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22400000113

第113章 丽辞(2)

又以事对,各有反正,指类而求,万条自昭然矣。

纪评:「又以四句,当云:『指类而求,万条自昭然矣。又言对事对,各有反正。』于文义乃顺。」范注:「按『万』字衍,『自』为『目』之误,当作『指类而求,条目昭然』,即上所云四对也。」《校证》:「『又言对事对』,原作『又以事对』,今从纪说改正。又纪谓『又言对事对』二句当在『指类而求』二句之下,于文义乃顺。今所不从。」《校释》:「『又以事对,各有反正』,按疑当作『又言事二对,各有反正』,或『言对事对,各有反正』。」《校注》:「按『万条』,喻其多。如它篇之言『众条』『众例』然。『万』字非衍文,『自』字亦未误。『指类而求,万条自昭然矣』,即触类自能旁通之意。原谓由已论列者类推,并非复述上之『四对』,范说误。」《考异》:「按:从纪评是。」按纪说近是。后文张华诗称「游鴈比翼翔,归鸿知接翮」,此言对也;刘琨诗言「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此事对也。又曰:「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骈枝也。」其所以致此,盖不知「言对事对,各有反正」也。依纪说接「又言对事对,各有反正」之下,于文义乃顺。此「又」字,乃别立一论也。按从纪说乙、补。

刘琨言诗。

黄本作「刘琨诗言」,黄校:「(言)元在『诗』字上。」《校证》:「『言』字原在『诗』字上,梅、徐乙正。按王惟俭本、《诗纪》亦作『诗言』。」《补正》:「『言』,黄校:『元在诗字上。』此沿梅校。徐云:『言诗当作诗言。』四库本剜乙为『诗言』。按张本、何本、王批本、训故本、谢钞本并作『诗言』;《诗纪万历本别集》二、《文通》二三引同。徐校、梅改是也。」《考异》:「梅本注云:『言元在诗字上。』按:梅本是。」按从黄本乙。

西狩涕孔丘。

「涕」,黄本作「泣」。《校注》:「『泣』,冯舒校作『涕』。元本、弘治本、活字本、汪本、畲本、张本、两京本、王批本、何本、合刻本、谢钞本、尚古本、冈本、文津本、王本、郑藏钞本、崇文本作『涕』。按《晋书》(刘)琨传作『泣』;《文选》作『涕』。舍人原作何字虽不可知,然其义固无害也。」《考异》:「按:《说文》:泣,无声出涕也。又:涕,泣也,义同。」按范注:「刘琨《重赠卢谌》诗见《文选》,亦载《晋书》本传。」李善注:「《公羊传》曰: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何以书?记异也。孔子曰:孰谓来哉,孰谓来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袍。」则「涕」「泣」二字皆有所本。

务在允当。

《校证》:「《吟窗杂录》『在』作『于』。」

若两事相配。

纪评:「『两事』当作『两言』。」《校证》:「《吟窗杂录》『配』作『对』。」《义证》:「『两事相配』,宋晏殊《类要》卷三十二《譬谕语》引作『两字相犯』。」《校注》:「按纪说非是。下文『若夫事或孤立,莫与相偶』,盖言事奇无匹,故承云:『是夔之一足,趻踔而行也。』此云事对不均,故承云:『是骥在左骖,驽为右服也。』」《补正》:「《吟窗杂录》三七有此文,作『事』。《子苑》引亦作『事』,足见『事』字未误。」《义证》引《注订》云:「『两事』疑不误,此指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而言也。下文『若夫』云云,是指或反或正,其相偶必相称,不然便如趻踔而行也。」《考异》:「按:纪评仍以文论,但下言优劣,则以事分,故『事』字不误。」按纪说是。上言「言对为美,贵在精巧;事对所先,务在允当。」此承「言对」为言,若「优劣不均」,则言不精巧矣。下「事或孤立,莫与相偶」者,谓「事对」失于允当也。《校注》谓此专论事对,一曰不均,一曰无匹,疑非彦和之旨。盖上亦言对、事对并论,此不应更有异也。从纪说改。

