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19700000051

第51章 浙中王门学案三(3)

古言功业之大,道德之盛无过於唐、虞、三代,言君则无过於尧、舜、禹、汤、文、武,言臣则无过於皋、夔、稷、契、伊、傅、周、召。人皆知其大矣,而不知其所以大;皆知其盛矣,而不知其所以盛。夫不知者,知为功业而不知所以为功业,知为道德而不知所以为道德。夫功业由道德,道德由其学,其学由於其心,必知其学,然后其心可得知也。盖自伏羲以来,以“艮止”启存心之法,至尧以“允执厥中”示由道之要,至舜、禹以“人心道心”、“危微精一”、“安止几康”明“允执厥中”之要,至汤、文、武以“钦止艮背”明“建中绥极”之要,其实皆“艮止”也。苟得其要,虽在数千载之下,可见数千载之上。今予生数千载之下,窃尝妄意欲窥当时君臣功业之大,道德之盛,每恨不获生逢其时。早尝有志,寤寐景行,黾勉从仕,虽幸有遭命与心违,归卧穷山,扫迹蓬户,乃取《典》、《谟》、《训》、《诰》之文,反覆微言,潜心岁月,一旦怳然若有所启,若见言外之旨,目击其君臣雍雍济济,感德仰恩,相与揖让於一堂之上。皆有以见其道德高明如天,容物之所不能容,博厚如地,载物之所不能载,悠久无疆,成物之所不能成,逆顺万途,贤愚万类,公私取舍,皆不出其范围,於是喟然叹曰:“斯学既绝,如斯道德,所以久不明於人,如斯功业,所以久不明於世,予何汩没?”抱兹俯仰,耿耿不能自已。乃订其文之错简与篇之错简,随其所得,或因旧闻为笺,名之曰《书经原古》。庶几其时其义,灿然可明,以俟君子有求於千古者,或有徵於斯云。

诗经原古序

《诗》合於《乐》,古之教也。夫子定《乐》合於《诗》,当时在门弟子莫不知之。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则知之者鲜矣。故后世《诗》分为四家,而皆谓《乐经》已亡。由此言之,则世不知《乐》矣。夫《乐》既不知,则《诗》亦不知矣。何哉?夫诗发之情而动之志,动之志而着之言,言永而依之声,声永而协之律,律和而谐之音,此五声、六律、八音之所不废而合於乐也。何谓五声?宫、商、角、徵、羽是也。何谓六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大吕夹锺、仲吕林锺、南吕应锺,阴阳各六是也。何谓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是也。以此言《乐》而《诗》在焉。《周南》、《召南》,文王后妃之德,周、召二公之化,故尝被之管絃,以为房中之乐,用之闺门、乡党、邦国。《二雅》、《二颂》,文王、武王之功德、后稷,公刘、太王、王季之积累,故尝协之钟鼓管籥,以为朝廷、郊庙之乐,用之燕飨,荐之神明。以志感志,声、律、音无不相感,声律音无不相应,而气无不融。气融情动而幽明共和,以之治人,所以陶鎔变化,养其性情而莫知所为者;以之事神,上下、和应,莫不孚格。此《诗》、《乐》之所以为教,所谓“人事浃於下,天道备於上,而无一理之不具”,故古先圣王教冑子之必先,而移风易俗之必事。其他十三国,皆九州之旧域,皆有古圣贤之遗教。其后君非一人,贤否不一,教化亦异,风俗不能不变。然圣贤之遗,亦时有存者,或贤人贞妇之不得志,或里巷男子之道情,或时有可感,或事有当悯,及夫公刘之肇基王业,周公之克艰王室,诗之得失,皆可见也。此虽可絃歌而乐不常用,但用之讽志,以备观省观惩而已。故夫子特举其籍而讨论之,皆因其旧,去其重複,正其紊乱,明其善恶,以为万世教化之本。予少学之,白首方知其故。故敢以《南》、《雅》、《颂》合乐者,次第於先,乃退十三国於后,去其“国风”之名,谓之“列国”,亦因其旧也;鲁之有《颂》,实僭天子礼乐,夫子鲁之臣子,故不削,使读者自知其非,今黜之於《列国》,以明夫子之志,庶几《诗》、《乐》之两全,他诗之不杂,总名之曰《诗经原古》,以俾审音、讽志之有考,陶鎔、孚格、劝戒之有法,以俟学《诗》学《乐》者之两得也。

