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97800000008

第8章 罗伯特·勃朗宁戏剧抒情诗选(3)

喷在宫墙上,给整个罗马欣赏,

心情正为这幅画过分飞扬,)

我早就知道他说过这样的话:

“老弟,有一个可怜的小伙计

在我们佛罗伦萨游荡,无人注意。

如果把他放在你的位置上,

受教皇和国王鞭策,而大展宏图,

他准会使你汗颜!”——使拉斐尔汗颜!

真的,那条臂膀画得不对,

我不大敢……不过,只改给你看,

给我粉笔——快!线条该这样走!

唉,但是灵魂呢?他是拉斐尔呀!

把这擦掉!——如果他说的是实,

(哪个他?就是米开朗琪罗呀,

我刚说的,你就忘记了吗?)

如果我当真错失了这样的机会,

我关心的也仅仅是:你是否

更加高兴,——尽管你不会感激。

就让我这样想吧。你真的微笑了!

这一个小时真值得!再笑一回吧?

如果你肯这样每夜坐在我身边,

我准会画得更好,你理解么?

我的意思是我会赚更多的钱给你。

瞧,暮色已经苍茫,亮了一颗星,

山梁已不见,更灯照出了墙影,

枭鸟发出了“叽呜叽呜”的啸鸣。

离开这窗边吧,爱人,请你终于

进入这所咱俩为欢乐而建的

忧郁的小屋吧。上帝是公正的。

请法朗西斯王原谅!——每当夜间

我作画过度疲劳而抬眼凝望,

四壁都会发光,所有的砖缝里

不见灰泥,只见我砌这房子

花掉的法王的黄金光芒夺目!

只要我们能相爱……你一定得走吗?

那个表哥又来了?他在外面等?

非见不可——见你不见我?债务?

又添了赌债?你刚才微笑是为这?

好吧,一笑千金哪!你还能再给吗?

当我还有手,有眼,和一点儿心,

工作是我的商品,但能值几文?

我将为我的幻想付钱,只要让我

坐完这个傍晚的灰色的残余,

如你所说偷点儿闲,并且沉思:

要是我回到法国,我将怎样

画一幅画——只画一幅圣母像,

这次画的不是你!我要在你身边

听听他们——我是说听米开朗琪罗

评价我的作品,告诉你它的价值。

你愿吗?明天我满足你的朋友。

就画他走廊里所需要的题材,

肖像画马上完成——好了,好了,

如果他嫌少,再给他加一两件

作为添头,加起来我看足够

为这表哥的赌瘾还债。此外,

更好的是,我所关心的也只是:

为你赚十三块银币买一个花皱领!

我爱,这使你高兴吗?可是他——这表哥!

——他做了什么事使你更高兴呢?

我今夜进入了暮年似的平静。

我很少遗憾,更缺少改变的意愿。

既往如是,又何必把它改变?

我对不起法朗西斯!——这是事实,

我挪用他的钱,受诱惑听从了你,

盖这房子是我之罪,事已至此。

我父亲和我母亲都死于穷困。

但我发了财吗?如你所看到的,

人哪里能发财!让各人承担命运吧。

他们生来穷,活得穷,也死得穷,

我在我的时辰里没少干活,

也没得丰厚的报酬。哪个孝顺儿子

想画我这两百幅画——叫他试试!

无疑的,有种力量在维持着平衡。

看来,今夜你爱我爱得够多了。

在人间,我该满足了。人能得到什么?

在天上,也许还能得到新机会——

再一次机会:天堂有四面巨墙,

天使用天尺量出,分布四方,

让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与我

画上壁画。——前三人都没有妻室,

唯独我有!所以他们仍将获胜,

因为即便到了天堂,仍将有

露克蕾吉亚——这是我的选择。

表哥又吹口哨了!去吧,我的爱。

*勃朗宁夫妇定居意大利后,夫人的表兄凯尼恩慕安德烈之名,请勃朗宁给他弄一幅安德烈(与妻子)的自画像复制品。勃朗宁未办成这件事,作此诗寄去充当名画“复制品”。结果,这件以诗歌形式再创作的艺术品成了传世之作,名声超过了原画。《安德烈,裁缝之子》因其“色彩之美与惊人的心理洞察”深受当代与后世赞誉,是勃朗宁最成功最微妙的戏剧独白诗之一。

