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16600000008

第8章

此立宗非。下明所以

论。彼与粗物。同一处所量应等故

述曰。所依之境。既是一物。能依水虫。应无小者。彼小虫与粗大物。依一所依。遍所依故。能依所依量皆等故。旧论说言最细水虫。与大色同应不可见。彼言色者。即形量色。若小水虫。不遍所依。量不等故。可见细者。所依不遍。故非是一。如说极微。六方分异。云何成一。应立量言 小水虫等依无隔水能依应等所依之量。执所依一故。犹如无隔一颇胝迦一所依色 又应量言。小水虫等依无隔水应不难见。执水一故。如无隔水。此中如前所说比量。论文既隐。唯强思惟施设安立。于宗因喻。皆遮过失。恐文繁广不能具明。善因明者。自当详悉。然或不须作其比量。准论但以道理征之。亦不违理

论。若谓由相此彼差别成别物不由余义

述曰。此正量部转计救义。谓见如前五义破一。遂作是义。亦非无隔眼所行境体。皆是一物。所以者何。由彼地相。此象彼马。处有差别。即成此彼二处地别。如是四足处各差别。地即成四。一蹄之下。东西有殊。其地即异。不由异义。所余无隔眼所及境。名为一物。有隔不及。遂即成多。故我宗中。无前五失。今牒言若谓由等

论。则定应许此差别物展转分拆成多极微

述曰。此则第八论主正破。若由相故。此彼差别。其体各一。则汝定应许汝所执。此差别物体是一者。又以觉慧。展转分拆。或多极微。都无一物。如马住处。名为一物。四足各异。地即成四。如是于足东西方异。于东西方。多百千分。如是至细。成多极微。是故世间。无定实有唯一物者。故汝等计。皆述妄情。虚所施设

论。已辨极微非一实物是则离识眼等色等若根若境皆不得成

述曰。就第四段。破他宗中。此下第三。总结不成。显归唯识 已辨极微非一实物者。结前所破。能成极微。一实非有 是则离识眼色等者。总结以上极微所成根境非有。即是离识。眼等五根。色等五境。皆不得成。能成极微。非实有故。所成根境。何义得成

既尔此无言何所显

论。由此善成唯有识义

述曰。显归唯识。离识根境。今既破无。故知根境。皆不离识。不离识色。可许有故。然诸根境。四大所造诸宗计别。如唯识第一疏述

上来总有一十四颂。合为四段。初之一颂。小乘外道四事难境无。次有五颂。释四难非理。次有三颂。释有情法二无我教。次有五颂。返破境实执。或分为三。合初二段。总有六颂。四事问答外境无故。此等总是第一大段。四事难议境无。却征实境执。自下大文第二。释外人难。现量证境有。返破忆持执

论。诸法由量刊定有无一切量中现量为胜

述曰。此第二段。有一颂半。合分为二。初之一颂。释现量证。后之半颂。释忆持执。于中皆有先难后破。此则正量。萨婆多等。为此问起。先议诸法。刊定胜量。后方申难。此即议也。刊定者。贬量也。言诸法者。即是所量。一切有漏无漏诸法。由三二量。揩准有无。量者量度。如以尺丈。量绫锦等尺为能量。绫等所量。知其量数。是其量果。诸心心所。缘诸法时。说有四分。见分能量。相分所量。自证量果。如是自证。缘见分时。见分所量。自证能量。证自证为量果。如证自证。缘自证时。自证所量。证自证分。为其能量。即此自证。亦为量果。能返缘故。若以第三。缘第四时。第四所量。第三能量。其第四分。即为量果。能返缘故。陈那以前。古内外道。大小乘师。皆说三量。一现量二比量。三圣言量。今依梵音。云阿弗多阿笈摩。此云至教。至教量者。非得但圣者说。名为至教。但是世间言无差二可信者语。皆至教量。契至理故。合实事故。如八语品。四圣言等。言比量者。比附量度。名为比量。即以众相。而观于义。缘此义智。名为比量。言现量者。诸部说异。且萨婆多。用世友说。以根名见。根体是现量。以显现义是根义故。此能量境。故名现量。是持业释。法救说。识名见。能量境故。识名现量。持业如前。妙音慧名见。能量法胜慧。名现量。正量部说。心心所法。和合名见。心心所法。合名现量。经部师说。根识和合。假名为见。假能量境。假名现量。吠世史迦。德句义中。觉为现量。数论师说。十一根中。五根是现量。若归于本。自性是现量。大乘师说。根名为现。依发属助如根五义。胜余故。然是色法。不能量境。唯心心所。能量度故。心心所法。正是量体。依现之量。名为现量。此依士释。若无著以前。但说二分。唯一见分。为现量体。无著以后陈那菩萨。立三分者。见自证。分为现量体。护法以后。见分自证。证自证分。为现量体。安慧。诸识虽皆有执。然无随念计度分别。明现取境。名为现量。无漏皆现量。如说善等性。小乘有五。外道有二。大乘有四。合有十一种。出现量体。广如余处。此略显示。陈那以后。其圣言量摄。入此中。此体除此。外更无故。如因明疏。今者世亲。说有三量。故论说言一切量中。现量为胜。取现境故。证自相故。大小二乘。外道内道。皆共许尔。故今总叙贬议诸量。现量胜余

