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1400000004

第4章

动物园里天天有余少华的身影,他在孔雀面前一蹲一站一坐就是一半天。孔雀多姿多彩的羽毛在笼子里闪来闪去,美妙极了。看得入神时,余少华双手会随着孔雀开屏展开煽动,嘴里不时发出孔雀的叫声。有的时候就跳起孔雀舞。他的孔雀舞当然不能跟杨丽萍相比,杨丽萍跳的是艺术化的孔雀舞,具有十分的美感;他的孔雀舞动作笨拙生硬,姿势难看。可是,却有一种朴实和纯真。

看,余书记成了一只孔雀。在一旁低声议论的是孔雀饲养员。他们知道前来观察孔雀的是前市委书记后,就为他大开绿灯。爱动物的人生是积极的人生,是大写意的人生。

余少华从刚开始纯粹的观察上升到现场画孔雀。饲养员为余少华选择了两只最好的孔雀做他的模特。这两只孔雀一雄一雌,跟随饲养员多年,是两只有一定智商的孔雀。

低头。

孔雀就低头。

转身。

孔雀就转身。

开屏。

孔雀就开屏。不仅雄的开,雌的也开。

这一开不要紧,另外几十只孔雀都争相开,就像舞台上的那群美少女在音乐的指挥下“唰”地展开美丽的羽衣。搞了几十年的饲养工作,他们也是首次看到如此壮观的开屏场面。雄的开屏,不算什么;雌的开屏,就是奇迹。几十只雄雌孔雀集体开屏,更是奇迹。

余少华用粗线条勾勒出孔雀集体开屏图,回到家再细细地画。他画了一张又一张,每画一张就耗去好几天时间。很自然地他把这众多的孔雀放进了半月谷的山水里,老村里。老村破败的房屋和自然生长的杂草野枝上落满了孔雀,有的画上所有孔雀都开屏,有的画上只有少量开屏。生活在半月谷老村里、周边山水里的孔雀仪态万千,生机勃勃。

那天老伴发现余少华在画一条河,河里浮着许多孔雀。老伴笑出声来,说,艺术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可是你这个也太高了吧!孔雀又不是野鸭。余少华白她一眼,说,懂什么,妇道人家!她收敛笑,说,不过你倒是很有创意。弄不好,你会成为画坛画孔雀第一人呢!

完成这幅河里孔雀,余少华花去了五天时间。老伴说,你画的是半月谷那条河,那河也叫沱巴河吧。余少华说,是支流,小时候听老人们叫她半月河,后来有专家说应该叫沱巴河,可是又后来说,她只是支流,叫沱巴河不准确。现在人们都不知道该叫什么河了。

沱巴河上有孔雀吗?老伴质问道。

余少华不理老伴。他找出姚晓天的电话。接到电话,姚晓天很快就赶到余少华家。姚晓天带着太太,还带来了一些礼物。姚太太嗲声嗲气的,装模作样地搂了搂余少华。姚晓天看了满屋子的孔雀画,假装吃惊地赞叹,他不失使尽世上最美词语。一旁的余老伴听不下去了,赶快阻止说,别肉麻了!余少华对姚晓天的赞美一句也没听进去。他表情木然地指着那幅“半月河上的孔雀”画说,这幅怎么样?姚晓天说,尽管阿姨说我肉麻,但我还是要说,好,很好!

拿去,替我到施宇坟头烧掉。余少华平静地说。

这合适吗?不,我是说这是多可惜的事。姚晓天说。

不烧才可惜。如果你还真的认我这个老领导,你就帮我吧。

要代替您老说些什么吗?

不用。画上有我的落名,施宇见了就明白了。

姚晓天和太太离去后,老伴说,要烧就烧纸钱嘛,烧画干什么?难道施宇生前爱好美术?

余少华不置可否。

女儿回到家来,她看了看这些画,说,把它们裱好行吗?