根据副题点明的,此诗聚焦的是“完美疑难”。安德烈被称为“完美无瑕的画家”,他妻子露克蕾吉亚则是“完美无瑕的美人”和顶级名模,论条件,是多么般配的一对呀!况且安德烈对妻子宠爱有加,这该达到完美了吧。

“完美”加“完美”,是否完美呢?一读就知道,情况可不怎么美妙。原因呢?露克蕾吉亚方面的比较明显,安德烈方面的就要读者品味了。

诗出自勃朗宁的艺术想象和心理分析,但重要情节都是有根据的。美术史家瓦萨里著的《名画家传》里有这样的记载,“安德烈对美人的过度迷恋不久就使他忽视了艺术所需的钻研,并在很大程度上停止了他对父母的支援”,“她的美丽对他是价值无比的,他对美人的爱压倒了他对正在上升而前程无量的名望和荣誉的关心”。

安德烈有极高的潜力,也并非胸无理想之辈,但放弃了努力,错失了机会,败坏了品行,弄污了名声,感觉很失败。他在独白中百般辩解,把问题推给露克蕾吉亚,推给处境,推给上帝(这都算人之常情),末了还强调“事已至此”(这也是人们放弃努力的常用理由)。不过他也知道:归根结底,“动因来自灵魂本身”。安德烈毕竟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懂得没理由再怨天尤人。

自始至终,诗中说话的是安德烈,不是诗人勃朗宁。但有句话很可能要算例外:“可是人的‘企及’要超过他的‘把握’,否则何必要天国?”——这句话之代表勃朗宁要大大超过代表安德烈。

在勃朗宁看来,世上本来没有完美;假如有什么堪称“完美”的话,那就是向理想的不倦追求和逼近。上面这句铮铮作响的话,适合勃朗宁笔下为追求理想而失败的英雄,而并不怎么适合安德烈。因为安德烈的失败不是“企及”的失败,而是放弃企及的失败。

这首描写“完美加完美”的诗,实际上是一首“完美”咏叹调。诗中咏叹的爱情难以完美,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安德烈和露克蕾吉亚的故事是特殊的,诗中包含的“完美”疑难和“自由选择”疑难则是普遍的。安德烈的拜倒石榴裙下和颓唐是特殊的,但当安德烈说“能者不愿,而愿者不能”或“我们——‘半人’们就这样挣扎不息”时,他是代表我们大家说的。因为完美是人人的向往(因此才把“福”字贴在门上),而不完美则是人人的处境和焦虑,所以此诗才有独特的魅力,而我们也得以从中体会和思考人在完美与不完美之间的彷徨挣扎。

此诗的形式是素体诗(五音步无韵诗),朴素无华,却靠“银灰色”的丰富层次展现了诗的美,与安德烈的绘画风格相映成趣。诗人细腻的笔触非常值得注意,如安德烈谈话时露克蕾吉亚的心不在焉,或安德烈每谈到艺术问题都不得不用金钱语言翻译一遍等细节,都表现得极微妙;又如表现安德烈的“完美崇拜”,说他不仅对大画家的小瑕疵觉得如鲠在喉,他对美人“扎穿如此美好的耳朵”也觉得难以忍受,这才与现实的不完美构成那么强烈的反讽。

青春和艺术

曾有过一次可能,仅仅一次:

当时我们同住一条街道,

你是独住在屋顶上的麻雀,

我是同样毛色的孤单雌鸟。

你的手艺是木棍和黏土,

你成天又捣又捏,又磨又拍,

并且笑着说:“请拭目以待,

瞧史密斯成材,吉布森[41]下台。”

我的事业除了歌还是歌,

我成天啁啁啾啾,啭鸣不歇,

“凯蒂·布劳恩登台之日,

格丽西[42]也将黯然失色!”

你为人塑写生像所得无几,

跟我的卖唱彼此彼此。

你缺少的是一方大理石,

我缺少一位音乐教师。

我们勤奋钻研各自的艺术,

而只啄食一点面包皮果腹。

要找空气,就开窗望瓦面,

要找笑料,就瞧对方的窗户。

你懒懒散散,南方孩子的神气,

便帽,工作服,还有一抹胡须;

说不定是你用沾泥的手指

擦嘴的时候糊上去的。

而我呢,没多久也就发现

花篱笆的空隙是个弱点,

我不得不挂起了窗帘,

我穿花边紧身衣才能保安全。

没坏处!这又不是我的错,

当我在高音E上唱出颤音,

或是爬上了一串半音阶的坡,

你呀,你连眼角都没扫过我。

春天吩咐麻雀们成双对,

小伙子和姑娘们都在相猜,

我们街上的摊子可真美——

点缀着新鲜的香蒲、香菜。

为什么你不捏个泥丸,

插朵花儿扔进我窗里来?

