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98300000001

第1章 永远的憧憬与追求(1)

有一味药叫希望

房宽杰

她退学后,无处可去,眼病虽未加重,却感觉像被罩在了浓雾中,跌跌撞撞走到哪里都是一片朦胧,挥不去,逃不脱。这让她沮丧,绝望,甚至想到了轻生。

无意中,她看到一档中医节目。里面的老教授治好了许多人的眼病,她几乎是把脸贴在电视屏幕上。母亲知道她的心思,卖了粮食,东凑西借,带她去找老教授看病。

辗转找到老教授时,她像见到了久违的亲人,她说,我用决明子、夏枯草、钩藤、熟地……熬好了喝,但不管用……老教授问,你学过中医?她摇摇头说,我从书上看的。老教授检查完她的眼睛,她急切地问,我的眼睛能治好吗?老教授没有说话,她低下头哽咽地说,眼里的雾让我什么也干不了,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老教授沉默了片刻说,药方开好了,但还缺一味药,你等一下,我让人去找。

老教授给她开了五服中药,还送给她一本包着书皮的中医药书。老教授和蔼地说,吃完这药,需再另配药方。路太远,你不用再来,药方我写在书里了。你照着药方服药,眼睛一定会治好的。她欢喜地接过来,说着谢谢。

回家,她在那些晦涩难懂的字句里,寻找着老教授写的药方,直到把书一页页模模糊糊看完,也没找到药方。她想,一定是自己看得不清楚,才找不到药方。她把书凑在眼前一遍遍反反复复地看,依然无果。她早已忘了轻生的念头,一心只想找到药方。

慢慢地她从书上学会了号脉,诊病,开方。也渐渐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她的眼疾,早在幼时就已无药可医。

她疑惑不解,老教授是德高望重的名医,怎会骗她呢?她想问清楚,但老教授已经去世。

那次,她翻看那本中医药书时,书皮掉下来,在背面竟有一行字:医者,治病,疗心。眼中迷雾,致心中迷雾,医治此疾,别无他法,所需药只一味,名曰:希望。

她忽而明白,那时的自己心疾重过眼疾,唯有希望,才能驱走迷雾。她拿着书,轻轻地一页页翻着,眼里泛起了泪光。

十五年后,她成了镇上小有名气的中医大夫。眼中的雾仍在,可她心里明亮清澈。她永远都记得,这世上有一味药叫希望。

时间是味孟婆汤

董建昌

早上收拾书房时,竟意外地翻出几本中学时的日记。

日记本的纸张已经有些发黄,字里行间透着年少时的幼稚,我随手翻开看看。

“今天,老师批评我了,还让我罚站了。放学后,高军告诉我说是郭建芳告的密。我恨死了她,我决定从今以后,永远都不理她了……”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我努力回忆当年,但始终想不起来当时的情景,也想不起来郭建芳告的是什么密了,甚至郭建芳现在在哪?在干什么?我都不知道,还谈什么“恨死了她,永远都不理她”了呢?

翻过一页,我继续往下看。

“今天,学校开运动会,我参加3000米的比赛。第一圈我在第一位,第二圈我依然在第一位,第三圈转弯时,我被人绊了一跤,但为了集体荣誉,我爬起来继续跑……结果,我只拿了个第四,与班级保二争一的目标相去甚远。这可是有史以来,我跑得最差的一次啊!我难过地哭了,晚饭也没有吃,我要惩罚自己,我要永远记住这一天,这是我人生最大的失败和痛苦。”

看到这,我摇了摇头,自从离开学校这么多年来,我所经历的挫折和失败,哪一次不比当年没有跑第一更重要呢?

再往下看,全是一些当时感到“非常难过”或者“非常难忘”之类的事。于是,我又拿起另一本,那是高中时的日记。

“今天早上,高考成绩出来了,迪考了530分,超过本科线15分,而我只考了498分,刚过大专线。晚上,迪安慰我说:‘别灰心,本科怎么啦,大专又怎么啦?我要你记住一句话,不管到什么时候,我还是我,你还是你,我们永远是朋友!’”

