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89500000010

第10章 关山万里忆木兰(5)

《梦珂》的成功,同丁玲的切切寻觅,苦苦经受是分不开的。然而同某些人的慧眼识英雄也是分不开的。世界上有多少明珠,受尽风霜,最终蒙入重重的尘埃中,如若没有缘分的侥幸,终其一生,也只能在尘埃之中蹉跎年华,虚度岁月,直至白发红颜。每颗明珠,都需要慧眼的伯乐,好比一骑绝尘的千里马。

当时《小说月报》的主编,由于郑振铎的出国游学,因而换成了叶圣陶。这位主编,早过了而立之年,却是童心未泯,一生都保持着他的童真,孩童般的温柔天真,到了老年依旧给孩子们写出了许多美妙神奇的童话。他接受《小说月报》之后,以一种严谨而不失宽和的风格,审阅来稿。当他第一眼看到丁玲的《梦珂》时,就决定将这篇充满现实和梦幻的稿子付与见报。说他是丁玲的伯乐,当真是名副其实。

其实叶圣陶这位前辈,对于后辈的提携,亦是不遗余力。是他发现了写《雨巷》的戴望舒,又是他鼓励巴金从事创作,当时不少有名的作家和诗人,他们的成名与走上这条道路,同叶圣陶先生的努力都是不可分离的。丁玲有幸,能够被他赏鉴识别,后来的丁玲,也证明了他确实拥有一双慧眼,也确实未曾令他失望。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小说月报》是一册发行量巨大,在青年读者中甚有影响力的报刊,能够在这样一份刊物上发表作品,不啻于是走上了一条成名的捷径。然而,成名归成名,流水一样的作者,铁打的刊物,多少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如果丁玲未能在之后创作出更有影响力的作品,那么她也终将只是一现的昙花,很快就会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里。

在《梦珂》发表后,丁玲就算是正式走上了这条道路,她继续提笔创作,奋笔疾书,两个月后便完成了《莎菲女士的日记》,这部更能代表她前期风格的作品。这部作品,被叶圣陶刊登在《小说月报》卷首的位置,后来丁玲的另一些作品,也被他高度重视,以头版的位置刊登发表。即使是丁玲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也是叶先生亲自去交涉谈判,才得以顺利出版。即使是丁玲自己,对于叶圣陶先生的提携,也是心存感激。

漫长的半个世纪后,当两人再次相遇,一同回首,犹自唏嘘。风华正茂的书生,穿越了五十年的风霜后,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而当年明眸皓齿的女子,在五十年的起起伏伏之后,也已经是垂垂老去的妇人。同样是文坛巨子,地位悍然不可动摇,心中却依旧怀着对彼此的赤诚之情。丁玲感慨万分,亲口对叶老说,若是当年未有他的大力相助,她当初就可能不会走上这条路。叶老也诸多感慨,他甚至提笔写下了一首《六幺令》,其中慨叹道:那日文字因缘,决定今生辙。

确实如此,世间万事,瞬息变化,没人可以铿锵在神像前留下誓言,自己可以一如既往地走自己原先行走的那条路,任何事,任何人,都不会有所改变。然而有时有些想法,一刹而过,如水面上掠过的飞鸟,惊起瞬间的涟漪,瞬息后又归于平静,有些却可以天长地久,甚至将人生改头换面,重新造一番天翻地覆的模样,为何同时一闪而过的念头,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结果?那么,丁玲的毅然提笔,用文字开辟出一番新天地,是否冥冥之中,自有天命注定?

据说今生的擦肩而过,是前世五百次的回眸。丁玲同文字的夙缘,又是前世几千几万次的回眸?我又重新想起,当年提着灯,晨风夜露里穿过幽幽庭院的女孩。因果早已注定,那么,便是在那时么,寄人篱下,无所依托的孩子,在文字的海洋中寻觅自己的依归。那幢零落苍老的小楼,承载了她最初的梦,也给予了后世的她,追梦的道路。

我总以为,文字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东西,人类的聪慧与备受造物主的宠爱,从这里便可以见一斑。而中国的古人,比起西方世界的古人来,又实在是可爱聪明得太多。他们无法保住自己的楔形文字,令它们流失于岁月的尘土中,埋没千秋万世,最终除了安然躺在橱窗之后,受今人的顶礼膜拜,毫无作为。若文字有灵性,它们一定十分羡慕汉字,千载万年传承下来,世世代代累积之后,依旧散发迷人风采。