余少华张开嘴巴不说话。

多日之后,余少华接到一个电话,是老干局打来的。对方问画展需要帮忙吗?余少华云里雾里,一打听才知道,市晚报上刊登了“余少华孔雀画展”的消息,还配有评论文章,说他隐居老家半月谷六年,潜心作画,虽然起步晚,却起点极高,开创了一代孔雀画先风等等。余少华叫老伴找来当天的报纸,消息是晚报一个记者写的,评论文章作者他不认识。这是谁弄的?余少华问老伴。老伴说,不是你自己吗?余少华说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搞画展?老伴说,难道是儿女们做的主?电话一问,果真是儿女俩策划的。余少华勃然大怒,可是报上登了消息,所有工作都准备好了,撤展显然太不妥。

开展那天,余少华一早就被余杰接走,女儿已经在美术馆了。余少华的作品摆满了第三展区。每张画都作了精致的装帧。画作被集中地挂在一起,倒是很壮观。看到这个场面,余少华心中的怨气就少了。余杰给他胸前戴上花,又递给他讲稿。字比较大,不戴老花镜也能看个明白。余少华看了一遍,心想表面上看这发言稿写得还真是到位。可是,细想,儿子并没有写出他内心想要的核心的东西。

8点半,前来观展的各路大军挤满了美术馆楼前的广场,仪式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主持,在任的市委书记到场讲话。更想不到的是,省美协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也亲临现场,并讲话。这样,规格档次就非常高了。

开展仪式结束,还有宴会,余少华就不参加了。在陪嘉宾参观画作时,他就感觉头脑空空的,正在做一件无聊的事。好不容易虚情假意地笑完应付完,他就逃也似地回了家。

老伴见他满脸的不高兴,以为画展不成功。他说太成功了,成功得让我羞得慌。这儿女也太自作主张了!老伴说,现在不都这样吗?老干部们都时兴开书画展摄影展,还有老干部写诗的,动不动就出集子,开作品研讨会。人家做得,你为什么做不得?人人都在爱好虚荣浪费钱财,你也该浪费浪费――儿子不是说了,钱是拉赞助得来的吗?

搞搞画展、开开作品研讨会,花钱在报上买专版就成了大家了?狗屁!这些兴师动众搞大动作的人,最终不都没成大家吗?

老年图什么,不就是图个情趣吗?你也太认真了。搞画展搞作品研讨会本来就是为了满足一下虚荣心,心里虚荣了,心情就愉快,心情一愉快身体就好。老伴说。

够了!余少华粗暴地打断。你们懂什么,我为什么画孔雀?你们永远也不会明白!

更让余少华大感意外和生气的是,画展一结束,他所有的孔雀画都被人买走。买得最多的是姚晓天。当余杰把卖画得到的钱摆在余少华面前,余少华欲哭无泪。

画没有了,就得重新再画。画着画着,他对儿女的怨气就少了。因为要复原那些失掉的画,他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他有的是时间。要一模一样地复原那些画,是不可能的。人毕竟不是印刷机,按模子印刷。不完全相同,并不是坏事,它给了你更多自由创造的空间。

有天,余杰给他带回一张表,是申请入省美术家协会的表格。画家需要身份,身份越高画就越值钱。所以不少地方,为了争理事副主席主席,美术家们都打破了头。余少华摇头说,你越来越不像我余杰了。小时候,你经常说我不能理解你。现在,你很不理解我。余少华在表格上用毛笔打了一把大×,说,以后你不要再为我弄这些东西了!

已经多日不见孔雀,余少华怪想的。那天他就独自来到动物园孔雀馆。饲养员却对他视而不见。

它们呢?余少华说。

饲养员知道余少华指的是那两只有一定智商的孔雀。可是饲养员懒得理他了。他开了画展,画被抢购一空,说明很值钱。你老是来这里看孔雀画孔雀,为你提供了所有的方便,为什么就舍不得送一幅画呢?!既然你小气,也不要怪我们小气。关于余少华画展盛况及销售情况,晚报上都登了,篇幅很大。而且都放在头版头条。按道理,日报那边也应该是头版头条的。搞报纸的人说了,新闻重不重大,要看出席者级别高不高。晚报都登头版头条了,日报敢不登吗?只是作为普通市民的饲养员不爱看日报,不想和那种八股文章相遇。那些套话,谁都能背得出。日晚报同时登的头版头条,传播面那是相当广的,就说它涵盖了全市各个阶层。还有电视,电视台那里不用推测,一定是作为重头报道。画展主角是前任书记,出席画展并讲话的是现任书记,市属媒体谁敢不重视?!除非你想主动下课。经过这番分析,饲养员心里就越发不平衡。他们以能有机会报复余少华而感到痛快。

想看它们吗?――没门!