看到这里,我的眼前模模糊糊地浮现出迪的身影。曾经以为她就是自己的生命,我就是她的全部。可是,我们分别不到一年,从当初的一个星期一封信,到后来的一个月一封信,直到海誓山盟化为苦涩的回忆!现在,我不知道她在哪儿?在做什么?我只知道,她的爱没有陪伴我一生,我的爱也已经改变。

终于明白,时间是碗孟婆汤。很多我们以为很重要的,认为一生都不会忘记的,只需要时光的轻轻一抹,我们就忘记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事情真的用不着计较,因为,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忘了。

大学的生活

胡适

校长、主席、各位同学:

我刚才听见主席说今天大家都非常愉快和兴奋,我想大家一定会提出抗议的,在这大热的天气,要大家挤在一起受罪,我的内心感到实在不安,我首先要向各位致百分之百的道歉。回来后一直没有做公开演讲,有许多团体来邀请,我都谢绝了,因为每次演讲房子总是不够用。以前在三军球场有过一次演说,我也总以为房子是没问题了,但房子仍是不够。今天要请各位原谅,实在不是我的罪过,台大代联会邀请了几次,我只好勉强地答应下来。

前几天我就想究竟要讲些什么?我问了钱校长和几位好朋友,他们都很客气,不给我出题,就是主席也不给我出题。今天既是台大代联会邀请,那么,我想谈谈大学生的生活,把我个人的或者几位朋友的经验,贡献给大家,也许可作各位同学的借镜,给各位一点暗示的作用。

记得在民国三十八年应傅斯年校长之请,在中山堂作一次公开演讲。我也总以为房子够用了,谁知又把玻璃窗弄破了不少。从民国三十八年到今天已有八九年的工夫了,这九年来,看到台大的进步和发展,不仅在学生人数方面已增加到七千多,设备、人才和科学方面也进步很多,尤其是医农两学院的进步,更得国外来参观过的教育家很大的赞赏。这是我要向校长、各位同学道贺的。

不过,我又听见许多朋友讲,目前很多学生选择科系时,从师长的眼光看,都不免带有短见,倾向于功利主义方面。天才比较高的都跑到医工科去,而且只走入实用方面,而又不选择基本学科,譬如学医的,内科、外科、产科、妇科,有很多人选,二基本学科譬如生物化学、病理学,很少有青年人去选读,这使我感到今日的青年不免短视,带着近视眼镜去看自己的前途与将来。我今天头一项要讲的,就是将我们老一辈的选科系的经验,贡献给各位。我讲一段故事。

记得四十八年前,我考取了官费出洋,我的哥哥特地从东三省赶到上海为我送行,临行时对我说,我们的家早已破坏中落了,你出国要学些有用之学,帮助复兴家业,重振门楣,他要我学开矿或造铁路,因为这是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的,千万不要学些没用的文学、哲学之类没饭吃的东西。我说好的,船就要开了。那时和我一起去美国的留学生共有七十人,分别进入各大学。在船上我就想,开矿没兴趣,造铁路也不感兴趣,于是只好采取调和折中的办法,要学有用之学,当时康奈尔大学有全美国最好的农学院,于是就决定去学科学的农学,也许对国家社会有点贡献吧!那时进康大的原因有二:一是康大有当时最好的农学院,且不收学费,而每个月又可获得八十元的津贴;我刚才说过,我家破了产,母亲待养,那时我还没结婚,一切从俭,所以可将部分的钱拿回养家。另一是我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农民,将来学会了科学的农业,也许可以有益于国家。

