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19700000014

第14章 崇仁学案一(1)

前言

康斋倡道小陂,一禀宋人成说。言心则以知觉而与理为二,言工夫则静时存养,动时省察。故必敬义夹持,明诚两进,而后为学问之全功。其相传一派,虽一斋、庄渠稍为转手,终不敢离此矩矱也。白沙出其门,然自叙所得,不关聘君,当为别派。於戏!椎轮为大辂之始,层冰为积水所成,微康斋,焉得有后时之盛哉!

聘君吴康斋先生与弼

文敬胡先生居仁

教谕娄一斋先生谅

谢西山先生复

郑孔明先生伉

胡凤仪先生九韶

恭简魏庄渠先生校

侍耶余訒斋先生祐

太仆夏东岩先生尚朴

广文潘玉斋先生润

聘君吴康斋先生与弼

吴与弼字子傅,号康斋,抚州之崇仁人也。父国子司业溥。先生生时,祖梦有藤绕其先墓,一老人指为扳辕藤,故初名梦祥。八九岁,已负气岸。十九岁(永乐己丑)觐亲於京师(金陵),从洗马杨文定溥学,读伊洛渊源录,慨然有志於道,谓“程伯淳见猎心喜,乃知圣贤犹夫人也,孰云不可学而至哉!”遂弃去举子业,谢人事,独处小楼,玩《四书》《五经》、诸儒《语录》,体贴於身心,不下楼者二年。气质偏於刚忿,至是觉之,随下克之之功。辛卯,父命还乡授室,长江遇风,舟将覆,先生正襟危坐。事定,问之,曰:“守正以俟耳。”既婚,不入室,复命於京师而后归。先生往来,粗衣敝履,人不知其为司成之子也。

居乡,躬耕食力,弟子从游者甚众。先生谓娄谅确实,杨傑淳雅,周文勇迈。雨中被簑笠,负耒耜,与诸生并耕,谈乾坤及坎离艮震兑巽於所耕之耒耜可见。归则解犁,饭粝蔬豆共食。陈白沙自广来学。晨光才辨,先生手自簸穀。白沙未起,先生大声曰:“秀才若为懒惰,即他日何从到伊川门下?又何从到孟子门下?”一日刈禾,镰伤厥指,先生负痛曰:“何可为物所胜?”竟刈如初。尝叹笺註之繁,无益有害,故不轻著述。省郡交荐之,不赴。太息曰:“宦官、释氏不除,而欲天下之治,难矣。吾庸出为!”

天顺初,忠国公石亨汰甚,知为上所疑,门客谢昭效张觷之告蔡京,徵先生以收人望。亨谋之李文达,文达为草疏上之。上问文达曰:“与弼何如人?”对曰:“与弼儒者高蹈。古昔明王,莫不好贤下士,皇上聘与弼,即圣朝盛事。”遂遣行人曹隆至崇仁聘之。先生应召将至,上喜甚,问文达曰:“当以何官官与弼?”文达曰:“今东宫讲学,需老成儒者司其辅导,宜莫如与弼。”上可谕德,召对文华殿。上曰:“闻高义久矣,特聘卿来,烦辅东宫。”对曰:“臣少贱多病,杜迹山林,本无高行,徒以声闻过情,误尘荐牍,圣明过听,束帛丘园,臣实内愧,力疾谢命,不能供职。”上曰:“宫僚优闲,不必固辞。”赐文币酒牢,命侍人牛玉送之馆次。上顾文达曰:“人言此老迂,不迂也。”时文达首以宾师礼遇之。公卿大夫士,承其声名,坐门求见,而流俗多怪,谤议蜂起。中官见先生操古礼屹屹,则群聚而笑之或以为言者,文达为之解曰:“凡为此者,所以励风俗,使奔竞干求乞哀之徒观之而有愧也。”先生三辞不得命,称病笃不起。上谕文达曰:“与弼不受官者何故。必欲归,需秋凉而遣之,禄之终身,顾不可乎?”文达传谕,先生辞益坚。上曰:“果尔,亦难留。”乃允之。先生因上十事,上复召对。赐玺书银币,遣行人王惟善送归,命有司月廪之。盖先生知石亨必败,故洁然高蹈。其南还也,人问其故,第曰:“欲保性命而已。”己卯九月,遣门生进谢表。辛巳冬,适楚,拜杨文定之墓。壬午春,适闽,问考亭以申愿学之志。己丑十月十七日卒,年七十有九。