文字的美,除却本身的容颜,更在于它承载历史,创造灵魂的功能。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样事物,能够超越文字这两样本领。影像不能,太过直接的它总是不能留给人们太多发挥想象力的空间;音乐也不能,太多迷离零散的它总是千人千面。只有文字,才能将历史分毫毕现地勾勒描绘,才能将人物玄妙又细微的内心淋漓展现。动乱不安的人心,无法体会文字的美妙,正如富贵浮云中的人们,无法领悟禅意的真谛。

而我们的诗人和作家们,都是如此温柔地珍惜着文字,用它们创造出一个个美好,而动人心魄的灵魂。他们驾驭它,同时又珍重它,如同飞鸟爱惜自己的羽翼。丁玲亦是如是。既然同文字,是前生定下的缘分,今生还的愿,于是一旦爱上,就不会轻易离弃。

她奋笔不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文学世界的美妙,也终于明白了,当自己驾驭一个世界,创造一个世界时,那种感觉是多么美好。正如梦想成真的狂喜,这种创作,带给她的亦是巨大的欢喜。仿佛,自此后,她的人生不再漂泊流离,不再居无定所,她的梦想找到了承载的容器,停泊的港湾,甚至是皈依的神殿。况且,她的作品又是那么受人欢迎,她能够用这种方式,找到更多心灵相通的朋友,相互交流安慰,展望未来,这又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欢喜的事情!

《莎菲女士的日记》发表之后,丁玲的小说确实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那时的中国青年,是热血沸腾而前路迷惘的一代,有时,他们会深切感到,自己虽然满怀热情,却找不到正确的道路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未免惆怅荒凉。他们的心,正如这部作品中的莎菲,一样苦闷,一样彷徨,一样不流于俗世,一样寻不到出路,只能无所事事地将热情浪费在无聊的地方。

人生得意须尽欢。对于当时的人们,这样的梦想,却需要太多太大的代价。霍去病,汉时意气风发的年轻将军曾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在民国的乱世,却是天下未平,何来尽欢。然而,自古以来,从来不乏报国无门的有志之人,只是缺乏报国之门。他们徘徊在最好的青葱岁月,却始终不得门而入。他们也会担心走岔路,进错门,害怕无可挽回,于是踌躇而无计可施。不够果断决然的人生,总是这样犹豫柔软,匆匆岁月,就蹉跎了一生。

可悲,而又可叹。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他们都是一样的。读者同作者心灵相通的那一刻,是通过作者笔下人物的灵魂,开始他们的交流的。这种交流,是无声的,是悄然如月华,是静默如河流的。在无从可见的半空中,他们开始了心灵的契合,风尘仆仆的旅程。

即使她的莎菲,也曾经被批评得体无完肤。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作品的见解总是不尽相同,有些人从莎菲身上,只看到她的消极,而看不见她身后的虚无与悲凉,因此就单纯认为,这不过是个靡靡之音消磨时光的女子,不能给众多青年,带来崭新的人生启示。然而有些人是能够看到莎菲背后的真相的。双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甚至在社会上开展了大面积的辩论。有的批判莎菲,有的,则维护丁玲。

争论中的丁玲,名字更加迅速地传播开来。于是,丁玲一炮而红了。其实,如果她足够强悍敢于戴上华丽面具,那么她应该是早就成名了,不是通过这种方式,而是在浮华的荧幕上,演绎截然不同的人生,成为风靡一时的大明星。人生的道路,就是在一念之间全然相异的。幸好,她用另外一种方式,演绎了唯独只属于她的人生,同样,得天独厚的她,依旧能够获得非凡的成功。

同类推荐
  • 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天下美文校园卷)

    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天下美文校园卷)

    本文精选著名作家古保祥的校园生活类文章,内容以校园生活为主线,记叙了温暖的亲情、美好的友谊,还有纯真如月般的师生情感,讴歌了老师的辛勤付出、家长的谆谆告诫、学子的凌云壮志,是不可多得的学生阅读佳品。对陶冶情操、激励斗志、指导成长,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以他独有的思想家的头脑,哲学家的智慧,国学大师的底蕴去勾勒人物,带有一种“史”的眼光,简单几笔就写出了人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格,勾魂摄魄。
  •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所选篇目以普及性为要,挑选可接受性强、浅近明白之作入书,又广泛借鉴了其他的权威版本。宋词和元曲的选择则是对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博采众家之长。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元杂剧文学成就也很高,但我们尽量侧重选择活泼灵动、浅俗直白,并能够使欣赏者毫无间隔感的元散曲。
  • 三种向度

