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19700000088

第88章 江右王门学案八(3)

人之生也直,直道而行,不直则曲,所以须致曲。如见孺子入井,自然怵惕恻隐之心,直也;纳交要誉恶声,斯曲矣。然则何以致之?程子云:“人须是识其真心。”此致曲之旨也。(《致曲》)

有问:“自成自道者。”曰:“子适来问我,还是有人叫子来问我,还是自来问的?”曰:“此发於自己,如何人使得?”曰:“即此是自成自道。”(《自成自道》)

善与人同,不是将善去同人,亦不是将人善来同我。人人本有,箇箇圆成,鱼游於水,鸟翔於天,无一物能问之也。(《善与人同》)

赤子之心,真心也。见着父母,一团亲爱,见着兄弟,一团欢欣,何尝费些拟议思虑?何曾费些商量?大人只是不失这箇真心,便是圣学不明。愁赤子之心空虚,把闻见填实,厌赤子之心真率,把礼文遮饰。儒者以为希圣要务,不知议论日繁,去真心日远。无怪乎大人不多见也。象山云:“纵不识一字,终是还他堂堂大人。”(《赤子之心》)

文集

“从心所欲不踰矩”。世儒谓从者纵也,纵其心,无之非是。此近世流弊。窃谓矩,方也;从心所欲,圆也。圆不离方,欲不离矩。

心,神物也,岂能使之不动?要知动亦不动耳,寂感体用,原未有不合一,故求合一,便生分别,去合一之旨愈远。

吾辈动辄以天下国家自任,贫子说金,其谁信之。古人云,了得吾身,方能了得天地万物。吾身未了,纵了得天地万物,亦只是五霸路上人物。自今以往,直当彻髓做去,有一毫病痛,必自照自磨,如拔眼前之钉,时时刻刻始无媿心。

吾辈无论出处,各各有事,肯沉埋仕途便沉埋,不肯沉埋,即在十八重幽暗中,亦自骧首青霄。世岂有锢得人?人自无志耳。

夫道以为有,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未尝有也。以为无,出往游衍,莫非帝则,未尝无也。有无不可以定论者,道之妙也。知道者言有亦可,言无亦可,不知道者言无着空,言有滞迹。

道心为主者,世情日淡,世情日淡而后能以宰世,不为世所推移。识情为主者,世情日浓,世情日浓且不能善其身,又安能善天下!

敬者,主一无适之谓。夫所谓一者,必有所指,庄严以为敬者,涉於安排;存想以为敬者,流於意识。不安排而庄,不意识而存,此非透所谓一者不能。一者无一处不到,而不可以方所求,无一息不运,而不可以断续言。知一则知敬,知敬则知圣学矣。

舜为法天下,自天下起念,可传后世。自后世起念,如今人只在自家一身一家起念,较是非毁誉,眼在一乡,则结果亦在一乡。

给諫罗匡湖先生大紘

罗大紘字公廓,号匡湖,吉之安福人。万历丙戌进士。辛卯九月,吴门为首辅,方註籍新安山阴,以停止册立,具揭力争,列吴门於首。上怒甚,吴门言不与闻,特循阁中故事列名耳。时先生以礼科给事中守科,愤甚,上疏纠之,遂谪归。先生学於徐鲁源,林下与南臬讲学。南臬谓先生敏而善入,众人所却步躇踌四顾者,先生提刀直入;众人经数年始入者,先生先闯其奥。然观其所得,破除默照,以为一念既滞,五官俱堕。於江右先正之脉,又一转矣。野史言:“吴门殁,其子求南臬立传。南臬为之作传,先生大怒,欲具揭告海内,南臬嘱申氏弗刻乃止。”按吴门墓表见刻南臬《存真集》,野史之非,可勿辨矣。

匡湖会语

心非专在内,俯仰今古无非是心。性非专是心,耳目口鼻无非是性。故知心量之无外,则存心者不必专收於内,知性体之无二,则尽性者不必苦求於心。一念迷即为放,而心非自内出也。一念觉则为收,而心非自外来也。当其视,心即在目,心量如是,眼量亦如是,迷则皆迷,悟则皆悟,不必舍视而别求心也。当其听,心即在耳,心量如是,耳量亦如是,迷则皆迷,悟则皆悟,不必舍听而别求心也。语默动静,周旋屈伸,一切与心相印,元气充周,於天地灵光,徧照於宇宙,必拘守一块肉,乃为存心哉!