先生上无所传,而闻道最早,身体力验,只在走趋语默之间,出作入息,刻刻不忘,久之自成片段,所谓“敬义夹持,诚明两进”者也。一切玄远之言,绝口不道,学者依之,真有途辙可循。临川章衮谓:“其《日录》为一人之史,皆自言己事,非若他人以己意附成说,以成说附己意,泛言广论者比。”顾泾阳言:“先生一团元气,可追太古之朴。”而世之议先生者多端,以为先生之不受职,因敕书以伊、傅之礼聘之,至而授以谕德,失其所望,故不受。夫舜且历试诸艰,而后纳於百揆,则伊、傅亦岂初命为相?即世俗妄人,无如此校量官爵之法,而况於先生乎!陈建之《通纪》,拾世俗无根之谤而为此,固不足惜。薛方山亦儒者,《宪章录》乃复仍其谬。又谓与弟讼田,褫冠蓬首,短衣束裙,跪讼府庭。张廷祥有“上告素王,正名讨罪,岂容久窃虚名”之书。刘先生言:“予於本朝,极服康斋先生。其弟不简,私鬻祭田,先生讼之,遂囚服以质,绝无矫饰之意,非名誉心净尽,曷克至此!”然考之杨端洁《传易考》:先生自辞宫谕归,绝不言官,以民服力田。抚守张璝(番禺人)因先生拒而不见,璝知京贵有忌先生者(尹直之流),欲坏其节行,令人讼之。久之无应者,璝以严法令他人代弟讼之,牒入,即遣隶牒拘之。门人胡居仁等劝以官服往,先生服民服,从拘者至庭,璝加慢侮,方以礼遣。先生无愠色,亦心谅非弟意,相好如初。璝以此得内贵心。张廷祥元祯始亦信之,后乃释然。此为实录也。又谓:跋石亨族谱,自称门下士,顾泾凡允成论之曰:此好事者为之也。先生乐道安贫,旷然自足,真如凤凰翔於千仞之上,下视尘世,曾不足过而览焉。区区总戎一荐,何关重轻,乃遂不胜私门桃李之感,而事之以世俗所事座主举主之礼乎?此以知其不然者一也。且总戎之汰甚矣,行路之人,皆知其必败,而况於先生?先生所为坚辞谕德之命,意盖若将浼焉,惟恐其去之不速也,况肯褰裳而赴,自附於匪人之党乎?此以知其不然者二也。以羲论之,当时石亨势如燎原,其荐先生以炫耀天下者,区区自居一举主之名耳。向若先生不称门下,则大拂其初愿,先生必不能善归。先生所谓欲保性命者,其亦有甚不得已者乎?

吴康斋先生语

与邻人处一事,涵容不熟,既以容讫,彼犹未悟,不免说破。此闲气为患,寻自悔之。因思为君子当常受亏於人方做得,盖受亏即有容也。

食后坐东窗,四体舒泰,神气清朗,读书愈有进益。数日趣同,此必又透一关矣。

圣贤所言,无非存天理、去人欲。圣贤所行亦然。学圣贤者,舍是何以哉!

日夜痛自点检且不暇,岂有工夫点检他人?责人密,自治疏矣,可不戒哉!明德、新民,虽无二致,然己德未明,遽欲新民,不惟失本末先后之序,岂能有新民之效乎?徒尔劳攘,成私意也。

贫困中事务纷至,兼以病疮,不免时有愤躁。徐整衣冠读书,便觉意思通畅。古人云:“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利器。”又云:“若要熟,也须从这里过。”然诚难能,只得小心宁耐做将去。朱子云:“终不成处不去便放下。”旨哉是言也!

文公谓“延平先生终日无疾言遽色”,与弼常叹何修而至此!又自分虽终身不能学也。文公又云:“李先生初间也是豪迈底人,后来也是琢磨之功。”观此,则李先生岂是生来便如此,盖学力所致也。然下愚末学,苦不能克去血气之刚,平居则慕心平气和,与物皆春;少不如意,躁急之态形焉。因思延平先生所与处者,岂皆圣贤?而能无疾言遽色者,岂非成汤“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之功效欤?而今而后,吾知圣贤之必可学,而学之必可至,人性之本善,而气质之可化也的然矣。下学之功,此去何如哉!