春秋原古序

《春秋》者,夫子经世之志,处变之书也。孟子尝明夫子作《春秋》之志,曰:“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矣。”然则《春秋》,史也,而可为夫子经世处变欤?曰:“史载当时天下之事,夫子观史而见其义,因义而见其所载之当否。其义有关於天下之故者,则书而存之,所谓夫子笔之也。其义无关於天下之故者,则削而去之,所谓夫子削之也。或笔或削,皆观其义,因其义,设以身处之,以权其轻重,定其是非,则当时天下之事,皆夫子所以经纶裁制之宜也,故曰‘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夫君子之於天下也,处常易,处变难,君子之道本诸身,原诸天,是之谓王道也。方周之盛也,文、武、成、康相继在上,周、召、毕、陈相继在下,以身奉天,绥德诸侯,溥善氓庶。此上以道揆,下以法守,是王道之行於世,犹元气之足於身,而百病不生,故曰‘处常易也’。及其衰也,幽、厉相继在上,荣、尹、番、聚、蹶、楀相败在下,以身拂天,播恶诸侯,流毒氓庶。此上无道揆,下无法守,是王道不行於世,犹元气之不足於身,而百病交生,故曰‘处变难也’。迨至春秋,周室已东,文、武、成、康之泽日微,天下贸贸。百余年来幸有齐桓、晋文者出,佐以管仲之辈,虽志在功利,犹能假王道之名以行,而谓之霸,虽成周之盛不可复睹,而天下生民亦赖之以少康矣。不久二霸没而复乱,后虽有宋襄、秦穆诸君者欲效之,而不足霸。惟晋悼欲继祖业,不久而殁,天下之乱,迄无已时。夫子惧其不已,乃求在上之故,以其甚者,托始於平王之四十九年,感瑞物之虚出,而绝笔於西狩之获麟。其间《鲁史》所记,君人之虐,臣子之逆,妾妇之乱,夷狄之横,可胜言而可胜数哉!故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春秋》之作,岂夫子之得已哉?忧王道之不行也,故曰:‘吾志在《春秋》。’今之学《春秋》者,苟无夫子经世之志,处变之心,而欲窥其门墙,难矣!窥其门墙尚难,况欲入其阃奥乎?昔董仲舒尝诵其师说曰:‘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罪。’由此言之,则知夫子之作《春秋》,盖不堪世变之感,思欲正之,无可奈何,故托《鲁史》为《春秋》。今欲知夫子经世之志,处变之道,而以义例之凿观之,则非所以为《春秋》矣。且《春秋》之说,莫先於《三传》,而《三传》已不能无得失之议。今家传人诵莫先於胡氏,而胡氏已不能无沿袭之弊。自汉、唐、宋迄今,凡学《春秋》者,皆不出《三传》与胡氏之范围。今甘泉湛子独能一旦豁然以孟子所述夫子之言为主,痛扫诸儒义例之凿,可谓难矣!但以周正改月,凡汉儒附会典礼之类,皆以为是,又以左氏尽据国史而不疑其庞诞,此乃湛子之瑜瑕不可掩者。予少有志於《春秋》,颇厌义例之凿,学之白首,忽悟孟子与夫子之言而有省。时犹未见湛子之书,今偶见之,多与予合,乃取湛子之书及《三传》、胡氏,参以诸儒之说而折衷焉,一皆以圣经明文为据。虽云《经》、《传》或由汉儒附会,后儒曲说,皆不敢信,必质诸真圣人之《经》而后敢安。此予之志也,故缀此以俟有志於《春秋》者共云。