饲养员把它们关进了最里间,隔着屋子,在外面你别想看见。不仅如此,饲养员把别的孔雀也召回了里屋。

这是为什么?

不为什么?难道我们饲养员没有这个权力吗?怎么管理孔雀,我们说了算。

余少华呆坐在铁线网外的石凳上,坐了差不多一个上午,也没见到一只孔雀。孔雀嬉戏集体开屏的场面,不时浮现在他脑海里。但假的毕竟是假的,虚幻的场面怎么能带给他快乐和满足?

到了周末,他又到孔雀馆来。周末时间,饲养员是不敢把孔雀关在里屋的。孔雀倒是在大院子里了,可是前来参观的人太多,特别是小孩,他们把孔雀馆外的铁丝网围了个水泄不通。这种太闹的场面,很不利于观察和欣赏孔雀。余少华悻悻地离开了。他去到音像店买回许多有关孔雀的纪录碟,但是看过几遍后,又觉得离孔雀太远,心中那个黑洞老是没有阳光,并且越来越深。

同类推荐
  • 为谁结婚

    为谁结婚

    小说里写到的都是现在年轻人普遍遇到非常尖锐的现实问题——只能靠在外漂泊来获得生存;高房价对婚恋产生了巨大冲击;因为工作、房子等现实因素造成分居情况;因为房子、育儿、养老等问题,逃离北上广深。婚姻双方拉开差距后痛苦选择、艰难地处理相互间的关系;“责任”对于幸福的意义。
  • 救赎(犯罪悬疑小说馆)

    救赎(犯罪悬疑小说馆)

    一起扑朔迷离的强奸,一幕偷天换日的阴谋。小警察陷入黑社会精心设计的桃色陷阱,因“强奸”被抓。强奸案背后隐藏着惊天秘密,案中案一个接一个,关键人物或离奇失踪或相继死亡,所有的线索全部被一只神秘的手掐断了。小警察在看守所差点被“做掉”,为破案他不惜越狱,却发现娇妻已落入黑老大怀抱。公安局副局长陈虎投靠了黑老大刘天龙,新任局长腹背受敌。正义与邪恶的交锋,情场、官场、法场各种角色演绎出黑道、白道与红道的激情对抗,情场迷雾重重、官场勾心斗角、法场黑哨频吹,精彩纷呈。小警察的命运如何?他们将怎样展开救赎?案件扑朔迷离,情节错综复杂,引人入胜。
  • 暴风雨之后

    暴风雨之后

    小说写的是一个男人对他和一个女人片刻激情的回忆和再解读,书写的是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以及它和理智,共同带来的美好回忆。从小说中不难看出,激情和理智的双重体现使得小说中的人更加丰富,也更像一个个有尊严的人。尊重激情同时更尊重理智,其实是作家在尊重本来就是矛盾共同体的人,这是值得致敬的文学的表述,也是值得致敬的态度。经由作品,我看见的是一个能够捕捉到人物情感游移,对深邃的人性、复杂的人情拥有觉悟、有过体察,具有表现能力的优秀作家张惠雯。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详略得当,有着都德一贯的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风格,主题开掘很深。小学生小弗郎兹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阿梅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该文出世后。被多个国家选入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
  • 这辈子有你已经足够

    这辈子有你已经足够

    商场注定是尔虞我诈,爱情也不一定是出于爱。每个人都想知海里的一滴水,颜色取决于所在的水域,而兰晓这个来自东北的迷糊女却固执的坚持着自己的秘密澄透地活着,即使身边的人如何变色,也绝不改变初衷。都市里的人,一方面追求自由和真实一方面又戴着面具安与自然地活在自己的牢里;他们都是这个牢里的犯人,自愿画地为牢,直到被“海浪冲击”才揉着早已红肿的双眼祈求回到原点,然而,一切都已经过去,时间留下的,只有未来……
热门推荐
  • 五显灵观大帝灯仪