夜病卧思家务,不免有所计虑,心绪便乱,气即不清。徐思可以力致者,德而已,此外非所知也。吾何求哉?求厚吾德耳!心於是乎定,气於是乎清。明日,书以自勉。

南轩读《孟子》甚乐,湛然虚明,平旦之气略无所挠,绿阴清昼,薰风徐来,而山林阒寂,天地自阔,日月自长。邵子所谓“心静方能知白日,眼明始会识青天”,於斯可验。

与弼气质偏於刚忿,永乐庚寅,年二十,从洗马杨先生学,方始觉之。春季归自先生官舍,纡道访故人李原道於秦淮客馆,相与携手淮畔,共谈日新,与弼深以刚忿为言,始欲下克之之功。原道寻以告吾父母,二亲为之大喜。原道吉安庐陵人,吾母姨夫中允公从子也。厥后克之之功虽时有之,其如鹵莽灭裂何!十五六年之间,猖狂自恣,良心一发,愤恨无所容身。去冬今春,用功甚力,而日用之间,觉得愈加辛苦,疑下愚终不可以希圣贤之万一,而小人之归无由可免矣。五六月来,觉气象渐好,於是益加苦功,逐日有进,心气稍稍和平。虽时当逆境,不免少动於中,寻即排遣,而终无大害也。二十日,又一逆事排遣不下,心愈不悦,盖平日但制而不行,未有拔去病根之意。反复观之,而后知吾近日之病,在於欲得心气和平,而恶夫外物之逆以害吾中,此非也。心本太虚,七情不可有所放。物之相接,甘辛鹹苦,万有不齐,而吾恶其逆我者,可乎?但当於万有不齐之中,详审其理以应之,则善矣,於是中心洒然。此殆克己复礼之一端乎?盖制而不行者硬苦,以理处之则顺畅。因思心气和平,非绝於往日,但未如此八九日之无间断;又往日间和平,多无事之时,今乃能於逆境摆脱。惧学之不继也,故特书於册,冀日新又新,读书穷理,从事於敬恕之间,渐进於克己复礼之地。此吾志也,效之迟速,非所敢知。

澹如秋水贫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

力除闲气,固守清贫。

病体衰惫,家务相缠,不得专心致志於圣经贤传,中心益以鄙诈而无以致其知,外貌益以暴慢而何以力於行!岁月如流,岂胜痛悼,如何,如何!

数日家务相因,忧亲不置,书程间断,胸次鄙吝,甚可愧耻。窃思圣贤吉凶祸福,一听於天,必不少动於中。吾之所以不能如圣贤,而未免动摇於区区利害之间者,察理不精、躬行不熟故也。吾之所为者,惠迪而已,吉凶祸福,吾安得与於其间哉!大凡处顺不可喜,喜心之生,骄侈之所由起也;处逆不可厌,厌心之生,怨尤之所由起也。一喜一厌,皆为动其中也,其中不可动也。圣贤之心如止水,或顺或逆,处以理耳,岂以自外至者为忧乐哉!嗟乎,吾安得而臻兹也?勉旃勉旃,毋忽。

屡有逆境,皆顺而处。

枕上思在京时,昼夜读书不间,而精神无恙。后十余年,疾病相因,少能如昔精进,不胜痛悼,然无如之何。兼贫乏无药调护,只得放宽怀抱,毋使刚气得挠,爱养精神以图少长。噫!世之年壮气盛者岂少?不过悠悠度日,诚可惜哉!

一事少含容,盖一事差,则当痛加克己复礼之功,务使此心湛然虚明,则应事可以无失。静时涵养,动时省察,不可须臾忽也。苟本心为事物所挠,无澄清之功,则心愈乱,气愈浊,梏之反覆,失愈远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无上神道

    无上神道

    天赋异禀,抱钟而生,身具太初真龙血脉,却因此而成为禁忌与不祥的体质,遭人残忍迫害,欲夺其真龙精血与伴生青铜钟,他顽强而坚韧地活了下来,伴生青铜古钟指引他开启血脉潜力,以热血谱春秋。黄金盛世,各种古血体质当世,奇才、妖才层出不穷!无尽天骄踏骨而行,追寻传说中诸神的天位神道境界!少年自龙渊泽破封而出,踏古今第一路,横推同代无人敌,以真龙血脉威震十方世界,无上神姿压万古。神道路,天骄当歌踏骨行,一指星河断,一拳日月殇,一念万道崩,一世尽飞扬!
  • 爱在时空

    爱在时空

    姚谣是一个平凡的岁高中生,和大多数女孩一样梦想着能和白马王子“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她心目中永远高高在上的白马王子竟然和她穿梭时空到了古代一个不可考证的时期!!!天啊!这也太扯了吧!
  • 穿越之医妃倾城

