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91300000010

第10章 麻痹是安全的隐患,失职是安全的祸根(1)

安全是无形的节约,事故是有形的浪费

当提到安全是节约时,很多人一定认为两者应该有些矛盾,要想保安全就一定要投入,什么东西都可以省,唯独安全不能省。但是如果我们将视角拉远,就会看到安全是无形的节约,事故是有形的浪费。

有报道称,2004年,河南省郑州市发生自来水管爆管事故1326起,损失自来水300多万立方米,而2005年上半年,该市又发生670起自来水管爆管事故。按照三口之家每月用水12立方米计算,300多万立方米自来水可供约25万户居民用上1年。

2008年接连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事故:

1月2日,乌鲁木齐某大楼发生特大火灾。死亡5人,其中3名消防战士被追认为烈士。火势持续72小时,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

1月20日,山西某矿非法采矿爆炸。死亡25人。

2月29日,广州市荔湾区一家五金店起火。死亡5人。

3月5日,黑龙江某煤矿发生事故。死亡13人。

4月28日,胶济铁路列车因超速行驶而脱轨,与另外一列车相撞。死亡72人,伤416人。

6月13日,山西某矿发生矿难。死亡34人。

7月1日,陕西某矿发生矿难。死亡18人。

9月8日,山西某矿发生矿溃坝事故。死亡和失踪共270人。

9月20日,黑龙江某煤矿发生火灾。死亡19人。

9月20日,深圳某俱乐部发生特大火灾。死亡43人,伤88人。

9月21日,河南某矿发生矿难。死亡37人。

9月至10月,各地媒体先后披露三鹿毒奶粉事件。据统计,全国各地大约有一万多婴儿食用三鹿牌奶粉,因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导致众多婴儿患结石症,死亡数人。

11月15日,杭州地铁工地发生大面积塌陷事故。死亡17人,失踪4人,伤19人。

11月22日,山西某酒店发生火灾。死亡8人,伤16人。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保住安全才能创造效益,无数惨痛的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何还会有诸多类似的安全问题发生?究其原因,落实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机动车驾驶员为例,运输是生产过程中的血液,但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因此,交通安全是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的有力保证。相反,驾驶员如果不注意行车安全,一味贪多,疲劳驾驶,在耗油、机件修理等各方面节约工作做得再好,增加收入再多,事故一发生,就会给他带来严重的损失,其结果将是事倍功半。安全可以保证车辆完好,保障运输任务的圆满完成,使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安全也可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因此,安全是无形的节约,事故所造成的浪费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交通安全搞不好,事故多,人心不定,势必会影响社会的安定、人民的团结,使人民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没有安全感。交通事故多,使人民产生后顾之忧,影响全社会的生产活动。因此,只有保障安全才是无形的节约,而事故是有形的浪费。

一份由国家经贸委等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关系》课题的研究结果显示,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我国每年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直接损失接近1000亿元,加上间接损失则接近2000多亿元。在安全经济学上,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高于事故整改的“产出比”。研究结果还显示,安全保障措施的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后整改效果的关系是1∶5的关系。这一安全经济的基本定量规律是指导安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

在生产建设当中,安全投入成本丝毫不能省去。通过事先的安全投资,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前,是最经济、最可行的生产建设之路。社会越是发展,越是要强调安全生产。安全是无形的节约,事故是有形的浪费,这是所有管理者应树立的安全经济观。

责任只有100%,没有0.1%

一部名为《细节》的小说,其题记为:“大事留给上帝去抓吧,我们只能注意细节。”作者还借小说主人公的话做了注脚:“这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壮举都不如生活上一个真实的细节来得有意义。”同样,对于安全而言,安全责任就体现在点滴细节之中,只有责任做到100%,细节做到完美,才能保证安全。在责任承担上,哪怕是0.1%的疏忽,都是不能容忍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空军和降落伞制造商之间产生了分歧,因为降落伞的安全性能不够。事实上,通过努力,降落伞的合格率已经提高到99.9%了,但军方要求达到100%,因为如果只达到99.9%,就意味着每1000个跳伞的士兵中,可能会有一个人因为降落伞的质量问题而送命。