入校后头一星期就突然接到农场实习部的信,叫我去报到。那时教授便问我:“你有什么农场经验?”我答:“没有。”“难道一点都没有吗?”“要有嘛,我的外公和外婆,都是地道的农夫。”教授说:“这与你不相干。”我又说:“就是因为没有,才要来学呀!”后来他又问:“你洗过马没有?”我说:“没有。”我就告诉他中国人种田是不用马的。于是老师就先教我洗马,他洗一面,我洗另一面。他又问我会套车吗,我说也不会。于是他又教我套车,老师套一边,我套一边,套好跳上去,兜一圈子。接着就到农场做选种的实习工作,手起了泡,但仍继续的忍耐下去。农复会的沈宗瀚先生写一本《克难苦学记》,要我和他作一篇序,我也就替他做一篇很长的序。我们那时学农的人很多,但只有沈宗瀚先生赤过脚下过田,是唯一确实有农场经验的人。学了一年,成绩还不错,功课都在八十五分以上。第二年我就可以多选两个学分,于是我选种果学,即种苹果学。分上午讲课与下午实习。上课倒没有什么,还甚感兴趣;下午实验,走入实习室,桌上有各色各样的苹果三十个,颜色有红的、有黄的、有青的……形状有圆的、有长的、有椭圆的、有四方的……。要照着一本手册上的标准,去定每一苹果的学名,蒂有多长?花是什么颜色?肉是甜是酸?是软是硬?弄了两个小时。弄了半个小时一个都弄不了,满头大汗,真是冬天出大汗。抬头一看,呀!不对头,那些美国同学都做完跑光了,把苹果拿回去吃了。他们不需剖开,因为他们比较熟习,查查册子后面的普通名词就可以定学名,在他们是很简单。我只弄了一半,一半又是错的。回去就自己问自己学这个有什么用?要是靠当时的活力与记性,用上一个晚上来强记,四百多个名字都可以记下来应付考试。但试想有什么用呢?那些苹果在我国烟台也没有,青岛也没有,安徽也没有……。我认为科学的农学无用了,于是决定改行,那时正是民国元年,国内正是革命的时候,也许学别的东西更有好处。

那么,转系要以什么为标准呢?依自己的兴趣呢?还是看社会的需要?我年轻时候《留学日记》有一首诗,现在我也背不出来了。我选课用什么做标准?听哥哥的话?看国家的需要?还是凭自己?只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我”;一个是“社会”,看看社会需要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中国现代需要什么?但这个标准——社会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现在可以说三千六百行,从诺贝尔得奖人到修理马桶的,社会都需要,所以社会的并不重要。因此,在定主意的时候,便要依着自我的兴趣了——即性之所近,力之所能。我的兴趣在什么地方?与我性质相近的是什么?问我能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我便照着这个标准转到文学院了。但又有一个困难,文科要缴费,而从康大中途退出,要赔出以前二年的学费,我也顾不得这些。经过四位朋友的帮忙,由八十元减到三十五元,终于达成愿望。在文学院以哲学为主,英国文学、经济、政治学之门为副。后又以哲学为主,经济理论、英国文学为副科。到哥伦比亚大学后,仍以哲学为主,以政治理论、英国文学为副。我现在六十八岁了,人家问我学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学些什么?我对文学也感兴趣,白话文方面也曾经有过一点小贡献。在北大,我曾做过哲学系主任、外国文学系主任、英国文学系主任,中国文学系也做过四年的系主任,在北大文学院六个学系中,五系全做过主任。现在我自己也不知道学些什么,我刚才讲过现在的青年太倾向于现实了,不凭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去选课。譬如一位有作诗天才的人,不进中文系学做诗,而偏要去医学院学外科,那么文学院便失去了一个一流的诗人,而国内却添了一个三四流甚至五流的饭桶外科医生,这是国家的损失,也是你们自己的损失。

