。」

标序盛德。

《合校》:「唐冩本『序』作『叙』。」

昭纪鸿懿。

《校证》:「『昭』《御览》作『照』。」

此碑之制也。

范校:「铃木云:《御览》、炖本『制』作『致』。」《考异》:「按:作『制』是。」《义证》:「唐写本『制』作『致』,误。」《校注》:「按『致』字是。致,极也。《国语吴语》韦注。《神思》篇『其思理之致乎?』其『致』字义与此同,亦可证。」按制致二字,本书多见,其义不一;此处若承「属碑之体」,则从「制」义长;接「标序盛德,必见清风之华;昭纪鸿懿,必见峻伟之烈」,则作「致」义胜,颇难参详,联系上文「详夫诔之为制」云云,类推之,终以作「制」近是。

碑实铭器,铭实碑文,因器立名,事光于诔。

「光」,黄校:「当作『先』。」范校:「孙云:唐写本『光』作『先』。」《附校》:「『光』作『光』,不作『先』。」 范注:「陆机《文赋》云:『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李善注:『碑以叙德,故文质相半;诔以陈哀,故缠绵凄怆。』纪评曰:『碑非文名,误始陆平原。』案彦和不以碑为文体,观『其序则传,其文则铭』,『碑实铭器,铭实碑文』数语,义至明显,唐写本『光』作『先』,『已』作『亡』,均是。『因器立名,事先于诔,』谓刻石纪功,可用于生人,而诔则必用于死亡之后也。」《校证》:「『先』原作『光』,徐、梅俱云:『当作先。』案唐写本正作『先』,今据改。」《校注》:「按唐写本作『先』。徐、梅校是也。」《考异》:「按:作『先』是。」按《说文》火部:「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事光于诔」即「事明于诔」,亦通。从唐冩本改。

是以勒石赞勋者,入铭之域;树碑述已者,同诔之区焉。

「石」,范校:「赵云:唐写本作『器』,《御览》亦作『器』。孙云:唐写本『已』作『亡』。」《校证》:「徐校亦作『器』。」又:「『亡』原作『己』,据唐写本、《御览》、徐校本校正。」《校注》:「按『器』字是。《铭箴》篇:『铭题于器。』即其义也。」又:「按『亡』字是,『已』其形误也。《稗编》七五引作『亡』。王批本正作『亡』。当据改。」按:「亡」字是,从唐写本、《御览》改。又按:「器」字非是。此句乃总述碑与铭、诔之关系,「勒石」与「树碑」义同,彦和乃分而言之,谓树石立碑,用有两途,赞勋者有之,述亡者有之;旨在赞勋者,入铭之域;旨在述亡者,与诔同区。若依《铭箴》篇『铭题于器』,改是句为「勒器赞勋者,入铭之域」,「勒器赞勋者」本已为铭,何「铭域」之可入,铭入于铭,是何言欤!

写实追虚,碑诔以立。

范校:「赵云:(唐冩本)『实』作『远』。」《校注》:「按唐写本是。『写远』,谓写成文字以传之久远也。今本盖写者缘『虚』字而改。」按上文「属碑之体,资乎史才」,此「写实」之谓也;「述亡者,同诔之区」,此「追虚」之谓也,文义甚明,与「传之久远」乎何有?

铭德慕行,文采允集。

范校:「孙云:唐写本(慕)作『纂』;(文采)作『光彩』。」《校证》:「『纂』原作『慕』,从唐写本改。……《练字》篇『扬雄以奇字纂训。』《时序》篇:『明帝纂戎。』用字义同。」《校释》:「文采,唐写本作『光彩』,是。」《校注》:「按唐写本是。『纂』谓纂集。《练字》篇『尔雅者,孔徒之所纂』此依训故本,诸本多误作『慕』,与此同。『光彩』承上『铭德纂行』句,则指其人之『德』『行』,非谓碑诔之文彩也。本书『采』字,唐写本均作『彩』。」按唐写本是,《时序》篇「世祖以睿文纂业」,「纂业」与「纂行」句法相近。「铭德」指碑,「纂行」谓诔:碑则标序盛德,昭纪鸿懿;诔则选言录行,荣始哀终。「选言而录行」,即「纂行」也。「文」唐写本作「光」是。「光采」亦分指:「瞹乎若可觌」,谓诔之光也;「见清风之华」,谓碑之采也。采同彩,《楚辞九章怀沙》:「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王逸注:「采,文采也。」《说文》无「彩」字,《新附》彡部有之:「彩,文章也。」此处作「采」义长。