    三种向度

    本书诗歌作品集。作品分三部分,以“时代镜像”“灵魂的呼啸与细语”“隐秘柔情”三个篇名辑录了诗人的87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诗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境,有比较深的意向性思维,给人作法味不尽的想像空间。
  • 倾世倾情半生缘:张爱玲

    倾世倾情半生缘:张爱玲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张爱玲:倾世倾情半生缘》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张爱玲,现代著名女作家,旷世才女,被胡兰成称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张爱玲:倾世倾情半生缘》以散文诗般的语言,再现了张爱玲不世的才华与孤傲的气质,特别是对她与胡兰成与赖雅的两段感情经历进行了细腻婉转的记叙,使人读来感慨万千。
热门推荐
  • 无处可逃

    无处可逃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晴语】编辑旗下出品他,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但命运之手却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布下一个又一个陷阱,非让他入瓮不可。于是惊险、离奇、逃亡、追杀,步步紧跟。她,丢掉手中高智慧一族为她亲手打造的斩妖除魔的短剑,人类的命运与她何干?她只想做个女人,做一个他怀里的女人,一生锁定目标,天涯海角别想逃掉。他,言语不多,外表冷漠,却是一座活火山,内心激热无比,生着爱她无怨无悔,死后心也随她埋葬,哪怕她抛弃了他。愚爱?错爱?别人哪里体会得到:心田一寸埋连理,枝枝叶叶血育成。他,开朗活跃,玩世不恭,恨巧取豪夺贪婪不义,他日凡夫俗子空怀肝胆,今日长剑在手,天地之间我怕谁?她,懵懵懂懂不知爱是何物,却不知那爱来得悄悄,渐深渐浓,当懂得时被爱之人却已为人夫,是天天面对,还是从此远离?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高智慧种族在地心中留下了两块奇异的物质,百慕大三角的诡异现象都因此而来。一个神秘组织妄想夺到此物统治世界,腥风血雨正在袭来……
  • 时光挥挥,生亦老

    时光挥挥,生亦老

    金钰的生活充满了挫折,深爱却不能在一起的人放在心里就好。马糖爱着金钰,可惜缘分不够,总是错过,但是看到金钰幸福,也就无憾了。
  • 冰冷的夏天

    冰冷的夏天

    被都市隔绝的青春少年,对原生自然界的无知,执拗与任性,叛逆与嫉妒,爱与耻,让一次原本婉约的户外旅行,变成了生离死别的冰冷、人性的荒芜。
  • 水月镜花之虚无

    水月镜花之虚无

    一家普通的小店却是来自异世界。“本店只招待有缘人。”坐在柜台后的女店主微笑,“有缘人并非一定有缘,要想实现愿望,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身份神秘的女店主以及那家古怪的小店到底怎么回事?无人知晓无人能解答。但每一个能进入那家店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将死之人。不论是稚嫩孩童还是蓬勃的年轻人或者老年人,能进入那家店的都是将死之人。今夜子时,欢迎你的到来。将死之人。
  • 井底飞天

    井底飞天

    当知识界相当多的人谈“独立性”,都在号称“独立思考”,以至“独立”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词、口头禅时,你有没有想过“独立”已经异化,恰恰已经随俗了呢……在现今,主张独立的知识分子却在精神上极度依赖于那个规模不小的主张独立的圈子。
  • 娱乐之九七

    娱乐之九七

    他很专情,又有些多情;他很时尚,又有些散漫;他唱自己喜欢的歌,他演自己喜欢的戏,他做自己喜欢的事;他永远是人们追逐的焦点。心中的娱乐圈,带给大家!
  • 重生多情女王

    重生多情女王

    “什么,你们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不认识你们,更不可能和你们结婚了。”搞没搞错。这么多美男都说要嫁给我。我勒个去!“殇儿。怎么了。你不认识我们了吗?”“额。不要再跟着我了,求你们了……”
  • 圣经文学二十讲

    圣经文学二十讲

    指点圣经文学的精微玄奥,揭示先知作品的异象神性,阐述人文精神的深层意识,钩沉博爱文化的极致华章,探索自由与独立的思想根源。
  • 元气少女结缘

    元气少女结缘

    有一个人类小女孩,她的爸爸欠了别人好多线,把房子买出去了,就不知道去那了,后来她成了土地神的故事
  • 夜色传说

    夜色传说

    因为一个意外,我被一个外国小女孩改成了吸血鬼。从此在都市的每个夜晚里,都留下了哥的传说。