在一个头等,第一流的大学,当初日本筹划帝大的时候,真的计画远大,规模宏伟,单就医学院就比当初日本总督府还要大。科学的书籍都是从第一号编起,基础良好。我们接收已有十余年了,总算没有辜负当初的计画。今日台大可说是国内唯一最完善的大学,各位不要有成见,带着近视眼镜来看自己的前途,看自己的将来。听说入学考试时有七十二个志愿可填,这样七十二变,变到最后不知变成了什么,当初所填的志愿,不要当做最后的决定,只当做暂时的方向。要在大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东摸摸西摸摸的瞎摸。不要有短见,十八九岁的青年仍没有能力决定自己的前途、职业。进大学后第一年到处去摸、去看,探险去,不知道的我偏要去学。如在中学时候的数学不好,现在我偏要去学,中学时不感兴趣,也许是老师不好。现在去听听最好的教授的讲课,也许会提起你的兴趣。好的先生会指导你走上一个好的方向,第一二年甚至于第三年还来得及,只要依着自己“性之所近,力之所能”的做去,这是清代大儒章学诚的话。

现在我再说一个故事,不是我自己的,而是近代科学的开山大师——伽利略(Galileo),他是意大利人,父亲是一个有名的数学家,他的父亲叫他不要学他这一行,学这一行是没饭吃的,要他学医。他奉命而去。当时意大利正是文艺复兴的时候,他到大学以后曾被教授和同学捧誉为“天才的画家”,他也很得意。父亲要他学医,他却发现了美术的天才。他读书的佛劳伦斯地方是一工业区,当地的工业界首领希望在这大学多造就些科学的人才,鼓励学生研究几何,于是在这大学里特为官儿们开设了几何学一科,聘请一位叫Ricci氏当教授。有一天,他打从那个地方过,偶然的定脚在听讲,有的官儿们在打瞌睡,而这位年轻的伽利略却非常感兴趣。于是不断地一直继续下去,趣味横生,便改学数学,由于浓厚的兴趣与天才,就决心去东摸摸西摸摸,摸出一条兴趣之路,创造了新的天文学、新的物理学,终于成为一位近代科学的开山大师。

同类推荐
  • 一茬一茬的月光

    一茬一茬的月光

    月光也是冰凉的啊,它穿越时空,一层一层地落在尘埃之上,落在我和父亲身后的路上。
  • 胡康民党史研究文集

    胡康民党史研究文集

    本书收集了胡康民同志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史实考证、学术论文、宣传文章共五十一篇,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研究思路、治学特点、学术风格、理论修养,也折射出他的高尚人格与精神世界。
  •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在我和原《新华日报·华北版》、《晋冀豫日报》(包括其前身《胜利报》)等新闻单位编写报史的老同志接触和阅读他们编写的史料中,有两点感受很深。一是他们认真负责、下笔严谨、亲自动手、善始善终的精神和工作态度。他们不顾年老和多病,亲自查访、回忆、翻阅、考证当时的报道、通讯、文章、社论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地评论其影响和作用。二是认真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经验。他们编写出来的大量史料可资借鉴之处很多,真如“庾信文章,老年更好”。每读一文,既有置身于当年战争烽火的体验,又有置身于根据地建设的感觉。
  • 爱之弦

    爱之弦

    本书系作者的个人诗集。诗集分“爱的日记”、“爱之梦呓”、“爱如流星”三个部分,共收录现代诗歌150余首。诗作虽多浅白,有些甚至略显笨拙,但清新、自然,且由于作者的哲学博士背景,诗作吟诵的虽然是“爱”,但折射的却是“人”,是人生、是世界、是人与世界的联系。
  • 成就中学生完美人生的精品美文

    成就中学生完美人生的精品美文

    生命中没有恒久不变的风景,只要我们的心朝着阳光的方向,那么每个清晨,当你睁开眼的瞬间,每一缕透进窗户的阳光都是一个生命的奇迹。阅读美文、感受生命,让心灵在美文的浸润中沉静,也让心灵在自然的世界里释放,更让青春在阳光的舞动下飞扬。
热门推荐
  • 洞真太上仓元上录