论。若无外境宁有此觉我今现证如是境耶

述曰。此正申难。如世人言。我今见色。乃至触触。若无识外实色等境。宁有此觉。我今现证如是色等。此觉既非无。外色等定有。总言觉者。心心所法之异名也。今此言觉。谓现量智。非唯是慧。因明者说言证智者。心心所法之总名矣。故旧论云。如此证智。云何得起。成唯识中。亦有此难。色等外境。分明现证。现量所得。宁拨为无

此中难已下论主破

论。此证不成

述曰。破中有二。初总非。后别破。此总非也

外人设问。云何不成

论曰。颂曰现觉如梦等已起现觉时见及境已无宁许有现量

述曰。第一句述正理。显难外境实有不成。下三句破外宗。明无现觉。成无外境。然旧论本。遂分二段。前后别明。其此颂中。初句易解。至下当知。上一句引喻破经部。下三句中。略破二类。初破正量部等。非刹那论。后破一切有等。刹那论者。谓已起现觉时。其见已无。宁许有现量。破正量部等。谓已起现觉时。其见及境已无。宁许有现量。破萨婆多等。大众部等宗计不同。亦应叙破。如萨婆多。第三句中。言及字者。即相违释。意显有二难。至下当知

论曰。如梦等时虽无外境而亦得有如是现觉

述曰。先释初句。今解初中。如梦等字。能成喻法。等者。等取眩翳目等。缘见发蝇等。此等诸位。经部及大乘。彼此共许外境非有。故以为喻。如梦等中。虽无离心外实境界。而彼言谓。我见是事。闻是事等。起此现觉

下合法显

论。余时现觉应知亦尔

述曰。释颂初句。现觉二字。除梦等外余时。所起见是事等。如是现量。应知亦尔。亦无外境。此现觉生。应立量言 除梦等外所有现觉缘非现境起。许现觉故。如梦等现觉。此中意说。若实现觉。如五识等。不作此解。我今现证如是事境。作此解者。是意识中分别妄觉。非谓现量心心所法。成唯识说。现量证时。不执为外。后意分别。妄生外想。故现量境。是自相分。识所变故。亦说为有。意识所执外实色等。妄计度故。说彼为无。又彼论说。谓假智诠。不得自相。唯于诸法共相而转。故现觉者。必无此智及与此论。我今现证如是事等

论。故彼引此为证不成

述曰。此结非也。现觉所缘。由如梦境性非实有。故彼汝宗。引此现觉为证。离心外境实有。理证不成

论。又若尔时有此现觉我今现证如是色等

述曰。次释下三句颂。先破正量部等。此解第二句颂若。于尔时。起此现觉。我今现证如是心外色等实境者。此牒彼计

下正申难

论。尔时于境能见已无

述曰。释第三句见已无字。申其难意。正量等计。六识不并。起此觉时。能见五识实现量者。已入过去。现在非有

所以者何

论。要在意识能分别故时眼等识必已谢故

述曰。此显二因成。能见识现在非有。彼此共许。要第六识。具三分别。方能起此分别现觉。五识不具三种分别。故不能起此等现觉。此等现觉。既在意识。起此觉时。故彼能见眼等五识。必入过去。落谢非有。先见是物。后方起觉。故正见及觉二。时必不俱。能见实现觉。此时既无。宁许此觉。有是现量。证外境有。若正现量。证色等时。缘心内法。无假智诠。故证不成。以正量部。心心所法。灯焰。铃声。唯灭相灭。念念生灭。色等法灭。亦待外缘。即随此事长短一期。后方有灭。起证如是现量觉时。眼识不住。故入过去。其境色等。一期未灭。故此唯破起此觉时。能见已无。不破所见此时非有。设纵有故。应立量言 起此觉时必非现量。是散心位能见已无故。如散心位缘于过去百千劫事。破境一期。如余论说

论。刹那论者有此觉时

述曰。下破萨婆多等。此等执境及心心所。皆念念灭。名刹那论 有此觉时。释颂第二句。牒彼所计

论。色等现境亦皆已灭

述曰。此正申难。释第三句颂。及境已无。眼等六识。不俱时起。起此觉时。要在意识。但非现觉。能缘已无。所缘现境。亦皆已灭。即此现觉所有诠智。现在缘时。不及现境。此已灭故。故证不成。应立量言 起此觉时必非现量。是散心位境已无故。如散心位缘过去世百千劫事。大众部等。刹那既同。六识俱时。虽小不同。颇亦同此