    穿越之医妃倾城

    一时穿越,搅入混乱局面。步步为营,只为谋得生路。原以为遇见他是这不幸中的万幸,可幡然醒悟,历史车轮滚滚,天命难违,一不小心,便是万劫不复。至此一生,曾是万里长风,可终究抵不过,一句天命难违,历史难逆。你可以掌握天下人,却独独掌握不了你我之命。我可以医万病,却独独治不好自己的相思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娇女保安

    娇女保安

    一个偶然的机会,大美女姜月娇成了传说中彭祖家族的武功传人,武功飞快长进!什么纨绔子弟,都是她裙下小弟。什么武林豪杰,都是她手下败将。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只是追寻自己的价值,成为母校的守护神,甘心当一名保安。同劫匪飙车,和交警叫板,更把校长的小帅哥儿子,吃得死死的……
  • 痞行之凤凰太嚣张

    痞行之凤凰太嚣张

    一句话简介:这是一只凤凰在闹腾得人神共愤之后,被阎王阴到地球,附身一个十三岁小女孩生活一世,作威作福的故事。正文简介:想她游野一生,上入天宫闹腾玉帝,下进地府与阎王厮混,中间为凤王帅领万凤。可没事干了无聊怎么办?吃几块稀罕肉,调戏几个稀罕女,捉弄几个稀罕神,整日厮混玩闹可就是没人敢动她。正无聊,阎王摆地摊请喝酒,竟然被阴进地球。她本是应时而生的万凤之王,无父无母,天父地母,这到了异界地球竟有了人类父母?还有个胞胎哥哥?校园生活,小屁孩玩心眼瞎作,她就陪他们作。捡了个人,竟是个雇佣兵?黑曜雇佣兵团?任务无所不接?报名进去接任务玩玩。怎么就成了名扬国际的王牌雇佣兵?黑道帝王?吊炸天嘛。唔,一起玩吧?搜古董玩赌石吸灵气,赛车黑拳拼刺激,群架枪战过家家,呀,这有趣的日子真让她有些乐不思蜀,反而不想回去了呢……”
  • 绝代风华:一品驭灵师

    绝代风华:一品驭灵师

    苏绾,国家特级生化专家,在即将跨越人生巅峰的时刻却遭到了国家绞杀!百人围剿中,命陨,却不料魂穿异世,一代强者被迫变成了三岁的废物奶娃娃!家族遗弃又怎样?某日捡到了从天而降的神器,却钓到了一只后台强硬的大金龟!你说我是废物我就一定是废物?脑子拿去喂魔兽了吧?有金龟保驾护航,闲杂人等统统闪边!我是专家我怕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且看一代生化专家如何演绎绝代风华,袖手天下!!
  • 辣手相师

    辣手相师

    山野小道士邢楠初入大都市,偶遇少妇,邂逅白富美,懵懂的他开始懂得,不对姑娘耍流氓,就是混蛋;不对美女动手动脚,就是神经病!初出茅庐的他,面对骇人的‘血门惊魂局’居然还有心情与美妇玩耍;面对号令相师的‘三省玄门令’,居然敢说‘滚’!
  • 四玄五幻

    四玄五幻

    “我从很久以前就知道你了。”“我不是来害你的。”“你快快放手!”“不!”···前尘往事皆成云烟,今日,我顾耀留你一条命,今往后,莫要再称我为顾家人!
  • 逆世战祖

    逆世战祖

    当苍海变为桑田,当九州归于一粟,有谁能体会你内心的孤独?当年仗剑倚青天的执着与轻狂,比不上红尘之中相爱一场。没有永不凋零的花,没有永不倒塌的墙。蓦然回首缘起处,宁愿这是梦一场。两个时代融合,万古沉浮,险恶的江湖中,面对千万位面的绝世人杰威压,林逸云将……
  • 符文之刃

    符文之刃

    千年前一位万年难得一遇的天才七夜提出七魂七魄的说法,称人本七魂,为天地所不容,因而被削去四魂,又使天地二魂常常游离在外,只留命魂长存于身,成为凡人。凡人修仙只修命魂使之成就元神。七夜却借天地兽魂、器魂、战魂、自然魂补足七魂,再召回天地二魂,最后逆修命魂,化凡为仙。巅峰时期他于东洲创立魂宗,欲改写修炼之道,然而却被传统修炼宗门所不容,最终遭到围攻身死魂消。魂宗也只能逃出东洲,立足于东南群岛,而后更是一分为四。千年之后只会玩游戏的江烽被一把断剑无意中带到了这个世界,闯进了魂宗的传承圣地。七夜的路,江烽替他走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