是骥在左骖。

《校证》:「『骥』,《吟窗杂录》作『骊』。」《校注》:「『骥』,《类要》三二引作『骊』;《吟窗杂录》同。按以下文『夔之一足趻踔而行』系用《庄子秋水》故实相例,则此当以作『骊』为长。『骊』,盗骊之省。《列子周穆王》篇:『命驾八骏之乘;……左骖盗骊而右山子。』是『骊在左骖』一语,正用《列子》之『左骖盗骊』也。今本作『骥』,似嫌空泛。」《义证》引《斟诠》「骖,三马也。见《说文》。谓一车驾三马名骖也。《郑风大叔于田》『两骖如舞』郑笺:『在旁曰骖。』服,驾也,乘也。《易系辞》:『服牛乘马。』又《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郑笺:『两服,中央夹辕者。』」按《说文》:「骥,千里马也。」《荀子劝学》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杨倞注:「言驽马十度引车,则亦及骐骥之一跃。」王先谦《集解》:「十驾,十日之程也。旦而受驾,至暮脱之,故以一日所行为一驾,若十度引车,则非驾义也。王念孙曰:《吕氏春秋贵卒》篇曰:『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则与驽骀同。』《淮南子齐俗》篇:『夫骐骥千里,一日而通;驽马十舍,旬亦至之。』此皆驽马十日行千里之证。(辩见《大戴记述闻》)」均骥、驽对举,此彦和所本,《校注》非是。

驽为右服也。

《校证》:「『为』,《吟窗杂录》作『居』。」

若夫事或孤立。

《校证》:「『若夫事或孤立』,《吟窗杂录》作『若美事孤立』。」

莫与相偶。

《校证》:「『相』,《吟窗杂录》作『为』。」

是夔之一足,踸踔而行也。

「踸」,黄本作「趻」,范校:「谭校作『踸』。铃木云:嘉靖本作『踸』。」《校证》:「『趻』,冯本、汪本、畲本、张之象本、王惟俭本、《吟窗杂录》、《天中记》三七、《诗纪》、《六朝诗乘总录》作『踸』。案『趻』与『踸』古通,《庄子秋水》篇:『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宋本《道藏》、成疏本、《文选文赋》注,『趻』并作『踸』。」《校注》:「『趻』谭献校作『踸』,元本、弘治本、汪本、畲本、张本、两京本、王批本、胡本、训故本、谢钞本、四库本作『踸』。《吟窗杂录》、《喻林》八九、《汉魏诗乘总录》、《艺苑巵言》、《天中记》三七、《翰苑新书序》、《续文选缘起》引同。《类要》作『堪』,当是传写之误。按『趻』字《说文》所无,《新附》有『踸』字。《楚辞》东方朔《七谏》:『马兰踸踔而日加。』《文赋》:『故踸踔于短垣。』《江文通文集镜论语》『宁踸踔于马兰』,是古人率用『踸』字。」《考异》:「按:《庄子秋水》篇:『吾以一足趻踔而行。』正韵云:『趻同踸,音渖绰。』」《义证》引《斟诠》云:「踸踔,行无常貌,或行不进貌。踔一作卓。王念孙曰:『趻卓与踔同,一作踸踔,跛者行一前一却,不定之义。』」按《集韵寝韵》:「踸,《说文》:『踸踔,行无常貌。』或作趻。」《庄子秋水》篇:「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予无如矣。」释文:「夔,一足兽也。」成玄英疏:「趻踔,跳踯也。」

若气无奇类,文乏异采。

《补正》:「按『类』字费解,疑当作『貌』。《夸饰》篇『至如气貌山海,体势宫殿,……岌岌其将动矣。莫不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也。』是『气无奇类』之『类』,应该为『貌』始合。《物色》篇:『写气图貌。』亦其切证。盖《文心》原有作『』之本,写者误认为『类』,遂以讹传讹,流行至今。《书洪范》『一曰貌』《释文》:『本亦作。』《说文》皃部:『,皃。或从页。』《玉篇》页部:『,孟教切,容也。与皃同。』《汉书刑法志》:『夫人宵天地之。』颜注:『,古貌字。』《一切经音义》十二:『貌,古文皃、二形。』《荀子礼论》篇:『而无功。』杨:『,形也。』字因不习见,故误为类耳。」按此作「类」通。《庄子天运》篇:「类自为雌雄,故风化。」郭象注:「夫同类之雌雄,各自有以相感。相感之异,不可胜极,苟得其类,其化不难,故乃有遥感而风化也。」《释文》:「或说云:方之物类,犹如草木异种而同类也。《山海经》云:『亶爰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发,其名曰师类;带山有鸟,其状如凤,五采文,其名曰奇类,皆自牝牡也。』」《晋书载记序》:「古者帝王乃生奇类,淳维、伯禹之苗裔,岂异类哉?」亦其旁证。「奇类」犹异类也。