为什么我不含情回眸,

把无限的感激之意唱出来?

我若回眸时凶得像只山猫,

每当你那儿有模特儿来到,

轻佻的姑娘轻快地上楼,

至今我回想起来还气恼!

可是我也给了你一点儿好看!——

“那个外国人来调钢琴那天,

她干吗显出一副顽皮相,

谁知道她付人家什么价钱?”

你是否可能说而未说出来,

“让我们把手和命运联在一道,

我把她接到街这边来,

连同她的钢琴和长短调”?

不啊不,你不会鲁莽行事的,

我也不会比你更轻率:

你还得赶超和征服吉布森,

格丽西也还处于黄金时代。

后来,你已经受到亲王[43]邀请,

而我成了化装舞会的王后。

我嫁了个富有的老贵族,

你被授予爵士和院士衔头。

可是我们的生活都不满足,

这生活平静、残缺、拼凑、应付,

我们没有尽情地叹、尽情地笑,

没有挨饿、狂欢、绝望——没有幸福。

没有人说你是傻瓜、笨蛋,

大家都夸我聪明、能干……

一生只可能遇到一次啊,

我们却错过了它,直到永远。

体面

我的爱人,你觉得那间简陋的住房

阴暗,沉闷,实在太土气?

它看起来确实很不像样,

但我记得——在那里,不是这里,

你向我表白了爱情,那个字眼

你怎样说出的,去问那寒酸的房间。

这个阔气的房间,你赞不绝口,

似乎是,它如此明亮,如此富丽,

如此完美,任何缺点都没有?

唉,别忘记——在这里,不是那里,

你说出了另一个字,你的假面

是怎样摘下的,去问这富丽的房间!

忏悔

他尽在我耳边唠叨些什么?

“在此告别人世之时,

我是否看透了人世是泪之国?”

啊,牧师先生,并非如此!

我从前见到的,如今又在眼前,——

瞧这排药瓶在桌子边

排成一行,那是一条郊区小巷,

还有一堵墙在我床边。

那条巷是斜坡,像这排药瓶似的,

坡顶有座楼,请你望过去,

就在花园墙后……在健康的眼里,

这帘子是蓝还是绿?

在我眼中,它就是当年的六月天,

一片蔚蓝笼罩小巷和墙,

最远的那个瓶子,贴着“醚”[44]的标签,

就是那高出一切的楼房。

在阳台上,紧挨着那瓶塞子,

她等着我,那年六月里,

一位姑娘……我知道,先生,这不合适,

我可怜的神志已越出控制。

可那儿还是有路……可以沿边潜入,

直到那座楼,他们称为“别墅”,

得把楼里所有的眼睛避开,

只有一双眼睛例外。

我哪有资格在他们巷里逛?

但是,只要尽量把腰弯,

靠那好心的园墙给我帮忙,

哪怕他们双眼瞪得滚圆,

仍然从未捉到她和我在一起,——

她从阁楼下来,就在那里,

从那贴着“醚”字的瓶子口边

悄悄地溜下层层楼梯,

在缠满蔷薇的庭园门边约会。

唉,先生,我们常常相亲相昵,——

多么可悲,多么不轨,多么狂悖,

可是,这却是多么甜蜜!

*诗中独白者是一位垂死的老人。牧师正在要求他作临终忏悔,要他看破现世,以求超升。

临终者的思路已经不很清醒,牧师唠叨了好几遍,他才明白其来意。随着从第三人称向第二人称的转换,独白者才面对牧师回答问题。

当老人奉命思索一生的罪过时,眼前浮现了很久以前的一幅明朗的画面,但恍惚间却和眼前的场景搀杂了。在幻觉中,阴暗的病房中现出了亮色,绿色的帘子幻作了六月的蓝天,最高的药瓶成了坡顶的楼房,心爱的姑娘就住在那儿的阁楼上(也许是个婢女)。独白者一边神往地追怀往事,一边也抱歉地检讨这不符忏悔的礼法,但他接着讲的时候,仍然无法纳入忏悔的轨道。说到“可那儿还是有路……”时,简直按捺不住兴奋和幸福的心情。他零乱的语言恰好也体现了当年躲躲闪闪的约会过程——“我”在上坡,“她”在下楼,“他们”在监视,形成了交错叠印的蒙太奇。