    五显灵观大帝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拐个帅鬼当老公

    拐个帅鬼当老公

    她是阅鸟无数的男科医生,他有颜有腹肌却没钱,赠她玉镯一只抵手术费。从此,她便天天撞鬼,梦里被男鬼摸遍全身。神马桃木剑,驱鬼符对那只鬼都没用,找了仙姑才知,她与他结了冥婚,那只玉镯便是聘礼。冥婚易结不易解,她此生注定要跟一只鬼纠缠不清。她爱财如命,他帮她赚钱,看风水,驱鬼,捉妖,抓僵尸。她爱美男,他便帮她偷拍男明星的照片,帮她跟男神约会。她怕热,他就当免费的空调,陪睡给她降温。他随叫随到,温柔体贴,但却要她去找三生三世莲,说是解除她身上的诅咒,前路危机重重,她该何去何从?
  • 最逍遥

    最逍遥

    来自地球的小人物夏远,得到了开天强者的传承,从此自在唯我,万界逍遥。悠然闲适意,偶作潇洒吟。唯我自在心,随性逍遥行。
  • 鬼瞑仙迹之剑皇降临

    鬼瞑仙迹之剑皇降临

    冥界突发动乱,冥帝第四子惨遭暗算逃至人间,功体散尽,力量全失,非人非鬼,只带得历练千年的剑皇意志。却在偶然之下,触得窥天之道。从此,执剑踏锋芒,斩仙尘乱世,悠悠天地之间,唯我,独步天下!
  • 战神是女仆zhang

    战神是女仆zhang

    为什么在起点时可以输战神是女仆长在这不行?咳咳咳跑火车了!我是兵器,我不会有感情,我发”誓找回曾经的一切,我立志成为让他骄傲地人物,我在此宣誓“喂!思兰!干什么?”“主人,没什么!”“都给你说了,别叫我主人了,不就是那张纸的事嘛!"“哦哦!你们俩在干什么?”“额……”“呵呵……幽快来!!叫上铃音姐和铃兰姐有八卦啦!哦,对了还有月殇记得叫哦!好啦你俩继续我们只是来看看.”“唉嘿嘿~~~噢噢噢,莉亚丝别揪人家耳朵啊~~~疼疼疼!!”“哼,让你再给少爷添乱!”“好了,别闹了,该上学了!”“啊?不是吧?不是才放假嘛!”.第一次写女主多少有点忐忑和不会了,随意性格方面很是冷淡的。请大家多多见谅!
  • 长寿就是这么简单

    长寿就是这么简单

    作者寻访当下百位长寿老人,总结了最经典的养生智慧,追踪医家最经典的养生良方,告诉你长寿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 特殊女佣兵:都市驭妖行

    特殊女佣兵:都市驭妖行

    “交保护费。”冰冷的声音才出,屋外瞬间风起云涌。松鼠精,狐狸精,鬼魂们,树精们,旱魃饕餮们,各式各样的妖精手拿粉红毛爷爷头,排队递交保护费。这年头黑道老大算什么,能把各路妖怪当小弟用的人物,那才是真老大。“我还没洗澡。”“浴室在那边。”拽衣,直接扯过去。“24小时贴身保护。”自然包括洗澡时间,接了保镖任务就要负责到底。……万丈红尘,纷乱不休妖魔鬼怪,天堂冥府,我自遨游。我只求,这一生与尔携手,天长地久俯瞰江山如画,并肩指点春秋。
  • 妖师鲲鹏传

    妖师鲲鹏传

    一个现代人穿越时空来到了洪荒时期,不料他竟然成了大反派人物妖师鲲鹏,为了能够得道成圣,从而所进行的诸多算计,最终得道成圣的故事.
  • 电击少女

    电击少女

    宇宙历西元965年,天旋星系七彩晶石的矿脉被探险船队发后,随着七彩晶石的作用被一一开发出来后,银河宇宙的人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超能力时代。轻云,一个15岁的少女,来自于小国云秦联邦的农牧星嗒嗒星。由于3岁的时候吃了一只森林松鼠赠予的奇怪果子,她的身体变成了带磁电的体质。由于这种特殊的体质,她前往了天蓝星学习,进行自身超能力的开发。故事从这里开始了……感谢阅文评书团提供书评支持!
  • 那些激励我前行的身影(每天读一点英文)

    那些激励我前行的身影(每天读一点英文)

    精选历史名人、商界骄子、演艺明星的演说,让你在诵读名句中,领略成功之道!《每天读一点英文》是一套与美国人同步阅读的中英双语丛书,该丛书由美国英语教师协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