联璧其章。

《校注》:「按『其』疑『共』之误。」《义证》:「按『联璧其章』谓其章采如联璧,『其』字不误。」按《义证》是。《补正》无此条。

理斯见也。

「斯」,黄本作「自」,黄校:「汪本作『斯』。」《校证》:「『自』冯本、汪本、畲本、张之象本、两京本、王惟俭本、《诗纪》作『斯』。」《补正》:「按元本、弘治本、活字本、畲本、张本、两京本、胡本、王批本、训故本、谢钞本、四库本亦并作『斯』,《诗纪别集》二《统论》下引同。是也。《章表》篇『事斯见矣』,语意与此同,可资旁证。」

精味兼载。

《校释》:「嘉靖本『味』作『未』,按当作『末』,精末,犹言精粗也。因『末』误『未』,『未』又误作『味』也。」《校证》:「『味』,张之象本作『未』。按『精味』之『味』犹《辨骚》篇所谓『讽味』,《附会》篇所谓『辞味』、『道味』,《总术》篇所谓『义味』之『味』,作『未』误。」《考异》:「按:从『味』是。」按《三国志魏书田畴传》裴注:「《先贤行状》载太祖命曰:「蓚令田畴,……研精味道。」《类聚》卷八十七杏:「《玄晏春秋》曰:魏故侍中刘子阳,食饼知盐生,精味之至也。」作「精味」是,指内外也。

如彼珩佩。

《校证》:「『佩』冯本作『佩』。」《补正》:「按元本、弘治本、汪本、畲本、张本、两京本、胡本、王批本、文溯本并作『佩』。《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凡带必有佩玉。』《说文》人部:『佩,大带佩也。从人凡巾。』段注:『从人者,人所以利用也。从凡者,所谓无所不佩也。从巾者,其一端也。……俗作佩。』《玉篇》人部:『佩,大带佩也。』又玉部:『佩,本作佩。或从玉。』《广韵》十八队:『佩,玉之带也。……佩,玉佩。俗。』是『佩』为『佩』之俗体。篇末『节以杂佩』作『佩』,则此『佩』字亦应从元本、弘治本等及《喻林》引改为『佩』始合。」按据《汇校》元本作「佩」。佩同佩。《诗郑风女曰鸡鸣》:「杂佩以赠之。」毛传:「珩璜琚瑜冲牙之类。」郑笺:「珩音衡,佩上玉也。」《墨子辞过》篇:「珠玉以为佩。」孙诒让《闲诂》:「《大戴礼记保傅》篇云:『玉佩上有葱衡,下有双璜,冲牙蚍珠,以纳其间,琚瑀以杂之。』『佩』,《治要》作『佩』,《长短经》同。毕云:『当为佩,古无此字。』」又按《说文》无「佩」字。然亦有「珩佩」连文者。《宋书后妃文帝袁皇后传》:「(颜延之哀策)饰遗仪于组旒,想徂音乎珩佩。」《西京杂记》卷二:「昭阳殿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佩之声。」《乐府诗集》卷十四沈约《俊雅》二:「珩佩流响,缨绂有容。」《诗曹风候人》孔疏:「珩佩,玉之珩也。」此毋需改。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知道你离开了

