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92100000022

第22章

梁启超吃了一口清茶,双眉微蹙,对谭嗣同道:“听说王先谦、叶德辉等,已经唆使邵阳举人曾廉出面,在北京上书,参劾陈右帅和我等在湖南推行的新政。王先谦也亲自写了《湘绅公呈》,向督抚衙门肆意诋毁时务学堂和《湘报》言论。看来湖南地处内陆,风气闭塞,守旧势力,忒为严重,我等所行的新政新学,阻力极大,成败正未可逆料。”

谭嗣同笑道;“嗣同回湘之日,便已经作好了牺牲的准备。目前境况,早在意料之中。我等只有尽其在我,竭力猛进,千难万险,决不动摇;成则有利于天下,万一失败,也不过是杀身灭族罢了;生死度外,又何足道哉!”

梁启超听了,也频频点首。但他终是个年轻气盛之人,湖南又并非他的乡土,所以他心中早已萌下退志,只是口中还不便明说罢了。

他俩又闲谈了一会儿,才起身招拢众学生一同下山。他们一路行来,经过极高明亭、道中庸亭、三闾大夫祠、道乡台、自卑亭等处,不久就到了湘江岸边的朱张渡口,登上了当年朱熹、张栻两位老先生经常乘坐的横渡湘江的方头渡船,向对岸长沙城驶去。

别人倒也罢了,只有那罗英从小是在浏阳河边长大的,活像是一条戏水的小蛟龙。看着眼前滔滔北去、碧蓝碧蓝的江水,他心中哪有不喜爱的?但见他喊了一声:“兄弟们!有种的,跟我游过去!”说完,三脚两手就脱掉了全身的衣衫,只穿着一件葱绿色洋绉小短裤儿,赤条条地站立在船头上,恰似雪人一般,噗通一声,跳进了滚滚奔流的江水。秦鼎彝、林圭、蔡锷三人,也都是会游泳的。他们也都紧跟着脱掉了衣衫,跳进了水里。

船上只剩下谭嗣同、梁启超和石醉六等几个不会水的,眼望着那四个健儿,在碧波闪闪的湘江之中,踏波踩浪,欢乐地前进。

一只雄鹰,摊开双翅,正停留在湘江上空的云霄之中,好像凝止在那里,一动也不动。蓦地,它俯冲下来,一抖翅膀,落下了一瞥鹰影,飞快地掠过湘江,掠过渡船上师生们的头顶,掠过湘江波涛中四个健儿掀起的朵朵浪花,掠过长沙城中的千万屋瓦的海洋,向着那茫茫的田野疾飞而去,只留下了一声长啸,在那万里江天之中,久久地回荡。

25

冬天降临了,刚进腊月,长沙城内就下了一场大雪。

谭家的小庭园中一片雪白。地面、花坛、小鱼池、树木和花丛的枝桠,以及墙头和屋瓦上到处都堆上了厚厚的新雪。洁白的雪被覆盖了大地上的一切污浊,掩没了人间的一切不平,也抹掉了宇宙间一切生命的痕迹。惟有院中那株红梅,却生意盎然,一夜间竟绽开了满树的花朵,红宝石似的,散发着一缕淡淡的幽香。

罗英提着个铜火炉,从房中出来,到厨房中去取火。他一掀门帘,差点和从外面进来的时务学堂学长皮锡瑞、提调熊希龄碰了个满怀。

皮、熊二人在廊檐下收了油纸伞,脱了木屐,一面拍打着身上的雪花,一面问罗英:“七爷在家吗?”

罗英点点头,忙掀帘子,请他二人进去。

窗外的雪光,反射进来,把小屋内映照得通明透亮。谭嗣同已经梳洗过了。他穿着一件海青色团花牡丹绵绸羔皮长袍,没有戴帽子,也没有穿马褂,光着头正坐在白纸窗前,审阅内河航运扩股办法和醴陵矿务开办章程。他见皮、熊二人进来,忙起身相迎。这时,罗英也已取了炭火前来,生起了火盆,并且泡来了三杯滚茶。他们三人,便围着火盆坐了,饮茶取暖。