礼经原古序

夫《礼》之作,自天地来矣。有天地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亲疏、长幼,朋友,而礼有所错,则礼之制,自人伦始矣。天地之贵在人,人之贵在性,性有仁义礼智信,故制礼者必因人性之礼,错之人伦而为之条理,必合仁义智信出之,然后行乎天地而成乎人伦也。其行有三重焉,曰身,曰事,曰世。总三者之纲言之,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总三者之目言之,曰冠、婚、丧、祭,曰吉、凶,军、宾、嘉。其载也有籍焉,其出也有仪焉,有义焉。仪以言其节文,义以言其理意。有人以行乎三重,斯须不可去,造次颠沛不可违。在身所以周身,在事所以周事,在世所以周世,谓之周旋中礼。琐琐器数不与焉,拘拘刑名不与焉,屑屑祝史玉帛之云不与焉。君子周此三者,所以施之家国天下莫之尚矣,雍熙太和所由致也。帝王代作,质文损益,虽或不同,然於三重,原於天地,始於人伦者,则未尝一日有间。至周而后大备,故礼莫盛於周。及周之衰,诸侯将踰法度,恶其害己,皆去其籍。至孔子时,其籍已不全,故孔子曰:“吾欲观夏礼,杞不足徵也。吾欲观殷礼,宋不足徵也。吾欲观周礼,幽、厉伤也。”幸而鲁之史官犹能存之,故时曰周礼尽在於鲁。孔子犹获见之,故自卫反鲁而讨论之。所谓定礼者,定此籍为经也。孔子虽定之,孔子无位,但私藏而私传之,未及大行於世。孔子殁而微言绝,坏乱至於战国,上下恣横,礼益为当时所恶。盖孔子所定之经,不待秦火秦禁,先已散亡。至汉武帝之世,始弛挟书之禁,建收书之策,《礼》之篇章,藏於孔壁,散於山泽者,稍稍渐出,如高堂生所传,二戴所记,《艺文志》所载,世历唐、宋至今,云古礼或存者,惟此而已,此外更无所谓礼者。故《六经》残缺,惟《礼》为甚。予早尝有志,思学诸身者未有所得,故置其稿於箧中以俟时。迨仕而或出或处,南北靡常,皆有未暇。至己亥投林之后,又以四子诸经未完,蹉跎至今,始获措手。盖《礼》之为经,非若他经,虽或错乱,其经之规模犹在,尚可依据寻绎,求其意旨而订定之。至於《礼》则散亡日久,虽有高堂生、二戴、《艺文志》所存遗简,然已茫无头绪,不知孰为先王之作,孰为后世之为,孰为洙、泗之传,孰为汉儒之附会,孰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之礼,无以辨之。纵或辨之,亦不能全。今但据其仪之可观,其义之可训者,存其什一,推而达之纤悉贵贱之礼,总以三重辑之。凡言身者,以身为类;凡言事者,以事为类;凡言世者,以世为类。所谓纲与目者,亦次第其间。又取朱子《仪礼》经传数篇,益之以成一经之纲领,总谓之曰《礼经原古》。俾学《礼》者知其源委,寻其脉络,以为三重之条理,以立大本,以经大经,以赞化育,庶几或少补於明时云。

同类推荐
  • 在园杂志

    在园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海渔歌

    东海渔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仁王经疏

    仁王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碧里杂存

    碧里杂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晶武傲天

    晶武傲天

    天武大陆,因寿元所限,武修想要提升修行,仅依靠吸取天地灵气,远远不够。千尝万试之下,终于发现了,蕴含着各种属性灵力的晶石,用来辅助修行。于是,出现了一批天赋卓绝的武修,将这些晶石与不能用来吸取能量的伴生矿石,以特殊的手法,炼制成各式各样的武兵以及功能各异的晶宝。而这些人被尊称为晶炼师,他们用的手法被称为晶炼术。曾经的天才少年秦逸,凝结武核失败。带着在矿洞中意外得来的紫阳环,从此踏上了一段非同寻常的道路。
  • 爱在桐花落尽时