但是,降落伞商认为99.9%已经够好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根本不可能达到100%的合格率。军方在交涉不成功后,改变了质量检查办法,他们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装备上身后,亲自从飞机上往下跳。

这时,厂商才意识到100%合格率的重要性,奇迹很快就出现了:降落伞的合格率一下子达到了100%。

责任只有100%,没有0.1%。可是有很多的人,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仍然存在,社会上“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等,成了“差不多”先生的常用词。就在这些词汇一再使用的同时,矿难频频发生着,社会上违章乱纪、不讲原则的事情,生产线上的次品是屡禁不止。这都是责任意识的缺失造成的,而与“差不多”的观念相对应的,是人们都只想着大事,而对于小事的态度,往往不屑或者视而不见。事实上,大事都是由点点滴滴的小事组成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要求人们做事认真、精细,否则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的安全运转。

下面是一组数据,看后让人吃惊不小,在责任心上的0.1%的缺失,竟然造成这样的后果,在美国——

每年会有1145万双不成对的鞋被船运走;

每年会有20077份文件被美国国家税务局弄丢;

每年会有25077份文件封面被装错;

每年会有2万个处方被误开;

每年将有55077盒软饮料质量不合格;

每天将有3056份《华尔街日报》内容残缺不全;

每天会有12个新生儿被错交到其他婴儿的父母手中;

每天会有2架飞机在降落到芝加哥奥哈拉机场时,安全得不到保障;

每小时会有18322份邮件投递错误;

……

99.9%的合格率尚且如此让人触目惊心,而对很多员工来说,根本还没有达到这一合格率。是不是应该自我反省一下呢?我们的工作需要更加严谨负责。

在荷兰,有一个青年农民来到一个小镇,找到了一份在镇政府看门的工作。他在这个门卫的岗位上一直工作了60多年,一生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也没有再换过工作。

也许是工作太清闲,他选择了又费时又费工的打磨镜片当自己的业余爱好。就这样,他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样的专注和细致,锲而不舍,他的技术已经超过专业技师了,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专业技师的都要高。借着他研磨的镜片,他终于发现了当时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从此,他声名大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都到小镇拜会过他。

创造这个奇迹的小人物,就是科学史上鼎鼎有名的、活了90岁的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他将自己所做的事做到了完美,做到了极致,虽然只是单调的磨镜片,他却全身心地投入,老老实实地把手头上的每一个玻璃片磨好,致力于每一个平淡无奇的细节的完善。他要对他曾打磨的每一个镜片负责,100%地负责。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抱有追求完美的心态,在安全问题中更是如此,要追求100%,追求零缺陷。责任心决定一切,有100%的责任心,就有100%的安全。

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记者小欧去某地的交通部门采访,交通部门的小李接待了他。小李拿出一份上半年的交通事故分析报告,报告的顶端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路况好,麻痹事故反而多。意思是说,在路况好的道路上发生的事故反而要比路况差的道路上发生的事故次数要多。

小欧不能理解这句话,小李向他解释:驾驶员在颠簸不平、人车混杂、道路狭窄的路面上行驶时,他们都小心谨慎,知道稍有疏忽大意,就会“大祸临头”。而一旦驾驶员开车跑上了宽敞平坦的好路,思想上自然没有了包袱、没有了负担,此时此刻很容易把安全意识抛到脑后,事故此时最容易借机而生。

这正应了标题的那句话“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一旦麻痹大意、放松了警惕,好路面照样会行出坏结果,宽路面照样会驶出事故来。

大部分的事故都源于安全隐患,就因为一时的疏失大意,最终成为不可挽回的祸端。“隐患”一词顾名思义,就是隐藏的祸患。这些隐藏的危机,需要靠责任心将它们找出来,消灭掉。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的人,才会咬住“隐患”不放松,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安全。