皮锡瑞是位年近五十的饱学教授。他生得方脸微胖,面黄少须,举止庄重,神态端凝,处处都显出他确是一个忠实于圣贤之道的醇儒。此人乃湖南善化县人,字鹿门,人称师伏先生。他鄙薄功名,无心仕途,潜心讲学,闭户著书,曾先后担任过桂阳龙潭书院和江西南昌经训书院的讲席,著作有《尚书大传笺》《师伏堂骈文集》等,在江南学界中颇有一些名声。甲午战后,他忧心国事,也逐渐产生了变法图强的思想,但却反对向西方学习。他曾著文在报章上发表,主张“先靖内乱,严惩贿赂,刻绳脏吏,实事求是,且必先改宋明陋习,不必皆从西俗。”陈宝箴到湖南后,慕其名,礼聘他为时务学堂学长。同行生忌妒。因此,他也受到了王先谦、叶德辉等名人的忌恨,成为王、叶等攻击的一个目标。

熊希龄和皮锡瑞比较起来,就年轻精干多了。他是湘西苗乡凤凰人,从那偏远的丛山之中,脱颖而出,甲午年进京赶考,竟然考取了一名进士,获得了翰林院庶吉士的头衔,显然是不容易的。此人后来还做过北洋政府的总理。他的思想不旧不新,亦中亦西,不过热心事业,勤于公务,倒是个热心快肠的男子。因此,被陈宝箴等看中了,委他做了时务学堂的提调。他总理校务,却并不管教学之事,竟然也受到了王、叶等人的攻击,心中十分愤懑。

三人坐定后,熊希龄用铜火钳敲了一下火盆沿,忿忿地说道:“去年创办学堂时,提出要聘请梁启超担任总教习,王益吾、叶焕彬等也并未提出过任何异议。卓如初来湘时,王、叶两位夫子热情欢迎,款待优渥,还曾在曾忠襄祠,摆宴唱戏,大张旗鼓地为卓如接风,那时是何等的亲热!只因卓如年轻,不懂应酬,不知怎么得罪了他们,往后就翻了脸,又是揭帖,又是公呈,现在叶德辉又写了个什么《猷轩今语》,张贴在学宫中,逐条攻击卓如,极力诋毁南学会,并且刻印散发,影响很坏。甚至连师伏先生的小世兄,写了个歌词:‘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居中央谁四旁?’不过讲的是地理常识,竟也有了罪名,叶德辉也认为是大逆不道,还公然写信给师伏先生,兴师问罪。似这等百般刁难,学堂还怎么能办下去?”

皮锡瑞在一旁却只是捻着胡须,摇头叹息,沉吟不语。

熊希龄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润了润喉咙,继续说道;“现在卓如已经忿而辞职,准备回上海去。我也给右帅写了封信在这里,念出来,请七爷和师伏先生参议参议。”说着,他便掏出几页八行信笺来,挑出一段念道:“今省中物议纷腾,黑白混淆,若不打破此关,痈溃一发,受害更巨。湖南负天下重望,虽新政只有萌芽,而各国报章交相赞美,倘一事无成,岂不贻笑五洲?龄观日本变政,新旧相攻,至于杀人流血,岂得已哉?不如是,则国家终无震动之一日也。龄本笨人,生性最憨,不能以口舌相争,只有以性命从事,杀身成仁,何不可为?今既仇深莫解矣,请以此函为贵衙门立案之据。此后龄若死于非命,必王益吾师、叶焕彬二人之所为,即以彼命抵偿可也。定湘王、长沙神之最灵者也。以上所言诸事,苟有虚捏,明神殛之!孤怀愤懑,语无伦次,伏维垂鉴!”他满怀激愤,一口气念完,挣得满脸通红。

谭嗣同听完后说道:“你这样激昂慷慨,有什么用?这几天右铭中丞也是窝着一肚子的气。前日武昌香帅有亲笔信来,指责说:‘近日新出《湘报》,其偏尤甚,近见刊有易鼐议论一篇十分悖谬,见者人人骇忿。’你想易鼐的文章,不过是提出一个君民共主的主张,有什么不对?竟然受到了制军大人的亲笔指责!总督是这样的口吻,右铭中丞哪里还敢有什么话讲?今日之事,也只能靠我们自己来撑持了。卓如能挽留还应挽留,如挽留不住,也只得让他走罢。只是,南学会、时务学堂、《湘报》等一切新政措施,决不能散。我们在此一天,便坚持一天,看他们还有多少手段。”

熊希龄叹息道:“卓如是挽留不住了。他气愤已极,已经买好今晚的客轮票去汉口,再转船去上海。今晚学堂准备开会饯行,请七爷一定要去参加。”

谭嗣同道:“好,我一定来!师伏先生也请一定参加!我们要为卓如壮行,为同仁们增胆,决不能让叶德辉等看我们的笑话!”