既曰气质,即不是性,既云性,便不堕气质。不识天命之性,只管在气质上修治,所以变化不生。

性之身之,是千古两派学脉,一则视听言动不离乎性;一则视听言动不离乎身。尧、舜“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所谓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此性之之学也。汤、武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以敬胜怠,以义胜欲,所谓修身道立,履准蹈绳,此身之之学也。尧、舜固是自然,即当其忧嗟咨叹,兢业劳苦,亦从性之来;汤、武固是勉然,即当其动,罔不臧身,安用利,亦从身之发。故学者初入门时,劈空从性命上参求,竟是性之之学起手,从身心上操存,终是身之之学。

问:“夫子言仁,何不直指仁体,而必曰复礼,何也?”曰:“《乾》之元亨利贞,即我性之仁义礼智。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盖乾元资始统天,荡荡难名。至於亨,当《巽》、《离》之交,云行雨施,品物流行,枝叶华蕋,苍翠丹绿,杂然并陈,所谓万物皆相见也。即此相见者,而资始统天之元,灼然宇宙,悟此而复礼归仁,不待赘辞矣。故《击传》曰:‘显诸仁。’”

仁之浑然全体,难於思求,而其条理,则有可觉悟,故复礼即归仁。仁一而已矣,在目为视,在耳为听,发於声为言,运於身为动,此仁之条理,所为礼也。舍礼之外无仁,舍视听言动之外无礼,故一日之间,能於视听言动忽然觉悟,而仁之全体呈露矣。问:“何以见天下归仁?”曰“人但看得仁大,看得视听言动小,不知仁体随在具足,即视而仁之体全在视,即听而仁之体全在听,言动亦然。始以视明之:今人在室见一室,在堂见一堂,在野见四境,仰视而见高天之无穷,俯视而见大地之无尽,见亲则爱,见长则敬,见幼则慈,见入井之孺子则恻隐,见衅钟之牛则不忍,孰非与吾之视为一体者?即此一觉,而天下归仁,不待转盻矣。五官之貌,言视听思也,五伦之亲,义序别信也,人皆生而具之,日而用之,所谓故也,时时从此体认,从此觉悟,事亲知人,可以知天,聪明圣智,达乎天德,是为温故而知新。”

兰舟杂述(刘调父记)

习俗移人,非求友不能变。一家有一家气习,非友一乡之善士,必不能超一家之习。推之一国天下皆然,至於友天下尽矣。然一朝又有一朝之气习,非尚友千古不可以脱一世之习,此孟子所以超脱於战国风习之外也。

吾辈无论友千古、友四方,此身自房中出,到厅上便觉超然,自厅上出,到门外又觉超然。

孔子去鲁,不以女乐,而以燔肉。其一段肫肫之仁,渊深而不浅露,容蓄而不迫隘,不倚於意见,不倚於名节,全是天德用事,人则不免於有所倚矣。

安土敦乎仁,故能爱人。各有所处之地,所谓土也。惟不安其所处之地,则一室之内,不胜异意。我既嫌人,人亦嫌我,如之何能安乎仁而相亲爱乎?若安土者,见处处皆好,人人皆好,是以能无不爱,无不爱,是谓敦厚以居仁。

仁本与万物同体,只为人自生分别,所以小了。古人天下一家,中国一人,非意之也,其心量原自如此。今处中国,只争箇江西,江西又争箇吉安,吉安又争箇安福,安福又争箇某房,某房又争箇某祖父位下,某祖父位下又只争我一人,终生营营,不出一身一家之内,此岂不是自小乎?故善学者愈充之则愈大,不善学者愈分之而愈小。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大叔,别拿我当小孩

    大叔,别拿我当小孩

    大叔当“老大”不是这么当的,看看萝莉是怎么指导大叔混黑社会!
  • 转行,你能成功!