他和她的行为违背教规又触犯家法,是应忏悔的严重罪孽。可是老人能否定年轻时的恋情吗?要知道这可能是他一生体验过的唯一幸福,而这段恋情为时不过一月就遭遇了“可悲”的结局。否定这个六月,就意味着否定生活的美好,否定在临终时还笼罩着他的光明与蔚蓝。

在此时此刻感情冲击下,老人最终说出的是什么话呢?他能否忏悔不轨行为皈依教义呢?在牧师(以及读者)期待中,他说出了最后的话:“可是,这却是多么甜蜜!”从而表明他不为爱情忏悔,宁肯放弃灵魂进天国的资格。

在贡多拉船上[45]

他唱

我用我的歌声把我的心——

我的整个心献给你,

星星和大海助我一臂之力,

夜幕更深地沉入威尼斯街巷,

在我头顶留下一块空当,从那里

你明亮的脸可以指引我快乐的心

飞向你——我心的归宿地。

她唱

跟着我说,试把我说的每个字

照样说出来,仿佛每句都是

你自己主动要说的话,

用你的声音,以你的方式:

“这女人的心、灵、神智

都是我的,像她叫我戴的

这条金项链一样。”(再说一遍)

“我可以把它当宝贝珍惜,

也可以把它一环一环地

扔到船外去,全凭我愿意。”

还要再说一遍……别说啦!

因为话只是话。住口吧!

除非你呼唤我,仍然

亲热地把我的小名呼喊,

要是那三个[46]听见你这样叫我,

也听见我答应你,这小名会立即

向他们公开我们的秘密。

你还要恳求我,拥有我,

诅咒我们之间的墙——把它打破,

白天在众目睽睽下的我们,

已被层层壮丽的幽暗遮掩。

还能做什么,除了把我整个拿去?

我是那三个的:抢在他们前面,

解你干渴!据说炼宝石的阿拉伯圣人

能抽出宝石的缥缈的精华

放在他的小罐中,只剩下灰烬,

那么,亲爱的巫师,当你的享用

吸走了我的灵魂——它属于你——

只把我的灰烬留给他们!

他唱

1

我们漂过去,漂过去,漂过去!

同类推荐
  • 也看风景也读书

    也看风景也读书

    《也看风景也读书》是崔济哲先生的近期新散文集,收录散文41篇。全书洋洋36万字,内容涵盖地方风物人俗、古人古事感怀、佛说佛思佛史、历史伟人逸事,以及他国历史文化。在这本书中,有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严肃追寻,也有对独特且有趣的地方文化的展现;有当下的细枝末节,也有过往的风起云涌;有因风物之壮阔而诞生的美丽文字,也有因文字之厚重而更美胜一层的风景。这本书打开了大千世界的一条门缝儿,透过这道门缝儿,你看见的是崔先生与历史、社会、人生的对话。
  • 船

    亲近泥土,站在高楼的阳台上,那种失去泥土的空虚常使我把目光向远处延伸。然而,远处仍然是干树桩般的水泥房子,如传奇杂志封面似的街道以及像眼睫毛一样的电视天线。城市文明如衔在口中的口香糖既清凉又甜润,但那却是一种加工后的甜润,它与我们在乡野随意摘下的草莓有着绝然不同的滋味。
  • 宝玉记

    宝玉记

    《宝玉记》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一段曲折离奇的人生经历。正如梁瑞郴在《序》中所指,“它基本上从《红楼梦》原著中剥离开来,但又不完全游离于《红楼梦》之外,在小说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变得刚强健朗,泼辣颇具心机的薛宝钗变得温驯随和,贾宝玉也一变而不再懦弱。”犹显特色的是,《宝玉记》对这三个人物的命运都给了他们非悲剧的人生,给了一个中国人喜欢的大团圆的结局,这与高鹗续作的结局大相径庭。《宝玉记》情节曲折,描写细腻,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且富有武侠、魔幻色彩,可读性极强,实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谭仲池在给郭雅洁的信中,赞扬《宝玉记》是作者“笔耕的果实,是在秋天收获的,应当珍惜”。
  •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4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4卷)