大家又座谈了一阵,皮、熊二人才起身告辞。谭嗣同送走二人后,回到小房内,看完了内河航运和醴陵矿务那两份文件,签署了意见,罗英才送了早餐来,两人坐在火盆边吃早饭。突然,林圭和秦鼎彝慌慌张张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对谭嗣同说道:“不好了!《湘报》报馆被坏人砸了,佛尘先生正在那里交涉,请七爷快去看看!”

谭嗣同听了,丢下碗筷就走。他一面要林圭带路,一面要秦鼎彝回学堂去,召集全体学友,到报馆来会合。

谭嗣同出了大门,罗英才拿了木屐、斗篷赶来给他穿戴。这时,那漫天大雪,搓棉扯絮一般,正下得紧。街上行人稀少。他们师生三人,冒着大雪,赶到报馆门首时,歹徒们都已经散去了。报馆的门窗桌椅都被打坏。新出的报纸扯乱了一地。唐才常带着几个工人正在收拾打扫,见谭嗣同等人来了,忙将他迎入内室去谈话。

谭嗣同问:“这都是什么人干的?”

唐才常道:“听说有城南等书院的学生,也有南门口、坡子街的地痞,反正是被收买来的流氓打手。幸亏我马上派人去找马大哥,从轮船码头和客运班喊了一些工友来,才把这些家伙轰散了!”

谭嗣同听了,点点头,又问:“印刷机砸坏了没有?”

唐才常道:“机器都丝毫无损。我们早已做了准备,关上了机房门,没有让一个坏蛋进车间。”

谭嗣同道:“这就好了。新出的报被他们扯了,我们马上再印。我的文章回去就写,晚上七时前一定送到。让他们看看我们这些不怕死的角色的气概!”

夜晚。时务学堂正厅里电灯雪亮。正厅中间,用八张课桌拼拢来,凑成一张大台桌。桌面上铺着用学生们新洗的被单联成的洁白的桌布,堆着大堆的橘子、花生和各种糖果点心,四边还摆着一溜金边盖碗,泡着浓浓的香茶,正在那里冒着热气。

湖南盐法道黄遵宪、学政徐仁铸,时务学堂学长皮锡瑞、提调熊希龄,还有谭嗣同、陈三立、唐才常等南学会、《湘报》馆的同人,以及时务学堂的教习,学生们共五六十人,都到齐了。大家把梁启超让到中间上首客位上坐了,然后依次序坐下敬茶话别。梁启超虽然心境有些悲凉,但看到这等情景,内心也受到了慰藉。

席间,谭嗣同取出一个小小的黄绸包裹,站起来,走到梁启超身旁道:“卓如君这次来湘,为我省培育英才,建树极多,虽遭受群小诬蔑,也早是我等意料中事,中外有志之士,谁能苟免?今日,卓如君虽然要离开我省,但他所培育的这四十余名学生,就是四十余粒火种。火种长在,我国家民族便有希望,卓如也可以无愧于心了。”说到这里,他打开那黄绸包裹,取出来一样物件,原来是一副精工雕镂的菊花石砚。他送到梁启超面前道:“这菊花石砚,乃天下无双之尤物,为吾乡浏阳之特产,是佛尘采制了来,专门奉赠的。去年我写了几句偈语,由江建霞精心刻在这里,一直藏着,未获机会奉赠,今日特地带了来,敬献君前,聊表兄弟之谊和惜别之意!”

梁启超心情激动,连忙站起来,双手接过那石砚,仔细观赏,但见那石砚石青花明,烟笼玉润,果然是一块稀世之宝。砚盖上刻着几行龙飞凤舞的草字,便是谭嗣同写的偈语。他大声念道:

空花了无真实相,

用造莂偈起众信,

任公之砚佛尘赠,

两君石交我作证。

谭嗣同题江建霞刻

众人听了,都鼓掌称贺。梁启超谢过谭、唐二人,才将那宝砚交给随身小介珍藏了,然后大家继续讲话。直到开船时间快到了,大家才起身散席,给梁启超等送行。

罗英早已同林圭、秦鼎彝等雇了车辆把梁启超等人的行李送往码头托运去了。时务学堂的全体学生,也都穿上整齐的制服,站立在校门两边,吹打着洋鼓洋号,为梁教习等送行。黄遵宪、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等都坐了车辆,把梁启超等一直送到江边。