论。如何此时许有现量

述曰。此双结难。释第四句颂。正量部等。起此觉时。能见已无。如何此时。许有现量。证外境有。萨婆多等。起此觉时。其境亦无。如何此时。许有现量。证外境有。故说现觉证有外境。为证不成。既尔大乘。许六识并。起此觉时。能见所见。二俱现有。此现量觉。其义如何。五识俱意。若同五缘。是现量摄。不起此觉。若起此觉。必不同缘。假智诠故。五识前时。既由意引。今相续生。不假意识。意识起亦余二量摄。或五同时。或刹那间。亦无过失。然缘心内境。有此现觉生

论。要曾现受意识能忆是故决定有曾受境

述曰。下破忆持。先外人救。谓彼救言。要曾过去眼等五识。现受此境。今时意识。方能忆持。非先未受后意能忆。此则泛说先缘后忆。是故决定。有曾受境。显过去世现境非无。是曾五识。现所受故

论。见此境者许为现量由斯外境实有义成

述曰。曾现受境。明了五识。既许非无。能见此心追忆意识。亦定是有。彼此二宗。许曾现识现量所摄。现量曾有境。今时方能忆。故此所缘。定心外法。又追忆识。由曾现受。亦现量摄。故知。外境实有义成。若无外境。无曾所受。无曾所受故现量亦无。云何今时有忆持识。由斯外境实有成也

此外救已。下论主破

论。如是要由先受后忆证有外境理亦不成

述曰。下破有二。初总后别。此总非也。如是要由现量。先受外实有境。后意方忆。以此道理。证离心外境有不成

论。何以故

述曰。外人复问。为何义故证境不成

下论主破

论。颂曰如说似境识从此生忆念

述曰。然旧论本。句句别明。分为二段。实如今者合一处。明义相违故。但申正理。夺彼忆持。如前所说。似境之识。后生忆持。非缘离心外境识。后有忆持也

论曰。如前所说虽无外境而眼识等似外境现

述曰。释初句颂。夺彼曾受离心之外现境之识。谓如前说。识从自种生。似境相转等。及初论首说识生时。似外境现。虽无外境。眼等五识。似外境现。已广如前

论。从此后位与念相应分别意识似前境现

述曰。释颂下句。夺彼忆持。谓从过去似境五识。今此后位。与别境念。相应之时。有缘过去分别意识。变似前五识所缘境现 无曾现在受离心境。眼等五识。从此今时。与念相应。有一意识。缘前五识离心之境

论。即说此为忆曾所受

述曰。即说于此分别意识。缘曾现在不离识境。名为忆持曾所受识。所以者何。由曾五识。及同时意。缘即识境。熏成种子。今时相续。意于此位。能忆前境。名为忆持。非曾五识境实离于心。今时犹有意识缘之。名曾受识

论。故以后忆证先所见实有外境其理不成

述曰。此结非也。道理既尔。故汝所说。以忆持故。证曾五识所见实有。其义不成。直以自宗。释外所难。夺他所说。更无异理。如说汝细心。即我第八识。然旧论本。上来所说。一颂半文。异常难解。披者当知

论。若如梦中虽无实境而识得起觉时亦然

述曰。自下大段第三有半颂。释小乘外道。难以梦例觉时。应知境无失。先叙彼难。后方释破。于叙难中。初牒论主所明唯识。后正申难。此即初也。论主前来所说理趣。如世梦中。无境既识起。其觉时识。无境得生者。即牒梦觉二识义同

自下申难

论。如世自知梦境非有觉时既尔何不自知

述曰。梦觉二识。无境既同。世能自知梦境非有。其觉时识。自知应等。梦心无有境。觉时许知无。觉识境既无。何不知非有。量云。世觉时识应知境无。许无境故。如知梦识

论。既不自知觉境非有。宁如梦识实境皆无

述曰。前难觉识应知境无。此显不知实境定有。觉梦二境俱非有。即知梦识境成无。觉不自知无异于梦。故知觉识境实有。量云。世觉时识外实境有。许异梦故。如自真智。不言世觉。相符极成。乱真觉故。因不言许。随一不成。生死。大乘说为梦故。或简五识。不行梦故。或显异于眠时梦故。喻不言自。其体便阙。大乘真智。无外境故。若说大乘真智为喻。所立不成。为此等过。宗等各简

此总难已。自下非之

论。此亦非证

述曰。此总非之

同类推荐
  • The Day of the Confederacy

    The Day of the Confederac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培远堂手札节要