也许有的人认为自己对于工作的环境、企业的安全情况非常熟悉,所以肯定不会出事,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工作再熟悉,也要按规章制度办事,而不能凭经验、靠感觉。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曾女士晚上下班回家,搭上了一辆公交车。在她下车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到她的头上。后来躺在病床上的曾女士回忆说:“车到××车站时,我是稍后一点下的车。公交车共有三个阶梯,当我的脚迈到中间那个阶梯时,由于下车时身体前倾,头部有一半伸到了车门外。这时,两扇车门带着风声向我的头部挤来,当时就像惊雷击打在头部,我大叫一声,车门被打开了,我也倒在车上昏了过去。”

她没想到,在十几秒钟前,她还在公共汽车上和邻居谈笑风生,十几秒钟后,在她下车的时候,两扇原本已经打开的车门带着风声向她的头部挤来。后来她被送到了医院。医生检查了她的伤势后,告诉她检查结果是中度脑震荡,伴有恶心、头晕和双手发麻的症状。

事故发生后,公交部门的领导找到司机郑某,原来,事故发生的原因就在于郑某一时麻痹大意,他以为人已经下完了,没有查看摄像头,就关上了车门,才酿成了这起车门挤人的事故。

著名的“海因里希”安全法则也从科学的角度告诉人们,在造成死亡与严重伤害事故的背后,其实有着成千上万的不安全因素,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山只是冰山整体的一小部分。

同类推荐
  •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本书分为时局与对策、发展与改革、政党与政府、思路与对策、决策与战略五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改革进入新周期、加紧构筑社会建设和管理升级版、法治政府建设三大“样板间”等。
  •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

    本书不仅要说明国家虽然受到来自全球公民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但其程度却是相当有限的,这种状态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即使是在全球公民社会与全球资本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国家在可以预见的历史中不会消亡;不仅要说明在今天仍显赢弱的全球公民社会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它必将成为与国家和资本相平等的全球治理的三大基础设施之一;本书更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未来的全球政治中,全球公民社会、全球资本将成为与国家相平等的治理主体,但这仅仅是否定了目前存在的国家作为“唯一的”(only)治理主体的地位,而不是要否定国家作为“主导性的”(primary)治理主体的地位,国家虽然不再是“家长”,但它应该拥有“兄长”的身份。
  • 清廉之光

    清廉之光

    本书深入挖掘江西特色的廉政教育资源,从中精选出廉洁从政的名言警句100条,引导读者与历代先贤、革命先辈进行思想交流。全书分上下编,上编为江西古代先贤箴言,下编为红色江西廉政名言警语。
  • 红色的起点

    红色的起点

    不论你的政见如何,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八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中国共产党不过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然而,如今它已是拥有六千七百多万党员的世界上党人员数最多的政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在中国内地每二十个人之中,就有一名共党员。中国共产党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众所关注的敏感话题。
  • 为官修养: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为官修养: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中国历来就有自修的传统,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没有扎实的修身功夫,治家尚且不行,更遑论治国。需要指出的是,自身修养不单指道德修养,更不是单靠做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替代的。自修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对于官员来说,加强自身修养不仅意味着要讲道德,还要讲政治、有文化、懂市场、能发展……特别是在中国社会剧烈变动的当代,中国官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需要全方位提升自我。
热门推荐
  • 成功素质解析(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成功素质解析(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成功意味着许多美好的事物;成功意味着个人的欣欣向荣;成功意味着更好地享受生活;意味着获得赞美,赢得尊敬;成功意味着自由;更重要的是,成功意味着生命中更多的快乐与满足,意味着胜利,意味着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 骷髅的怒吼