    爱在桐花落尽时

    一次离奇的穿越旅程,一段刻骨的旷世绝恋。二十年前埋下的种种阴谋与报复,现实与梦境的交织拨开层层迷雾。血液与泪水的交融不为他曾经许下的承诺,只为梧桐树下的那一眼柔情…
  • 乡村档案

    乡村档案

    讲述的是西岭市西安县苦藤河乡因一条河挡住了出路,交通不便,农民的生活贫苦,苦藤河乡的祖祖辈辈都盼望在苦藤河上修一座桥。可苦藤河乡的主要领导却将农民修桥的血汗钱中饱私囊。新来的乡党委书记为了办政绩工程,早日调回县城,再一次集资修桥,致使农民与乡政府严重对立,酿成大祸;农民聚众砸乡政府、县纪委书记险遭谋害、漂亮女孩暴死灭尸……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实,迫使苦藤河乡的农民们团结一心,与邪恶势力展开了一轮又一轮较量……
  • 倾于花颜

    倾于花颜

    她,令人闻风丧胆的黑暗之女,拥有绝美的容颜,却冷若冰霜。黑道上人人称她为“黑暗女王”。十一年前,她被“黑”帮主蓝佑合偷来改名换姓,“黑”帮主将她培养想成黑道第一女杀手,与她情同父女。却不知他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他,四大家族之首的南宫家族继承人,一张像是上苍亲自雕琢过的精致容颜,让无数女生为之疯狂。而他表面上是富家公子,实际上是黑道上人称“黑暗爵少”的黑道第一男杀手。对女色毫无兴趣的他,却对花倾颜一人动心,将他所有宠爱、温柔都献之于她。只为她的一抹笑,他可以舍弃所有。当“黑暗女王”遇上“黑暗爵少”,感情将何去何从。
  • 阎罗

    阎罗

    西关村的恶少,却被神秘的阎罗世家附体,成为祸乱世间的种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英雄还是魔王,管他呢
  • 羽之殇:邪魅公主的黑白旋律

    羽之殇:邪魅公主的黑白旋律

    “凭什么,天就可以主宰人的命运?!凭什么,天就可以决定我的生死?!我千羽泠,偏要逆天而为!若我不死,日后定要站在世界巅峰,遇神杀神,遇魔斩魔!”濒死之际,她绝望又撕心裂肺的呐喊震撼人心。……云端之上,她倾城一笑魅百生,俯瞰整个因她而动荡不安的世界:“我说过的,这世界,总有一天会被我踩在脚下。”
  • 大导演时代

    大导演时代

    一场意外,一梦四十年,他来自未来。黄金时代的好莱坞风起云涌,且看他如何改变人生,改变未来。本书已经签约,请各位放心收藏。
  • 优雅女人的16堂投资理财课

    优雅女人的16堂投资理财课

    作为一个女人,有钱意味着什么?有钱可以让女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让生活更有品味更优雅!可以让别人更尊重更欣赏自己,从而让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最重要的还是有钱能让自己很快乐,从方方面面来表达自己的快乐!女人有钱能让自己更美丽;女人有钱才能够真正独立不再依靠男人;女人有钱可以环游自己梦里都想去的地方;女人有钱可以帮助很多人,成为那些得到你帮助的人心中的太阳;女人有钱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你现在还与金钱无缘的话,该怎样改变这种状态呢?本书就教你如何做一个有钱的女人,如何去理财,如何让自己活得更精彩。
  • 凰天

    凰天

    陈夜羽、林兰亚、郭惜秋和蔡诺竹四个人相约去爬玉山,在天气良好的六月上山去,边走边欣赏着风景,途中不时聊天与拍照留念,其他山友经过她们,都不免有些侧目,毕竟在天黑前不到达山庄是不行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