    培远堂手札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 Tembarom

    T. Tembaro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Voyage Out

    The Voyage Ou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至数

    山至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瑞泽天下

    瑞泽天下

    他,拥有雍容绚华之姿、笑傲天下之智,是神秘莫测的天之骄子!可却被称为破军星转世,一出生便被打上“天之煞星”烙印!他,拥有高洁纯良之心、仁义江湖之举,是尊贵荣耀的将门公子!可却在战乱连连乱世之中,家与国、父与弟之间,难以取舍!她,拥有美艳倾国之容,玲珑绝世之貌,是出生尊贵的候国公主!可却从不曾真正获得快乐,权势私心、情爱恼恨,让她不知何去何从!生逢乱世,兄弟与天下、江山与美人、皆我所求!为此,我愿战乱四起、生灵涂炭、世间万物皆入地狱!世间有情皆波折,无情皆癫狂!而世间最虐非痛非亡,而是得到又失去的心若死灰!
  • 兵掌乾坤

    兵掌乾坤

    我为兵主,天下无敌,横归八荒六合,九天十地,一念乾坤碎,一念万物生,以我之念佑我可佑之人,以我之兵镇杀一切,镇压万古千荒。
  • 枫棠杜梨

    枫棠杜梨

    这是一个关于深秋的故事,小巷,灯火,校园。四处辗转回折的我们,是否在哪相遇又终将散去。
  • 帝少年

    帝少年

    逃离王府的少年,意外觉醒神秘帝力。从此帝的传说开始从这一刻书写,黑暗中的生灵必将因此而颤抖。
  • 营销36策略

    营销36策略

    《营销36策略》根据未来营销策略的演变格局,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引进西方观念,总结、归纳了一些适用于中国企业的营销策略。同时中入信息化时代的营销策略新成分,使之成为先进的营销主流。《营销36策略》就是未来与现在营销策略的发展与方向。
  • 怨恨的恶作剧

    怨恨的恶作剧

    一场大火,烧毁了三个人的纠缠。姜梓恒的死虽然使陈姝敏悲痛了很久。但转念一想,人都已经死了,再怎么悲痛也回不来了,若是这样能使她和姝倪和好如初,那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两年后的陈姝敏回到了那个从小生活的地方,照着从前的生活方式过着普通的高中生活。因为一个契机,她遇到了何梓尘,那个使她第二次心动的男生。却不知,这只是一场由怨恨引发的游戏罢了。如果一切可以挽回,那么人们是否会去珍惜从前那些美好的时光,不会因为自身原因而伤到他人?当然,这一切只是假设。
  • 飘(下)

    飘(下)

    《飘》是一部有关战争的小说,但作者玛格丽特没有把着眼点放在战场上。除了亚特兰大失陷前五角场上躺满伤病员那悲壮的一幕外,其他战争场景并没有花费作者过多的笔墨。作为第一部从南方女性角度来叙述美国内战的小说,玛格丽特着重描写了留在后方家里的妇女饱受战乱之苦的体验和感受。
  • 品义士

    品义士

    书中精选了中国历史上几十个侠义人物,这些英雄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或扶危济困,深得百姓爱戴,或抗击外敌,保一方平安。他们的事迹或在正史中单独立传,或散见于各种野史之中。本书将他们的故事,重新挖掘整理,并做了符合现代人观点的点评,极富可读性,让读者可以在阅读的同时,体会到中华民族骨子里的那股英雄气,在当下驰骋纵横。
  • 剑在江湖

    剑在江湖

    七星剑的每一次出现,就会在江湖上掀起血雨腥风,有人说,这把剑里面藏着一本天下无双的武功秘籍,也有人说,这把剑关系着一份富可敌国的宝藏,但只知道的是,每一个七星剑的主人最后都死在了七星剑下。他是纯阳清虚门下首席大弟子,也是整个纯阳一门小一辈的大师兄,最后却成为了这一次七星剑出世的主人,背出师门,进入恶人谷,可是真心所愿?三生路,能否回头。
  • 逆世医仙:琴绝天下

    逆世医仙:琴绝天下

    “无法摆脱的悲伤梦境,突然出现的彼岸之门,指引我跨越时空,寻觅我们失去的曾经。”此生此世,因谁才误入这场劫难。所谓的命中注定,却是荆棘中所掩藏的利刃。她是二十一世纪医大尖子生,因为一扇门而穿越异世。人最怕的是什么?是不是在拥有时还未来得及珍惜便失去?意外丛丛,在不久的未来汹涌而来。迷离的身世还有背负的仇恨,神秘的墨衣男子紧缠着她不放,脑中接二连三响起凤凰的长鸣,让她的生活一乱再乱。零散的记忆碎片慢慢回归,当她最终忆起所有,才发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亲情,友情,爱情,她的人生之路迷雾重重,兜兜转转,原来她最深爱之人就是她永恒的宿敌。当所有疑问最终都成为时光的点缀,她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