雪花还在飘落。大片的鹅毛雪,在码头上、趸船上、客轮上的昏黄的电灯光中,无声地飞旋着,就像是一群群翩飞的粉蝶。

客轮拉响汽笛,发出一阵悠长而又凄厉的鸣声。谭嗣同站在人群中,挥着手,眼看着那客轮缓缓地离岸而去。他最后望了一眼正倚在客轮船舷上向这边挥手致意的梁启超的身影,突然,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感情,涌上了他的心头。他赶紧转过身子,所有来送行的人们,也都心情沉重地跟在他的后面,默默地走上了码头,然后默默地散去。

唐才常和谭嗣同同路。他们不想喊车,决心步行回去。雪已经停了。唐才常踏着满地琼瑶,走在谭嗣同身旁,很久没有吭声。突然他停下脚步,轻声对谭嗣同说:“通过近一年来的经历我已经悟出了一个道理:看起来,国家政事,积久必变,不变是不行的。不过,变之自上者顺而易;变之自下者逆而难。要变法图强,还是要从最高峰处首先解决问题才行。上面不解决问题,在下面就是使尽了力量,也终归是徒劳的。”

谭嗣同微微点了点头,但没有答话。他继续默默地向前走着。唐才常快步赶上去,合着他的脚步并肩走在他的身旁。他们的后边便是罗英。这时,已是深夜。江边马路上的路灯,一下子全熄了。无边的黑暗,顿时笼罩了整个的世界。在他们的前边,不知是谁,已经在洁白的雪地上踩出了一行脚印,夜间看去,那黑黑的,弯弯曲曲的足迹,就像是大地母亲身上裂开的一条流血的伤口!

慈禧太后

孝钦显皇后,满族,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死后清朝上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光绪帝养母。慈禧博学多才,能书善画,书法长于行书、楷书,绘画有花卉等传世。

同类推荐
  • 退伍了

    退伍了

    城市户口的退伍兵周飞,满心指望着退役后能分配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事与愿违。失业的周飞因为心态失衡和兄弟义气,被动的成为了这个黑社会性质的群体里格格不入的一员,几个月后,草草结盟的五个退伍兵在政府的打击和对手的报复下,性格暴虐、生性多疑的老二“叛变”,组织崩溃,五兄弟各奔西东。周飞远行上海和深圳,因为性格的关系屡屡受挫,在失望、犹豫、彷徨、挣扎和自我激励中,与命运展开了抗争。坚定信念的周飞,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不屈的意志,在跌宕的职场里,从民工和保安成长为职业经理人。几年后因公司被并购、家庭突遭重大变故加上厌倦了职场的尔虞我诈,周飞毅然决定下海从商。
  • 大学故事

    大学故事

    大学时光,飞扬的青春激起的尘埃已缓缓落定,日子混杂着留恋、无聊、茫然,憧憬的心情一天天过去,似乎只是弹指间;或晴或雨,或悲或喜的几年已是悄然而逝。那些年少轻狂,那些同窗共度的读书时光,那些触动心弦的校园歌曲,都将在新学期得以续写。大学是青春构筑的营盘,我们是流水的兵。大学的心情,有多少支歌唱过,有多少首诗写过,又有多少人曾经历过。华年在握的大学时光,有时真如一方魔镜,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夸张了自己真实的快乐与忧郁,放大了自己微小的智慧与激情。我们将纯真年代的一切悲伤与快乐淋漓尽致地演绎到底。我们要细细记下流光碎影般的校园往事。
  • 考古笔记

    考古笔记

    在蔓延着未知阴谋下的山村,无法逃离的人们为故事主题,故事即将展开……一九八七年,一位声名鹊起的考古学者,在兴安岭勘探中却莫名暴卒,烧成一具焦尸,手中紧紧地攥着一本考古笔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若干年后,北京一位倒爷在其先人笔记中,无意间发现了若干个隐匿古墓的位置,为找到传说中的惊天宝藏,特邀主人公一同前往——尸鬼村。哪知这一切仅是梦魇的开始,白玉石台中的绯红巨眼,山村老坟里的无头血尸,十几具死而不化的尸骨。一夜间鬼魅般出现撬开坟墓而后又消失的人,尸鬼托付的信物,以及深山野岭中的变态电锯杀人狂。二十五年前的大兴安岭,大火中究竟湮灭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 谢谢你赐予的甜蜜时光