石墨镌华,颓影岂忒。

范校:「孙云:唐写本『忒』作『戢』。」范注:「案唐写本作『戢』是,本赞纯用缉韵,若作『忒』则失韵。《礼记缁衣》:『其仪不忒,』释文:『忒一作贰。』而贰俗文又作貮,与『戢』形近,故『戢』初误为貮,继又误为忒也。」《校释》:「唐写本作『岂戢』,是。」《校证》:「『戢』原作『忒』。……《类聚》九七引傅咸《萤火赋》『当朝阳而戢影』,此彦和所本。」《义证》:「按《初学记》三十《萤火赋》:『当朝阳于戢景兮,心宵昧而是征。』」《考异》:「按:作『忒』为长。」《校注》:「按本赞纯用缉韵,立、集、泣、戢,《广韵》悉入缉韵,且系独用。此当以作『戢』为是。……《文选》陆机《叹逝赋》:『惜此景之屡戢。』李注引贾逵《国语》注曰:『戢,藏也。』又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墟墓徒存,精灵永戢。』刘良注:『戢,藏也。』孙绰《庾公诔》:『永戢话言,口诵心悲。』《世说新语方正》篇刘注引。」《义证》引《斟诠》:「颓影,谓死者颓坠之遗影。戢,《说文》训藏兵,又敛息之义。……『戢影』有伏藏、敛息其影之义。此处所谓『颓影岂戢』者,极言诔碑之用,能增光泉壤,流誉后世,俾死者遗影不致淹灭无闻也。」按《说文》心部:「忒,更也。从心,弋声。」段注:「《尸鸠》传曰:『忒,疑也。』《瞻卬》传曰:『忒,差也。』皆一义之别也。左部曰:差者,忒也,参差不相值也。不相值,即更改之意。」《易豫》:「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忒」以言时,《论说》篇「阴阳莫忒」同。《楚辞九章悲回风》:「岁曶曶其若颓兮。」《补注》:「颓,徒回切,下坠也。」「颓影」犹逝景,《文选》卷二十六王僧达《答颜延年》:「欢此乘日暇,忽忘逝景侵。」李善注:「言人寿不留,与景俱逝。」《类聚》卷六十五谢庄《怀园引》曰:「忧来年去容发衰,流阴逝景不可追。」亦就时而言,与「忒」相应。《斟诠》谓「颓影」乃「死者颓坠之遗影」云云,殊误。此句意为:以石籍墨所镌之华章,岂因时光流逝而更改哉!又按《说文》:「戢,藏兵也。」有伏藏、敛息之意,乃对人事而言,非对时日而言,《萤火赋》「当朝阳于戢景」者,亦谓萤火当朝阳而藏其影,拟人者也。用于此处不切。据《说文》,忒弋声,此处读如弋,与缉韵相近。《文选》卷五十五陆士衡《演连珠》:「臣闻托闇藏形,不为巧密;倚智隐情,不足自匿。是以重光发藻,寻虚捕景;大人贞观,探心昭忒。」亦可证。

同类推荐
  • AMERICAN NOTES

    AMERICAN NOT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n Essay on the East-India Trade

    An Essay on the East-India Tra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百喻经

    百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橐钥子

    橐钥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品学法

    四品学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浴血战狼

    浴血战狼

    秦天,十二岁便跟随祖父南征北战,用六年时间打下半壁江山,但他却不爱江山爱美人,更爱江山一统万民永安。然,十年乱战,天下两分,遗朝北窜,关外胡马嘶鸣,又适逢朝内剧烈动荡。值此危难之际,秦天力挽狂澜,又亲率劲旅镇守边关,并暗中创建战狼军团,誓要天下清宁,万民长安。
  • 无良小皇帝