    洞真太上仓元上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凤飞于林:重生之浴火凰妃

    凤飞于林:重生之浴火凰妃

    她与他,曾经两小无猜,互投情谊。她为他,生养一女,一共二十多年的情分,却在一夕之间!覆灭了!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甚至断她手足,毁她容颜!更是当着她的面,杀死了他们共同的孩子!只为逼她交出《飞舞决》,然而……“我这次回来,什么都不要,我只要你死!”一朝重生,她走上报仇雪恨之路,欺她者,虽强必诛!
  • 恶魔大人求动心

    恶魔大人求动心

    本文男主——陌路,对人冷淡,处世如同恶魔一般嗜血。但在6岁那年。家附近搬来了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有个可爱俏丽的女儿,也就是这个女孩改变了陌路的一生,她就是本文女主——尘秋。陌路第一眼见她,就觉得她是一个刁蛮小公主。他们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但噩耗在尘秋15岁时发生了……
  • 离婚强制令,总裁别闹

    离婚强制令,总裁别闹

    江清浅五年的婚姻终结于小三带着私生子上门逼宫。当她和孩子被扫地出门,沦为豪门下堂妇的狼狈时刻,曾经被她抛弃的前男友却从天而降。他化身恶魔,将她逼至墙角,暧昧低语:“浅浅,晚上来我家,关于你生出一对和我那么像的龙凤胎这个问题,我想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一下……”江清浅顿时风中凌乱。这人生,怎一个衰字了得?
  • 青春飞逝:如虹如星

    青春飞逝:如虹如星

    故事讲了大学生出校门之后的生活,学习,爱情,友情。一心向往自由的尧千柔不顾父母家人的反对离开家庭奔向社会,奔向男友靳以轩的怀抱。并且从此两人便开始过上了二人世界的生活。可是生活跟恋爱不同,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两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没有吃过苦,同样没有固定收入。时常获得尧千柔的姐妹苏小艾的帮助,两人从在学校就是形影不离的至亲好友。生活过的正是滋润,尧千柔的学长葛松便又开始了对她的追求。想要预知后事如何,请看正文,详细为你讲解尧千柔和靳以轩生活上的争吵,幸福,猜疑和分离
  • 羽梦轮回

    羽梦轮回

    十年前,梦之大陆四国大战之后,死亡的人数达到上亿人。其中一名青年的父亲是梦之国的一位非常强大地高手!因青年的父亲在战争中战死沙场。因此这名从小没有父爱的青年,因此性格比较孤独冷漠,青年从小就立志要成为和父亲一样的强者,最后青年离开家乡踏上了变强之路。
  • 水煮三国传

    水煮三国传

    以全新的视角书写三国,更幽默,更热血。这是一个无聊的世界,有趣在混沌中重生,若本书给您的生活增添了一点点乐趣,便是最大的成功。
  • 大鏖战

    大鏖战

    优郎和金焕两个超级差生。逗逼!无节操!无下限的差生!遭遇兵王,杀手,厨师,魔怪,妖兽,魔军,邪恶力量……一路过关斩将!在欢笑与泪水交织中杀出一个灿烂明天!金焕说——老爸你等着!我要让你为我骄傲!优郎说——嘿哈哈,没什么好说的。嘿嘿哈!缺了两颗门牙的超级无敌阳光微笑!非常无耻下贱的向你展露什么才是真挚友情!
  • 《网王同人之校界雇佣兵》

    《网王同人之校界雇佣兵》

    顾晓作为一枚穿越人士表示很苦逼,毕竟她手下还有一个佣兵团数个产业,本来的土豪瞬间变成一枚穷屌,还附身到被人弄死的长相一流的少女身上,但是,她现在二十二正直大好年华就特么的穿了,呵呵呵,也是醉了。但是她的手下们也在是几个意思?是让她看着他们继续在自己面前搞基是么?她是腐女没错,但是她现在也单着呢!本人小白一枚,有可能会爆更什么的,更新时间不定,如果对本人有兴趣可以去晋江找找我什么的2333嗯,其实打算写耽美来着,再等等吧2333
  • 下雨时的等待

    下雨时的等待

    一个爱做梦的女孩,整天会做不同的美梦,直到有一天它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