    骷髅的怒吼

    只是一个穿越而来的灵魂变成骷髅在各个世界努力生存的故事,第一卷写的不太好,请见谅。。。。。。。。。。。。。。。
  • 久伴治愈谁的青春

    久伴治愈谁的青春

    有的时候,我觉得是不是从一开始不和你相熟,我们之间就不会有那么多我意想不到的以后。“花姐,我报名报完了,你在哪里啊?快来带老乡一起参观学校”“麻痹,老子在上课,参观你大爷。”“能不能有点素质!!在哪里上课,我刚好在这个什么电气大楼参观,你在哪里上课啊?”“电气大楼旁边有个教学楼,看到没,我在二楼上课,还有群猪和一个学长。我们还在上课,你可以等会,要不就去参观参观。”“没事没事,我和七七来参观参观教学大楼,顺便等你们下课.......
  • 那时年少之匆匆那年

    那时年少之匆匆那年

    描写了一个青春少年,成长的疼痛故事。叛逆的青春,家庭的变故,让欧阳木良渐渐成熟起来。
  • 南秀

    南秀

    南岸秀春水,枯岸锁春秋!这是一本为后书而衍生的前传性质短篇小说!萧南一个男孩,他总是笑着面对人生,他总是淡然的看着世界,但是他不知道,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命运就已被注定……一个残破的人生……此书主线哥哥妹妹的故事!一本不求yy,只有小爽,不求种马,只有无意间的暧昧,只想演绎一部有血有肉,命运,人生,亲情,取舍交织的人生大戏!最后,谢谢支持!欲知后事如何请点击阅读,最后爪子再点下收藏,感激不尽!
  • 极品千金闯校园

    极品千金闯校园

    她神秘,贵族小姐,却喜低调,隐藏身份,却高低的玩转在各个平民学校,被逼进夏樱高校,性格活泼,同时也火爆遇上他,她的火爆因子天天在喷出他更神秘,夏樱贵族高校的校草,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只知他身份不简单,性格火爆,喷火龙一只,无人敢惹。然而她的出现改变他的一切。妤儿建了个群,有兴趣的加,群号码:480327818
  • 喉舌

    喉舌

    官场道与术、权与利、荣与辱、罪与罚、官场成与败是人生哲学最精彩的展示,阅读这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官场经验,可触类旁通,增加更丰富的生存智慧。主人公秦雄阴差阳错并机关算尽地当上了伶南日报的总编辑,正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在他的努力和筹备下,一家隶属于日报的充满生命力的快报应运而生。然而好景不长,他即遭冷藏……他曾经徘徊,曾经低落。他熬过了人生的冬天,但是他能越过报业变革的各种暗礁险滩吗?在文坛和官场,文人相轻、朋友反目、文化人格堕落,难道是中国文人的千古宿命吗?在一桩桩关于新闻的“政治事件”背后,隐藏着多少匪夷所思的内幕?
  • 第四纪之宅男要崛起

    第四纪之宅男要崛起

    一个混吃等死的宅男,突然被砸的穿越了,他是招惹谁了。这个世界太不讲道理这是要刷新节操下限的节奏
  • 花田喜事:酒家娘子

    花田喜事:酒家娘子

    花小骨认为,皇商田家里三个少爷,各个都很古怪。老大是个腹黑;老二是个断袖;就小傻子老三最可爱,却还总爱抱着她喊“娘”;可惜生活所迫,嗜酒如命的花小骨不得不束了胸,女扮男装到田家酒窖里去打(tou)杂(chi);【“小明小明,快喊我娘~”“小骨头,他是我弟弟。”“我知道啊,我不介意你也喊我娘。”田岚青眼睛一眯,眉毛一挑:“喊娘可以,不过后头得加个‘子’。”】【轻松种田,男女主1V1。】
  • 记墨

    记墨

    那年初春的雨,她还记得。一方竹林,小小庭院,她一眼便看进了他似墨般的黑眸。寤寐思服,求之不得。再见他时,只听得他唤一句:“嫂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切归尘归土,她才明白:原来世人所追寻的,往往都是求而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