    转行,你能成功!

    本书内容包括:理性评价自我,合理利用现有条件,规划职业生涯,考察转行目标,转行方向选择,转行过渡打造,转行实战求职,转行心理调试激励,转行后的职业提升等等。
  • 清穿之回眸嫣然

    清穿之回眸嫣然

    遭遇不测而魂穿的女主,来到了清朝,她小心翼翼地生存,命运的齿轮让她和几位阿哥有了千丝万缕的爱恨情仇……知晓历史轨迹的她,能否淡然地面对这一切的发展?
  • 修真杀手都市行

    修真杀手都市行

    昔日国际杀手萧逸扬醉死于酒吧,而于此同时天元大陆赫赫有名的修真高手“易阳真人”萧易阳在渡劫失败中灵魂穿越到地球重生于杀手身体中,那么作为修真者的杀手回到都市又会卷起怎样的血雨腥风呢?
  • 问仙归处

    问仙归处

    一个深谷中长大的少年,一段尘封的往事,一群肝胆相照的朋友,一场刻骨铭心的情感。修仙问道路,红尘最炼心。不羡长生界,浊酒归山林。
  • 九尾狐的秘密

    九尾狐的秘密

    维格斯默默的画了个圈圈诅咒狐魅,说“无视我,难道我是小透明吗?”狐魅“魅影,有人在说话吗?”魅影“没有。公主殿下。”维格斯说“你们这两个坏狐狸,好狼不和坏狐斗。哼。。”狐魅说“魅影,你知道多少关于灭族之灾的内部情况。”魅影“报告公主殿下。只要您找到冰书馨就可以找到所有大概的情况,她现在应该在光之圣域内吧。”维格斯(弱弱的说一句)“我们可以去找冰焰鸟了吗?”狐魅“你不说我还真忘了。好,我们走吧。”魅影“公主殿下,冰焰鸟就在这个洞穴里啊。”狐魅“也对哦。”维格斯“别乱走。”狐魅“魅影,还是你来带路吧。”魅影“是。”维格斯一边走,一边注意着洞穴了的一种特殊的水晶,——冰焰水晶。
  • 明月传

    明月传

    她只是一小小的女子,却肩负拯救天下苍生的己任,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谁才能陪她一起走过荆棘岁月,去探寻未知的真相……
  • 真的不重要

    真的不重要

    本小说结构上分独立的上篇和下篇,分别讲述了两对夫妻面对生活的无奈与挣扎。上篇的关键词是传世文物、金钱,下篇的关键词是宽恕、按揭。全书旨在揭示同一主题,即金钱的本质,告诉读者人生中的好多事、一些人,甚至是传世之宝、住房并非那么重要。
  • 太监翻身:皇后太妖娆

    太监翻身:皇后太妖娆

    她是拥有超强大脑的神医,因为研制生化武器而被各路追杀,意外混进宫里,成了第一‘太监’!他是闻风丧胆的暴君,俊美邪肆,却身含剧毒,后宫无一妃。不就嘲笑他不举么?结果。。。。。:“皇上!奴才卖艺不卖身呐!”(女主很腐、很腹黑,男主很帅、很霸道,绝对的一对一结局))
  • 妖仙狂绝

    妖仙狂绝

    上一世让她经历夺子之痛,这一世她只想倾尽一切去守护的人,也被那妖人夺去精魄。那萦绕在身上的煞气,那如罗刹般的眼神,靠近她花草也被这煞气所煞而枯萎。这煞气给她带来的是福是祸,煞气给她绝世容貌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为了救他,魏正倩必须一心求仙,只有修成正果,历经仙劫的血精才能救回他。但是修仙之路更是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