    这部汇集李康学数十年文学创作作品共计267万字,是武陵地区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李康学在《大湘西系列作品集》中,通过挖掘武陵地区留下的印记,拾掇民族地区传奇的历史;客观评价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并用散文笔调创作游记美文,把武陵地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 岁暮长吟

    岁暮长吟

    《岁暮长吟》这里的每一首诗,每一阕词,无不立意深刻,意境深远,感情真挚,风格清新。每一篇都蕴含一种闪光的思想,所散发出的真情,总会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且具有强烈的韵律美。吟诵时,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带给读者的是心灵上的愉悦。
热门推荐
  • 和商制胜

    和商制胜

    和谐经济,是经济过程人和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对称,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结构的合理有序,是老板之间、股东之间、出资者和管理人员之间、老板和员工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合作伙伴之间、团队成员之间、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双赢合作,是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之间、生产链的上一个环节和下一个环节之间的最佳组合。只有经济过程、企业内外各种关系协调有序、和谐运作,才能发挥经济主体的最佳功能。
  • 绝世校园修仙录

    绝世校园修仙录

    文章类内:介绍民间的奇人异事,通天道法蛊术赶尸凤凰山下凤凰女
  • 走下巅峰的美国

    走下巅峰的美国

    通过对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社会、文化的分析,指出美国霸权的衰落。
  • 蛇魅

    蛇魅

    未婚夫背叛、闺蜜陷害。我意外怀孕,孩子的父亲却不是人!可怕半蛇人的追杀、恶鬼凶灵阴魂不散,这一切,到底是有人加害还是命中注定?我只知道,那一天,我看清了自己深爱的人和信任的人的真面目;那一天,我爱上了一条蛇……
  •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一)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一)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系列作品分为4册,包括文治武攻、斗智斗勇、随机应变、雄才大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别具慧眼、出奇制胜的故事、精明能干等智谋故事,内容宠大、史料丰富、情节入胜、叙述传神,引领着读者沿着中华祖先留下的历史足迹畅游浏览,使人在阅读欣赏中,感悟前人的智慧与神奇,引发今天的思考与遐想,从而充分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奇妙与伟大。本系列作品的编写目的是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第一册精选了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玄烨等君王的智谋故事。
  •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是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忆录合集。本书由苏联著名陀学研究专家多利宁编辑,是研究、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基础、最直接的资料。回忆录呈现了多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理解其人其作颇有助益。
  • 重生战国之魏武大帝

    重生战国之魏武大帝

    一个21世纪的宅男穿越到战国时期成为魏国魏惠王的儿子公子郝,拥有一个神奇的系统可以获得强大的兵种。这时的魏国四面皆敌。齐国齐威王一鸣惊人用孙膑围魏救赵大败魏国。秦国商鞅在秦国已完成变法,准备对魏国发动进攻收复故土。魏国即将被齐国所败走向衰落。有着神奇系统的宅男能否在这个激荡的战国站稳脚跟,和商鞅、孙膑等人杰一争雌雄。
  • 浪子神医

    浪子神医

    自认浪荡天才小流氓的韩成,被华佗的灵魂穿越。一个愤青小流氓继承了华佗全部的医术精华,会给日渐衰败的传统中医带来怎样的冲击呢?美女、兄弟,爱恨情仇一样不少。带着自己的承诺,华佗的期盼,我们的天才流氓怎样掀翻整个世界的认知?敬请关注:浪子神医。
  • 中华劝世歌谣荟萃

    中华劝世歌谣荟萃

    本书共精选了中国历代著名的劝世歌谣、诗词300余首,分为劝学励志、修身养性、醒世明理、安身立命、进退得失、亲情伦理等六大篇。
  • 极品骷髅的二次元之旅

    极品骷髅的二次元之旅

    现在都流行穿越,段鹏幸运的穿了一把。尼玛!竟然穿越到一个被召唤出来的生物上!尼玛!召唤物也就罢了,居然还是个木有小叽叽的骷髅!自觉给穿越大军丢脸的段鹏,忍不住仰天悲愤怒骂,“命运你个臭、婊、子!”‘叮’的一声,一个机械而冰冷的声音响起,系统开启密码‘命运你个臭、婊、子!’输入正确,系统正式开启......ps:企鹅群227854070,反正群数量是没有限制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