    我知道你离开了

    君如暖阳深拥必伤。我为深海久溺为何不亡?一生一世一双人只是当初的童言无忌。
  • 聚魂记

    聚魂记

    他本是鬼差中的王者,收集魂魄的月冠军,居然收到阎王老爹的下岗投胎通知……费尽心力留入地府时的记忆,却斗不过八字又弱,阳气不足的老妈……刚入学班主任就看他不顺眼尽找他麻烦,难道他要就这样过完悲催的一生?人说久走夜路总要遇鬼,可他八字太重,阳气太旺,始终碰不到曾经的手下。谛听——一切就从这里开始……是转机,是命运,还是噩梦……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茅山鬼道人

    茅山鬼道人

    身为茅山派的第十代传人,王十三道长的后人,王天一也就是王十三的孙子,王天一很聪明,而且好学,更对道教的道法感兴趣,天一的爷爷非常疼爱这个孙子,因为天一很小就没了父亲,他的父亲是被鬼妇人害死的,这个鬼妇人专吸男人的阳气,还有在他们的死后吃掉他们的心脏,另全村的人惊惶不安,于是就找到了天一的爷爷....
  • 有妖气:魔妃千千岁

    有妖气:魔妃千千岁

    今个儿吹的神马风?莫名的把她吹到古代来发疯!轰个战机能把自己轰穿越了……她果然是个天才!作为胸怀天下的第一废物大小姐,必须怀揣穿越女两大技能——无耻+装X!“世界,全都归我所有,所以我不会对我的东西弃之不顾,因为我的欲望强烈啊!”只是征服世界的方向好像有点不太对。中二皇子,闷骚公子,就连那倾国倾城的病娇“侍女?!”也来参上一脚。面对三人的积极进攻,雷婷厚颜无耻的绯红表示,“其实我只想当个安静的萌妹子。”家有妖气!魔妃千千岁!
  • 夜妖娆:腹黑狐君

    夜妖娆:腹黑狐君

    她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却遭到身为一国至尊的舅舅垂涎。离家出逃偶遇狐族王子,一路相伴缱绻情深。然而,生母之谜,灭族之仇,让他离她越来越远。一夜相媚好,他翻身走人,她跺脚就追,“死狐狸,吃了就跑你没种!”他骤然深笑,“有没有种,你试试不就知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金难钓:妖孽暗少惹上身

    千金难钓:妖孽暗少惹上身

    披上伪装,她是难以近人的冷面少女。铅华褪尽,她是千金宠儿,黑夜中的喋血女王。为了心底最深处的仇恨,她入院就读,从一个高贵的千金变成平凡的少女。从此,与命运纠缠……但是,当遇上某个冷心冷情的少年时,自己的生活慢慢偏离了原来的轨迹。他死缠烂打,她避之不及。当丑男对上冷面女,众人哄嘲:“绝配!”他织下爱情的巨网,将她拢入网内,逃无可逃……当某天她发现自己出现在他的床上时……他无赖:“都吃干抹净了,你要负责。”她冷眼相对:“吃亏的是我。”他眸中潋滟生光:“那我负责也行。”她:“……”当卸下一切伪装,原来她不是她,他亦非他。不过,在这个爱的谎言中,到底是谁先惹了谁……
  • 如果医生得了糖尿病

    如果医生得了糖尿病

    本书介绍了与糖尿病相关的基本常识、糖尿病的诊断方法,并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运动、生活起居等多方面的调理,同时针对糖尿病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给出了防治手段及护理建议,厘清糖尿病患者心中常见的误区,解答糖尿病患者心中最大的疑惑。对糖尿病多了解一点,糖尿病便会离我们更远一点。希望读者读完这本书能更加积极、理性地看待糖尿病,做到心中有数,使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将糖尿病对身体的伤害及生命的威胁降至最低。"
  • 一念情深:总裁大人爱上你

    一念情深:总裁大人爱上你

    夜深人静,他破门而入,掀被而进,灼热的胸膛紧贴她的后背。“宫尧辰?!”“这么快就知道是我,你在想我?”“半夜爬床这种事,只有你才做得出来!”“我睡不着,怎么办?”“可我能睡着。”“那你来睡,我来动。”“啊,宫尧辰,你摸哪!”
  •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

    林汶奎主编的《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记 录了投资大师巴菲特每年向股东们写的一份投资年报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包括:巴菲特致 股东的信,探讨的主题涵盖管理、投资及评估等,将 从其中提炼出巴菲特精华的投资思想展现在读者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