    无良小皇帝

    一个年轻少年,无意穿越到古代。他既是秦朝的终结者,华夏的创建者......从遇上秦晓,到皇帝,后宫三千......一条神龙,一本异于正常版本的《金枪不倒》,平凡少年夏雨的热血修行路就此开始!期待着他创造的神话......
  • 少爷,请你放了我

    少爷,请你放了我

    他是恶魔。可是,他却给了我优越的生活,华丽的一切,让我不再一个人孤独无助。他给了我富裕的一切,让别人对我羡慕,让我有了傲人的资格。所以,哪怕在别人眼里我是他的童养媳,是他的禁脔,我都可以满不在乎。而没有人知道我在乎的只是……还有,我内心最深的秘密?这是我们的故事,一个悲伤中带着甜蜜的故事……
  • 无相灵道

    无相灵道

    天命无相,前途凶险!看我们的猪脚如何在坎坷不定的命运中,从云端跌落悬崖,从逗逼变成冷酷无情的绝世强者,如何尝尽世间冷暖,品味多种人生。没有人可以拯救自己,只有,奋起反抗,与天地人相斗。为了保护自己的所爱,为了变强,更为了与生俱来的使命,踏上一条与世人皆不同的道路!祸兮福兮,想要活着精彩,只能更强,而且要最强!!!
  • 穿越之我是富豪

    穿越之我是富豪

    这是为府天《明朝谋生手册》集体写的一个评论集。
  • 终极魔皇

    终极魔皇

    无名小辈加入邪宗,没地位,没权利,没实力。某日意外吞了块妖异血红的千年莽脏,从此吞尸气,祭阴魂,血炼地狱山!开始牛逼了,造反!本门宗主很窝囊,废了!青幽鬼头太嚣张,砍了!大魔王忒装逼,阉了!魔道诸派不听号令,杀了!看我不顺眼的,我看不顺眼的,统统杀了!看莫修如何踏翻神圣仙佛,斩杀天下英雄。吞尽六道阴魂,魔噬星辰乾坤!
  • 国学大师告诉我们的人生心得

    国学大师告诉我们的人生心得

    本书遴选了南怀瑾、季羡林、李叔同、章太炎、钱玄同、冯友兰、钱穆等众多的国学大师,以翔实的资料,浅显易懂的文字,从做人、做事、修身、处世、成长等多个方面来诠释大师们的深邃思想,传递他们的人生智慧,从而帮助我们提升心智、触类旁通。
  • 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

    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

    《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作者徐迅是一位有着浓厚故土情结和深沉悲悯感的现实主义作家。《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的小说背景基本取自作者的故乡——皖西南丘陵区的一个小县镇。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上发生的若干人事总是那么的刻骨铭心,特别是对身处社会底层的乡亲和小知识分子命运深切关注和同情,这使他的小说既有厚重的生活质地,又有浓郁的地域风情。他以一种散文化的舒如笔法展现发生在故土上的种种世俗百相。这其间有乡村少男怅惘的青春躁动,有采莲少女艰难的爱情厮守,有饱经风霜的老农人不尽的生存艰辛,有良知未泯的小职员无奈的官场诉求……
  • 朱元璋传

    朱元璋传

    本书是吴晗1948年写定的版本,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一个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矛盾复杂多面的帝王形象活灵活现,本书终成明史及帝王传记的不朽名著。
  • 《潜伏》中的职场智慧

    《潜伏》中的职场智慧

    一部《潜伏》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办公室教程,重温《潜伏》经典,用“余则成式”的间谍思维打造无坚不摧的职场战斗力。本书带你识破职场中潜伏者,察言观色里冷静辨明敌我之势,看穿办公室潜规则,谋篇布局中从容应对重重危机。开辟出一条从容不迫的职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