    谢谢你赐予的甜蜜时光

    她开玩笑似的说:“我们结婚吧。”结果,对面的男子却真的回应道:“好,刚好我正带着户口本。”于是,两个相见次数五个手指头数得过来的人,结婚了……在遇见她之前,他的生活,可谓是顺风顺水。当她挥舞着利爪从天而降,向自己疯狂求婚时,他惊慌失措、懵懵懂懂地背起这个甜蜜的“包袱”。说好的,闪婚没有爱,有的只是契约,可为什么看到别的男人频频向她献殷勤的时候,一向稳如泰山的他,开始按耐不住了呢?
  • 山民

    山民

    《山民》叙述了武陵山区黄荆村林业改革中,承包荒山、植树造林的艰难、曲折的过程。山民荆疏远承包8000亩荒坡后,荆、冉、黄家族因利益驱动,冉、黄两家与他产生了种种矛盾,迫其不得不挖掘天麻、卖掉家具和妻子银饰筹资,甚至独自进深山老林采种,终于在县乡帮助和干涉下,与其他山民公证了承包合同,迈出了林业改革的步。
热门推荐
  • 河间伤寒心要

    河间伤寒心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丑儿

    小丑儿

    出生前我们都没有选择权,当生命属于自己的时候,才突然发现又有什么可以让我们选择呢。谁也不会料到,自己的人生就像一场马戏团小丑的滑稽演出。这场演出便是一个能刺痛你灵魂的故事,在苦笑不觉间,小丑的感悟已从字间流入你的心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小丑硬生生啃咬生活的声音吧。
  • 十绝天下

    十绝天下

    一个来自荒山的懵懂少年,一条浴血奋战的荆棘之路,一场尔虞我诈的生死较量,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岁月。临兵斗者皆列阵在前行!传说只要掌握十绝之一,即可笑傲天下!赵辰,一出生就与十绝息息相关的少年,这个世界,等待他去谱写新的篇章!
  • 谋人谋职谋事业

    谋人谋职谋事业

    一个有着敏锐眼光的人,一个凡事善于琢磨的人,一个行动果断的人,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定能从平庸中脱颖而出,成大事、创大业。《谋人谋职谋事业》从识人、用人、管人、谋人、谋职五个不同角度告诉读者如何从一个普通平凡的人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 不悔录

    不悔录

    这部小说主人公是一位特殊身份的知识分子——从有着二十多年军旅生涯的部队作家,突然因意外情况转业,而成了地方作家协会的领导。用主人公自己的话说,论当兵,部队是正规军,地方是民兵,而论当作家,部队是民兵,地方才是正规军。本书以第一人称自叙传式的写法,描写了主人公柳直正值“不惑”之年,由“民兵”转而为“正规军”的特殊经历,及其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作品大胆,真实、冷峻而又细腻地揭示了这位特殊知识分子,在自己人生转折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心电图式的心灵独自,其中既有个人与工作交织着的复杂矛盾,又有与之交错的复杂家庭矛盾,以及激烈的婚外感情纠葛。
  • 上神请留步

    上神请留步

    “师父,您听说过双修吗?”蒲团上打坐的仙人,眉峰一挑:“你想被逐出师门吗!”“师父,南华山上那个白胡子老道又来了!”白衣胜雪的男子脸色微变:“你个小混账又给我惹了什么祸?”“师父,您吃过莲子扣肉吗?”淡然若水的大神再淡定不下去了,那是他养育了三千年的雪莲啊……当有一天世界终于清净了,耳边再没了那聒噪的声音,却为何呆惯了的数万年如一月的琼摇仙岛,一时间寂静的可怕。青灵,你真的如一道轻灵般飞走了,再也不见了吗?
  • 光荣的草原

    光荣的草原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一生一世,相影随

    一生一世,相影随

    这本书字数不会很多,亲们将就着看看吧~万水千山总是行,给点面子行不行≥﹏≤记得推荐一下哦~
  • 修真之亡灵大法师

    修真之亡灵大法师

    【起点第三编辑组签约作品】因为接引仙官的失误,把九人一起度第一次天劫,当成是一人度九劫的飞升者,因而把天鸣引渡到仙界.且看一个能把仙兽尸体炮制成度劫兽的仙人,如何立足于仙界.亡灵修真书友群:61883024欢迎加入.
  • 商政

    商政

    当阳光席卷整个大地,你是否仍在呼吸?重活一回,务必将生命中的所有遗憾一一填补走在时代的最前端,笑看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